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锡烯薄膜,竟然烂大街了!
第74章 锡烯薄膜,竟然烂大街了!
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验收结算是有固定流程的。
每年科学基金内部都会开会讨论,针对不同类型的的项目进行不同批次的验收,并拟定好验收专家组的名单。
比如,针对同类型优青、面上项目,安排统一的验收时间段,召开专门的项目验收成果会议,也方便项目和项目之间进行对比,后续还牵扯到评奖等一系列问题。
应用电磁实验室的项目是科学基金的面上项目,属于前沿材料科技基础的物理特性研发,也是科学基金重点资助的方向。
项目由学校和省科技厅联合申报,相比普通的面上项目还是强上一些的。
但真正来说依旧属于面上项目,最多称得上一声‘重大项目’,而不是重点项目。
这样的项目,常规情况,依旧是按时间段进行分配验收,验收时间可能会拖到年底。
现在则属于特殊情况,因为研发成果突出、重大。
胡春江见到成果报告后,马上找到了孟志阳。
孟志阳和袁辉、李浩讨论了一下,立刻决定组织特别专家组,到江州大学应用电磁学实验室进行成果验收工作。
特别专家组组建的很快,他们找到了两个最专业的学者。
一个是东港理工大学的洪振宇教授。
国内锡烯方向研发上,洪振宇教授所率领的团队,几年前就已经验证了锡烯的拓扑边缘态与超导共存的特性,并在实验中检测到微弱的伊辛超导信号。
洪振宇团队的成果中,拓扑边缘态也只测定到信号,结果不是百分百明确的。
他们主要是依靠对于双原子层的锡烯进行检测得出的结论。
另一个专业学者是来自国家重点实验室首都材料科技研究中心的曹旺教授。
曹旺所率领的团队也同样在做电磁超材料特性检测,选择的也是锡烯制备和测定研究方向。
有句话说的好,同行是冤家,做同一方向研究的学者,从根本上就是竞争对手。
曹旺得知要去江州大学应用电磁学实验室做成果验收,马上就同意下来。
他也想看看同行竞争对手的研究到了什么程度。
验收组的其他人还包括孟志阳院士,成果处副主任李浩以及主管项目经费问题的徐明凯、杜威,再加上两个随行助理。
除了东港的洪振宇以外,特别专家组一行人是在首都机场集合的。
曹旺到了机场和孟志阳谈了几句,才知道应用电磁学实验室的成果有多么震撼。
“直接性测定到了拓扑边缘态现象?”
“伊辛超导,也测定到了?”
“这不可能吧?”
曹旺听罢都有点破防,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锡烯生长,还找了好几种新方法。
比如,改变衬底结构或者用其他金属衬底。
一直以来,成果并不大。
所有其他材料衬底制备锡烯的效果都比不上碲化铋。
问题是,洪振宇团队在碲化铋衬底制造锡烯的方向上,都已经走到了尽头,不更换衬底材料的情况下,怎么才能走的更远呢?
这是最困扰的问题。
所以曹旺得知应用电磁学实验室的成果以后,马上问了一句,“他们用的衬底材料是什么?”
孟志阳并不是锡烯方向研究的专家,但他读了整个成果报告,马上回答说道,“碲化铋。”
“不可能!”
曹旺当场尖叫了一声,“绝对不可能!”
“我们团队,包括洪振宇教授团队,都做了无数次的实验,碲化铋衬底制备锡烯已经到头了!”
“他们怎么可能依靠碲化铋,制造出直接能检测到拓扑边缘态的锡烯材料?”
其他人看着都感觉很好笑。
孟志阳赶紧安抚他,笑道,“曹教授,你也别着急。”
“我刚听到的时候也很惊奇,但是袁辉院士说的很对,不要猜、不要想,去看看就知道了。”
曹旺深吸了一口气,还是压下了心头的疑问。
一行人上了飞机。
几个小时后,他们出了江州机场就碰到了洪振宇。
洪振宇的航班早了两个小时,他也等了两个小时,他同样不知道成果的情况。
去江州的大学的路上,孟志阳又简单的说了一下。
洪振宇同样很惊讶,但他比曹旺淡定的多,“他们都已经提交了成果报告,就不可能是无的放矢。”
“这样折腾我们一下干什么?”
