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聊天群里都是亡国之君?> 第三十二章 宦官和清流都是一丘之貉!

第三十二章 宦官和清流都是一丘之貉!

  看到朱由检描述的大明先帝的离奇死亡,还有修仙的嘉靖居然能活到六十岁,李曄和赵桓傻眼。
  【唐昭宗】:竟……竟至如此?!后世没了宦官之祸,清流文臣……竟也……
  紫宸殿內,还在为宦官势大而忧心的李曄,也是看的头皮发麻,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脚底直衝天灵盖。
  他本以为后世的宋明没了宦官之祸,当是清流治世的典范。
  却不料文官集团狠辣至此,竟敢行此弒君之事!
  逼得皇帝不得不培养阉宦以求制衡自保!
  宦官?清流?
  原来都是一丘之貉!
  都是慾壑难填的豺狼!
  他原本对清流文臣抱有的些许好感,瞬间被这冰冷的猜测击得粉碎。
  【宋钦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似都是离奇去世了。
  赵桓缩了缩脖子,他也想起大宋的几位先帝,似乎活的都不长,也是二三十岁就英年早逝。
  仁宗去世前,曾突然从宫中狂奔而出,高呼皇后与大太监张茂则要害他。
  后来仁宗在福寧殿骤逝。白日里他一切正常,精神尚佳。半夜突发疾病,呼药不及,口不能言,指胸后闭目。
  英宗都不信仁宗骤逝,质疑白日无恙之人怎会夜半离世,担忧此乃曹皇后设下的阴谋,意在加害於他。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海量小说在 101 看书网,101????????????.??????任你读 】
  讽刺的是,赵桓自己做了亡国之君,弄到了五国城那等苦寒之地,受尽欺辱,尊严尽丧,依旧苟活了將近三十年,还能活到六十一岁,寿命堪称北宋诸帝no.1
  一想到爹爹都四十四岁,身体依然硬朗,子嗣旺盛,给他添一堆弟弟妹妹,赵桓突然理解为何爹爹会任用六贼。
  蔡京等“六贼”的祸国殃民之罪,固然是罄竹难书,人神共愤。
  但他们再怎么混帐,起码和赵佶是一根线上的蚂蚱,不会加害赵佶。
  【王先生(管理员)】:@所有人,无需大惊小怪。权力斗爭,从不因身份是宦官还是文臣而改变本质。其权位、利益一旦受威胁,便是帝王至尊,亦敢弒之!此乃人性之恶,无关身份!
  王辰在聊天群內的总结冷酷而精准,在三个皇帝听来,却是振聋发聵。
  是啊,不论文臣、勛贵、还是藩镇,都是人!
  是人就有自己的利益,也会患得患失。
  一旦核心利益被触犯,肯定要炸毛的。
  【王先生(管理员)】:制衡之道,在於平衡,而非消灭一方。@明思宗崇禎皇帝,你现在可知,为何嘉靖帝沉迷丹药,反而能活得长久些?因为他多次清洗太医院,確保其中没有他人的棋子,且確有真才实学之人,如李时珍,亦曾为其服务。
  【明思宗崇禎皇帝】:先生的意思是…太医院…关键在太医院!
  朱由检突然有一种学习嘉靖皇帝,清洗太医院的衝动了。
  【王先生(管理员)】:太医院水深,牵扯利益盘根错节,贸然彻查,必打草惊蛇,甚至可能引火烧身。
  他话锋一转,开始提供解决方案
  【王先生(管理员)】:给你几个人名,皆是民间有真才实学之人。你需绝对秘密地派心腹宦官,暗中查访其下落与品行。
  隨后王辰拿出几个人选。
  吴县吴又可(吴有性),精研瘟疫之学,著有《瘟疫论》,创『癘气』致病之说,乃传染病学先驱。
  福州黄元御(黄子贞),深研医理,编纂《元御医方》,重视临床,並非空谈之辈。
  常州吴鞠通(吴仲明),精通本草,撰《本草从新》,强调『辨证施治』,对脉诊、舌诊颇有心得。
  还有浙东的宅埠陈氏,是书香门第,不仅簪缨相继,亦是良医世家。陈开和堂弟陈翼阳不但医术高超,在浙东一带享有盛名,且淡泊名利,陈翼阳在日后更是进入太医院,担任太医院吏目。
  【明思宗崇禎皇帝】:此等大才!我立刻下旨徵召入太医院!
