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金钗案(4)

  何知府带着敬佩的神情,
  领命而去,
  吕小伟转头对着张虎吩咐:
  “你去调集本地的锦衣卫,
  拿着这些证词,
  重新对这些证人进行询问,
  重点要询问四个问题,
  第一,当时一起进入王家绸缎庄的左邻右舍都有谁,
  每个人不一定记得所有人,
  但是肯定记得身边的人,
  第二,当时谁的神情不太自然,
  有点刻意躲避的意思,
  或者谁的身上有异味,
  尤其是类似铁锈的血腥味。
  第三,所有人,
  昨天穿的什么衣服,
  今天穿的什么,
  换下来的衣服在哪里?
  第四,不经意的问一下,
  有没有感觉,
  哪个邻居好像是突然冒出来的?
  最后,把这些问话的人,
  都安排锦衣卫盯着,
  有人要逃跑或者异常,
  立刻拘捕。”
  张虎不敢相信的问道:
  “大人,
  难道凶手就隐藏在这些人中间?”
  吕小伟微微点头:
  “八九不离十。”
  张虎一听,
  摩拳擦掌的回应道:“大人,
  您就瞧好吧,
  绝对不会让贼人逃走!”
  说完,兴冲冲的出门而去。
  吕小伟刚要给怜烟分派任务,
  她却是说出自己心底的疑惑:
  “义兄,
  凭借那四点可疑,
  你是怎么推断出凶手就是街坊四邻呢?”
  对于这次怜烟的勤学好问,
  吕小伟决定不再打击积极性,
  “首先,对于同种类型的鞋子,
  每个人由于走路方式的差异,
  鞋底的磨损就会不同,
  而不同种类的鞋子,
  鞋底的印记肯定不同,
  从这次发现的血脚印来看,
  是蒲草鞋,
  而进入过现场的官员和衙役,
  都是穿的皂履或者布鞋,
  而王家老两口的鞋子,
  我也观察过了,
  都不是蒲草鞋,
  已经死亡的洪广虽然穿的蒲草鞋,
  但是鞋底并没有沾染血迹,
  根据邻居的证词,
  其他帮忙的左邻右舍,
  都没有进过案发现场,
  那么,你说,
  这个鞋印是谁留下的?”
  怜烟一脸兴奋的说道:
  “那肯定就是凶手啊。”
  说完,又懊悔道:
  “这么简单的问题,
  我怎么没想到,
  不过,你又是怎么猜到,
  凶手就是这条街上的人呢?
  不能是外面流窜之人,
  或者城内其他地方的人?”
  吕小伟耐心分析道:
  “你忘记血脚印的方向了?”
  怜烟边回忆刚才吕小伟的分析,
  一边不确定的说道:“哦,
  我想起来了,
  义兄说脚印是走向楼梯口方向,
  那就是说明,
  凶手并不是跳窗逃跑了,
  而是。。。。”
  说完,
  怜烟睁大眼睛,
  一脸的不敢相信。
  吕小伟则是点头肯定道:
  “对,就是这样,
  据我猜测,
  凶手眼见洪广坠落发出惨叫,
  肯定会吸引邻居前来查看,
  跳窗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应该是赶紧跑到二楼的货物堆里,
  隐藏起来,
  瞒过了众人,
  然后趁着众人发现王家命案,
  人多嘈杂之际,
  趁机混入人群,
  最后离开,
  你想想,
  当时进入王家的街坊那么多人,
  假如凶手是一个外人,
  或者大家不认识的人,
  那肯定会引起注意,
  在这次的供词上专门提出来,
  但是如果这个人是大家平时就认识,
  而且很熟悉,
  是不是会以为,
  凶手也只是来帮忙而已?”
  怜烟恍然大悟:
  “难道这就是瞒天过海?”
  吕小伟顿了顿,
  “是啊,
  当时我勘验现场的时候,
  凶手肯定就在附近,
  这也是为何我在现场,
  带着何知府和王家掌柜在室内说话的原因,
  那会还没封锁街口,
  如果让凶手发现端倪,
  然后逃跑了,
  再捉拿的时候,
  就要大费周章了,
  而现在不同,
  我安排何知府封锁附近三条街,
  还有两组衙役巡逻,
  更有张虎一众锦衣卫监视,
  我不相信凶手还能沉得住气,
  就算他沉得住气,
  等到张虎走访完所有证人,
  证词印证之下,
  他也是无所遁形。”
  眼见义兄的缉凶策略天衣无缝,
  怜烟高兴的追问道:
  “我看凶手这次肯定插翅难飞了,
  义兄,那我的任务是什么呢?”
