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新旧算法陈比

  草纸上写的正是从0——9的阿拉伯数字。
  “这是从零到九的简数,”於琛说道。
  朱棣、朱高炽、道衍三人探头看去。
  这些数字歪歪扭扭像爬虫一样,对於此时方正汉字当道的时代,著实不好看。
  “你要我將这汉字简数在全国推行?意在何处?”朱棣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这些数字他压根不认识,自然不知道有什么作用。
  在这个皇权不下乡的年代,信息传输过於缓慢,效率过於低下,就算是皇帝亲自颁布的重大指令,要想彻底的在全国实施,都是一件难事,甚至有“地方不知王令”的现象。
  这些歪歪扭扭的数字,有何值得朝廷费大力气推行的?
  “这简数,看起来与西方的梵文相似,”朱高炽咂么了半晌。
  也没毛病,都是弯弯曲曲跟鬼画符一样,美索不达米亚文字便是这种特徵。
  道衍却道:“此简数贫僧曾在一本元朝古籍上见过,西方商人用以计数,元廷认为此数无用,便將其摒弃。”
  不愧是博学广识的妖僧道衍,於琛朝他竖了个大拇指。
  “少师好见识,此简数在后世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商人在世界范围传播开的。”
  接著,於琛回答朱棣的问题。
  “陛下有所不知,此数字由於结构简便,在后世乃是全世界通用的计数方式,无论是哪一处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接受此阿拉伯数字。”
  朱棣听后却不信邪,不服气道:
  “不过是计数方式而已,大明也有算筹数字,为何要捨近求远去学习他国数算?”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文化,数字系统也各不相同,在他听来,阿拉伯数字能让全世界都採用,实在难以理解。
  尤其是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岂是这些外族文明能比擬的?
  “好用啊,”於琛说道,“能大大节省计算时间,提高数算系统的效率,光这一点就足够了。”
  “提升效率?又能提升到哪里去。”
  “陛下若是不信,我们当场试验一番便是,看看是大明的算筹好用,还是这阿拉伯数字更加简便。”
  看著於琛志得意满的样子,朱棣朝一旁的朱高炽使了个眼色。
  身为大明皇帝,他虽懂得如何计数,但称不上有多精通,这事还是让別人去做。
  朱高炽无奈,只能接下这份差事。
  与朱棣从少年起就跟著徐达一眾老將征战不同,朱高炽身为燕王世子,从小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基础的数算自然也在其中。
  朱高炽自问区区数算,还是难不倒他的。
  华盖殿內有充足的纸张,朱高炽取来,问道:“如何比?”
  “就比谁算的更快,更准確。”於琛言简意賅。
  隨后出题道:“五万三千二百八十六,乘四千二百七十七。”
  朱高炽呲起了牙,怎么搞这么大的数字,算起来著实费力。
  將题目记好之后,两人便开始计算。
  古代是有乘法表的,算数水平也不低,而古代的乘法表,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二得四得倒序,开篇便是九九,故而得名九九乘法。
  甚至《九章算术》出现时期,已经有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
  到宋元朝时还发展出了列方程的普遍方法,先是出现了针对一个未知量求解的天元术,后来发展到最多可达四个未知量的高次方程组的列法与解法——四元术,即用天、地、人、物指示未知量解数。
  只不过到了这个地步,中国古代的数算似乎发展到了瓶颈,加上大明並未和宋朝一样重视算筹,没有设立专门研究数算的太史局、算学,这类官学机构,中国数算系统的发展便降低许多。
  而此时於琛要和朱高炽比较计算的效率,除了阿拉伯数字和计算方式更为简便之外,其他的就不差多少了。
  但只是简便这一点,就已经是降维打击。
  中国传统汉字书写起来,极为麻烦。
  商朝时期,就有了一、二、三,这类汉字数字来记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人们用竹棍或木棒摆放来表示数字,比如纵式代表个、百、万位,横式代表十、千位。
  到了汉朝,又用不同顏色的算筹表示正负数,到了唐朝,则是出现了壹、贰、叄这类大写汉字数字。
  意义在於这类大写数字更为复杂,在官府的一些数据文书上面不易被篡改。
  但之后人们多数还是用的一二三而並非壹贰叄,毕竟笔画要简单些。
  直到明朝洪武年间,出现了郭恆案,朱元璋为杜绝这一现象,强令要求所有数字都要用壹贰叄这类的大写。
  这一措施一直延续到后世六百年后,在官方的票据文书上,依旧要使用大写数字汉字来確定官方和正统性质。
  然而那只是將数字书写一遍,朱高炽则是要进行计算。
  於琛出题万千相乘,光是书写复杂的大写汉字,就够朱胖胖喝一壶的。
  更不要说將它们一个一个相乘起来,实在是麻烦。
  甚至在古人的观念中,只有聪明之人才能学会数算之法。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朱胖胖终於將题目算了出来。
  他一边將计算的纸张摊出来,一边说道:“结果是两万万两千七百九十万零四千二百二十二(227904222)。”
  万万就是亿,此时人们將这同一单位的不同称谓混用,亿之后还有百亿、千亿、兆、京等等。
  朱高炽说完,却发现於琛早就抱著胸在看他,显然他很早就已经算完了。
  朱高炽瞪大了眼睛:“你何时算完的?”
  “大概在你算到两千之数相乘的时候。”
  朱高炽大为震惊,他与於琛计算的时间相比,竟差了四倍有余!
  他转头向朱棣与道衍確认,得到了肯定的答覆。
  “不可能,我不信!把你的结果拿来我看。”
  朱高炽拿过於琛计算的纸张,却分不清上面写的数字,於琛便按顺序教了他一遍,只需確定结果是正確的即可。
  朱高炽仔细的一一对照,竟半点无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