第73章 直接测定?劝你不要轻易下结论!
第73章 直接测定?劝你不要轻易下结论!
锡烯100%导电性验证以及获得常温100%导电性材料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朱炳坤、薛坤,再包括方慧敏、何辉,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实验研究中。
第二次实验,朱炳坤和薛坤一起制作衬底,还一起监测锡烯的生长情况,白天黑夜的熬在实验室。
方慧敏也带着何辉,长期在检测室对上一次的材料进行检测。
他们想能找到其他‘内部绝缘’信号,同时也想直接测定到伊辛超导信号。
在伊辛超导的研究上,到现在也只是‘信号而已’,即便说是直接测定,实际上,也只是根据数据做一个推断。
一则是因为,材料表面并不是那么平滑,光学设备下能放大看到很多粘黏处,就像是平滑的白墙上有一些‘补丁’一样。
那些粘黏处上,锡原子堆迭在一起就影响了材料表层的伊辛超导特性。
另外,实验室的环境,也无法准确的验证伊辛超导。
极强磁场环境的条件就做不到,很少的科研机构能够提供极强磁场的环境。
整个实验室,也只有他们几人在忙于实验。
其他的研究员也包括博士生都在写报告,写论文,因为他们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他们制造出了多层锡烯薄膜,测定到了明确的拓扑边缘态现象,测定到了伊辛超导特性信号,等等。
这些锡烯领域的研究突破本身就是世界级的。
一些博士生,像是廖书言、陈兰君,都可以摘取自己一部分工作进展来写论文。
副研究员、特聘研究员们的实验参与度更高,有些人可以围绕实验进展发上一、两篇sci,丰厚一下个人履历。
一个研究成果,让项目组上下所有人都受惠。
张明浩就不用写什么论文了,他的研究贡献已经在成果报告里,实验室最终发的大论文也不会少了他的名字。
他也同样关心实验问题,但真到了实验中,不管是衬底制造、检测锡烯生长还是做检测,他都根本插不上手。
张明浩干脆去了二号综合楼的九楼,去完成半导体模型项目的收尾工作。
半导体模型项目已经做的差不多了。
时间临近半年,大部分数据都已经给新创科技发过去了,剩下一个‘无用’的数据,他简单看了一下也直接发过去,然后就和那边的负责人沟通了一下。
项目完成以后,企业方面要进行结算验收。
针对实验的研究或者是技术的研究,企业肯定会派出专业的团队来验收,但他们做的是数学计算机项目,要的就只是数据结果,都已经加密发了过去。
所以验收流程就可以省了,沟通一下,等着企业完成结算就可以。
新创科技的大型研发基地里,经理吴振奇和石耀坤也在说起半导体模型项目。
“张明浩,还真是可以。”
石耀坤感叹道,“早在两个月前,半导体模型的参数精度已经很高了,后来也有数据能修正,但很少,意义也不大。”
“据说核心的去进行验证都是他做的,真是天才!”
“我总听说某个数学天才几个小时能完成其他人一个星期的工作,这次是真见识到了。”
吴振奇点头笑道,“确实不是一般人,他可不止完成了我们的项目,还上了两次新闻。”
“一个是传的很火的‘张氏现象’,发现一个新物理现象,也许就凭此能拿个国际物理大奖。”
吴振奇说的都有些震撼。
某某科学家发现了什么现象或者做出什么样的研究,以此获得了国际学术大奖,类似的事情一般都出现在新闻里。
现在和他们合作的年轻人,就发现了个全新的物理现象,国际命名为‘zxz’,国内则一般称作是‘张氏现象’。
这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个物理现象。
真是了不起!
“还有那个隐形球也很厉害,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
吴振奇继续道,“半年时间,他做了这么多的研究,也许在半导体模型上付出的精力并不多。”
“那确实是个天才,数学天才,也是物理天才。”
石耀坤点头道,“不过我更关心半导体模型本身。”
“之前我和组里的几个人做了计算,以结果改进了c-013型器件的衬底,效果很好!”
“所制造出器件的效率和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
“依靠这个模型,我们在各类型半导体器件的制造上都可以进行技术改进。”
“在高端的研发上,比如说10纳米级以下的芯片制造,也同样可以进行计算,修正衬底结构、改善工艺,提升成品率……”
……
新创科技对于半导体模型项目非常满意,项目的结算也就非常顺利了。
只过了两天,张明浩就收到通知说,新创科技已经确定下来。
项目阶段不用做验收,不用写报告,就等着学校也做结算,并按照合同把剩余款项打过来就好了。
项目的经费结余很丰厚,合同谈下来是一千八百多万,刨除学校的管理费、给博士生的项目津贴补助以及发出去的大笔劳务费,还有七百五十万左右。
“七百多万……”
“落到个人腰包,大概要收一百多万的税。”
这一笔收入属于项目结算资金,只是针对个人的结算,依旧属于‘科学技术领域范围’,税收最高为百分之二十。
他思考了税收,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之前的‘财富’显示数值,基本和账户余额持平。
“如果花钱买了房、买了车,或者买了股票、黄金,这些会算作‘财富’评估范围内吗?”
“还是说,只能是账户余额?”
他有些不确定,因为其中牵扯到复杂的问题,比如,房产价值怎么评估?
有些房产动辄几千万,但房价是有跌有涨的。
汽车,更不用说了,买一辆新车开到家,再卖个二手价格就折损了两成以上。
“股票……”
“对啊!”
张明浩猛的反应过来,他马上去开了证券账户。
下载了软件,操作着往账户里冲了五万块,发现系统财富评估的数值并没有下降。
下一步,买股票试一下。
他仔细研究了一下近来的涨跌情况,外行人研究股市当然看不出什么,即便是得出了结论大概率也是错的。
他干脆一拍脑袋,几乎是闭着眼全买了‘新创科技’。
根本不用考虑!