  吕小伟眼看屋内没有其他人,
  也就不再遮掩:
  “你先去义庄,查看一下,
  这次案件的两个死者,
  洪广和王小姐,
  是否有变成鬼魂的迹象,
  毕竟变成鬼魂这件事,
  目前来看,毫无规律。
  然后一会随我去王家绸缎庄,
  咱们去二楼寻找凶手当初的藏身之所,
  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领命!”
  说完,怜烟就一溜烟跑了出去,
  虽然使用御剑术飘起来应该更快,
  但是光天化日之下,
  还是慎重点好,
  免得被有心人看见。
  。。。。。。
  等到怜烟到了义庄,
  仔细探查之后,
  发现除了王小姐尸身附近有点点红光,
  并未真正形成鬼魂,
  洪广的尸体一切正常。
  得知这番情形,
  吕小伟也是唏嘘不已,
  明明也是冤死的两人,
  居然没有变成鬼魂,
  看来掌握鬼魂的秘密,
  任重而道远。
  两人随后直奔王家绸缎庄而去,
  这次穿过衙役封锁线,
  进入已经封控的绸缎庄时,
  并没有人阻拦,
  也没有影视小说中,
  那种不知好歹被打脸的人跳出来,
  众衙役面对这位大名鼎鼎的八府巡按,
  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
  唯恐伺候不好、饭碗不保。
  按照吕小伟的安排,
  何知府怕破坏了案发现场,
  安排王家小姐的父母已在别处暂时休息,
  所以吕小伟两人并未遇见,
  既然整个绸缎庄只有吕小伟怜烟两人,
  那就没必要再装了,
  只见怜烟无视层层叠压的箱子,
  直接穿过堆积的货物,
  二楼的地方本就不大,
  没一会就被怜烟发现了疑点,
  随着怜烟的呼喊声,
  吕小伟发现早前留出来的过道,
  根本就到不了怜烟发现的地方,
  只能跳上货箱,
  过去一看,
  这才发现房间的东南角上,
  在堆积货物的墙角处,
  空出来一个小小的空间,
  因为四周都有货物的缘故,
  只能从货箱上面发现,
  吕小伟感叹道:
  “还真是个藏人的好地方啊。”
  跳进这个被货物围起来的角落,
  吕小伟从地板开始,
  然后仔细查看,
  果然发现地上有浅浅的血脚印,
  墙面上还有不经意蹭上去的血迹,
  还有一处货箱上,
  更有凶手留下的血手印,
  看来,
  和吕小伟猜想的一样,
  凶手当时无路可逃,
  跑到二楼准备躲在货堆里,
  也可能无意间发现了这个地方,
  加上此处空间狭小,
  难免将血衣上的血迹蹭到墙面上,
  最后又手脚并用的攀登出去,
  趁人不备溜出此地。
  看着墙上还有箱子上留下的血手印,
  怜烟不解的问道:
  “既然此处留下血痕,
  那么凶手是怎么穿着血衣,
  光明正大的溜出这里?”
  吕小伟解答道:
  “这个问题我也想了,
  按照此案发生的时间,
  当时应该是在寅时,
  正是天色最黑的时候,
  如果不是特意留心,
  根本看不清衣服上的血迹,
  凶手肯定是刻意避开与人接触,
  趁人不备溜走了。”
  “哦,我知道了,
  怪不得义兄让张虎询问那几个怪怪的问题,
  什么闻见味道啊,
  刻意躲避人啊,
  原来如此。”
  吕小伟掏出自己的“破邪”宝剑,
  几道寒光闪过,
  就将墙上、地上、还有箱子上沾染血迹的地方切割下来,
  让怜烟找了块布包裹后,
  两人就返回衙门,
  等待张虎等人的排查结果。
  至于破坏绸缎庄物品的事情,
  既然是为了抓住杀害王家小姐的真凶,
  想必王掌柜不会在意这些身外之物吧?
  吕小伟暗想。
  。。。。。
  等到吕小伟和怜烟回到衙门,
  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
  一直等到掌灯时分,
  张虎才一脸大汗的跑回来,
  一进门就放下一摞证词,
  抓起桌上的茶壶,
  咕噜咕噜的一气喝完,
  然后才喘匀气,
  一屁股坐在凳子上骂道:
  “这帮证人,
  讲的简直比鬼故事都玄乎,
  什么看见黑影啦,
  一闪而过就不见了之类,
  就是想不起来突然冒出来个谁,
  还有人追问我铁锈是什么味道,
  这都什么人啊?
  气死了!”
  吕小伟看着张虎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
  不禁笑道:
  “查案就是这样,
  哪有证据放着等你拿的?”
