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大明:开局给朱棣一点小小的震惊> 第58章 成也在仁,败也在仁

第58章 成也在仁,败也在仁

  朱棣精神振奋了许多,看样子很期待朱佑樘这个世孙的表现。
  於琛说道:“在谈论孝宗之前,我要先给陛下听一个数据。”
  “数据?”朱棣一愣。
  “也就是相关资料,据洪武二十六年土地清丈工作所查知,彼时大明田產共有八百五十万七千百二十三顷,户共有一千六十五万二千八百七十,口六千五十四万五千八百十二。”
  朱高炽听著,跟记忆中的洪武年总册对照,是一样的。
  “而到了孝宗时期,陛下猜一猜官方记载的大明田產、户、口,还有多少?”
  朱棣貌似察觉到了什么,並未直接回答,“不要卖关子。”
  於琛点点头:“到了孝宗时期,大明天下田亩共四百二十二万八千五十八顷,户有九百十一万三千四百四十六,口五千三百二十八万一千一百五十八。”
  听完於琛这番话,在场三人均感到不寒而慄,朱棣甚至感觉一股寒气爬上了脑后,手不自觉的颤慄起来。
  从大明洪武初期到孝宗时期,大明的户只减少了一百多万,人口也只减少七百余万。
  但是大明的土地,竟然从八百五十万顷,折了一半还多!减少至四百二十二万顷!
  这些数字代表的意义是什么朱棣很清楚。
  大明的田地不会无缘无故减少,到孝宗时期少的那一半田地,只会是被豪强功勋所占!
  在人口变化並不显著的情况下,田地锐减如此之多,就代表著到孝宗时期,大明几乎一半以上的百姓失去了自家的田產!
  朱高炽口舌发乾,“於琛,你说的这些可有依据?话可不能乱说啊。”
  “这是万历时期內阁首辅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的諫文所述,殿下可以放宽心,数据绝对差不了。”於琛说道。
  我宽个蛋的心!朱高炽心中骂街。
  歷朝歷代都有土地兼併的情况发生,只不过不同时期轻重缓急不同。
  没了田地可耕的百姓,要么成为佃农为地主服务,要么成为流民出逃,或是占山为王为祸一方。
  王朝初期,土地兼併並不明显,失去田地的百姓只是少数,到了王朝的中后期,大量无地可耕的百姓,就如同星星之火,当数量足够,便会燎原!
  照这个情况,要不了多久大明就会变为元朝末年时的炼狱景象,届时便会有人揭竿而起,將大明朝彻底推翻!
  “这个张居正是谁?”朱棣警觉提问。
  自从於琛告诉他日后大明的內阁会如同丞相一般掣肘压制皇帝,他便对內阁及內阁首辅这一群体没了好印象。
  “陛下也可放宽心,张居正可是素有贤名,是世人公认的忠臣、贤臣,他的一生都在为治理大明做贡献,可谓是鞠躬尽瘁,之后我会细说此人。
  现在我们开始说孝宗朱佑樘,他於成化二十八年即位,此时他已经看到了大明田地严重失衡,於是便寻求办法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也做出了相应举措,
  成化后期由於西厂宦官专权,导致朝廷腐败,传奉官泛滥超两千人,財政空虚,孝宗即位之后便罢黜奸佞,裁撤冗员,当时的內阁首辅万安便在其中,之后又废除法王、佛子、国师等吃空餉的虚衔。”
  朱棣暗自点头,朝廷財政空虚,开源节流路子是对的,难得还有这么一个懂些事理的世孙。
  “除此之外,孝宗所做最为重要的,便是多次下令禁止宗室、勛戚侵占民田,鱼肉百姓,还多次下詔减免一些地方的夏税、秋税,
  正统、成化年间,民间造反不断,而弘治年间,虽也有动乱,但规模与频率都相对减少。”
  於琛说完,停下歇了会。
  朱棣他们三个倒是听的起劲,他一直说个不停,嗓子都冒烟了。
  朱高炽很有眼力见的给他倒了杯水,润了润喉咙之后,於琛继续说道:
  “由於正统年间,將江南重赋官田改依民田起科,赋税收入锐减至二千六百余万石,从此以后,景泰、天顺、成化三朝赋税始终徘徊於二千五百万至二千六百万石之间,而弘治朝却增至二千七百万石,成为明中叶赋税高峰,
  除此之外,人口也一直在比较稳定地增长,从弘治元年至弘治八年,人户由九百万户增至一千零十万户,至弘治十七年达一千零五十万户,人口数则由弘治元年的五百余万口,增至弘治十七年的六百余万口,
  这是明朝中后期为数不多的户口出现增长情况,且弘治年间人口增长著实不少。”
  朱棣终於鬆了口气,“那孝宗做的一切,算是有成果了?”
  於琛点头,又摇摇头,“算,也不算。”
  “嗯?”三人齐齐疑惑出声。
  “孝宗任期確实是致力於改变土地兼併情况,且人口、赋税都得到增长,但人无完人,孝宗的弊端却也让后人詬病。”
  三人不解,孝宗著手整治土地兼併,实现赋税与人口的回升,这妥妥的中兴之主啊,有何令人詬病之处?
  “陛下还记得成化年间万贞儿把持宫廷,令孝宗六岁时才被公开身份?”
  朱棣抚须点头。
  “若是陛下继位之后,会怎么做?”
  “此等祸乱朝纲,险些动摇国之根基之人,自当抄家灭族,以示惩戒!如若不然,皇帝的威严何在?”
  朱高炽听著也附和著点头。
  万贞儿又不是孝宗亲娘,如此恶毒的妇人,先不说她本就与女德违背,光是欺辱当朝皇帝一事,足可以严惩不贷。
  若万贞儿的身份是皇后,那自然要顾及一些,毕竟牵连到了先帝,可她只是贵妃,清算她便不算难事。
  普通人记了仇,待到发跡之时犹会报復一番,何况是初登皇位意气风发的皇帝?
  於琛笑了起来:
  “孝宗毕竟是孝宗,他並没有对万贞儿家眷追责,只依法行事处置了一番。”
  於琛之所以要说这件事,是为了让朱棣他们知道孝宗的秉性,接下来的事情,就算听著再不合理,也变的合理了。
  “孝宗虽然有仁心,欲施仁政,但各方阻力都太大,文官、宦官、后宫,处处给孝宗施加压力,
  禁止勛戚侵占民田的法令是发挥了作用的,弘治年间土地兼併的速度確实得到缓解,但孝宗却是个情深之人,且性格不够强硬,对自己的皇后过於宠溺,导致其岳父、小舅子一家在当时仍侵占了大量的民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