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穿越重生>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第126章 鲁亡,设计廉颇

第126章 鲁亡,设计廉颇

  第126章 鲁亡,设计廉颇
  鄗代之战,廉颇以十三万破六十万。
  转守为攻,反取燕国五城。
  这等战绩,就属放在历史上都是极为炸裂的,为本已衰落的赵国打了一针强心剂,续上了命。
  诸侯再不敢说廉颇老,皆拿其与秦国人屠白起比。
  廉颇威震天下,列国莫有敢小视赵国者。
  楚国,郢——又名寿春,楚王宫。
  楚王元知道了这件事,私下召见了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感叹道:
  “朝堂上的事,君为之,寡人无忧也。
  “若是能召廉颇入楚,战场上的事,寡人也不用担心了。”
  黄歇者,后世所列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其官位令尹,乃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类别相当于列国相邦。
  但在实权上,楚令尹远大于列国相邦。
  楚令尹是楚国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
  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
  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闻听楚王元之言,这位在楚国可谓一手遮天的令尹略做思考,便笑道:
  “既是我王想要,歇自当为我王取之。”
  楚王元呵呵一笑,只当黄歇在说漂亮话。
  [廉颇乃是赵人,自幼就在赵国,长至成人后便为赵将。]
  [现在垂垂老矣,却是老当益壮,立下了泼天大功。]
  [其在赵国如日中天,寡人能给的,赵国都会给,哪里会来楚国呢?]
  心中这么想,熊元嘴上却是不泼冷水。
  “好,寡人就等令尹迎廉颇了!
  “秦灭东周,赵破燕。
  “西、北这两国真是不安分啊。”
  黄歇轻声附和。
  “是啊,真是多事之秋冬。
  “平原君死了。
  “名震天下的魏公子无忌其势渐堕,信陵君贤德之名都被秦公子成蟜占去,听说还是个七岁娃娃。
  “秦国那地,还能出少年君子,呵。”
  莞尔一笑,话锋一转。
  “王上就不想趁着天下目光都集中在西、北这个好时机,做些什么吗?”
  楚王元与黄歇可谓默契无比,一听就知道自家这位令尹又有了好想法。
  身子微微坐直,眼睛开始放亮。
  “令尹想做甚?”
  “灭鲁。”黄歇淡淡笑着,其眸生焰:“秦、赵扩张,我楚国也不能闲着。天下土地是有数的,他国多占一亩,我国就少占一亩,该把莒收回来了。”
  楚王元沉吟细思,没有说话。
  五年前,他借着五国伐齐的红利,拜黄歇为主将,灭掉了鲁国。
  想到齐国攻打宋国,秦、赵、燕、魏、韩五国惧怕齐国坐大而合纵起来,攻伐齐国这件事。
  他灭鲁之国而不绝其祀。
  迁鲁君至下邑,封于莒。
  如此一来,保存着重要周礼的鲁文化就没有断绝,鲁君要活命就不能求救,鲁贵族也因为有祭祀而不会闹事。
  列国合纵攻伐他的借口就少了许多,他也在国家层面上为楚国积攒了一些口碑。
  现在,要彻底灭掉鲁国吗?
  他哈哈一笑。
  “令尹先前提的那个少年贤人,倒是有趣的很啊。
  “历代秦王都是言而无信之辈,秦国那等虎狼之国,能蹦出个君子?
  “若不是秦太后传信,寡人还真不信,哈哈!”
  黄歇微微躬身。
  “大王,鲁国灭了五年了。
  “五年时间,能收心的城池都已经收心,能归楚的鲁人都已经归楚。
  “现在剩下仍以鲁人自居的,再有十年也无法让他们归附。
  “莒在,鲁之祭祀在,这群鲁国余孽就永远心存复国之志。
  “在我楚国境内,意图复鲁,那就是要反楚,那就是我大楚之内忧啊!”
  弯腰下拜,情真意切。
  “大王啊!
  “此时列国视线在西在北,诸侯没有人会管我们收回一个小小的莒城,这正是绝鲁国之祭祀的好机会啊!
  “秦、赵向外扩土,壮大实力。
  “我们没有攻打的机会,那就该对内整治啊!否则就是落后啊!”
