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第104章 大佬的决定:再拟项目,绕过高科司

第104章 大佬的决定:再拟项目,绕过高科司

  第104章 大佬的决定:再拟项目,绕过高科司!
  数学天才!
  这可是了不得的标签!
  物理和工程方向的科技工作者,能够完成重大成果,或者研发出某种超级材料、前沿技术,但个人的学术科研能力不一定比其他人强。
  他们的学术科研能力只能说达到了一定标准,重要的是研究方向的正确性,再加上一点点的运气,三重因素迭加共同用完成了研究。
  现实中,很多情况是,两个同样水平的科技工作者,科研事业的境遇会截然不同。
  其中一个找到了正确的研发方向,再加上运气很不错,最后完成了大的研究成果,声誉、名望加深,有的甚至拿到了国际科研重大奖项。
  另一个的研发方向有问题或是难度太高,长年累月的没有成果,最终只能默默无闻。
  那么学术科研能力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呢?
  数学,就是最直接的衡量标准。
  在物理和工程领域,数学水平高,不一定能成为顶尖科研工作者,但顶尖科研工作者的数学水平一定高。
  “数学,实在太重要了……”
  陈剑锋带着感叹,盯着桌上的几张稿纸。
  上面的数学内容,其计算逻辑复杂度能难倒九成九以上的学者。
  张明浩能够理清逻辑,完成各种复杂求解,并以此完成新型隐形球的设计,他数学能力都有些不敢想象。
  陈剑锋自认为做不到,他再看向张明浩都有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同时,也对于他们所做的项目更加有信心。
  陈剑锋是来看研究方法的,是希望能理解隐形球设计背后的工作。
  在很多领域上,研究方法比成果更加重要。
  现在能确定了。
  新型隐形球的设计,依靠的是数学对于大量数据的分析,有意思的是,数学本来就是这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比问题本身更重要。
  唯一的问题是,设计原理上牵扯到大量的逻辑分析和计算,短时间根本理解不了。
  陈剑锋思索着摇了摇头,他站了起来问道,“张教授,能不能把这些内容,详细的总结归纳写成一份资料?”
  “我们带回去当内部论文发,放心吧,作者肯定还是你。”
  “我们内部传上去,谁感兴趣都可以研究一下。”
  张明浩道,“这简单,我当个项目成果提交就可以,对吧?”
  陈剑锋马上点头。
  孙雯站在旁边一直听着,忽然开口问道,“陈教授,我想问一下,我们这个研究能不能发论文,比如,材料的测定和比对。
  “还有隐形球的研究。我指的是,隐形球的研究进展,能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这个问题牵扯到保密。
  孙雯也是真关心是不是能发论文,尤其是在材料检测方面,他们团队有一些能发布的实验内容。
  项目已经烂尾结束了。
  如果连基础论文也不能发布,等于是什么收获都没有,对她个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另外,团队也有其他人,他们也想发论文。
  论文,是学术成果的重要评价标准。
  “当然可以。”
  陈剑锋不在意的笑道,“你们的隐形球,早就没有保密可言了。”
  “老款的隐形球,你们对外公开展示了,有新闻报道,现在的新一代应该也有很多人知道了吧?”
  “我们更看重其中涉及到的红外线控制,视觉隐形,一般是可以发布的,技术也归你们。”
  “但是,这种技术你们也清楚,应该是无法投入应用,会存在很大的道德与法律风险。”
  隐形技术,听起来很酷炫,但一般只能停留在实验室。
  即便是真正制造出隐形衣,也只能在实验室使用一下,对外最多展示一下技术成果而已。
  如果当产品发布出去,世界可能就乱套了。
  他们谈笑着一起走出了接待室。
  陈剑锋觉得谈话到这里可以了,他们也准备离开了。
  他向外走着,边问道,“新型隐形球的效果已经很好了,你们下一步有什么计划?有没有想好,什么时候朝着超材料方向进发?”