“所以肯定是有些成果的,而且成果还不会小。”
其他人也跟着点头。
除了身在其中的曹旺以外,其他人都看的很清楚,应用电磁学实验室不可能做一份假的成果报告提交上来。
因为成果太重大,重大到他们要临时组建特别专家组,急赶着过去看成果、做验收。
如果是做一份假的成果报告,他们会被科学基金拉进黑名单,以后实验室相关人员再想申请项目根本不可能了。
实际上,洪振宇的心情也不平静。
早在几年前,他的团队就在锡烯方向研究上有突破,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更大突破了。
以碲化铋为衬底的研究方向上,他认为已经做到了极致。
所以近几年时间,他的团队一直在研究锡烯生长最适合的衬底,衬底特性决定了锡烯薄层的原子间隙,进而决定锡烯薄层的特性。
这样的研究能够积攒很多的实验数据。
但问题就在于进展太慢,很难有突破性的发现。
“也许应用电磁学实验室的研究能带来一些灵感。”洪振宇就是这么想的。
……
应用电磁学实验室。
近几天时间,实验室变得冷清了一些,因为有不少人都在写论文,也干脆不待在实验室了。
一些在实验室的研究员们也开始讨论投稿的问题,他们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办公室。
陈帅也长期在办公室,他是实验室中最忙的人。
项目验收结算工作可不仅仅是写两份报告,他还要做研究总结、整理资料、准备验收材料等等。
一系列繁杂的工作,让陈帅感觉头都要大了。
验收组马上就要来了,他就一直在整理验收材料,生怕验收的时候出什么问题。
陈帅也没有相关经验,他参与的上一个项目,是和首都科技大学材料实验室的合作。
他和朱炳坤都只是合作方,辅助做一些实验和数据工作。
项目进行验收,他们也不用做什么工作,只需要准备自己的论文和报告就可以了。
现在是第一次准备百万级的项目验收,自然就感觉手忙脚乱,甚至是焦头烂额。
最重要的是,没有人帮忙分担工作。
朱炳坤借口要做实验,天天就闷在实验室。
薛坤也一样。
两个人好像把后面的实验室当成了家,有时候甚至熬夜去盯着锡烯生长。
“他们不会又有什么大发现了吧?”
陈帅心里抱有强烈的怀疑,“有了大发现,又把我甩在了一边,还让我写各种资料、准备验收,全成我的工作了?”
他越想越郁闷,气的差点把桌上的文件撕掉。
这是有先例的啊!
“他们说做的是张明浩设计的实验,会不会只是借口?”
“也许是有了什么全新的发现……”
陈帅仔细琢磨着,干脆到楼下转了一圈。
在路过博士生工作间的时候,发现里面只有陈兰君一个人。
陈帅顿时走了进去,进门的时候还朝楼道看了看,确定没人以后,马上凑过去小声问道,“张明浩呢?”
“好像是上课去了吧……”
陈兰君有点不确定,疑惑问道,“陈老师,你找他有事?”
“那倒没有,我就是问问。”
陈帅装作不在意的样子,随后继续道,“张明浩最近都在干什么?”
他说完赶紧补充一句,“我就是问问,关心一下。”
陈兰君奇怪的看了看他,想了想道,“有时候去实验室,但大部分时间还是这里。”
“他在研究什么?”
“没什么吧。”
陈兰君道,“我看他最近挺闲的,有时候,还看看电影,他都闲到去上课了……”
“也对!”
陈帅顿时琢磨过来,也长长松了口气,后面的实验应该和张明浩关系不大。
不是张明浩,凭朱炳坤,薛坤的脑袋,能研究出个什么?
