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大明:靖难遗憾?我一梦改之!> 第110章 洪盛皇帝朱标的削藩方式

第110章 洪盛皇帝朱标的削藩方式

  第110章 洪盛皇帝朱标的削藩方式
  这番话,也让朱棣有些绷不住。
  “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朱棣目光朝着朱高燧望去:“老三,这些天你就住在这里,替我看着,若是那两人来了,务必要将其留下来。”
  必须证实这两人的身份,不然他心难安。
  朱高燧将面饼碎块塞进嘴里,连忙回应道。
  “爹,您是知道我的,二哥都抓不住的人,我怎么可能抓得住?我抓小喽啰还行,蓝玉我真不行。”
  也不是他驳朱棣的面子,是实在有些无能为力。
  甭管事情难做与否,先强调自己能力有限,事情搞砸还能有退路。
  主要是真打不过蓝玉。
  朱棣淡道:“我没让你抓住他们,让他们留下来,传消息给我,我亲自来确认,这些难道还用我教?”
  抓不抓得住不重用,只要能让自己确定身份就行。
  “老三,你聪明,不像你二哥,没有一点脑子。”
  “我相信你能做到。”
  朱高燧听着朱棣的称赞,也是有些发麻,朱高煦就在身边。
  感觉这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就是想要贬斥朱高煦。
  朱瞻基和朱高煦都和蓝玉打了起来。
  他不可能一直在这里等着,因此,也就只有朱高燧适合在酒馆里蹲守了。
  “爹,那……”
  目光朝着朱瞻基望去。
  朱棣知晓其想要什么,便直言道:“恢复你锦衣卫指挥使的位子。”
  这时。
  喜妹将碗,还有热水都已经拿来了。
  庄牧见状便直接拆开一包泡面,然后将其放在热水中,再将调料放进去。
  身边没有什么能盖的,便盯上了姚广孝手里的《三国通俗演义》,并说道:“老和尚,你这本书应该看完了吧?”
  闻言,姚广孝点了点头,将这本书递给了庄牧。
  而后直接将其盖在了泡面碗上。
  其实应该买桶装的,能够更方便些。
  当然,袋装的也够用。
  “你这是干嘛?”
  姚广孝略有些好奇的询问道,庄牧没有回应,等待片刻后,将书拿开。
  只见一碗泡面就差不多煮好了。
  香气四溢,顿时让朱棣,姚广孝,朱高煦,朱瞻基,朱高燧,还有喜妹不约而同的望着庄牧手里的碗。
  说实话,这种香味,他们确实第一次闻到。
  看起来,还挺好吃的。
  “老和尚,先给你尝尝。”
  姚广孝随即接过庄牧手里的筷子,面条,色泽十分不错。
  抱着好奇的态度,吃了两口。
  顿时,姚广孝感觉到自己胃里暖暖的,小酒馆,一碗这个,感觉心都安了不少。
  惬意舒适。
  姚广孝倒也没有吃独食,给朱棣也尝了尝。
  吃了两口,各种佐料的味道充斥着口腔,柔嫩的面条,十分有嚼劲。
  于是,朱棣直接抢过姚广孝手里的这碗泡面,也不客气。
  面这东西他自然是没少吃,只不过这种味道的,确实是第一吃。
  当然,感觉吃完一次后,就不是很想吃了。
  有点腻。
  吃完后,朱棣放下碗筷,站起身道:“庄小子,我过几天再来,老三,记住我叮嘱你的事情。”
  每三天,需要来推一推梦境中的时间。
  洪武十五年,距离洪武二十五年,救活朱标,还需要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三天能够快进一年。
  时间倒也不算长。
  等其离开后,姚广孝看着庄牧面前的几代面,没等其询问。
  庄牧便直接给其再泡了一碗,朱高煦和朱高燧也是一人一碗,毕竟这东西确实不是什么稀罕物。
  看着喜妹眼馋,便也给这丫头吃了一碗。
  等都吃完后,时间也差不多。
  朱高煦买了杯酒,还是皇帝梦,要续上之前的。
  朱高燧则是跟着他一起,准备绸缪绸缪北京保卫战的事情,之后还需要蹲守酒馆。
  还有享受享受当皇帝的感觉。
  处理完这些事情,庄牧便上楼,姚广孝也离开了。
  ……
  半月时间过去。
  洪盛朝。
  洪盛皇帝朱标坐在南京城奉天殿的皇宫里。
  或许是年龄变大,他开始有些多愁善感。
  时不时的发呆,尤其是母亲和父亲的那番话,始终让他耿耿于怀。
  根本没精力来处理朝政的事情。
  望着台下群臣百官,朱标扶额,面露难色的说道:“罢了,今日朝会便到此为止吧。”
  “朕心思不宁。”群臣见状,便也无言,只是恭敬的行礼告退。
  “老四,你到底有什么秘密瞒着我。”
  他的思绪渐渐开始回笼。
  此时,朱标身边还站着几位中年男人,这些都是近臣。
  其中便有沐英之子,沐春。
  徐达之子,徐允恭。
  还有李文忠之子,李景隆。
  望着面前三位,朱标开口询问道:“徐允恭,你觉得燕王能有什么事情瞒着朕?”
