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第72章 常温100导电率!(求首订)

第72章 常温100导电率!(求首订)

  第72章 常温100%导电率!(求首订)
  检测室。
  朱炳坤刚打开了门,走进去就忍不住大声问道,“我听何辉说,几个位置都是多层锡烯薄膜?”
  方慧敏正在玻璃隔间内。
  她听到喊声,转过身蹙眉怒道,“朱主任,你怎么这么不专业了?”
  “穿工作服!小声说话!”
  朱炳坤尴尬的往回退了几步,赶紧穿上了一边挂着的白大褂。
  张明浩才刚进门,一听方慧敏的训斥声赶紧往后退了几步。
  方慧敏注意到了他,脸上的怒容顿时收了起来,她微笑的走过来温柔道,“张明浩同学,你还是第一次来检测室吧?可以随便看,但注意不要进里面。”
  “好、好。”张明浩松了口气,也左右看了看。
  朱炳坤穿起来白大褂,不满道,“方大教授,你对人的态度差别也太大了吧?”
  “那当然不一样了。”方慧敏理所当然道,“张明浩同学可是天才,看看这个材料……”
  她说着有些激动,“好几个位置都发现多层锡烯薄膜特性。”
  “真的吗?”
  朱炳坤也有些激动。
  方慧敏很用力的点头,“我只做了初步检测,还不能确定,但从特性来判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堆迭的锡不会有这种特性。”
  朱炳坤深吸了一口气。
  他熬了一个晚上盯着器皿里的锡烯生长,也没察觉到有什么不同,大概是因为制备出的材料,表面看起来都差不多。
  衬底上方就是一层锡,具体有多薄,肉眼是分辨不出来的。
  现在的检测竟然有这么惊人的结论,即便只是初步检测,但也能做出一定判断了。
  方慧敏同样很惊讶,也很振奋,她本来也没有在意,做检测是她的工作。
  帮着张明浩做个实验,她也只是负责检测而已,完全没有想到实验产物,多个位置能表现出多层锡烯薄膜特性。
  如果能确定下来,也就说明实验方案确实是一种让锡烯稳定生长的技术。
  这就是规模性制造的基础。
  很多实验室材料的性能非常卓越,但根本就无法走出实验室,无法实现大规模应用,原因就在于无法进行批量制造。
  实验室制造材料效率低、成本太高,材料最终也只能待在实验室里。
  当一种全新的材料能规模性生产,只要稍稍有一些超越同类材料的特性,就肯定会有用到的地方。
  多层锡烯薄膜,特性实在是太鲜明了。
  它只要保存单层锡烯薄膜的少许特性,就足以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材料。
  “我对材料进行切割,你负责测定多层锡烯薄膜所占的比例,测定杂质占比。”
  “我来做材料的性质检测,一会儿要拿到光所,用更精密的设备进行检测。”
  方慧敏和朱炳坤说起了检测分工。
  朱炳坤不是专业的材料检测人员,他只能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所以检测室里是方慧敏说了算。
  朱炳坤的工作也很重要,他要测定多层锡烯薄膜占比、杂质占比,以此可以评估是否有规模性生产的基础。
  如果多层锡烯薄膜占比低,大部分依旧形成了堆迭的锡金属,研究自然就失败了。
  方慧敏进行的性质测定也很重要。
  锡烯薄膜的层数不同,表现出的特性不同。
  比如,当层数增多的时候,伊辛超导特性就会非常明确。
  其他的特性也和杂质占比有关,比如有位置出现了锡原子堆迭的现象,会大大影响材料的特性。
  张明浩一直站在外面,看着两个人在里面认真的操作。
  何辉回来了。
  他和何辉说了几句,发现检测短时间没结果,就干脆出门去了前排实验楼。
  在和薛坤说起检测情况后,薛坤也非常惊讶,他根本就坐不住,干脆拉着张明浩一起等在检测室门口。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
  张明浩和薛坤终于等到了检测室的门打开,朱炳坤和方慧敏一起走了出来。
  方慧敏和其他招呼一声,就拿着一份材料去光学研究所做检测。
  光学研究所的检测室有更精密的设备,可以测定材料的一些其他特性,也可以利用超高精度的仪器来观察材料表层影响最终特性的‘堆迭锡’。
  朱炳坤朝着薛坤和张明浩打了个眼色,他们一起去了实验室拐角的空房间。
  等进了房间,面对面坐下来,他再按耐不住不住情绪,激动的说了起来,“有九成以上的位置都是多层锡烯薄层结构,另外,材料边缘表现出明显的伊辛超导特性。”
  “还有热电转化率,热电优值达到了0.51,还要高于镍金合金,应该是金属材料中最高的!”
