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127

  第127章 学生革命的星星之火
  专利壁垒项目组成立的第三天,新星学院的学生食堂里发生了一件小事。
  消同学端著餐盘,坐在苏畅对面,两人正在討论即將到来的期末考试。自从那场震撼全国的直播后,消同学整个人都变了,不再是那个畏畏缩缩的受害者,眼神里多了一种说不出的坚定。
  “你知道吗?”苏畅放下筷子,压低声音,“我昨天在校长办公室外面,听到沈校长在跟任校董商量,说要成立一个什么'学生权益保护中心'。”
  消同学眼睛一亮:“真的?”
  “嗯,好像是想让学生有个正式的渠道,举报学校里的不公平现象。”苏畅四处看了看,確认没人注意,“但我觉得,光有举报渠道还不够。”
  “怎么说?”
  “你想想,就算我们这里有了举报渠道,其他学校的学生呢?他们还是只能忍著。就像你之前在捂大一样。”
  消同学沉默了片刻,忽然开口:“苏畅,你说,如果有一个平台,让全国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匿名说出自己学校的问题,会怎么样?”
  苏畅愣住了:“你是说…”
  “就像大眾点评一样,但不是评餐厅,是评学校。”消同学的声音越来越兴奋,“学生可以给自己的学校打分,可以匿名举报不公平的事情,可以让所有人都看到,哪些学校真的在为学生著想,哪些学校只是在装样子。”
  苏畅的眼睛越来越亮:“这个想法…太疯狂了!”
  “疯狂吗?”消同学笑了,“比沈校长当著全国直播懟捂大还疯狂吗?”
  两个年轻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衝动。
  当天晚上,新星学院计算机系的实验室里,灯火通明。
  消同学和苏畅找到了系里最厉害的几个程式设计师,包括那个曾经黑进五角大楼,现在在新星学院负责网络安全的野生程式设计师老k。
  “你们想做什么?”老k推了推他那副厚得像酒瓶底的眼镜,听完两人的想法后,脸上露出了一种危险的兴奋,“一个能让全国大学生匿名吐槽自己学校的app?”
  “对,就像滴滴打车的评价系统,但针对的是大学。”消同学认真地说,“学生可以从各个维度给学校打分,食堂、宿舍、教学质量、奖学金髮放透明度、申诉渠道…”
  “还可以上传证据,”苏畅补充,“照片、录音、文件,但都是匿名的,保护学生的隱私。”
  老k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著,眼神越来越亮:“技术上完全可行。匿名系统我最拿手,保证查不到用户的真实身份。但是…”
  他停下来,看著两个年轻人:“你们想过后果吗?这个东西一旦上线,会捅多大的马蜂窝?”
  消同学和苏畅对视一眼,都没有退缩。
  “老k,你不是说过,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关键看怎么用吗?”消同学说,“我们用它来保护学生的权益,让黑暗的地方见见光,有什么错?”
  老k沉默了片刻,忽然咧嘴一笑:“妈的,我喜欢!这比黑五角大楼刺激多了!”
  三天后,一个名为“大学良心榜”的app悄然上线。
  界面简洁明了,功能强大却易用。用户可以通过学校邮箱註册,系统自动识別学校,然后就可以对自己的学校进行各维度评分。
  最关键的是,app设置了严格的匿名机制和证据上传功能。学生可以上传照片、录音、文档等各种证据,系统会自动抹除所有可能暴露身份的元数据。
  上线第一天,只有新星学院的几十个学生在使用。
  第二天,通过口耳相传,附近几所高校的学生也下载了这个app。
  第三天,某个大v在微博上转发了一张截图,是某985高校食堂的评分页面,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学生的匿名吐槽:
  “食堂阿姨的手有帕金森吗?每次打菜都抖得厉害,一份土豆丝能抖掉一半。”
  “二食堂的米饭,我怀疑是用来做建筑材料的,能直接砌墙。”
  “最搞笑的是,学校官网上说'致力於为学生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然后食堂菜谱三年没变过,永远是土豆丝、白菜、红烧肉。”
  这条微博瞬间爆了,转发量破万。
  第四天,“大学良心榜”的下载量突破十万。
  第五天,五十万。
  第六天,一百万。
  各大高校的学生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多年积怨的出口,疯狂地在app上吐槽自己学校的各种问题。
  奖学金评选暗箱操作、教授上课念ppt、宿舍热水供应不足、图书馆占座现象严重、校医院看个感冒要排队三小时…
  平时不敢说,不能说,说了也没用的问题,全都涌了出来。
  而最让人震惊的,是那些有图有真相的实名举报。
  某知名大学的一位教授,被学生爆料在课堂上公然说“女学生就应该以找个好老公为目標”,还有现场录音为证。
  某211高校的食堂,被曝光使用过期食材,学生上传的照片显示,冰柜里的肉类已经发绿髮臭。
  某重点大学的宿管阿姨,被举报私自收取学生“管理费”,不交钱就故意刁难,有学生提供了微信转帐记录。
  每一条爆料,都有详细的证据支撑。而匿名机制,让学生们可以无所顾忌地说出真话。
  app上线一周后,已经覆盖了全国超过八百所高校,註册用户突破三百万。
  各大高校的管理层,彻底坐不住了。
  第127章结束时,捂大的校长办公室里,王校长正在和几位副校长紧急开会。自从上次的公开处刑后,他已经被调离校长职位,但作为事件的亲歷者,教育部要求他协助调查。
  “这个app必须关闭!”一位副校长拍著桌子,“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声誉就彻底完了!”
