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晚唐岭南创业史> 第105章 安排(第三更)

第105章 安排(第三更)

  第105章 安排(第三更)
  刘隱在眾人前呼后拥里进了城,又进了都府偏厅。
  暗里观察的眾人见刘隱没有去正厅,又是暗暗点头。
  所谓细节之处见人品,刘隱能在意这些细节,说明是个讲究的人。
  和讲究的人共事,自然是更舒服了。
  眾人坐定,喝过茶后,刘隱在眾人目光中又站起来,开口道:
  “诸君,旬月之前,卢琚、谭弘二贼,兴兵作乱,祸害广州。”
  “薛王闻讯,驻留岭北而心忧广州,密令隱率封州之兵起而伐之。”
  “上赖朝廷庇佑,下有將士用命,封州儿郎不惧生死,不畏强敌,破端州、斩弘,入广州、除卢琚。”
  “幸承薛王之瞩託,重布太平於广州。”
  “当此时也,刘伯深兄运筹惟,甘冒奇险,实为首功之臣!暨军使深明大义,共襄义举,亦足见正气。”
  “今得见广州诸贤达,隱益觉岭南人才济济,岭南必大兴也!”
  “权不可一日无主。隱不日即派锐士迎薛王入境,主持大局,振兴岭南!”
  “还望诸君助我!隱拜谢!”
  说完对著眾人团团作揖。
  刘隱一番话,慷慨激昂。
  既表封州之名,刘、暨之功,又不忘奉承、激励广州诸人,眾人听了,莫不对刘隱好感倍增。
  比之卢琚一介军头,恰如云泥之別!
  刘也是对刘隱所说暗暗称讚,当即也站起道:“刘使君肺腑所言,实令人感佩!”
  “广州得君,实乃我等之幸、广州之幸、岭南之幸也!”
  “眾位,此正报效之时也!愿与诸君,同隨使君,共谋岭南之大兴!”
  气氛烘托到这,眾人自然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下以暨宏景为首,齐齐呼道:“我等愿隨使君,共谋岭南之大兴!”
  “隱再谢!隱必弹精竭虑,不负诸君之厚爱也!”刘隱再次行礼道。
  第一次见面,到这就算是圆满了。
  刘隱又对著厅里眾人好言交流一阵后,广州眾人散去,唯有刘、暨宏景二人留下。
  人少了,就更能说点要紧的事了。
  刘台当即將昨日三人討论的消化俘虏方略说了出来。
  刘隱点了点头,却是先问暨宏景道:“暨军使,你以为元达此议如何?”
  暨宏景也没想到刘隱会第一个问他,想了想道:“使君,仓促之间,某以为此议已是最佳。”
  刘隱遂决定道:“既如此,那就这么办。此事以苏章为主,暨军使、元达辅之。”
  “领命!”三人应道。
  暨宏景再次没想到,刘隱会这么快布置任务给自己,足见刘隱对自己的信重。
  暨宏景本就是性情中人,也不推脱。你信任我,我自会报答。
  刘隱又问向暨宏景道:“暨军使,此前卢琚新设之水军,你欲如何处置?”
  “某以为,当可参照城东大营做法,亦做一番拣选,可补充入奋威军中也。”暨宏景答道。
  虽然刘隱信任自己,但自己也要有界限感,该避嫌的还是要避嫌,免得大家难做。
  自己拥军二千,已不算少,新军拣选出的,还是不要沾手了好。
  刘隱对暨宏景这提议也是很满意,知进退的人才好相处。
  “那便劳烦暨军使领著元达拣选一番,可好?”
  刘隱主打一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信你,那就任之以事。反正自己手头也就这么点人“分內之事,不需劳烦。”暨宏景很爽快答应。
  “人数不少,几位估计需多少时日方能办妥?”刘隱问道。
  因为还要去迎接薛王,时间得排一排。
  军权必须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所以整编要在薛王来之前办妥。
  虽然薛王如今人还在道州,但只需到达贺州后,便一路顺水,著急的话,旬日便能到达。
  而且去迎接薛王的时间还不能太过拖后,否则广州城里那些官员该有想法了。
  会以为刘隱是当面一套背面一套之人,不利於之后搞团结搞建设。
  “水军一千人,某预计有个二三日便够了。”暨宏景说道。
  “阿兄,我想把端州带来的一千人,与大营的七千人合在一起筛选,如此便是八千人刘台说道:“拣选所需时日短不了,我看少说也需一旬。”
  十天已经是刘台保守估计了。
  苏章也点头道:“镇將,末將同意元达所言,最少需旬日。”
  刘隱伸出手指,叩了叩茶几,沉吟道:“既如此,此次拣选入围人数定在三千人,缩短些时日。”
  “元达你便参与前三日之拣选,后续便交与苏都候。”
  “为兄还需要你领兵前去迎接薛王。”
  这可是个露脸的事,当然得让自己最亲近的人前去。而且他也需要有人能告诉他薛王的反应。
  要不是自己要留在广州,他都想自己去了。
  “一切听阿兄安排。”刘台对此也没有意见。
  刘隱又对著刘睿道:“届时还想烦请兄长与元达一起前往,未知兄长尊意如何?”
  刘现在身份很特殊,既能代表广州官员,又能体现封州意志,在当前特殊时刻,很有作用。
  况且刘溶家世不俗,薛王必也知道刘家,有些话,刘台不好说,却可以通过刘之口来说。
  刘也爽快应下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那便就此定下了。今日是十七,廿一日启程。”
  “元达这几日还需兼顾拣选一事,一应迎接的筹备事宜,就要交给兄长了。”
  刘隱带著歉意对刘说道。
  “昭贤你就放心交给愚兄吧。”刘保证道。
  刘家学深厚,又在节度使身边呆了多年,这种礼仪之事,他手拿把掐,错不了。
  刘台又把之前刘提议让陈阳出山一事,说了出来。
  刘隱不置可否,只说过几日先与陈阳见过再说。
  刘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军权一事,向来就敏感。
  几人又再议了一些杂事后,刘几人体恤刘隱坐船辛苦,便告辞离去。
  刘台则陪著刘隱去了住处。现在这都府刘隱还是住不得的。
  现在这住处乃是刘所挑,就在都府左近,方便得很。有官衙门在外守著,安全也有保障。
  二人很快进了院子,刘隱边走边问道:“二弟,你比为兄多在广州两日,依你看,广州诸人反应如何?”
  “阿兄,我这两日观察,他们对我等入主,大体还是欢迎的。”刘台说道。
  “特別是有伯深兄长和暨军使文武二人带头,其他人都较为放心。”
  刘隱点点头,说道:“有此二人相助,实乃我等之福。他日切不可忘了此情。”
  “不过你我还是不能太过放鬆,嗯,你让谢清林在暗中打探打探。”
  刘台点头应是。
  “方才提到的陈阳之事,二弟你怎么看?”刘隱又问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