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我在东汉假装皇帝> 第七十章 祭天

第七十章 祭天

  ----------
  次日,怀县,城外旷野。
  彷佛上天有灵般,一大早便已是寒风呼啸,雪皑皑落下。
  起初是细碎的雪粒,很快便化作鹅毛般的雪片,纷纷扬扬。
  原本空旷地雪野,经过数日士卒劳工数日地赶工,此刻天地间一片苍茫肃穆,唯有那矗立在风雪中的祭台,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
  祭台规格虽简,却规制俱全。
  台高三丈,以巨木为基,青石铺面,四周插满象徵各路军马的旌旗,风雪中招展。
  祭台中央,设香案,陈列著三牲祭品,礼器齐全,皆是擦得鋥亮,香案旁,一个造型古朴、刻满纹路的鼎炉静静矗立。
  祭台之下,旷野之上,已是人山人海,旌旗如林。
  袁绍以天子之名,召集了北路联军所有诸侯、各军將校统领、精锐士卒,甚至连怀县及附近郡县的官吏、朝中旧臣、地方豪强、耆老代表,都被悉数请来观礼。
  黑压压的人头,覆盖白雪皑皑的坡地,延伸极远。
  纵使寒风卷著雪,扑打在眾人衣著甲冑之上,却依旧无人喧譁,无人躁动。
  数不清的目光,带著敬畏、期盼、好奇、审视……各种复杂的情绪,聚焦在那座风雪中的祭台之上。
  倘若此刻身居高处,自是能察觉到,一股无形的沉重瀰漫在天地之间。
  刘辩身著袁绍派人赶製地天子冕服,十二章纹绣於其上,头戴十二旒冕冠,珠玉垂旒,在风雪中微微晃动。
  这身象徵著至高无上权力的礼服,此刻才让人真正觉得重若千钧。
  刘辩在理官的引导下,缓缓步下御輦,踏上了通往祭台的、铺著毡摊的阶道。
  寒风裹挟著雪片,扑面而来,真正是冰冷刺骨。
  刘辩很想下意识地紧紧衣袍,但还是忍住了。
  目光扫过台下那黑压压、望不到边际的人群。
  饶是他心智远超同人,早已做好心理准备,此刻心头仍是不受控制地猛烈跳动起来。
  一股巨大的的压迫感,如同实质般笼罩全身,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此刻正有无数道目光盯在其身上,这种感觉,与前世演戏之时,截然不同。
  如果是那是面对眾目睽睽之时的不自然跟对演技是否过关的紧张,那么眼下,就真真正正是一种沉重的压力与压迫感,虽说他知晓自己此刻不过是一个甚至可以说是徒有虚名的天子,但此刻在此高台之上,却在压力之下,有种磅礴的豪迈感油然而生。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莫名的,这一刻,刘辩对掌权的渴望来到了顶峰。
  『稳住……稳住!』儘管紧张万分,这会儿刘辩在心中地反覆告诫自己,『成败在此一举!绝不能露怯!』
  隨后深吸一口带著雪沫的空气,刘辩强迫自己挺直了方才因紧张而有些僵硬的脊背。
  冕冠的垂旒遮挡了刘辩部分视线,也巧巧地掩饰了他眼神深处的波动。
  好在身处旷野,刘辩身居高台,眾人只能远远瞧见天子身形,並不能瞧得细致。
  刘辩调整步伐,努力做到帝王应有的威仪。
  一步,一步。
  沉稳而庄重地踏著积雪,走向那风雪中最高处的祭坛。
  靴底踩在鬆软的雪地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只有自己听的格外清晰。
  步入台前。
  时辰已到。
  “咚——!咚——!咚——!”
  低沉的且穿透力极强的鼓声,自祭台两侧响起。
  一声声,敲击在旷野之中眾人心头。
  紧接著,编钟、清越的玉磬之声次第响起,在风雪中迴荡。
  祭天大典,正式开始。
  老宗伯担任的礼官,神情肃穆,高声唱喏:“天时已至——!天子登坛——!告祭昊天——!”
  刘辩在两名侍从的搀扶下,缓缓踏上祭台的台阶。
  风雪吹得他宽大的冕服袍袖猎猎作响。
  刘辩稳住身形,登上祭台最高处,立於香案之前。
  “迎——神——!”礼官的声音拖得悠长。
  刘辩从侍从捧著的玉盘中,取过香。
  早有侍从点燃火折。
  他接过,小心翼翼地將三支香点燃。
  橘黄色的火苗跳跃著,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他双手持香,高举过顶,对著苍茫的天空,深深三揖。
  然后,將香稳稳插入香案中央。
  “献——酒——!”
  侍从捧上盛满美酒的青铜酒樽。
  刘辩接过,再次高举过顶,向天致意。
  然后,將樽中美酒,缓缓倾洒在香案前的土地上,酒液渗入雪中,留下深色印记。
  “诵——祭——文——!”
  礼官双手捧著一卷用金线装裱的帛书祭文,恭敬地呈给刘辩。
  刘辩展开帛书,朗声诵读。
  他的声音,经过这几日的刻意练习,此刻清朗而沉稳,穿透风雪,清晰传入台下前排观礼眾人耳中:
  “维大汉昭寧二年,嗣天子辩,敢昭告於皇天上帝、后土神祇、列祖列宗:董卓逆贼,祸乱朝纲,鴆弒太后,荼毒生灵……朕……承祖宗之遗烈,荷万民之厚望,虽蒙尘播迁,不敢忘社稷之重……今率义师,奉辞伐罪……伏惟神明,俯垂鑑察,锡以景福,俾我王师,克敌制胜,廓清寰宇,重光汉室……尚饗!”
  祭文自然出自袁绍帐下文士之笔,辞藻华丽,情真意切,意在控诉董卓之恶,申明討伐之义,祈求上天庇佑。
  刘辩诵读之时,神情庄重,得益於其台词功底,一股悲愤与决绝交织之下,台下眾人,无论心思如何,此刻也不由得被这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感染,纷纷垂首肃立,屏息凝神。
  隨后,仪式按部就班地进行。
  每一项流程,刘辩都几乎做得一丝不苟,流畅自然,气度沉稳。
  风雪之中,天子年轻的身影挺立如松,那身华贵的冕服,在白雪的映衬下,威仪堂堂。
  台下观礼的袁绍、公孙瓚、王匡等诸侯,以及许攸、逢纪等谋士,看著台上那沉稳得近乎完美的少年天子,眼神中都掠过一丝复杂难明的神色。
  良久之后。
  终於,到了最关键、也是刘辩精心策划的环节——焚烟告天。
  “启稟陛下,”礼官上前一步,躬身道,“按陛下先前所感,沟通上天,聆听昭示,当行『焚烟』之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