  “关键是,这些爆料很多都是真的…”另一位副校长苦笑著说,“食堂確实有问题,奖学金评选確实不够透明…”
  “真的又怎么样?”第一位副校长怒道,“家丑不可外扬!这种事情应该內部解决,不应该放到网上让所有人看笑话!”
  王校长坐在一旁,没有说话。他想起了沈诚在那场直播中说过的话:“真正的大学精神,不是不犯错。而是敢於直面错误,敢於刮骨疗毒。”
  现在看来,他们连直面错误的勇气都没有。
  第128章 失控的狂欢
  “大学良心榜”上线两周后,新星学院的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凝重。
  沈诚坐在主位上,面前摆著一沓厚厚的列印材料,都是从app上截取的各种爆料和评论。任薇、韩非,以及消同学和苏畅都在场。
  “你们看看这些。”沈诚翻了几页,语气平静,“某大学教授出轨学生的聊天记录,某校长贪污学生食堂资金的银行流水,某辅导员强制学生参加有偿补课的录音…”
  消同学和苏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安。
  “校长,这些都是学生自发上传的,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苏畅试图解释。
  “我知道。”沈诚放下材料,“问题不在於爆料本身,而在於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你们最初的设想。”
  韩非接过话题:“根据我们的监控,app上的內容正在朝著两个极端发展。一部分是有理有据的合理举报,但另一部分…”
  他拿出手机,打开app,隨便点开一个页面:“你们看这个。某大学的一位女教授,被学生爆料'上课时穿著暴露,影响学生学习'。配图是偷拍的照片,评论区全是对这位教授外貌和身材的点评。”
  “还有这个。”韩非又翻了一页,“某校一位男教授,被匿名举报'疑似同性恋,不配做人师表'。下面的评论更加不堪入目。”
  苏畅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这…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我知道你们的初衷是好的。”沈诚站起身,走到窗边,“但是,当你给了所有人一把刀,你就无法控制他们用这把刀去切菜,还是去伤人。”
  任薇翻著手机,脸色凝重:“更严重的是,已经有高校开始反击了。清北、復旦、交大的校长,昨天联合发表了一份声明,谴责'某些別有用心的势力,利用网络平台煽动学生情绪,恶意传播不实信息'。”
  “他们没有直接点名,但所有人都知道在说谁。”韩非补充道,“而且,教育部已经接到了超过五十所高校的联名投诉,要求对新星学院进行调查。”
  消同学一直没有说话,此刻忽然开口:“校长,如果因为我们的行为给学校带来了麻烦,我愿意…”
  “愿意什么?”沈诚转过身,看著这个曾经在捂大被冤枉的学生,“愿意承担责任?愿意道歉?愿意把app关掉?”
  消同学点了点头。
  沈诚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你没有错。你们想为全国的大学生发声,想让那些黑暗的角落见光,这个初衷是对的。”
  “但是…”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沈诚回到座位上,“当你们点燃了这把火,它就不再只属於你们。有人用它来照明,也有人用它来放火。”
  他看著在场的每一个人:“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怎么办?是灭掉这把火,还是想办法控制它?”
  苏畅咬了咬嘴唇:“校长,您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
  沈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手机,打开了app:“我先问你们几个问题。第一,这个app上,有多少爆料是真实的?”
  消同学想了想:“根据我们的统计,大概百分之七十左右是有证据支撑的真实举报。”
  “第二,这些真实的举报,有多少確实揭露了学校管理中的问题?”