……
张明浩确实挺闲的,但实际上他也在做研究。
之前一直希望找方法能够制备出中间带有明确绝缘特性的锡烯,他想了好几种方法。
比如,更换衬底。
后来仔细研究一下就放弃了,因为和衬底直接相关的是材料特性,而实验碰到的问题是制备工艺的精度不足。
人工及操作原子排列,肯定会有工艺不足的问题。
实验室的制备技术没有任何问题,包括衬底的制造,也包括所提供的锡烯生长环境,和大型实验室团队也没区别。
这个问题是暂时无法解决的。
实验方案设计上很难提供什么意见,实验上也插不上手,他就变得很清闲了。
这天验收组回来,但因为时间还早,他就去上课了。
一堂物理专业课。
马岩见到张明浩顿时凑了过来,好奇的问道,“你最近怎么很少来上课?”
张明浩淡然道,“今天没事干,就来上上课。”
“没事干才来上课?”
马岩听得嘴角直扯,感觉和对方不在一个频道上,“你不怕没成绩吗?”
“不会!”
张明浩摆摆手,“老师都说课程全给过。”
学校方面早就打过招呼,他的研究生课程全部给过,而且还都是最高评分,包括公共课程都是如此。
马岩已经不想说什么了。
人跟人,真是比不了。
博士生和博士生的差距犹如天堑一般。
他安静了好半天,脸上突然露出谄媚的笑,开口道,“浩哥,嘿嘿,你有空帮我说说话,我也想进实验室。”
“这么早进实验室干什么?”
“做实验、做科研啊!”
“呃……行吧。”
张明浩想着薛坤手下确实缺博士生,点头道,“回头帮你说说。”
马岩顿时高兴的笑了。
张明浩默默摇头,想想廖书言、许超,每天忙碌于实验间,每天做实验到晚上十点钟。
他们大概很想念只是上上课的轻松生活吧?
马岩,还是太年轻了。
下课以后,张明浩就回了应用电磁学实验室。
验收专家组要来,实验室外面已经有人在等了。
他走过去发现谭延明也在,顿时打了个招呼,也和王贵元、周奇等人招了招手,剩下的就全都是实验室的人了。
左右看了眼,朱炳坤和薛坤都不在。
谭延明也问了起来,“薛坤和朱炳坤怎么还不来,忙什么呢?验收组就要到了。”
“我去看看。”
张明浩说了就去了后面的实验室。
朱炳坤和薛坤也正出来。
薛坤手里还端着个装材料的器皿,他边说道,“我把材料送到检测室,你和张明浩先过去吧。”
张明浩就和朱炳坤一起去了前面。
朱炳坤的状态不太好,他的眼睛通红明显是缺觉,精神状态有一些恍恍惚惚的。
“朱老师,你们做验收准备了吗?”张明浩边走边问。
朱炳坤不在意道,“那些资料,陈帅都准备好了,其他也没什么好准备的,把材料给他们就好了。”
“也对。”
张明浩顿时不担心了。
他们说着已经走到正门,就见远处开来一辆商务车,验收组一行八人从车上下来。
双方相互客套握手不谈。
朱炳坤带着验收组一行人去了接待室。
众人才刚坐下,曹旺就忍不住开口道,“朱教授,我们直接进入主题吧。”
“有关你们的成果,拓扑边缘态和伊辛超导,你们是说直接测定到了,是怎么测定的?”
他心里实在是不相信。
洪振宇也有同样的想法,他也想知道对方是怎么直接测定的。
陈帅拿过来一个文件,递了过去,里面就是成果验收材料,包括实验的一些内容,也包括检验的内容。
上面的内容很繁杂,孟志阳看了看就直接递给了洪振宇。
洪振宇接过文件没有打开看,而是直接问道,“实验材料可以后续看,还是刚才的问题,你们是怎么直接测定到拓扑边缘态和伊辛超导现象的?”