  说完,抓起张虎放在桌上的证词,
  开始慢慢看起来。
  全部看完之后,
  吕小伟开始闭目思索。
  自从吕小伟修炼神修术后,
  不仅五官灵敏许多,
  就连记忆和思维也快了不少,
  所以如今吕小伟喜欢看过一些案卷证词后,
  闭着眼睛,
  让那些文字在脑海中一篇一篇飘过,
  相互重合印证,
  这种比对方式,
  让吕小伟很快就发现了疑点,
  一拍桌子起身道:
  “绸缎庄对面酒楼的伙计,
  苟生、石强两个人中的一个人,
  或者两个人都有问题!”
  张虎一听,
  顿时来了精神,
  赶忙追问:
  “大人果然厉害,
  今天的这些问话,
  我都在现场,
  都没发现问题,
  大人仅仅看了证词,
  就发现了嫌疑人?”
  怜烟手里拿着证词,
  疑惑的问吕小伟:
  “义兄,我也看了一遍,
  没发现什么啊。”
  吕小伟接过怜烟手里的证词,
  挑拣出来两份,
  然后指着一句话,
  让张虎和怜烟看,
  张虎打眼一扫,
  是酒楼的苟生、石强两个伙计的证词。
  怜烟眼神盯着吕小伟指着的苟生证词,
  不由自主的念出来,
  “我听见外面有人惨叫,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就赶紧穿着衣服,
  打开院门出去查看。”
  怜烟念完,
  迷茫的抬头问道:
  “义兄,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吕小伟又指着另一份石强的证词,
  “再看这里。”
  “我听见外面有人惨叫,
  以为招贼了,
  就赶紧穿着衣服,
  发现院门锁着没开,
  本想回去继续睡觉,
  听见街上人声嘈杂,
  好像出了大事,
  我就慢慢打开门栓,
  出去查看后,
  才得知出了人命。”
  怜烟略一思索,
  惊喜的叫道:
  “我知道了,
  他们是一个店里的伙计,
  按理说,
  应该只有一个人打开院门,
  另一个人出来的时候,
  院门就是敞开的,
  而不是两个人都打开院门,
  有人说谎了!”
  “对!”吕小伟肯定的说,
  “还有这里,
  你们再看,
  旁边胭脂铺的王大娘所述,
  说她在听见有人惨叫,
  又听见街道上有重物落地发出的声音,
  这才慌忙出门查看,
  借着手里灯笼的光,
  她看见石强从绸缎庄对面的酒楼侧门出来,
  这深更半夜的,
  王大娘先是过去和石头汇合,
  毕竟大晚上两个人也有个照应,
  见面王大娘就纳闷的问道,
  平时和石强关系要好的苟生哪里去了,
  怎么没出来,
  石强说是苟生正在穿衣服,
  说完,拉着王大娘慢慢靠近绸缎庄,
  谁知刚走到门口,
  就发现一个黑影躺在地上,
  一动不动,
  王大娘胆小,
  让石强过去查看,
  就听见石强惊叫一声,
  大喊说是这个人死了,
  两人的惊叫引得更多邻居出门而来,
  大家聚过来,
  发现死人躺在绸缎庄门口,
  而抬头望去,
  绸缎庄三楼的窗户居然大开,
  众人这才开始拍王家绸缎庄的门。。。。。。”
  说道这里,吕小伟顿了一顿,
  抬头看着张虎和怜烟
  “一般人犯罪,
  都是会绞尽脑汁的想好应对盘问的话,
  但是偏偏开门这种小细节,
  才是不经意间露出破绽的,
  而且石强明显有给苟生打掩护的嫌疑,
  既然说谎了,
  那就把他们两个都传来问话吧!
  张虎,现在是亥时
  想必酒楼已经打烊,
  人肯定在酒楼休息,
  你现在就去把人抓回来,
  免得夜长梦多。
  记住,
  两个人传唤回来的路上,
  不许他们说话,
  一到衙门就分别关押,
  即刻升堂,
  咱们来个夜审凶犯!”
  张虎一听,
  自己的证词起了这么大作用,
  居然直指凶手,
  当即兴奋的边喊边往出跑:
  “大人放心,
  这种小事,
  我老张的拿手戏。”
  话说,
  张虎叫上几个手下,
  到衙门那里传了吕小伟的命令,
  领了火票,
  就急匆匆的赶往酒楼,
  谁知道,
  张虎众人刚到了酒楼,
  正要拍打酒楼的侧门,
  就听见院子里面有人大喊:
  “来人啊,
  救命啊,
  有人掉到井里了!”
  张虎听见后,
  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不会这么巧吧?
  大人刚确定的两个嫌疑人,
  可都在这家酒楼啊,
  张虎二话不说,
  一脚就踢开院门,
  眼前的一幕,
  却让张虎心凉了半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