  “绝大部分。”苏畅回答,“食堂卫生、奖学金分配、教学质量、宿舍管理,这些都是学生们长期关心但投诉无门的问题。”
  “第三,如果没有这个平台,这些问题会得到解决吗?”
  两人摇了摇头。
  沈诚放下手机:“那就对了。这个app的存在是有意义的,问题只是需要规范。”
  他看向老k:“技术上,能不能增加一个內容审核机制?不是要刪除负面信息,而是要过滤掉那些明显涉及人身攻击、隱私侵犯的內容。”
  老k点了点头:“可以做到。我们可以设置关键词过滤,加上人工审核。但是工作量会很大。”
  “人手的问题我来解决。”沈诚转向韩非,“法务方面,我们需要制定一套严格的用户协议和举报规范。什么能发,什么不能发,什么样的证据才算有效,都要有明確的標准。”
  韩非点头:“我马上起草。”
  “最重要的是。”沈诚看向消同学和苏畅,“你们需要站出来,向所有用户说明我们的立场。我们支持学生维权,但反对网络暴力。我们欢迎实名举报,但拒绝恶意中伤。”
  就在这时,任薇的手机响了。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色瞬间变了。
  “是教育部的电话。”
  沈诚示意她接听,並打开免提。
  “任校董,我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李司长。”电话里传来一个严肃的男声,“关於你们学校开发的那个app,我们收到了很多投诉。希望你们能够配合调查,並考虑暂停app的运营。”
  沈诚接过电话:“李司长,我是沈诚。”
  “沈校长,久仰大名。”李司长的语气客气中带著警告,“我们理解你们想为学生发声的初衷,但是这个app已经对正常的教育秩序造成了衝击。很多学校反映,学生们现在不是专心学习,而是整天在网上吐槽学校,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实传言和恶意中伤。”
  “李司长,我想问一个问题。”沈诚的语气平和,“如果这些吐槽和举报是真实的,反映的是学校管理中確实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做的是解决问题,还是刪除吐槽?”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沈校长,问题的关键不在於內容的真假,而在於这种做法是否合適。学校內部的问题,应该通过內部渠道解决,而不是放到网上让所有人围观。”
  “內部渠道?”沈诚笑了,“李司长,我想您也看过我们之前的直播。如果內部渠道真的有效,消同学的事情会发生吗?”
  “沈校长,我希望您能理解我们的难处。现在全国的高校都在关注这件事,如果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问题。”
  沈诚看了看在场的几个人,特別是消同学那紧张而期待的眼神。
  “李司长,给我们一周时间。我们会对app进行全面的规范和整改,確保它成为一个真正有益於教育改革的平台,而不是一个发泄情绪的工具。如果一周后您觉得我们的整改不到位,我们愿意配合任何调查。”
  “一周?”
  “一周。”沈诚的语气坚定,“我相信,真正的问题不是学生在网上说了什么,而是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否真的在为学生著想。”
  掛掉电话后,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消同学忽然开口:“校长,如果因为这件事影响到学校,我们可以…”
  “可以什么?”沈诚打断了他,“可以放弃?可以妥协?可以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站起身,走到消同学面前:“孩子,你还记得在捂大的时候,你最希望的是什么吗?”
  消同学想了想:“希望有人能听到我的声音,希望有人能为我说话。”
  “对。”沈诚点头,“现在,全国有多少像你一样的学生,在等著有人为他们说话?我们要做的,不是闭嘴,而是说得更准,更有力,更有建设性。”
  他环视在场的每一个人:“接下来这一周,我们要证明给所有人看,学生的声音,不仅应该被听到,而且能够推动真正的改变。”
  第129章 反击的號角
  一周的时间,对於要整改一个影响全国数百万大学生的app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新星学院的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老k带著计算机系的学生,连续三天没有合眼,重新设计了app的內容审核系统。新系统不仅能够自动识別和过滤恶意內容,还加入了实名认证、证据验证、多重举报等功能。
  韩非则带著法学系的学生,起草了一份详细的《大学良心榜用户行为准则》,明確规定了什么样的內容可以发布,什么样的举报需要什么样的证据支撑。
  最重要的是,消同学和苏畅主动承担起了內容管理的责任。他们组建了一个由全国各高校学生代表组成的“內容审核委员会”,对每一条举报进行人工审核。
  三天后,app重新上线。
  界面更加简洁,功能更加完善。最显眼的位置,放著一段由消同学录製的视频说明:
  “大家好,我是消同学。很多人知道我的故事,知道我曾经在学术不端的指控下几乎绝望。是新星学院的沈校长和所有老师同学,给了我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我们创建这个app的初衷,是希望每一个大学生的声音都能被听到,每一个不公平的现象都能被曝光,每一个需要改进的问题都能被解决。”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有人利用这个平台进行人身攻击,有人发布不实信息,有人把维权变成了发泄。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从今天起,我们將严格按照新的规则运营这个平台。我们欢迎有理有据的举报,我们支持建设性的批评,但我们拒绝恶意中伤和网络暴力。”
