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村里通电了!

  看著林场民兵队那帮人垂头丧气的背影消失在村口的夜色里,沈家村的村民们才终於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声
  几个年轻人兴奋地衝上来,想把王卫国抬起来拋向空中,却被他笑著摆手制止了。
  “行了行了,再顛下去,我晚饭都得吐出来。”
  王卫国喘著粗气,浑身肌肉酸胀,但心里却是一片通透的舒坦。
  这时,被扶到一旁歇了半天的李青山,在两个手下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
  他脸色还有些苍白,看著王卫国的眼神却亮得惊人。
  那是欣赏,混杂著几分老前辈不甘心的鬱闷。
  他挥开手下,站直了身子,清了清嗓子。
  “我要是年轻个十岁,肯定不输你。”
  这话一出,周围的村民都善意地笑了起来。
  李青山在这一带是出了名的硬汉,今天算是栽了个大跟头,嘴上却还不肯完全服软。
  王卫国也乐了,他知道这老公安的脾气,也不点破,顺著他的话往下说。
  “行行行,你年轻时厉害,全公社第一。说吧,李队长,你这大驾光临,又是比试又是撂狠话的,到底来干什么?”
  他这话问得直接,李青山那张饱经风霜的黑脸竟难得地泛起一丝不自然。
  他左右看了看,压低了声音,凑到王卫国跟前,像是生怕別人听见似的。
  “卖两斤虎骨给我。”
  王卫国挑了挑眉,故作惊讶地拉长了音调。
  “喔呦——李队长,你可是帽子系统的门面,人民的卫士,怎么能违反纪律,搞倒买倒卖这种投机倒把的勾当呢?”
  他那阴阳怪气的调调,让李青山的脸瞬间又黑了回去。
  这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
  李青山眼睛一瞪,也不废话。
  反手就从腰间摸出了那副鋥亮的手銬,在王卫国眼前“咔噠”一声晃了晃,压著火气道。
  “你小子最近在山里干了什么好事,要不要我跟你好好算算?”
  这赤裸裸的威胁,让王卫国哭笑不得。
  “威胁我?李青山,你要不要点脸?”
  他给了个大大的白眼。
  “我这总共就剩下三斤虎骨,是留著自家用的。看你这把老骨头的份上,匀你一斤,不能再多了。”
  李青山盯著王卫国,他知道这小子滑头,但看他那不容商量的样子,也明白这大概是底线了。
  虎骨这东西,有价无市,能拿到一斤已经算是天大的面子。
  “行。”
  他乾脆利落地收起手銬,仿佛刚才那个威胁別人的不是他。
  王卫国转身回屋,没一会儿就用油纸包著一包东西出来了。
  他把虎骨递给李青山,却摆手拒绝了对方掏钱的动作。
  王卫国笑道。
  “钱就不要了,”
  “你一个公安队长,跟我搞金钱交易,传出去不好听。这样,镇上给我整几瓶好酒来,就当是换的。以物易物,不违反纪律。”
  李青山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来,用力拍了拍王卫国的肩膀。
  “你这小子,脑子转得就是快!行,这事我记下了。”
  当晚,就著刘家兄弟从县里供销社內部渠道搞来的几瓶好酒,王卫国、李青山,还有闻讯赶来的大队长和几个村里长辈,在王家院子里摆了一桌。
  酒酣耳热之际,之前个人之间那点不愉快早就烟消云散,只剩下男人之间不打不相识的豪气。
  接下来的日子,王卫国彻底过上了清閒的生活。
  山里的野猪被他收拾得差不多了,各厂暂时不缺肉。
  他也乐得清静,正好养养上次留下的伤,恢復元气。
  每天,他不再进山,而是慢悠悠地赶著牛车,帮著村里几户缺劳力的人家去河边拉水,日子过得平淡而愜意。
  这天,他刚拉完水回到村口,就看到村里的大槐树下围了一大群人,大队长正陪著几个穿著蓝色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陌生人说著什么,气氛异常热烈。
  “卫国,快来快来!”
  大队长眼尖,看到他立刻招手。
  王卫国把牛车停好,走了过去,好奇地问。
  “叔,这是咋了?这么热闹。”
  “大好事!”
  大队长满面红光,指著那几个陌生人,激动地说道。
  “供电局的同志!来给咱们村拉电网了!”
  “拉电?”
  这话一出,不光是王卫国,周围的村民们也都沸腾了。
  “真的假的?咱们村也要有电灯了?”
  “俺的娘哎,以后晚上纳鞋底,再也不用凑著煤油灯熏眼睛了!”
  村里人是真的兴奋了,早就羡慕隔壁几个大队晚上亮起的那一片光亮,现在终於轮到自己村了。
  王卫国心里也涌起一阵喜悦。
  晚上那昏暗的煤油灯,烟燻火燎不说,光线还差,干点啥都不方便。
  他比村里任何人都清楚,电,对一个村庄未来的改变有多么巨大。
  虽然这年头的农村电网,主要功能就是照明,但也足够让人激动了。
  供电局的同志被村民们的热情包围,一个看起来是负责人的中年男人笑著解释道。
  “大家静一静,咱们这次来,就是做前期勘测的。电费是按『包灯制』收,一个灯泡一个月一毛五,咱们推荐大家用十五瓦的,够亮堂,也省钱。”
  一个月一毛五,对现在的农村家庭来说,咬咬牙也能承受。
  一想到能用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电灯,这点钱得值!
  接下来的半个月,整个沈家村都沉浸在一种建设家园的火热氛围里。
  供电局的技术员负责指导,村里的壮劳力们则成了主力军。
  挖坑、立杆、架线……
  一根根涂著沥青的木头电线桿,在村民们的汗水和號子声中,从村头立到了村尾。
  电线拉好的那天,村里的供销社差点被挤爆了,灯泡、灯头、电线,成了最抢手的商品。
  王卫国也买回来三个十五瓦的灯泡,动作麻利地在正屋和两个房间里都接好了线。
  他特意给每个灯头都做了一个简易的拉线开关,这在当时还是个稀罕玩意儿。
  傍晚,当村里的大喇叭通知统一送电时,几乎全村的人都跑出了家门,仰著头,屏息以待。
  隨著远处变电站一声轻微的“嗡”响,剎那间,一盏、两盏、成片的灯光,在沈家村的夜幕中次第亮起。
  那温暖的、明亮的黄色光芒,驱散了千百年来的黑暗,也照亮了每一张充满惊奇与喜悦的脸。
  “亮了!亮了!”
  孩子们在灯光下欢呼雀跃,大人们则激动得眼眶发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