  朱由检眼中露出一丝渴望。
  他不想要年纪轻轻,二三十岁就被太医院那帮庸医给治死了。
  【王先生(管理员)】:不可!你刚登基,根基未稳,如此大张旗鼓徵召民间医师入宫,目標太大,极易成为眾矢之的。那些盘踞太医院的势力,岂容外人轻易插手?”
  【明思宗崇禎皇帝】:那…那该如何?
  【王先生(管理员)】:迂迴而行。让你信的过的藩王,或与你利益一致的近支宗亲,以王府名义,聘为王府医官,先养起来。待其在王府立稳脚跟,做出成绩,再寻个由头,比如宫中某贵人染恙,太医院束手,由藩王推荐入宫诊治。一步步来,慢慢將其引入太医院,培植成你的力量。此外…”
  【明思宗崇禎皇帝】:我明白了!迂迴渐进,暗度陈仓!那…那徐光启所识之耶穌会教士中,亦有通医理者,是否…
  王辰愣了一下,看来这朱由检是真的怕死,为了避开太医院的庸医,不去步正德的后尘,连耶穌会传教士都盯上了。
  【王先生(管理员)】:泰西医术,亦有可取之处,尤其在外伤、解剖方面。可让徐光启暗中留意,是否有背景相对简单、医术精湛且愿长期留居大明的传教士医师。但需切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说虽显狭隘,然关键时刻,可信度终不及自己人。可作为辅助,不可全然倚重,核心仍须以我中华医道为本。双管齐下,更增保险。
  【明思宗崇禎皇帝】:谢仙师指点迷津!
  嘱咐完毕,王辰就启动suv,按照唐瑶给的地址,一路驱车,二十多分钟后,王辰的车停在了一个典型的城郊村口。
  低矮的平房与突兀矗立的新建楼房杂乱地挤在一起,狭窄的街道旁堆放著各种杂物。空气中瀰漫著饭菜味和淡淡的煤烟味。
  唐瑶的“家”是一排平房中的一间,门口还停著她那辆改装的三轮餐车。王辰停好车,从后备箱拿出事先买好的两罐进口婴幼儿奶粉,敲响了那扇漆皮剥落的木门。
  门开了,唐瑶站在门口,身上还繫著沾著油渍的围裙。
  她看到王辰手里的奶粉,愣了一下,连忙摆手:“这…这太贵重了…不能要…”
  “给孩子的。”王辰不由分说地將奶粉塞到她手里,侧身进了屋。
  屋內空间不大,家具简单,却收拾得乾净整洁。最里面靠墙放著一张小小的婴儿床,里面的小女孩睡得正香。
  小桌上堆著的几本厚厚的教材和笔记,
  王辰的目光落在某个角落的木桶,“生意怎么样?昨天那些饭糰卖完了?”
  唐瑶愣了一下,老实地回答:“好…好的时候五六十个,差的时候…三四十个吧。工地上的工人都吃惯了包子油条,买这个的不多…”
  王辰点点头,和他预想的差不多。对於体力劳动者来说,一个扎实的饭糰不如一碗热汤麵实在,学生和上班族又未必会专门来她这偏僻的小摊。
  他沉吟片刻,开口道:“我记得你大专读的是营养师专业?”
  “嗯…还在备考…”
  “那就好。”王辰看著她,切入正题,“我想请你帮个忙。我最近在健身房认识了几个…朋友,家里都不差钱,但对吃的东西很讲究。我想请你帮个忙,以后专门给他们做早餐。”
  唐瑶愣住了,没明白意思。
  王辰继续解释:“你不用再出去摆摊。就在家里做,食材我会提供,或者给你钱,你去买最新鲜的。肉要用最好的品牌冷鲜肉,鸡蛋儘量买土鸡蛋,油要用物理压榨的菜籽油或者更好的橄欖油。样多一点,別天天重样,要符合营养搭配。每周大概做三四天就行,做完我给你结帐。这样你既有时间带孩子、复习,收入也能稳定些。”
  他说著,从隨身带的背包里拿出两沓崭新的百元大钞,放在桌上。
  “这是预付的食材费和这个月的工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