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血丹案(3)

  三司的凌迟批复终于下来了,
  还是一如既往的简单,
  一个“准”字而已。
  没等吕小伟看完,
  黄知县派的传话人已经到了,
  据楚安王打前站的管家说,
  他家王爷十日后来别院小住,
  请各级官员做好迎接准备。
  对于迎接的说法,
  吕小伟嗤之以鼻,
  这些闲散王爷,
  手中早都没了兵权,
  只是朝廷供养的一群中马而已,
  还在摆谱。
  李师爷则有不同看法,
  这个楚安王不比寻常王爷,
  他是当今皇上的一母同胞亲弟弟,
  当今皇太后的亲生儿子,
  虽然排行十三,
  但是最受偏爱,
  每年都被皇上召进京城小住一段时间。
  吕小伟在这段时间调查的时候,
  早都知道这些信息,
  听见李师爷的分析,
  吕小伟撇了撇嘴,
  冒出一句大不敬的话:
  “如果这次的丹药,
  真的是楚安王背后支持炼制的,
  这些丹药悄悄献给皇上,
  不知道是真的忠心,
  想帮助皇上开枝散叶,
  还是等着皇上龙驭宾天,
  学他爷爷。。。。。。”
  吕小伟说到这里,
  把李师爷吓得脸都白了,
  赶紧上前阻拦:“大人,慎言啊。”
  就差用手堵吕小伟的嘴了。
  。。。。。。。。。。
  七月初五,煞北,
  宜:扫墓、出行、破土。。。
  这一天,是吕小伟选定行刑的日子,
  只因为历书上的“宜扫墓”,
  虽然那些冤死的孩童并没有墓。
  而这一天,
  也是楚安王选定进城的日子,
  对此,黄知县等官员如热锅上的蚂蚁,
  绞尽脑汁的规劝吕小伟,
  希望能将两件事避开,
  毕竟化县就算个芝麻大的小城,
  行刑的十字街口,
  是楚安王的必经之路,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
  吕小伟作为巡按,
  听说上面的后台也不小,
  但是自己这些地方官可就遭了殃了,
  被这位爷记恨上,
  升官发财恐怕是没指望了。
  但是吕小伟看着历书上的日子,
  最近也再没适合上坟扫墓的日子,
  也就坚决不同意改日子,
  引得化县一众官员长吁短叹,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啊,
  只得作罢。
  当日正午,
  吕小伟身穿官服,稳坐高台,
  眼睛似睁似闭,
  面无表情。
  旁边陪同着县衙一众官员,
  都时不时朝着城门方向看一眼,
  尤其是黄知县,
  虽说天气已经转热,
  但是你这满头大汗的样子也太夸张了吧。
  案前十步远的地方,
  只是捆绑着浑身赤裸的巫亮,
  其实吕小伟也想来一个同时行刑,
  奈何实在找不到会凌迟的刽子手,
  就这一个还是前段时间,
  跟着三司同意凌迟文书一起来的能人,
  吕小伟闻听计时的官员禀报说:
  “大人,时辰已到。”
  吕小伟顿时挺直腰杆,
  面带严肃,
  拿起桌上的令牌,
  直接扔出去,
  大喝一声:“行刑!”
  就见刽子手打开一个布囊,
  挑出工具,
  一口烈酒喷了上去,
  对着巫亮来了一句例行公事:
  “小人侍奉好汉上路,
  不妥之处,还请海涵。”
  开始有条不紊的用刀。
  台下围观的百姓,
  早已经从衙门的公告中,
  知道你个人就是近两年来,
  附近县区丢失孩童的元凶,
  听说还拿活人炼丹,
  更是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寝其皮。
  最靠近行刑的一堆人,
  一看就是丢失孩子的苦主了,
  男男女女,有老有少,
  还在现场开始烧纸祭奠,
  隐隐约约传出我的儿,我的乖孙之类的话语。
  不知道是刽子手摔偏了,
  还是收了苦主的孝敬,
  反正有几片肉明显朝着那帮苦主飞去,
  只见一个男人,
  赤红着眼睛,
  抓起一片肉就塞进了嘴里,
  嘴里血丝呼啦,
  还大喊一声:“好,解气!”
  场面一度血腥不已,
  除了已经监刑三次凌迟的吕小伟外,
  其余官员都已经是脸色煞白,强忍没吐的表情。
  就在巫亮行刑即将结束的时候,
  被黄知县等人盼望的楚安王车队,
  终于沿着街道姗姗而来,
  开路的侍卫眼看前面众人围集,
  再仔细一看,
  前面搭建一个高台,
  看架势就知道是在行刑了,
  暗骂一声晦气,
  只是眼看着行刑也不是一时半刻能结束的,
  侍卫领班拨开人群,
  直接一个闪身,
  就跳上了高台,
  傲然打量了一圈监刑官员,
  口中呵斥道:
  “我乃楚安王府侍卫统领楚雄,
  谁是黄知县,
  明知今日王爷进城,
  还偏偏挑这个日子行刑,
  这不是给王爷添堵吗?