  “最最最重要的是,还有一小块位置的中心层,检测到了绝缘特性!”
  “很小,信号不能确定……”
  虽然说着‘信号不能确定’,但也禁不住激动的双眼通红,说出来的话,像是一个一个的字从嘴里蹦出来。
  薛坤和张明浩都惊的站了起来。
  张明浩马上追问道,“多层锡烯薄膜也能有绝缘?”
  “直接测定到的吗?”
  薛坤则是一把抓住朱炳坤的肩膀,眼睛对眼睛的问道,“你确定吗?绝缘?”
  “我说了,信号不确定……”
  朱炳坤赶紧解释一句,安抚着薛坤重新坐下。
  他也详细说了起来。
  绝缘特性,只是检测到‘可能的信号’,但即便只是可能,已经足够令人激动了。
  之前的实验中,他们同样检测到了实验产物内部的绝缘特性,但因为检测对象只是‘几个原子薄层堆迭的材料’。
  几个原子层的堆迭,材料实在是太‘薄’了,而且因为材料太薄太小,即便出现绝缘特性意义也不大。
  现在制造出来是‘多层锡烯薄膜’材料,是二维到三维的跨越,已经可以认为是‘一块’材料。
  一整块‘多层锡烯薄膜’材料,检测到材料内部的绝缘特性,就可能验证一个理论上的结果——
  常温100%导电率!
  锡烯是一种由单层锡原子构成的二维材料,理论预测其可能会在常温下实现100%导电率。
  这一特性就是因为其独特的拓扑绝缘体特性,电子仅在材料边缘或表面自由移动,内部杂质无法阻碍电流传导,就大大避免了出现的能量损耗。
  常温100%导电率并不是超导,两者在原理上是不同的。
  锡烯的100%理论导电率,说的是导电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电子在导体的表面上运动,就不会被内部杂质所干扰。
  超导状态是超低温下,导体内部形成一种特殊电子通道,让电子可以自由的穿梭。
  如果把‘电热杂质’形容为道路上拥堵的汽车,前者就像是电子绕了小路,从而躲开了道路上的汽车拥堵。
  后者,则像是开辟了特殊通道,让电子能一路畅通。
  虽然两者的原理不同,但结果是相同的,都是在常温下,让电能没有任何损耗。
  在朱炳坤说完以后,张明浩和薛坤的关注点都在内部绝缘特性上。
  如果能制造出内部绝缘的‘多层锡烯薄膜’材料,即便只有很小的一块,也会是常温100%导电的材料。
  那意义完全不同。
  实际上,朱炳坤说的其他两个特性也很有意义。
  首先是测定到数值的热电优值,多层锡烯薄膜材料是一种热电材料,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的直接转化。
  热电优值达到了0.51,高于镍金合金的0.5,就成为金属中热电优值最高的材料。
  这是很了不起的成果了。
  不过金属热电材料的应用并不广泛,因为热电优值对比其他材料还是差一些,只在半导体热电材料、废热回收,智能穿戴设备等方向有应用潜力。
  伊辛超导特性也很有科研和应用价值。
  伊辛超导是一种具有强自旋轨道耦合的超导现象,其主要表现是在极强磁场下的超导稳定性。
  常规的超导体存在泡利极限,极强磁场下会受影响失去超导特性。
  伊辛超导体的上临界磁场可远超泡利极限,达到数十甚至上百特斯拉,就可以用在很多高科技领域上。
  比如,量子计算、磁共振成像、非互易电子器件、高性能数据存储设备以及粒子加速器,等等。
  朱炳坤继续道,“伊辛超导特性还是不稳定,应该也和内部原子排列不均衡有关。”
  “这个容易解决!”