  他说完补充道,“我看你们立项说明,最终目标是制造出视觉隐形涂层材料,这种是要超材料才能做到吧?”
  张明浩和孙雯没有回答,两人的表情变得都有些奇怪。
  孙雯疑惑道,“陈教授,你们不知道?这个项目已经结束了。”
  “结束了?”
  陈剑锋听的一愣,顿时停住脚步。
  薛凤山疑惑道,“怎么结束了呢?项目不是才进行了几个月?”
  张明浩感觉有些奇怪,他不知道验收管理方面的复杂关系,开口道,“我们申请结题了,提前结题,因为经费不够,没钱了研究做不了。”
  陈剑锋顿时愣在了原地。
  他和薛凤山对视一眼,好半天才说道,“这件事,什么情况?我们还真不知道!”
  “具体什么情况?你们的研究怎么会因为经费不足暂停呢?”
  他不能理解。
  这么好的项目,会出现研究经费不足的问题?
  项目才进行了几个月,谈好的经费还能都用完了?
  现在不是几十年前了,每年大把的科研经费投入到科研领域,重点项目怎么会缺经费呢?
  孙雯马上道,“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当初谈好的一千万经费,刨除设备费也有八百万,最后上级部门就给批了四百万。”
  “还不是包干项目,各项经费使用都要做预算,我们要对很多昂贵的光学材料进行检测,材料费就超了。”
  “没钱,买不了材料,只能申请结算了。”
  她说着摊开手,满眼无奈,还补充一句,“申请已经批了,马上要进行财务审查。”
  陈剑锋听的脸都黑了,他就感觉全程有些怪怪的,对方说技术、说成果,但就是不谈未来方向、怎么继续去做下一步研究。
  现在明白了,项目结算,没有未来了啊!
  他再也待不住,马上和其他人一起快步朝外走。
  等走到研究所正门,正要上车的时候,他才转头认真了句,“这件事,我一定向上反应!”
  “你们项目可不能停!”
  张明浩顿时摆手,说道,“陈教授,谢谢了,我知道你是好心,但真的不用了。”
  “我们不想继续做了,没意思,经费总是被卡着,就好像我们浪费了多少国-家财产。”
  “算了吧,能顺利结题就最好了。”
  ……
  陈剑锋是带着期待来的,高高兴兴做了技术和学术交流。
  最后,黑着脸走了。
  想到对方的项目因为经费不足申请结题,项目管理方还给批了,并派人来进行经费审查,他就感觉非常的尴尬,甚至想找个洞直接钻进去。
  对方能乐呵呵的跟他交谈,还认真讲解技术的底层数学逻辑,真的是非常大气了。
  换一个团队,也许就黑着脸不接待他们了。
  项目都准备结题,成果也详细的进行了上报,还特别制造个新型隐形球提交,还想怎么样?
  生气归生气、尴尬归尴尬,项目管理方是科技部高科司,他一个电科集团下属科研单位的研发组长也无权干预。
  他能做的就是告状。
  一路风尘仆仆的回到研发基地,陈剑锋一分钟都没有耽误,直接就去了领导办公室。
  他说了三个事情,第一,张明浩是个超级天才。
  第二,项目前景一片光明,研发有实质进展,很看好未来能研发出实用的红外线线控制涂层材料。
  最后就是,项目管理方少给了经费,导致项目提前结题了。
  三个问题一说,基地的领导顿时重视起来。
  红外线控制涂层材料可真是太重要了,红外线雷达探测和规避,是一个军事技术的大领域方向。
  红外对抗规避,是利用伪装器材将军事设施、武器装备等隐蔽起来,使对方探测不到己方的红外辐射源。
  现在的红外规避技术还很落后,基本实现方式都是加装隔层来掩盖红外辐射源,但掩藏效果也并不太好,掩藏的成本也很高,毕竟热源同样也会渗到外层。
  如果能用红外线涂层材料,可以完全掩藏红外辐射,就大大简化了红外规避的技术实现方式。
  各类需要进行红外规避的军事设备都可以安装上。
  这一类的技术,原来只能存在于想象中,伴随着超材料技术的发展,才真正有了实现的可能。
  但问题在于,雷达隐身材料比红外隐身材料,更容易研发出来。
  雷达隐身,原本就有吸波材料,也就是能把雷达波吸收的材料,超材料的研究顺着方向增强吸波功能,再配合军事武器设计就可以实现。
  红外隐身,连研究方向都没有。
  基地领导意识到研究的重要性,马上又往上一级再进行反应。
  两天后,新型隐形球已经摆在电科集团总负责人朱老师的办公室。
  朱老师半蹲着,盯着桌上的支架左看右看。
  “咚、咚……”
  门响了。
  “进!”
