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奋斗在大明> 第八十九章 谁伏击谁?

第八十九章 谁伏击谁?

  第八十九章     谁伏击谁?
  很多人以为大明边墙仅仅是一道长城。
  其实不然。
  大明边墙是很大一片过度的地带。甚至不同时期,不同的战略形態下,也在不一样的地方修建边墙。
  就拿现在的大明边墙来说,前后最少有三道之多,可以说是重重叠叠的。
  只是有些边墙已经废弃了。
  有些还正在使用之中。
  不过隨著大明与韃子战略態势渐渐凝固下来,而今正在用的这一道边墙,也慢慢成为了后世所谓的明长城。
  此刻周尚文提三万大军出了拒羌堡。就已经是一片开阔的草原了。
  而往西北方向,还有一座永乐年间留下的土城,但却已经没有大明驻军了。这一战总体上来,韃子仅仅越过边墙数十里而已,双方的战事虽然残酷,但並没有对大同镇內部有太多的破会,可以说是边境线的纠缠。
  周尚文看著眼前渐渐开阔的地势,心中暗道:“是时候了。”
  果然,只觉得大地微微震动。鸟兽惊飞,深藏在草丛深处的兔子,本以为谁都发现不了自己。而此刻也觉得好像地震一般的颤动,不敢再躲在兔子窝中,立即飞窜了出来。
  成为两军交锋之前的点缀。
  果然俺答不甘心无功而返,一路上千方百计的设伏,但周尚文何等老辣,怎么能让俺答抓住破绽。
  俺答索性不玩那个俏。
  在周尚文刚刚出塞一二十里的地方,迎头痛击。
  之所以选择这里,是有原因的。
  第一,这里地势开阔,便於俺答发挥兵力优势。大明边墙修建一般都是因地而建,依靠地势,拒羌堡这一段长城也是如此。虽然这里山並不算太高,更多是丘陵高地。但是对於骑兵依然有所限制。
  而今就不一样了。
  这里虽然不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但是最少是一大片平地,十万骑兵作战,都能铺得开。
  第二,俺答疑心,如果他再往北走一点,周尚文就收兵了。
  毕竟,敌强我弱,深入草原之中。大同的骑兵都在这里,步卒也很难支援上来,这样不利於明军的处境,周尚文是绝对不会带大军自蹈险境的,虽然这一战,双方都心有不甘,但如此收兵,周尚文的战略任务也算完成了。
  他毕竟是大同总兵,首先的不是杀敌多少,而是保护大同一镇不受侵害。
  虽然没有杀敌多少,算起伤亡,大概明军还要吃亏,但是总算將敌人给逼走了。
  周尚文也知道,如果不给与韃子一次重创,韃子捲土重来,也是分分秒秒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周尚文率部出了边墙的缘故,背后二三里就是边墙,周尚文可以是倚城而战,即便战有不利,也不至於大损。
  但是更深入草原,就敬谢不敏了。
  可见两方对战场判断有暗通之处,於是这郎有情,妾有意的,双方战事就此掀起的了。
  双方在此地鏖战近日,不分胜负。
  虽然周尚文兵少,但是在周尚文老將的带领之下,可谓韧性十足。而俺答一天打下来,折算数千,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他没有一口吞下大同镇主力的好牙口。
  而且即便周尚文战事不利,隨时可以撤退。
  一日鏖战之后,俺答嘆息一声,兵退三十里扎营。
  此刻俺答进退两难。
  进,战事艰难,即便胜利折损必多?如何面对明年战事。毕竟蒙古人少,想要恢復元气。不是一年两年了。退,无功而返。不仅仅无法面对明年的战事,他的威信也受道影响。
  只是在俺答进退两难之间,却有人一望无前。
  这个人就是马芳。
  马芳带著周尚文抽调各部的五千精骑,这五千骑虽然不多,却是大同镇精华所在。
  他绕行一百多里,从韃子大军后面缓缓的靠近韃子大营。
  韃子大营在下水海,乃是草原上的一个湖泊,这样的湖泊在草原之上,並不少见。湖泊附近水草丰盛,是一个能够屯驻大军的好地方。而且此地距离边墙近百里,距离韃子的核心要地,丰州滩不过三百里上下。
  已经算是脱离了双方交错的边境地带。
  这一番征战,虽然短短数日,但著实辛苦,各部都忙著放马,养膘。再加上这些年来大明出塞之战,少之又少,再加上在边墙下一场大战,俺答觉得自己啃了硬骨头了,而明军损伤也不在少数。
  他们大多数人也不觉得明军有追过来的勇气。虽然对东南方向,放了不少探马,但是在自己背后,也就是西北丰州滩的方向,就没有安置多少人了。
  再加上韃子扎营一向是很烂的。
  当然了,这是明军眼光。
  马芳在后半夜靠近韃子营地,他將带来的所有將领叫在身边,说道:“我们现在处於韃子大军之间,一旦被发现,今日必死无疑。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从韃子大营之中杀出去。”
  马芳说道:“而今距离日出大概有半个时辰。是韃子防备最鬆散的时候,我为锋矢,你们都跟在我后面。有进无退,凡是落马,掉队,大军不会回顾的。诸位保重。”
  这些被挑出来的將领都是精兵强將,此刻依然有些口乾舌燥。
  与韃子正面廝杀是一回事,而今突击十倍之敌,是另外一回事。这种在钢丝绳行走的刺激行为,也让很多將领觉得心臟承受不住。不过,这个时候,也知道后悔也不行。只能跟著马芳杀回去,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於是齐声答应一声。
  马芳在前,牵制战马,走在满是露水的草地之上,天空还是黑的。远处的火把,火堆都是有气无力的散发最后的热量,甚至有好些火堆都熄灭了,大抵是韃子觉得天马上就亮了,一不值当再添柴火了。
  天空泛出一丝鱼肚白。
  马芳对这里的天色太熟悉不过了。
  因为正要说起来,这草原才是他的故乡。
  在他十五岁之前,都在草原上渡过的,只是而今想起来,都是满腔恨意。汉人牧奴在草原上能有什么好日子过。整日天不亮就要起来,日落了也未必能休息。
  不过,正式这样的经歷,让他太清楚草原上的日出是什么样子的。在第一丝鱼肚白出现的时候。
  马芳立即知道时机到了。
  翻身上马,纵马直衝韃子营地。
  韃子营地外面只有草草支起的柵栏,连壕沟都没有挖。里面更是一个个帐篷延绵数里之远。
  马芳根本没有对这柵栏做任何事情,仅仅一夹马腹飞一般的衝进了韃子营地之后,他身后的亲兵才將柵栏拉开,推倒,让五千骑兵跟隨他杀了进去。
  如果说,韃子没有发现马芳是不对的。
  因为,正如同马芳熟悉草原一般,大部队老韃子都是在马背上渡过一生的,故而他们对马的一切,太熟悉不过了,其中包括马蹄之上,几乎在马芳率队急驰的一瞬间,不知道多少韃子反应过来了。
  有大队骑兵冲了过来。
  只是,韃子反应速度太慢了。
  当然了,也不算慢,如果韃子外围营地,能为他们爭取一点时间。哪怕一两刻钟,就是另外一个模样。
  只是万事都不能假设。
  如果韃子营地,戒备森严,城楼林立,不管周尚文与马芳都不会尝试这一次冒险出击。
  所以,马芳衝进韃子营地之前,已经做了不知道多少准备,才铺平这一条胜利的道路。不过,即便如此这一条胜利的道路,也是不好走的。韃子营地杀进去容易,杀出去却难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