新创科技有了半导体模型,最少在研发上是不用担心的,半导体公司依托的就是技术,技术得到大大增强的情况下,股票再跌……
那可能是一种诱惑散户卖出的手段?
投资买了新创科技的股票,他发现系统评估的财富数值依旧没有下降,说明股票也是在‘财富数值’评估范围内的。
在确定了买股票不影响财富数值后,张明浩拟定了个投资策略,每个交易日买上一万块新创科技的股票,打算连续买上几个月。
然后就关闭了软件,不想了。
……
实验楼二层主任办公室。
朱炳坤、薛坤、方慧敏以及张明浩集合在一起开个小会。
他们已经做了三次实验,后面两次实验得到的材料,和第一次的情况差不多。
“有位置也检测到了绝缘特性信号,但依旧只是信号。”
朱炳坤拧着眉头说道,“范围太小了,只要动一下可能就没有了,张明浩,你有什么看法?比如,设计上,是不是要改一下?”
“设计上应该没有问题。”
张明浩想了想,“那就是最终方案了,我觉得有进展,还是要放在衬底、环境的数值调整上。”
“要变动,也就是再进行几次实验,找各个变动因素最适合的控制范围。”
“我相信实验操作和控制没有问题,要制造一块中心带有绝缘特性的材料,还是需要运气……”
最后一句说的很无奈。
这是事实。
实验设计上是没有问题的,实验控制也没有问题。
应用电磁实验室不是大型的科研机构,但在锡烯制备的研究上很深入,换做是大型机构,做锡烯制备也是同样的工序,用的设备性能也差不多,最多就是检测精度高一些,仅此而已。
现在的问题是,所制造出的‘多层锡烯薄膜’材料,内部存在锡原子堆迭现象,也就是单原子层堆迭不平整。
就和一大堆a4纸放在一起,因为制作工序或切割的技术问题,导致中间有纸张粘黏在一起,就影响到了最终的材料特性。
单层锡烯薄膜不是纸张,原子排列、堆迭的过程可不能进行人为的控制。
他们在设计方案以及实验操作上,不说达到了‘最顶尖’也差不太多。
所以,还是要靠运气。
也许某一次实验或者进行大规模的制造,会出现某一块区域的锡原子排列有序,就能发现其存在绝缘特性。
那么就能得到一块‘常温100%导电’的锡烯材料。
其他三人也明白过来。
朱炳坤一咬牙,决定道,“继续实验!”
“不想那么多!”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多做些实验总会有发现!”
……
与此同时。
应用电磁学实验室的项目研究成果报告和验收申请,一起上报到了科学基金会数学物理学部。
实验室的项目名称为‘超材料的理论设计与特性研究项目’,是几百万资助档次的前沿材料科技基础物理特性研发项目。
胡春江教授负责这部分项目的成果审核。
胡春江把项目验收申请放在一边,先是看了眼成果报告,只是大致浏览了下成果介绍,他顿时惊的站了起来。
“直接测定到拓扑边缘态?”
“检测到伊辛超导信号?这怎么可能!”
所以领域内的专家,他当然知道拓扑边缘态和伊辛超导,两者都是最前沿的物理现象。
首先是拓扑边缘态,牵扯到二维材料特性,只有用最精密的设备去分析信号,再进行运算分析才能发现拓扑变态的现象。
这份成果报告却说直接检测到?
伊辛超导信号也同样是一种前沿概念,大多都是依靠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报告里说的也是检测到信号,但从文字表述来看,之所以说的是‘信号’,而不是明确的检测,只是因为设备环境不允许。
他们的实验室无法提供极强磁场的环境来对材料的伊辛超导特性进行检测。
胡春江一时之间不知该怎么做,他干脆拿着报告去了楼上,找到孟志阳院士所在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很热闹,袁辉院士正和孟志阳说着话,另一个是旁边办公室的李浩。
胡春江进门喊了声,“孟院士,快看看这个!”
他说着把文件递了过去。
孟志阳接过文件,不在意的说道,“春江啊,什么着急的事情还特别过来一趟。”
他说着看起了文件。
袁辉也凑过来看了眼,顿时惊讶道,“江州大学应用电磁学实验室?不就是张明浩、朱炳坤他们……”
他对应用电磁学实验室印象深刻。
上一次的成果报告,说是发现了一种‘电磁干涉流动性’的物理现象,他就代表科学基金会去做了成果验收。
去的路上,他们都是各种猜测,周铁军、崔济都不太相信,但最终发现,对方确实是在实验中发现了新物理现象。
伴随着论文的发布,新物理现象引起了国际广泛的关注,好几个团队都宣布进行研究。
新物理现象也被命名为‘张氏现象’。
李浩也反应过来,开口道,“还真是!他们又有新成果了?”
“是项目,超材料的基础研究,但是成果很重大。”胡春江解释道,“上面说直接测定到了拓扑边缘态以及伊辛超导现象!”
袁辉和李浩顿时一愣。
袁辉顿时追问道,“你说‘直接测定到’?”
“对。”
胡春江用力点头,“就和您想的一样,他们造出了材料,多层锡烯薄膜,直接测定!”
“嘶~~~”
办公室里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孟志阳看完了报告介绍,他转过身拧着眉头,问向其他人,“他们应该不会开这种玩笑吧?”
“或许,他们是弄错了……”
他都产生了猜疑。
拓扑边缘态和伊辛超导特性的直接测定,听起来实在是太震撼了,想想甚至不可能。
袁辉忽然说了句,“老孟啊,我劝你最好不要轻易下结论。”
“不要去猜,不要去想……”
“具体什么情况,直接去验收看看就知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