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大明:靖难遗憾?我一梦改之!> 第111章 周有两京制,明有两帝制

第111章 周有两京制,明有两帝制

  第111章 周有两京制,明有两帝制
  省的这些有能力的宗亲,在地方搞事情。
  诏到京城来。
  谁敢闹,就打,往死里打。
  朱家子孙,他不会赐死罪,但打断手脚,没问题。
  反正他们本来就是朝廷养着。
  有的时候他并不想要学自己父亲那样,用武力。
  可不用武力,根本镇不住这些人。
  不给他们打的皮开肉绽,根本不知道疼。
  仁慈的态度,是在他们都安分守己,不惹事,不闹事,不违背大明律法的前提。
  谁要是惹事,闹事,违背大明律法,那他可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
  当然,这种藩王制度,目前只适合自己。
  后续还需要改善和调整。
  在他刚柔并济的治国手段下,洪盛的国力超过洪武朝。
  当初,自己登基之初,朱元璋曾给自己取了个年号:建文。
  但他没有听从,而是选用了洪盛。
  洪武,寓意宏大的武力,开疆拓土,彰显其武功赫赫。
  洪盛,寓意宏大的盛世,继承洪武意志,开创一个属于大明朝的宏大盛世。
  这也是年号的由来。
  如今的大明朝,什么都好。
  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有些劳累。
  皇权过度集中,导致他不得不事事过问国家大小事务。
  他也想过,要不要重启宰相制度,给自己减轻压力。
  但废除宰相制度,是朱元璋钦定的,自己当即重启,不好。
  好在,自己也有一位好儿子,皇太子朱雄英。
  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洛阳的国家大事,皆由皇太子朱雄英处理。
  徐允恭连忙回应道:“陛下,我已经派人去查了。”
  “估计,消息应该在回来的路上。”
  朱高煦是埋葬在北平,北平距离应天府,有很长一段距离。
  在不是情报加急的情况下,来回十几天的时间,是需要的。
  闻言,朱标点了点头。
  “那就好,有高煦的消息,立刻通知我。”
  “还有,若是酒馆那边有消息,也立刻通知我。”
  闻言,徐允恭点了点头。
  “是。”
  “还有,既然来了,看看这些勋贵们,土地所持增长为多少。”
  “若是土地兼并的数目,超过万亩,你们应该清楚该怎么做。”
  这种事情,他们已经轻车熟路。
  凡是勋贵土地兼并数目,超过万亩的,便追查其这些年来的罪证。
  要是识趣,将土地返还给百姓,那罪名稍微轻些。
  若是不识趣,抄家,流放,杀头有的是办法整治。
  ……
  酒馆中。
  朱高燧有些百无聊赖的坐在酒馆里。
  身旁,还坐着汉王朱高煦和狄平,朱高燧瞥了一眼两人的神色。
  “炸弹!要不要?”
  “手里就只有一张了。”
  朱高燧笑眯眯的望着朱高煦和狄平,两人都面露难色。
  朱高煦直接将手里的牌丢到桌面上,对着朱高燧说道:“不玩了,打了他娘的十把,老子一把没赢。”
  “老三,你不会让着我?”
  玩牌,主要玩的就是合理的出牌,还需要一定的记牌能力。
  朱高煦的记忆能力不足,关键是,他丝毫没有发现朱高燧和狄平的“作弊”。
  无奈,他只能将一袋金豆子,丢给了朱高燧。
  看着手里的金豆子,朱高燧有些诧异。
  “二哥,你居然还有钱?你的钱不都捐给朝廷购置火铳了吗?”
  监国一趟,算是把朱高煦这十几年来,积攒的钱财都消耗的差不多。
  朱高煦没有什么特殊癖好,也不天酒地,还时不时的在外征战。
  久而久之,就积累了一定的钱财。
  最大的消费,可能就是购置武器兵器。
  朱高煦冷哼一声:“我说老三,我有这么蠢吗?我现在虽不似往常那般富裕,可也不至于一点钱都没有。”
  说完,他将目光朝着狄平望去。
  “狄平,你要是再给我发这么烂的牌,你看我揍不揍你就完了。”
  狄平有些汗颜,目光朝着朱高燧瞥了一眼。
  朱高煦蠢不蠢他不知道,但自己和朱高燧私底下换牌,反正他是一点都没察觉。
  甚至连输十几把,都没感觉到有问题,嗯……蠢不蠢难说。
  “对了,这几天可有那蓝玉的消息?”