  “我们相信,真正的改变,不是通过仇恨和破坏,而是通过理性和建设。让我们一起,用这个平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进步。”
  视频发布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很多原本对app持批评態度的教育界人士,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平台的价值。
  但是,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整改后的第二天,app上出现了一条重磅举报。
  举报者是某知名985高校的一名博士生,实名举报自己的导师学术造假。举报內容详细,证据確凿,包括偽造的实验数据、抄袭的论文段落,甚至还有导师要求学生配合造假的录音。
  这条举报一出,瞬间引爆了整个学术圈。
  被举报的教授是该校的明星教授,不仅在学术界享有盛名,还是某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他的被举报,不仅涉及个人声誉,还可能影响到整个实验室的项目资金。
  该校的校长第一时间联繫了教育部,要求立即刪除这条“恶意誹谤”的举报。
  但是,举报內容经过了严格的审核,证据链完整,完全符合app的发布標准。
  更关键的是,这条举报引发了连锁反应。同一个实验室的其他学生,也开始站出来,提供更多的证据。甚至有其他高校的学生,举报了与这位教授有合作关係的其他教授的类似问题。
  学术造假这个长期被掩盖的问题,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开始全面曝光。
  教育部的李司长再次打来电话,语气比上次严厉了许多。
  “沈校长,你们这是在玩火!这个举报已经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到国家的科研声誉!”
  沈诚的回答很简单:“李司长,如果这个举报是真的呢?”
  “即使是真的,也应该通过正当渠道处理,而不是在网上公开!”
  “正当渠道?”沈诚反问,“这个学生已经向学校举报了两年,学校的处理结果是什么?不了了之。如果不是通过这个平台,这件事会有人关注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
  沈诚继续说道:“李司长,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我们是要维护那些有问题的人的面子,还是要维护整个学术界的尊严?”
  “沈校长,我理解您的想法,但是…”
  “没有但是。”沈诚的语气坚定,“如果我们因为害怕丟脸就选择掩盖问题,那我们丟的不仅仅是面子,还有整个教育体系的公信力。”
  掛掉电话后,沈诚召集了紧急会议。
  “现在的情况很明確,”他对在场的所有人说,“我们已经站在了风口浪尖上。要么被风吹倒,要么学会御风而行。”
  任薇担心地说:“沈诚,这次的事情影响太大了。那个教授背后的关係网很复杂,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对付我们…”
  “那就让他们来。”沈诚笑了,“任薇,你觉得我们现在还有退路吗?”
  確实没有退路了。自从消同学事件开始,新星学院就一直在挑战既有的秩序。现在,他们已经走得太远,回头已经不可能了。
  “韩非,”沈诚转向律师,“准备应对法律挑战。我估计,很快就会有人起诉我们誹谤。”
  “消同学,苏畅,”他又看向两个学生,“准备接受媒体採访。我们需要向公眾说明我们的立场,爭取更多的支持。”
  “至於其他人,”沈诚环视全场,“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专利申请不能停,技术研发不能停,教学工作不能停。无论外面发生什么,新星学院都要正常运转。”
  就在这时,消同学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了。
  “怎么了?”沈诚问。
  “是…是那个举报学术造假的博士生。”消同学颤声说道,“他说,他的导师已经知道是他举报的了。现在他被停学了,还收到了威胁信息。他问我们…问我们能不能保护他。”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每个人都意识到,事情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学生维权平台,而是一场关乎整个教育体系改革的战爭。
  而在这场战爭中,那些勇敢站出来说真话的学生,正在承受著巨大的风险和压力。
  沈诚站起身,走到窗边,看著校园里那些正在上课的学生。
  “韩非,立即联繫那个博士生,为他提供法律援助。如果有人敢威胁举报者,我们就用法律武器保护他们。”
  “任薇,联繫媒体,我要召开新闻发布会。”
  “消同学,通知所有的学生代表,今晚八点,我们开一个全国性的视频会议。”
  他转过身,看著在场的每一个人,眼中闪烁著坚定的光芒。
  “既然他们想要战爭,那我们就给他们战爭。但这一次,我们不仅要为新星学院而战,更要为每一个敢於说真话的学生而战。”
  “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学生力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