  “我们刚进行一次实验,如果再调整设置,进行多次实验,可能就会制造出稳定伊辛超导特性的材料。”
  “也可能制造出,出现明确内部绝缘特性的材料……”
  最后一句说完又激动起来。
  常温100%导电,等同于超温超导,哪怕是制造一小块材料,也绝对能震撼全世界。
  其科技意义,研究价值,技术的应用潜力,等等。
  想都不敢想!
  朱炳坤又认真说了好半天,把检测结果详细说了一遍,随后拉着两人说道,“在我们的研究有明确的结果前,一定要注意保密!”
  “这件事可不能传出去!”
  “我和方慧敏、何辉都交代了,千万不能传出去,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
  他说完就拉着薛坤要一起去实验室做新的衬底。
  两人都迫不及待开始新一轮实验,常温100%导电材料的诱惑太大了,他们激动的根本坐不住。
  张明浩赶紧拉住了朱炳坤,让他先去睡个觉。
  五十岁的人熬了一晚上,现在一个上午又快过去,精神是振奋但身体也很重要。
  到时候,常温超导没等到,直接在实验室猝死就冤枉了。
  ……
  实验室的其他人,并不知道实验情况,也包括陈帅。
  陈帅是研究员三人组中,对实验室项目最‘尽职’的。
  昨天开始,他就在写写成果报告。
  朱炳坤要帮张明浩做实验,写报告的工作就交给了他。
  陈帅实在推不了。
  朱炳坤把他加到了‘成果归属协议’里,什么也不做就拿到了一个点的成果所有权。
  “那可是一个点的成果所有权,帮忙写个报告,怎么了?”
  当时朱炳坤的语气还历历在目,但陈帅感觉自己是被坑了。
  一个点所有权?
  张明浩的设计是要制造‘多层锡烯薄膜材料’,真能造出来才是怪事。
  不可能的!
  别说一个点的所有权,百分百所有权又有什么意义?
  “唉~~~”
  陈帅长叹了口气,熬了两天时间,报告总算是写完了,再去追究也没什么意义。
  他整理了一下报告,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就把文件发给了朱炳坤。
  等了许久,都没等到朱炳坤的回复,他干脆去了实验室,发现朱炳坤、薛坤一起在实验间,似乎是在做新的衬底?
  陈帅站在玻璃窗外,喊了一声,“老朱,我把报告发给你,看了吗?”
  朱炳坤回头说了句,“还没有。”
  他说完补充了句,“等我有时间看看,现在正忙。”
  陈帅也没在意。
  他就在玻璃外看着,本来以为两人很快就能出来,结果一等就是十几分钟。
  他实在忍不住好奇,问了句,“实验做的怎么样?”
  “没怎么样,没有、没有……”
  薛坤立刻摇头。
  朱炳坤连忙按住他,小声道,“别说话,就当没听见!”
  他说完扭头应和了句,“正在做衬底,方案设计的比较复杂,我们要一起研究。”
  陈帅撇撇嘴,小声嘀咕一句,“做什么见得不人的事了,还神神秘秘的。”
  他说完转身走了。
  薛坤扭头看了眼,再转过头忽然反应过来,“不对啊!”
  “我们是要内部保密,但老陈也是实验参与人,成果归属协议也有他,还要对他保密么……”
  “协议里没有他吧?”
  “有!”
  薛坤说的非常肯定,“当时他签了名字,你还把一个点的归属权给了他。”
  朱炳坤也想起了这件事,他手一抖,差点手里的玻璃器皿砸在地上。
  他深吸一口气,咬牙切齿的喊道,“薛坤教授,你能不能别说没用的话题!”
  “认真干活!”
  “现在的实验最重要,说其他事分散注意力,别把实验搞砸了!”
  他说完喘着粗气,好半天情绪才稳定了些。
  长叹一口气,补充了句,“和这个没关系,主要是他那张嘴保密不了,也许就说出去了。”
  薛坤捂着嘴偷笑了下,给了个认可,“最后说的有道理……”
  收到后台信息,才意识到今天上架……我一直以为是明天~~懵了。
  上架感言一会儿补……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