  我看你是不想做这个官了!”
  没等汗如雨下的黄知县回话,
  一个慢悠悠的声音传过来:
  “你一个小小侍卫,也敢在朝廷命官面前撒野,
  我看恐怕不想做官的是你!”
  楚雄作为侍卫统领,
  虽然品级不高,
  还是个武将,
  但是自从做了楚安王的跟班,
  多少四五品的文官也不放在眼里,
  哪里受过这等嘲讽,
  顿时脸涨的通红,
  抽出腰刀,
  大喝道:“谁在说话,有种站出来!”
  吕小伟这才慢慢起身,
  低头抚平衣服的折印,
  双手背在身后,
  眼神淡然的看着楚雄,
  整个一目中无人的表情。
  楚雄一看,
  不由嗤笑道:
  “我以为多大的官呢,
  原来是青袍小吏。”
  说着提刀指向吕小伟骂道:
  “你区区一个七品官也敢放肆,
  我堂堂锦衣卫千户,
  更是王府侍卫统领,
  就算今日斩杀了你这芝麻官,
  谁又能奈我何?”
  说完,作势就要向前扑来,
  吓得黄知县一个激灵,
  慌忙上前阻拦侍卫,
  嘴里嘀咕着:
  “且慢,且慢,
  这位楚大人息怒,息怒啊。”
  说着,
  伸出双手就去抢夺侍卫手中的佩刀。
  这时,
  人群中传出一声威严的声音:
  “本王在此,
  谁敢放肆!”
  众人这才看向台下,
  只见两队侍卫已经在人群中清出一个过道,
  一名身穿书生服饰的中年男子站在路中间,
  身后跟着几名宫女太监,
  虽然没有穿五爪龙袍,
  (备注:皇帝龙袍,左肩有日,右肩有月,
  自皇太子、亲王、郡王龙袍,皆用五爪龙。)
  但是从散发出的那种身处高位的气势来看,
  应该就是吕小伟等候多时的楚安王了。
  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虽然这个楚安王和吕小伟素昧平生,
  但是吕小伟想起拜巫教内记载的炼丹经过,
  眼前就会浮现出那些孩童的惨状。
  黄知县和楚雄则同时跪倒,
  口中高呼:“拜见楚安王。”
  高台上的其他官员和围观行刑的百姓,
  听见这位是王爷,
  全都赶紧跪倒行礼,
  一眼望去,
  只有吕小伟还站在台上,
  楚安王还没说话,
  身后的太监就尖着嗓子大喊:
  “大胆,看见王爷,
  还不跪拜,你这是僭越!
  来人,拿下!”
  吕小伟双手随便行了个揖礼,
  口中却字正腔圆的说道:“
  《太祖实录》有云,
  一切胡礼悉禁勿用。”
  说罢环视了周围一圈,
  掷地有声的高声说道:
  “他们愿意跪着,
  是他们的事情,
  我只愿遵循律法!”
  一句话说完,
  羞的众官员无地自容,
  你说你愿意当笔架,
  总拿我们垫背也不是个事啊,
  虽说太祖确是定过这件事,
  但是早被约定成俗的礼节代替了,
  现在谁还敢见了上官不拜,
  恐怕也就是寥寥几人而已。
  就在那个出头的太监面红耳赤,
  不知道怎么反驳的时候,
  楚安王确是抚掌大笑,
  “好一个博闻强记的清流,
  本王已经多年没见着这么有趣的官员了,
  你姓甚名谁,官居何职?”
  吕小伟虽然天天想着扳倒这位楚安王,
  但是官场的规则,
  还是要遵守,
  只见吕小伟口中谦虚道:
  “下官湖广巡按吕小伟,见过王爷。”
  听见吕小伟的名字,
  刚才还在喊打喊杀的楚雄,
  不顾跪着的姿势,
  一个猛回头看向吕小伟,
  眼中还透露出不敢相信的目光。
  楚安王也是惊讶的问道:
  “哦?
  你就是屡破奇案、
  百姓口中的吕青天?
  看你的样貌,
  不像是传说中的官场鬼见愁啊?”