  徐允恭也已经不再是那个年轻的少年,他已经变的和他父亲一样,成熟稳重。
  面对朱标的询问,徐允恭开口回应道。
  “这个微臣不知,若要说,燕王殿下变的奇怪的时候,应该是从洪武十三年开始的。”
  听着洪武十三年这个年份,朱标思绪渐渐回到过去。
  洪武十三年,燕王朱棣仿佛一夜成长,不仅武艺高强经验老道,将同辈将领都纷纷击败。
  甚至连蓝玉都能轻松打成平手。
  本来,那年本应该是朱棣就藩的时候。
  没曾想,展现出沉稳能力的朱棣,却并不想要去就藩。
  甚至因此被父皇打了一顿。
  后来,在自己和母亲的周旋下,将朱棣的就藩时间延期两年。
  可也正是这个时候,自己的嫡长子朱雄英突然重病。
  那时候,他的天都要塌了。
  天病,孩童死亡率几乎等同于九成九的概率,除非出现奇迹,否则不可能生还。
  就在自己最为绝望的时候,朱棣出现了。
  不知道他用什么手段,直接将朱雄英身上的病症,统统消失,并治愈。
  之后,朱棣便冠以神医名号。
  想来,能够治好天,朱棣也确实配得上神医的名号。
  这件事过后,父皇好像变了个态度,不仅同意朱棣不去就藩。
  甚至让他一直呆在自己身边。
  他对此,倒是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对劲。
  后来,自己母亲因劳累过度,从而一夜生病。
  也是朱棣再次出手,将其治愈好。
  从此往后,燕王朱棣多了个名号,神医。
  “朕还记得,老四不仅救了朕的母后,还有曹国公和魏国公。”
  “也就是你们二人的父亲。”
  后来,朱棣便之一留宿京城,很长一段时间都和自己吃穿同度。
  在这期间,朱棣还顺带将病重的李文忠,病重的徐达都救活。
  现如今,李文忠和徐达都已经退休,年龄也大了。
  就在朱标有些怅然回忆过去的时候,他突然想到蓝玉。
  询问道:“蓝玉那边可有传来消息?酒馆大门可有敞开?”
  闻言,沐春摇了摇头。
  “梁国公这些天一直都亲自驻守在酒馆大门前。”
  “尚未传来消息。”
  都已经十几天了,怎么还没动静。
  只要找到庄牧,就能知晓,朱棣的一切,还有父母口中的秘密。
  朱标缓缓站起身,准备在这旧都皇宫,转一转。
  毕竟已经很久没有回来了,这里的一切很熟悉,却又有些陌生。
  “对了,朱高煦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朕亲眼看见,他就在酒馆里,朕不是记得,他早就死在五年前,我大明朝征讨帖木儿的时候,病逝了吗?”
  “难道朕看见的尸首,是假的?”
  在洪盛十一年的时候,由于北元王庭覆灭,其余残部则是纷纷逃亡西方。
  并建立了新的政治权力,也就是帖木儿。
  他知晓此事后,便派遣蓝玉,冯胜,还有朱高煦,宁王朱权等诸将。
  率军十五万,西征。
  顺便,重新将河西走廊打通,发兵进展的很顺利。
  没过多久,传来捷报。
  却也同样传来噩耗,那就是燕王嫡次子朱高煦,在征讨途中因卸甲风病逝。
  一代朱家悍将,就此陨落。
  朱高煦自从军以来,征讨西番,除匪患,剿灭元庭残部可以说是屡立战功,朱家将领,仅次于宁王朱权。
  洪盛朝的藩王宗亲,是能够通过宗人府举荐,入朝为官。
  因此,朝堂上是会出现朱家人的。
  同样,宗人府的审核,他也极力管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酒囊饭袋滥竽充数。
  事实证明,这招很有效。
  不论是朱高煦,亦或者是朱柏,朱权等人,都纷纷入朝为官。
  入朝为官。
  其实,这也是他变相削藩的一种手段。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