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本多正信?
第129章 本多正信?
“主公明鑑!”
听到东信义的问话,石彻白兵库像是被戳中了痛处,脸上的苦涩更浓:“臣下被那鹰匠敲了竹槓!区区十五只雏鸭和五只老鸭,那鹰匠开口就要我七贯钱。臣下还想著只买雏鸭,可那匠人却说若无老鸭看顾引领,雏鸭必然活不成”
他声音越来越低,明显知道是吃了大亏,却为了办事不得不硬吃。
“呵呵,吃亏也没事,只要买到了雏鸭就好。”东信义反而笑了,“不过这么看来,我们碧海都內养鸭的农户极少了?”
“回稟主公,”石彻白兵库挺直腰板,“莫说碧海郡,就是放眼整个三河,专职养鸭者屈指可数,且多为神社供奉『神鸭』所用,寻常百姓家少有此业。”
“那羽箭的羽毛呢?”东信义隨手拾起他放在案头的一只箭矢,拇指划过箭尾的雁羽,“我看足轻的箭多是雁羽,鸭羽为何罕见?”
“主公明察,”石彻白兵库见话题转向军备,神情稍缓,“箭羽均以鹰羽为贵,坚挺锐利,利於远射;雁羽次之,但也属上乘。鸭羽——”他微微摇头,“质地过於柔软,以此制箭,射程近且飘忽不定,此为下品。”
东信义缓缓点头,石彻白兵库身为宿將,所言定然不虚。
但雁羽昂贵难得,若是能够以鸭羽来替代,军备成本肯定能降低不少。至於鸭羽柔软的问题,
还是有办法可以解决的。
心里有了计较,东信义又问,“那在哪里有大规模养鸭的农户?
石彻白兵库想了想,“近畿水泽丰沛之地,有渔家世代以此谋生,颇有规模。”
“好!”东信义当机立断:“你速遣得力之人,持重金前往近畿,向那些渔家订购大批优质鸭苗。要快!”
石彻白兵库愣然抬头,眼中满是困惑:“主公,您难道真想在稻田里养鸭?一处试作田已是惊世骇俗,若大规模推广——“
但他忽然警见主公眼中的坚定,声音真然而止,
“兵库,放宽心。”东信义起身走到窗前,望著西乡村的方向,“再过十余日,农人们自会看到好处。到时候啊,只怕你买的鸭苗还怕不够分呢。”
他转身回到石彻白兵库面前,笑道:“况且鸭子的妙处不止於稻田一一”他屈指点数,“我会让鸭羽用於製作箭羽,鸭绒鸭毛还能填冬衣,鸭肉可食“
“主、主公!”石彻白兵库突然脸色大变,惊叫起来,重重地开始磕头,“肉食乃佛门禁忌,
武士尚且不可轻犯,何况百姓?若传出去您要推广食鸭他声音发颤,仿佛已经看见了大恐怖,
,“.———恐遭五山十剎的联名弹劾,天下汹汹啊!”
东信义猛地一证,如同被一盆冰水从头浇下。
他这才骤然惊觉,自己险些踏入了一个极其危险的禁区!
日本战国时代,佛教影响力根深蒂固,有著“肉食禁止令”之说。虽然也非铁板一块,尤其在战乱饥荒时有所鬆动,但公开鼓吹、大规模推广食用禽畜肉类,无疑是对宗教信仰的悍然挑!
这禁忌之深,远非前世可比。
望著石彻白兵库因恐惧而颤抖的背影,一股深沉的烦躁在东信义心底翻涌。他强压下思绪,暂时搁置这个话题,摆手沉声道:“此事暂且搁置。兵库,我问你,刘谷周边,共有几家鹰匠?”
石彻白兵库见到话题转变,紧绷的神经才稍稍鬆弛,道:“回主公,碧海郡境內,唯有本多家的一个浪人在训鹰。其余各郡——臣下尚未探明,仍需派人详查。”
“本多家?”东信义的手指骤然收紧,“哪个本多?”
“是酒井忠尚大人魔下家臣本多俊正之长子,名唤正信。”石彻白兵库见主公神色有异,连忙补充,“此人去年与其父爭执,愤而离家出走,如今在矢作川畔搭了间草棚,整日与鹰犬为伍。”
本多正信!
这个名字如同惊雷,在东信义脑海中炸响!
那个在德川幕府草创史上留下浓墨重彩,被后世誉为“半策定天下”的传奇军师一一本多佐渡守正信!此刻,竟如一颗蒙尘的明珠,遗落在自己领地边缘,成了一个落魄的鹰匠?
他记忆中的歷史碎片瞬间拼接一一本多正信確是以鹰匠之身起家,早年沉沦下僚,鬱郁不得志·这不正是他人生最低谷之时吗?
“你带他来见我”东信义有些激动地说著,突然改口,“不,你將他的情况打探清楚,我亲自去见他。”
“主公?”石彻白兵库目瞪口呆,满脸的不可思议,“您为何对一个落魄鹰匠——”
“休要多问。”东信义立即挥手道,“你立即下去准备吧,午时过后,我们就出发。”
石彻白兵库离开后,东信义心潮澎湃,步回到后院。刚踏入庭院,就听见有些异响。转头看去,发现五只老鸭正围在青石井台边扑腾著翅膀,蹼掌乱串,踩得满地水痕。
“主公,这是石彻白大人刚才送来的。”侍女阿菊跪在廊下,她见东信义脸色有异样,还以为东信义是不喜欢这些鸭子闹腾。
东信义却压根想的不是这个。他蹲下身,眼光灼灼地盯著那些老鸭。
穿越一年多来,他已经渐渐习惯了日本战国时代的单调饮食一一每日除了米饭就是味增汤,了不起还能吃到一些小鱼乾。此刻望著这些活蹦乱跳的肥硕鸭子,前世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袭来:
夜市烤炉里滋滋冒油、香气四溢的烤鸭;家中砂锅里慢燉数小时、汤色乳白的鲜美老鸭汤·
强烈的食慾伴隨著睡液的分泌,不断衝击著他的理智。
一股混杂著对变革的渴望与突破禁忌的衝动,在他胸中燃烧。
“去,”东信义突然吩咐阿菊,“烧一大锅滚水。再把盐、葱、姜、蒜备好,还有”他顿了顿,“从.港带来的那罐蜂蜜,也取来。”
阿菊闻言,先是一愣,旋即似乎明白了什么,脸色瞬间煞白,赶紧膝行半步,即首道:“大人!佛祖说过,戒食血肉!奴婢——“
“住口!”东信义截断她的话,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我只是命你去准备器具佐料。其余之事,不用你管。”
他深知,在这个动輒以“破戒”论罪的时代,逼迫侍女杀生,无异於將她推入深渊。
然而,他心中的躁动与决绝並没有因此而平息。
他依旧死死盯著眼前的鸭子,就像盯著一个个必须要被他亲手打破的无形咖锁。
如果没有充足的肉类蛋白质,士卒的体魄如何强壮?军队的战斗力如何提升?领地的发展如何突破瓶颈?
他知道,所有艰难的变革,都必须有人迈出第一步。
而今天,就在这刘谷城的天守阁后院,这变革的第一步,就从这註定要成为盘中餐的鸭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