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炮製药材

  “这品相,这年份,少说也有六十年了!”
  “卫国,你这运气,真是……真是老天爷追著餵饭吃啊!”
  王卫国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钱老,这次来就是想麻烦您,帮忙把这些东西都炮製一下。工钱您照收。”
  “说什么胡话!”
  钱老一瞪眼。
  “炮製是小事。倒是这何首乌……卫国啊,不瞒你说,我最近正研究一个方子,主药就是高年份的何首乌,养肝滋肾,益精血。”
  “我找了很久,都没找到合適的。你这两株,能不能……匀我一株?”
  王卫国闻言,面露难色。
  “钱老,实不相瞒,其中一株,我已经答应了一位同志,是给她家里长辈求的。剩下这一株,我本是想留著给我爷爷补补身子……”
  听到是给王老爷子留的,钱老眼中闪过一丝瞭然和些许失望。
  孝心最大,他不好强求。
  王卫国看著钱老的神情,心里一动。
  钱老对自己一直很照顾,而且济世堂也是未来重要的合作伙伴,这个人情不能不还。
  他想了想,说道。
  “钱爷爷,要不这样吧。我留给我爷爷的这株,分您一半。您看行吗?”
  钱老眼睛瞬间又亮了起来,他惊喜地看著王卫国。
  “此话当真?那可太好了!你放心,我绝不让你吃亏!”
  他沉吟片刻,说道。
  “六十年份的野生何首乌,药用价值极高,比同等年份的人参都要金贵。我拿你这半株,就按一百五十块钱给你算,你看如何?”
  一百五!
  这个价格让王卫国都吃了一惊。他本以为能值个七八十就顶天了。
  “还有,你这野茯苓成色也好,匀我五斤,凑个整,我一共给你二百块钱。”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钱老说著,已经转身去柜檯里拿钱了,生怕王卫国反悔似的。
  “行,都听钱老的。”
  王卫国爽快地答应了。
  钱老很快拿了两小沓大团结递过来,看著王卫国,眼神里满是讚许。
  “你这娃,做事敞亮,有前途。”
  从济世堂出来,王卫国揣著二百块钱,背上留给向芳的药材,直接去了孙红山家。
  开门的是向芳,看到王卫国,她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卫国同志,你可算回来了!事情还顺利吗?”
  “幸不辱命。”
  王卫国將背篓放下,把那株品相最好的何首乌,连同两株紫灵芝一起递了过去。
  向芳看到那株何首乌时,激动得眼圈都有些泛红,连声道谢。
  她没有刻意多问过程的艰险。
  因为她知道,这份情谊远不是几句感谢能说清的。
  她转身进屋,很快拿出一个用手帕包著的东西,塞到王卫国手里。
  “卫国同志,这是五百块钱,还有一些工业券、布票,你快收下。我知道这东西的价值,这点钱可能还不够,但你无论如何都得收下。”
  王卫国掂了掂,分量不轻。
  他没有推辞,因为推辞反而显得生分。
  “钱我收下了,向芳同志。”
  王卫国点点头,然后又从背篓里拿出那三株一二十年份的小参和大约两斤野茯苓,放到桌上,“这几样东西,你拿去给家里人燉汤喝,补补身子。”
  “这怎么行!我不能再要你的东西了!”
  向芳连忙摆手。
  “向芳同志,你听我说。”
  王卫国的语气很真诚。
  “这年头,十几二十年份的人参其实不值什么钱。普通人家买不起,真有钱有门路的人家,又瞧不上这点年份的。”
  “留在我手里也就是个存货。你拿去,才算是物尽其用。咱们是朋友,朋友之间,人情比钱贵重得多。”
  他这番话说得坦荡又在理,向芳看著他的眼神,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將东西收下了。
  回到沈家坳,家里人看到他平安回来,都鬆了一口气。
  第二天,王卫国就脱下进山的衣服,换上粗布短褂,扛起犁,牵著队里的老黄牛,加入了春耕的大部队。
  他熟练地吆喝著,扶著犁鏵,在水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著。
  翻开的泥土散发出清新的气息,也预示著新一年的希望。
  他抬头看了一眼远处山坳里的积雪,厚厚的雪层在阳光下闪著白光,边缘处正缓缓融化,但看那厚度,起码还有一米多深。
  雪化得慢,水汽蒸髮带走了大量热量,让周边的气温都比往年同期要低上一些。
  今年冬天雪大,开春河里的水倒是不缺。
  就怕这山坳里的雪化不到底,等到了夏天,万一再遇上乾旱,这积蓄的“雪水库”能不能接上趟,还是个未知数。
  半个月后,王卫国抽空去了趟济世堂。
  钱老已经將他所有的药材都炮製好了,分门別类地装在几个古朴的药盒里。
  人参切了片,用文火烘乾,灵芝也处理得乾乾净净。
  “钱老,辛苦您了。”
  王卫国接过药盒,入手温润。
  “都是顺手的事。”
  钱老摆摆手,指著那些药材说道。
  “卫国,我跟你说,像这种高年份的野生药材,现在是药,但你若是能存得住,留个几十年,那可就是古董,比钱值钱。找个乾燥阴凉的地方好好存著,別糟蹋了。”
  “我记下了,谢谢钱老指点。”
  王卫国心中一动,钱老的这番话,无疑又给他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春耕忙完,已经是四月。田里的秧苗都已经插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王卫国也没閒著,眼看雨后春笋开始疯长。
  他又带著队里几个手脚麻利的年轻人,上山挖竹笋。鲜嫩的竹笋运到镇上,立刻就被各大食堂和供销社抢购一空,又给队里添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这天,他刚从镇上卖完竹笋回来,孙红山就急匆匆地找上了门。
  “卫国!”
  孙红山一脸焦急。
  “轧钢厂厂里缺肉缺得厉害,下一批野猪什么的肉,什么时候能送到?”
  王卫国皱了皱眉。
  “可是,开春后野兽警觉得很,不好打。”
  “理是这个理,但厂里面那么多张嘴等不及啊!”
  孙红山嘆了口气,无奈道。
  王卫国也没什么好办法。
  “关键是,咱们连山大队这边的山,去年冬天被狩猎队来回扫荡了好几遍,现在连个野猪崽子都难见到了。”
  “附近的野兽都学精了,寧愿绕远路,也不从咱们这边过。这可咋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