  听见楚安王在大庭广众之下,
  居然说出自己的“雅号”,
  吕小伟也是略显尴尬,
  毕竟官场鬼见愁可算不得好名声,
  只得讪讪一笑,
  口中谦虚:“都是谬赞,王爷抬爱。”
  楚安王饶有兴致的追问吕小伟,
  完全没管还跪在地上的官员,
  “诸位起身吧,
  吕大人在湖广破的那些案子,
  现在都被说书先生编成了故事,
  流传甚广,
  本王也听过几个,
  确实精彩,
  今日尔等有事在身,
  本王就不叨扰了,
  闲暇之余,
  还请吕大人来王府一叙,
  本王最爱听故事了。”
  说罢,楚安王就要转身离开,
  吕小伟看了一眼还没端起的巫亮,
  心道,
  这不就是试探的好机会吗?
  一念至此,
  吕小伟口中高呼:“王爷且慢。”
  楚安王不解的转身看向吕小伟:
  “吕大人还有何事?”
  吕小伟打开他心通技能,
  右手一指绑在柱子上的巫亮,
  口中笑道:“既然王爷爱听故事,
  这不就是现成的吗?”
  楚安王随着吕小伟的指向,
  看了一眼巫亮,
  从吕小伟的他心通技能来看,
  楚安王心中并无波澜,
  口中追问:“这是什么故事?”
  吕小伟一改冷淡表情,
  伸手一个请的动作,
  “这是下官近日破获的案子,
  勉强算得上曲折离奇,
  不如王爷移步监刑台,
  容下官慢慢讲解。”
  楚安王闻言大喜,
  也不推辞,
  边走边说:“好,
  本王最喜欢听新鲜事,
  吕大人也请坐,
  给我讲解一番。”
  围观百姓起身后,
  都在忙着扑打膝盖的土,
  只有那些官员,
  起身后,
  都用幽怨的眼神看着吕小伟,
  好像被吕小伟戴了帽子一般。
  只有吕小伟一心二用,
  和楚王爷落座之后,
  就直接问道:
  “王爷可知此人所犯何罪?”
  “本王刚来,
  怎么会知道?”
  “此人名叫巫亮,
  是拜巫教左护法,
  这个拜巫教丧心病狂,
  居然诱拐孩童,
  采用采生折割之术,
  炼制丹药!”
  此言一出,
  楚安王面上也是一惊,
  脱口而出:
  “湖广还有这等事?”
  吕小伟眼神一扫,
  把楚安王及身后的太监、宫女、护卫等人面色表情,
  尽收眼底,
  从心通技能传回的信息来看,
  这个楚安王脑中居然没有炼丹的画面,
  难道他真的不知情?
  还是说巫生当日说的有假?
  就在吕小伟还在分辨真伪的时候,
  楚安王身后的太监面色发白,
  表情略有不太自然,
  这一幕必然逃不过吕小伟的眼睛,
  看来,这个太监最少也是个知情者,
  突破口要从这里打开。
  吕小伟一个他心通技能丢到太监身上,
  然后就对着楚安王绘声绘色的讲起这件案子,
  如何从一个孩童落水丢失,
  一直到把拜巫教一网打尽,
  讲解的时候,
  吕小伟通过他心通发现,
  楚安王的脑海中,
  居然没有传回一丝和拜巫教、炼丹有关的画面,
  而这个太监恰恰相反,
  虽然没有拜巫教教主巫生见面的画面,
  但是却有红色丹药的画面!
  吕小伟心中大定,
  除了巫生所说的总管,
  这个太监也是个关键人物。
  这边吕小伟详细解说着破案过程,
  行刑那边已经剐到了第三个人,
  说起来这个楚安王也不是个简单人,
  面对凌迟行刑现场,
  还能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
  比起旁边那些摇摇欲倒的监刑官员,
  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眼看初步试探的目的达到了,
  吕小伟也不多话,
  推说还有此案还有余孽,
  后续案情不能透露,
  打发走了楚安王。
  看着楚安王恋恋不舍的样子,
  吕小伟心中暴汗,
  知道的是你爱听故事,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别有所图呢。
  虽说吕小伟自从穿越后,
  就打定主意不近女色,
  可是更不近男色,
  贵圈乱我知道,
  但是我的圈子可不乱啊。
  。。。。。。。
  一直行刑到深夜,
  十个人才全部凌迟结束。
  回到县衙,
  吕小伟还不尽兴的对着黄知县抱怨:
  “这凌迟师傅的手艺不行啊,
  还千刀万剐呢,
  我看最多两百刀,
  就把人剐死了,
  也就是在这小县城,
  真在京城,剐不够刀数,
  也是要治罪的。”
  黄知县本就蜡黄的脸色,
  听见吕小伟兴致勃勃的诉说,
  不知道想起了什么,
  直接就捂着嘴跑出去了。
  吕小伟等到黄知县跑远了,
  才放声大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