  “老子这手,到现在还疼,要是再让我遇见他。”
  “指定两刀砍死他。”朱高煦直接将自己的长枪,摆了上来。
  自从被蓝玉用刀砍伤手后。
  他只要来这里,就会随身携带武器。
  武艺虽高,也怕砍刀。
  他可不蠢,还赤手空拳和蓝玉干架。
  朱高燧捣鼓着手里的金豆子,略微叹息一口气。
  “别提了,这些天别说蓝玉,就是那道士都一点没动静。”
  “二哥,这蓝玉该不会是被你吓到了吧?”
  朱高煦能赤手空拳,抡起椅子,就能把蓝玉干的狼狈逃窜。
  其武艺,确实罕有。
  整个大明朝,估计也就只有开平王常遇春,还有李文忠能够比较。
  朱高煦闻言,点了点头。
  “说到这,我想起来了。”
  “那蓝玉看见我的时候,好像很吃惊,说什么,我不是已经死了吗?”
  “话说,我什么时候死了,我自己怎么不知道?”
  听着这则消息,朱高燧低头沉思。
  蓝玉看见朱高煦,惊讶的说道,你不是已经死了吗?
  确实很奇怪,朱高煦身为将领,怎么可能会死呢。
  难道说,这蓝玉不是洪武朝的蓝玉?
  倘若是洪武朝的蓝玉,肯定不可能会说出这番话。
  “二哥,还有什么信息吗?”
  “信息?”
  “其他的倒是没啥,不过,看模样,蓝玉的年龄应该有些大。”
  要是按照朱高煦的这番话推测,那么,大概率,这蓝玉应该不是洪武朝的蓝玉。
  罢了。
  只要等蓝玉再来,就能够知晓其中缘由了。
  “话说,二哥,你到底想好没有。”
  “皇位传给谁?”
  这些天,他们不仅在这里蹲守蓝玉,同时也在推进着梦境世界的进程。
  他们两个虽然成为了皇帝。
  可终究年龄太大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死了。
  就算是梦境,也总得把皇位传下去,最起码给个满意的结局不是,有始有终。
  可关键在于……朱高煦和儿子关系十分恶劣。
  土木堡之变后,朱高煦和朱高燧便确立了双帝制。
  虽然很荒谬,但梦里,随便玩。
  况且,大明制度本就是效仿周朝时期的两京制度。
  既然如此,那他们俩创立双帝制度,应该没问题吧。双帝制,也是需要继承人的。
  在梦里,他朱高燧只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早夭,十七岁便死了。
  只有次子还活着,因此,南帝的继承者,自然就是自己的嫡次子朱瞻塙。
  而且,朱高燧的媳妇是云南沐家的女儿,朱瞻塙和沐家有关系,南帝继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朱高煦的子嗣则较多,嫡长子也是早逝,嫡次子则是和朱高煦关系恶劣。
  其余儿子,要么多病,连他自己都活不过。
  要么平庸,根本无法执掌军事大权。
  现在他算是明白,为什么朱棣对朱瞻基如此喜爱了。
  确实,倘若自己的孙子中,要是有能力出色的。
  他肯定也会选择其为接班人。
  “唉,容我再想想。”
  反正自己的嫡次子不可能,要是让他登基,指不定在史书上怎么写自己。
  同时,其余子嗣为了争夺北帝的继承权,也是争相的向朱高煦表孝心。
  甚至孝心都表到朱高燧哪里去了。
  这让他根本无法分辨,谁有能力,谁没能力。
  也难怪,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什么都要选择嫡长子继承制了。
  最起码,嫡长子出生时间最长,就算能力再不行,也能够依靠大量时间来培养。
  能力最低有保障。
  要是主观而选,纷争四起,内部争斗不断。
  这时。
  姚广孝走了进来,狄平连忙站起身。
  朱高煦却打趣道:“姚先生,您可真准时。”
  说完,庄牧便下楼了。
  姚广孝只是淡淡的笑了笑,来到柜台前面。
  前脚姚广孝抵达,后脚,朱卫就将酒馆大门打开,朱棣走了进来。
  朱高燧连忙站起身,弓着身:“爹,您来了。”
  朱棣瞥了一眼坐着的朱高煦。
  淡道:“嗯,最近没什么消息吧。”
  “是,最近半月,酒馆里安然无恙。”