  朱老师头也没抬着的喊了一声,就见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王博,来看看这个!”
  朱老师朝着中年人招招手,“很有意思的东西,最新的科技。”
  王博走近了,盯着桌上的支架看了半天,满脸疑惑,“您说的是这个黑色的支架?看起来像是合金材质,有什么特殊之处?”
  “哈哈哈——”
  朱老师顿时大笑起来,“没看出来,你也没看出来!”
  他指着支架上方的位置,“这里有一个球。”
  王博再凑近了仔细看,似乎看到了一点东西,他身后就要触碰一下,就被朱老师阻止了。
  朱老师拿了旁边的无尘袋,朝着球上一套,袋子立刻呈现个球型,得意道,“这下能看清楚了吧?”
  王博的嘴巴也惊成了球。
  朱老师笑问道,“知道我找你干什么了吧?”
  王博仔细想了想,顿时恍然,“您是想问高科司管理的项目,张明浩的隐形球研究?”
  “说说吧,具体什么情况。”朱老师背着手,到一侧沙发上坐了下来。
  王博开口道,“上个星期,他们有给我们发通知,说项目因为不可抗力因素暂停了,当时我也没在意。”
  最后一句说的很小声,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朱老师道,“你不用认错,我也没有怪你。”
  “这都是正常的,那么多项目总有干不下去的。”
  很多领域的项目都是如此,甚至说绝大部分科研项目都是这样。
  科技部门支持了一百个项目,其中有一半不会有直接进展,大多到最后都只是写两篇二类论文。
  有大进展的项目,比例占据十之一二已经不错了。
  电科集团和高校的合作也是如此,大多项目都规划个蓝图,到最后却没有实质性进展,但十个里有一个能转化为科技成果就已经值得了。
  王博负责很多的项目,发现一个进行不下去提前结题,当然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朱老师继续道,“这个项目不一样。”
  他指着桌上的隐形球,“看看这个,你也明白了吧?”
  王博马上用力点头。
  他太明白了。
  这个隐形球根本就看不到,里面蕴含着什么样的技术可想而知。
  在技术层面上,绝对是世界第一,不不止远超国际水平,想在国际上找都找不到。
  “这样吧!”
  朱老师道,“我不管之前怎么样,发生了什么,这个项目、这个研究一定要继续下去。”
  “我们再拟定一个项目,依旧申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绕过科技部高科司的管理,找东川省科技厅让他们协同负责经费管理。”
  王博愣了一下,问道,“重点研发计划上的项目,绕过高科司可能不太行吧……”
  “怎么?有什么问题?”
  朱老师挥挥手,不在意道,“财政那边我会打招呼,你放心去谈!”
  “其他人有什么问题,你就让他们来找我!”
  王博转身就要离开,又转回来问道,“经费多少?”
  “你去谈啊!”
  朱老师说着心里有点来气,语气都变得重了些,“办点事怎么这么墨迹!”
  “你不过去谈,怎么知道他们需要多少经费!”
  “你问我,问我有用吗?”
  “是我做研究吗!我倒是想有这个本事,但很抱歉,我没有!”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