房间里的人都看向了朱炳坤。
谭延明也不清楚项目的具体情况,他过来也只是帮忙招待一下。
验收组有孟志阳这样的院士,他是物理学院的院长,也同样是院士,身份对等。
朱炳坤开口道,“报告上说了,我们是直接测定到的。”
他说着指着一个箱子,打开箱子从里面拿出个封装的盒子,透过封装层能看到,里面就是一层薄膜状的材料。
“这就是我们制备出来的多层锡烯薄膜。”
朱炳坤介绍了句,随后道,“把材料拿到检测室,直接测定,结果就出来了。”
洪振宇和曹旺对视了一眼,都沉默了。
孟志阳、李浩等人,也都带着惊奇看着装材料的盒子。
朱炳坤把盒子递了过去。
孟志阳小心翼翼的接过来,上下左右的仔细看,惊奇问道,“这是……锡烯?”
“对。”
朱炳坤点头,“多层锡烯薄膜,单层锡烯薄膜堆迭而成。”
“你确定吗?”
“当然。”
验收组一行人实在不敢相信,包括谭延明都是如此。
锡烯薄层是一种二维材料,制备出来以后,一般都放在实验室,让材料保持静止不动,否则材料特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哪怕是不在意材料特性,直接拿出来,眼前的‘多层锡烯薄层’也太大了一点吧?
孟志阳把盒子递给了洪振宇。
洪振宇小心的接过来,仔细看了好半天,满心不理解的说道,“从外表来看,确实很像是多层锡烯薄膜,和我们制备出来的差不多。”
曹旺凑过去看了眼,惊的直接说出了心里话,“这么大块?别是伪造的吧?”
朱炳坤、陈帅顿时怒视过去。
孟志阳也皱了皱眉。
张明浩正坐在对面,顿时开口道,“你怀疑材料是伪造的,拿去检测一下不就好了。别什么都不知道就乱说一通。”
曹旺也知道说错了话,但见怼自己的是个小年轻,顿时有些下不来台,他拧着眉头呵斥道,“你谁啊,怎么说话呢!”
“你怎么说话呢?正常人谁会说别人做的材料是伪造的?”
谭延明赶紧拉住了张明浩,边笑边劝解说道,“大气点,别和他计较了!”
这一句听着不像是劝解,而是把错误归在曹旺身上。
曹旺气的呼呼直喘,但对方是院士,也没办法说什么。
孟志阳好笑的对谭延明说了句,“谭院士,你还真护短!他是你的学生?”
“我倒是希望他是我的学生。”谭延明苦笑一声,继续道,“张明浩,刚才介绍了,你们可能没在意。”
“张明浩?”
验收组一行人才反应过来。
其他人马上想到‘张氏现象’,现在是见到‘张氏现象’的发现人了。
年轻人,脾气还真是可以!
换上一个人,也就当曹旺没说过刚才的话了。
孟志阳也知道‘张氏现象’,他看过成果报告,上面的研究贡献里,张明浩的名字是排在第一位的,是说根据实验数据研究了适宜的衬底调整方案。
他仔细看了看张明浩,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问道,“这个材料,我们可以带走做检测吗?”
“这些就是准备做验收的。”朱炳坤说着指了下箱子。
其他人都有些不明所以。
朱炳坤干脆过去打开箱子,就在里面是一个个排列整齐的盒子,每一个里面都是和刚才类似的材料。
洪振宇惊的张大了嘴,“这些都是?”
其他人的表情也好不到哪去。
多层锡烯薄膜,传说中的高端二维科研材料,什么时候变得烂大街了?
一大箱?
朱炳坤点头道,“这些都是,实验室还有一些品质更好的。”
“只是验收成果,这些已经够了吧?”
“拓扑边缘态、伊辛超导等特性,直接测定材料特性就可以了。”
第三章奉上!
今天写了一整天,头昏眼花,感觉浑身不舒服,实在写不动了,勿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