  得到消息,朱棣便来到柜台前,还是按照惯例,三天做一次梦。
  拿到庄牧制造的梦酒,来到躺椅上,缓缓躺下。
  沉入梦中。
  ……
  洪武二十年。
  在自己的影响下,梦境中的历史已经偏离了原来的方向。
  首先,自然是朱雄英和自己母亲马皇后并没有早逝。
  这就导致,自己父亲朱元璋性格多疑,但却始终维稳有度。
  晚期,自己父亲之所以残暴嗜杀,部分原因是因为母亲病逝,朱元璋这把利剑,没有了刀鞘。
  只要自己母亲在,朱元璋的疑心和猜忌,还有杀性就能削减很多很多。
  但,于洪武十八年,爆发的郭桓案,却依旧爆发。
  因为这场案件,也并非是朱元璋嗜杀成性。
  其主要目的,是杀贪官污吏,还有打击地主豪强,抢劫民间富商。
  因此郭桓案还是爆发了。
  只不过因为马皇后的存在,朱元璋并没有屠戮太多人。
  而后。
  自己相继改变了李文忠的结局,改变自己老丈人的结局。
  庄牧给予自己的治愈能力。
  也是堪称逆天。
  不论是什么疾病,都能够彻底完全的治好,自己神医的名头,甚至要盖过自己燕王朱棣的名号。
  “老四?发什么呆?”
  闻言,朱棣回过神,连忙跟在朱标身边。
  “没,没什么。”
  看着朱棣,朱标便缓缓开口说道。
  “怎么,神医的名字有些不适宜了?”
  “现在你的名字,都已经传遍大江南北,甚至连我都比不上你。”
  朱棣听着这话,略有些无奈。
  “大哥,我真的不知道会变成这样。”
  本来是想着,不去就藩,就靠庄牧的治愈能力,改变历史。
  可结果。
  因为庄牧的治愈效果太好,神医的名声已经传遍整个大明朝。
  甚至盖过了朱标的名声。
  这些淮西勋贵,个个都怕死,因此都来结交朱棣。
  没错,还是带有目的性的结交。
  朱元璋为此勃然大怒,甚至想要将这些向自己示好的勋贵,全部杀掉。
  好在,朱标劝谏,这才避免一场祸患。
  毕竟向他这个燕王示好的人中,就有一位十分突出的人。
  韩国公李善长。
  李善长或许是因为年龄太大,想要多活几年,因此,在淮西勋贵中,他是最为频繁想要和自己示好的人。
  “无碍,人都很怕死,孤也不例外。”
  “我能有你这么一位神医弟弟,我心里也很高兴。”
  “若是以后我身体,有什么毛病,还得靠你呢。”
  朱棣沉默。
  其实这些年,朱标的身体要明显比原本历史上朱标的身体好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有马皇后的调和,朱标的压力小很多。
  在原本历史中,因为马皇后的病逝,朱标和朱元璋父子之间,经常因为政见不合,导致吵架是经常的事情。
  间接导致朱标的压力很大。
  太子的压力很大,这点他是深有体会。
  毕竟,朱高炽也是太子,自己就是施压者。
  适量的压力,是能够让人成长的。
  但同样,过量的压力,是能让人崩溃的。
  例如,扶苏,刘据,李承乾。
  “放心吧,大哥,有我在,你的身体不会有问题的。”
  再有半个月,到洪武二十五年。
  自己的任务也就差不多完成了。
  就在这时候,蓝玉北征率军回归的消息传来,朱标便亲自前往为其接风洗尘。
  来到城外。
  只见蓝玉此时正缓缓朝着这边走来。
  当看见蓝玉出现在面前的时候,朱棣微微一愣。
  朱标也有些诧异:“蓝玉,你脸上这是?”
  只见原本脸上只有一道伤疤的蓝玉,又增添了两道疤痕。
  朱棣心中思绪……脸上三道疤痕,应该不会这么巧合吧。
  按照朱瞻基,朱高煦等人的描述。
  在酒馆里出现的梁国公蓝玉,脸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三道疤痕。
  不可能,这只是梦而已。
  不要多想。
  这时候蓝玉解释道:“殿下放心,我无碍,被火炮炸出来的石头划到了脸而已。”
  伤疤是他的战功,反正自己又不靠脸吃饭。
  多几道伤疤,还能显得自己更加威武雄壮。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