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想法太天真

  此人便是徐家长子,徐允恭,后因惠帝的名號,改名为徐辉祖。
  靖难之后,徐辉祖因站队问题,被朱棣封禁家中。
  朱婉蓉对上一代的恩怨不是很能切身体会,所以对这个一直很疼她的舅父,在前后態度上並没有变化。
  “去吧,有时间再来。”徐辉祖说道,声音透著虚弱。
  待將朱婉蓉送出徐府,徐妙锦回来看到徐辉祖坐在前堂怔怔出神,不禁心中嘆了口气。
  自从被封禁在家中,徐辉祖在打击之下,便一蹶不振,这三年以来,甚至都很少出他那方小院子。
  日渐消沉,徐辉祖的身体也每况愈下……
  “大哥,”徐妙锦到徐辉祖身边,给他倒了杯茶水。
  徐辉祖点了点头,“前两日郑和自龙江船厂出海,你们去看了,如何?”
  徐妙锦在他身边坐下,將那日的盛况描绘出来。
  皇帝带领文武百官亲至,各方重臣与藩王来观,高大如城池一般的宝船,带著两千多艘舰船,在所有人目光中踏浪出海!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101 看书网超便捷,?????????s??.???隨时看 】
  徐辉祖听著,脸上露出神往之色。
  他都忘了船是什么样子了,也从没见过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宝船。
  郑和他带著两万多名穿越出海……
  “大哥身体可好些了?”徐妙锦说完,又出声问道。
  徐辉祖摆摆手,自嘲道:
  “无甚大碍,大概还能再挺两年。”
  徐妙锦听到这话心中难受,他知道大哥如今已没了活下去的动力。
  整日被封禁在家,对徐辉祖来说无异於苟延残喘。
  他不愿这么活著。
  若不是还有徐家眾人让他牵掛著,或许他早已经追隨徐达而去了。
  “方才婉蓉与我说了件事,那日皇帝將徐府划出去的百亩良田,给了一个叫於琛的人。”徐妙锦说道。
  “嗯,他是什么人?”
  徐辉祖反应平淡,这几年他与外界隔绝,许多事情对他来说,都已经很陌生了。
  於琛这个同样陌生的名字,並不能引起他太大的注意。
  “据婉蓉所说,此人是从撒马尔罕跟隨傅安一起回到大明,之后面见皇帝,献出亩產可达千斤的高產粮食,
  那百亩良田,便是给他种植使用。”
  “哦?”徐辉祖惊奇出声。
  亩產千斤的概念,任何一个大明人听到,都会感到惊异与不可置信。
  “不管是真是假,此人敢对皇帝如此说,便是好胆色!”
  毕竟如此荒谬之言,朱棣听后很有可能直接將这於琛杀死!
  徐妙锦又道:
  “我看此人不似作偽,那高產粮食或许是真的。”
  “你见过他?”徐辉祖看向徐妙锦,情绪有了起伏。
  “一面之缘。”
  徐辉祖点头,他相信徐妙锦的眼光。
  “既如此,大明百姓有福了。”
  “我在想,要不要让二哥与他接触,”徐妙锦犹豫了一番后,开口说道。
  徐辉祖想了想,道:
  “那百亩良田边上仍是徐家的田,与他接触倒也合理,只是怕此人是欺世盗名之徒,膺绪与他相交反倒有害,虽有你姐姐在宫中,但终究影响不好。
  如今天下太平,朝局安稳,你让膺绪与他接触做什么?若是想要那高產粮食,等他种出来,徐家那份自然少不了。”
  徐妙锦摇摇头,“天下太平,但储君之位或许还有变数。”
  徐辉祖的目光凝重起来,盯著徐妙锦。
  “你意何为?”
  徐妙锦盯著脚尖,缓缓道:
  “皇帝看重汉王,但汉王无太子之名,虽有淇国公他们支持,仍旧艰难,若我徐家加入,助汉王夺得太子之位,或许大哥便有重见天日之时。”
  自徐达死后,偌大一个徐府便只靠徐辉祖一人顶著,为国效力,上马杀敌,最终却落了一个封禁家中的下场……
  徐妙锦知道自己大哥的不易,想要为他找寻一线生机。
  但她的想法还是太过天真。
  徐辉祖目光柔和下来,低声说了一句,“胡闹,”后又娓娓道:
  “胜者王,败者寇,此事输了认了便是,
  即便是你们帮了汉王,他也未必能夺位成功,徐家反会被皇帝猜忌,
  那汉王心狠手黑,岂会是明君?切不可胡来。”
  顿了顿,他再度开口:
  “况且无论谁是太子,当今皇帝犹在,我又如何能够脱困?”
  一场靖难打了四年,险些让大明伤了元气,若再来一场政变,大明还哪里能有好?
  徐达从小教他的便是忠於大明。
  为自己一人,搅动朝局,这种事徐辉祖做不出来。
  “不过与那於琛接触一事,若只日常打交道,倒也没什么问题,他真能成事,对徐家也有益。”徐辉祖沉吟道。
  徐辉祖得了徐达真传,称得上是將门虎子,出类拔萃,可徐膺绪就稍显平庸,能力一般。
  若只说守著徐家,有与朱家的联姻关係在,自然不难,但也仅此而已,长此以往,朝局变迁,徐家难免会式微。
  若是能为徐家找一个还未崛起的盟友,日后徐家便更加安稳一些,不至於受人欺负。
  打江山时要勇於进取,守江山时要广结善缘。
  徐家如今已经是身居高位,不適合在这种事上大动干戈。
  “等膺绪回来,让他去见我,”徐辉祖在这里已经坐的够久,起身准备回去。
  “知道了,大哥,”徐妙锦目送他离开,隨即也返回屋中。
  徐辉祖,
  字忠贞……
  ……
  虎歹达走后,於琛的生活並没有什么变化。
  依旧是每日照看作物,再时不时的跟粘上他的朱婉蓉打打闹闹。
  日子一天天过去,
  徐膺绪在徐辉祖的授意下,时而会借著巡视田地的幌子与於琛碰面,两人交谈几句,逐渐熟悉起来。
  一个多月时间转眼即逝。
  於琛眼看著玉米越长越高,辣椒逐渐变红,便向朱高炽发出了邀请。
  翌日,
  午时。
  朱高炽带著贴身大伴海涛鬼鬼祟祟的摸到了於琛的院中。
  海涛身上还背著个包袱,沉甸甸的。
  院中,於琛早已经等候多时。
  他接过朱高炽递过来的包袱,打开之后,里面是一整块牛肉,以及分开装的一些香料。
  於琛马不停蹄的进入灶房开始准备,炒香料、熬牛油、切牛肉,忙的不亦乐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