  楚王元轻轻叹口气。
  “可是,寡人都答应鲁君只灭其国,不绝其祀啊……”
  黄歇一听这话,就知道王上心中有所犹豫了,淡淡一笑。
  “此事简单。
  “小小一个莒,不需要王上兵马相助,歇就能下之。
  “王上将此事交给歇就是。
  “歇有一个得力门客叫李园,让李园伪装盗匪去劫掠莒,杀死鲁君。
  “事后王上遣兵平叛。
  “这样一来鲁国灭国绝祀,王上也不佩服骂名。”
  楚王元一脸犹豫不绝。
  “哪里有能冲击县城的盗匪,这哪里瞒得住人呢?这有违礼法啊!诸侯列国会如何看寡人啊!”
  黄歇定定地看着楚王元,目光坚定有力。
  “王上,我们是楚人,何须在乎中原想法呢?遵循中原礼法呢?
  “我们楚人,是蛮夷啊。”
  楚王元一声叹息,摆摆手。
  “就按令尹的意思办吧。”
  黄歇面露微喜之意,欠身应“唯”,告退。
  楚王元待黄歇走后,抬起手掌观掌纹,轻声呢喃道:
  “你扶寡人为王,寡人封你春申君,拜你为令尹,许你淮河以北十二县。
  “还不够吗?
  “寡人不在你掌中了……做事,不要太过分啊……”
  楚王元六年。
  盗匪袭莒,杀鲁君。
  楚王元怒而遣兵,剿匪收莒,厚葬鲁顷公。
  鲁自伯禽,始封至顷公亡国,共传三十三世,历时八百余年。
  周分封最早的大国,鲁国。
  国灭祀绝,彻底消亡。
  赵国,邯郸。
  凯旋的廉颇,获得了赵国最高规格的接待。
  邯郸城门外十里,赵王丹亲领文武百官等候,亲自为廉颇贺。
  赵王丹迎廉颇入邯郸,再迎入赵王宫,于长乐宫中开大宴!
  只走了数月的老将廉颇这一回来,感觉自己好像做了数十年,一切都大变样了。
  席变成了椅,几变成了桌。
  老将坐上椅子,上桌吃饭,感觉比跪坐着吃要好受太多,感叹赵国真是好起来了。
  及至上菜,夹菜入口,老将更为惊奇。
  他吃了赵国菜肴吃了七十多年,怎么从来没吃过这等美味。
  惊奇问过之后,才发现是留在燕国的那个神童留下来的,摇头失笑。
  “这世间竟然真有如此神童,面面俱到。”
  赵王丹笑着摆手。“廉公,可不止如此啊,起舞!”
  数位美人袅袅而入,围绕着宫中独立铜管缠绕起舞,随着丝竹之声解带宽衣。
  带有香气的薄纱衣衫每次抛在空中,都能引起一阵喝彩叫好。
  上得战场老当益壮的老将,叫的最响,老鸟站极高。
  他大口吃炒菜,大口喝美酒,尽情享受他的人生巅峰时刻。
  他救了赵国,他是赵国的英雄,这些都是他应得的。
  老将这么想,就也这么做。
  纵情肆意,好不快活。
  他喝醉了,但他自认为没醉。
  赵王丹在酒宴正酣时,亲下高台,敬了老将一樽。
  然后醒眼看醉人,对一脸通红的老将问道:
  “廉公,寡人的相邦何在啊?那小子没和你一起回来吗?”
  廉颇打了一个酒嗝,也不起身,坐在椅子里呵呵笑。
  “那竖子,还在燕国呢!
  “但人没回,印,印回来了。”
  老将吧唧着嘴,大手在身上胡乱翻找,拍来拍去。
  找的时间稍许有些久,赵王丹就一直笑呵呵站在旁边等着。
  终于,老将摸到了金印,脸上笑的极为欢畅。
  他捏着赵国相邦印,拽着赵王丹一只手,“pia”的一声用力拍在上面。
  “王上你看,这,这就是了。”
  赵王丹面色不变,依旧是一脸欢喜,但内心阴翳迅速扩大。
  大宴开始前,乐乘私下求见他,两人独处的时间不到一刻。
  乐乘知道大宴在即,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是以他一句废话没有,张口便道:
  “廉颇破燕,携此大声而归。
  “赵国上下知廉颇而不知王上,燕国对待廉颇是用对待诸侯的礼节。
  “回来时,相邦本来想要一起归来,廉颇不让。
  “廉颇说相邦一个秦公子,凭甚做赵国的相邦,赵国的相邦正该他廉颇这样立下不世之功的赵人来做。
  “相邦仔细思索,自惭形秽。
  “说廉颇说的对,他对赵国贡献确实不如廉颇,没有颜面回来见我王继续担任赵国相邦的位子,请廉颇回来代替他向我王辞官。
  “解下相印,让廉颇带了回来。
  “我自知功劳没有廉颇大,背后说人是个小人,但我实在无法坐视这一切。
  “王上不信乘无碍,但请我王不要直接问,廉颇为了声名肯定不会承认。
  “王上可待其酒醉,问其相邦在哪,循序渐进,问他相邦说了什么!
  “王上可还记得收到两次代地破敌战报的事?
  “这战报本就该将军报,乘越俎代庖,直报我王,不是乘不懂规矩。
  “实是因为廉颇排除异己,想要杀乘冒功,待乘死后说代地也是他破的燕军。
  “乘迫不得已,只能自救啊!
  “还有我军兵临蓟下,明明能灭燕,廉颇却不许,只要了五城,乘很疑惑。
  “乘不知这是王上意思还是廉颇意思,太可惜了……”
  赵王丹握住相印,越攥越紧,攥的手生疼。
  他举着拳头,展示给赵国文武、宗室观看。
  “这真是奇了怪了。
  “这竖子自己要的相邦印,又主动还回来了,这就是真正的君子吗?
  “这让寡人对只给他将军之名,不交给他虎符,都感到愧疚了啊。”
  宫中众人哄笑。
  上卿楼昌笑着说道:
  “这不怪王上。
  “我赵国除了边军,哪里还有军队了,十三万都在廉公手上了,上哪给这竖子找兵马?”
  出身宗室的赵国小将赵葱也笑,举樽遥敬廉颇。
  “真要多那四五千兵马,也是编在廉公麾下!从燕国再多要一两个城回来!哈哈哈!”
  周玉曾是平原君赵胜门客,得赵胜举荐而当上了赵国廷尉。
  他摇摇晃晃起身,一吐酒气:
  “那竖子害死了平原君,本就不该做相邦!
  “不回来,正好!还算有点廉耻心!
  “依玉看,这相邦之位,非廉公莫属啊!”
  说话的人,越来越多。
  赵王心中,越发阴翳。
  这位王者脸上笑容灿烂,看着一个个大臣恭维廉颇,敬廉颇酒,为廉颇请功,数落嬴成蟜。
  廉颇苍老而雄浑的大笑声在他耳边回荡,通过他的耳膜而震荡他的全身,让他浑身气血都翻涌不止。
  他的叔父平原君赵胜,生前也没有这么风光过……完完全全压住了他这个赵王!
  [如此威势,若想取我而代之……或可兵不血刃……]
  赵王丹死死弹压住心头杀意。
  他是赵王,不是秦王。
  秦昭襄王杀白起而秦不生乱,是秦自商鞅变法开始就集权,秦王权乃列国之最。
  他赵丹要是杀了立下如此泼天之功的廉颇,就会立刻众叛亲离,连他的叔父平阳君赵豹都不会站在他这一边。
  赵王丹强迫自己保持理智,不听信乐乘一面之词,不主动怀疑一个有功之臣。
  他把手中金印放在廉颇身前桌案上,“当啷”一声响。
  当着赵国一众上位者的面,赵王丹笑问老将:
  “那竖子最是多嘴,把相邦印给廉公的时候,想必发了不少牢骚吧。”
  在众人又一次的哄笑中,春风得意的老将笑的最为大声。
  “确实!
  “那小子说他功劳没我大,跟我回来也不能继续当相邦了,肯定得被我抢走,还不如留在燕国继续当个相邦。
  “还说同样是赵国将军,为何我就有破燕兵马,他一兵一卒都没有……”
  老将继续说着,模仿着秦公子成蟜的哀怨语气,长乐宫气氛越来越好,一浪高过一浪。
  唯有赵王丹,心拔凉拔凉。
  廉颇所说,和乐乘所说。
  差不多。
  能对上。
  老将嘴里说他有破燕兵马而嬴成蟜无一兵一卒,落在赵王丹的耳中,自动在其脑海生成画面。
  廉颇披坚执锐,将他从王位上挑了下来,扶上去了一个面容稚嫩的赵国公子。
  兵变,是赵国老传统了。
  一代猛人赵武灵王,就是这么没的。
  燕国,蓟。
  驿馆,嬴成蟜所居住的庭院主室内。
  嬴成蟜小口喝着燕王送来的醒酒汤。
  听过徒弟叙述的白无瑕怔怔出神,心中发寒。
  “你要赵国将军的时候,就想谋害廉颇了吗?
  “趴在廉颇怀中的时候,想的是要置其于死地吗?”
  嬴成蟜一口一口喝完汤,神情淡漠。
  “他功劳那么大,不会死。”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