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 130 章
130
“直播?”陈岩的声音里,第一次出现了一丝讶异。
“对,直播。”沈诚的理由冠冕堂皇,“我们要让全国的师生都看到,国家改革的决心有多大。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声音,真的能被听到,能被討论。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减少改革的阻力。这不比我们几个人在会议室里空谈,效果好得多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
指挥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是一个天才的提议,一招绝妙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陈岩拒绝,那他之前所说的“开明”、“改革”就成了一句空话,会立刻丧失道义上的制高点。如果他同意,那这个委员会就从一个密闭的“陷阱”,变成了一个开放的“舞台”。沈诚將获得一个前所未有的、拥有官方背书的超级扩音器。
“呵呵……呵呵呵……”电话那头,陈岩忽然笑了起来,笑声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欣赏,甚至还有一丝棋逢对手的兴奋,“沈校长啊沈校长,你真是……总能给我带来惊喜。”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直播可以。但你要知道,一旦直播,你在会上的每一句话,都会被无限放大。你面对的,將不仅仅是几个老头子,而是全国人民的审视。你,准备好了吗?”
“我从站在捂大讲台上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接受审视。”沈诚的回答云淡风轻。
“好!”陈岩的声音陡然变得有力,“我答应你!不仅如此,我还会亲自向上面申请,赋予委员会独立调查的权限。只要是你看得到的问题,你就可以放手去查!”
这个结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陈岩不仅答应了,还加了码。
掛掉电话,指挥室里一片寂静。
“他……他为什么会答应?”苏畅喃喃自语,她想不通。
“因为他別无选择,或者说,他想看看我到底想干什么。”沈诚给出了答案,“一个真正的改革者,是不会害怕阳光的。陈岩,比我们想像的要厉害。”
“那我们现在……”韩非看著沈诚,等待下一步的指令。
“现在,游戏才真正开始。”沈诚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顾问委员会”那个圈里,又画了几个小圈。
“任薇,帮我把天恆集团的曹天恆,还有那几所985大学的校长,都圈进来。他们大概率会是委员会的成员。”
“韩非,把我们手上所有关於他们的黑料,不,是『改革素材』,分门別类,做好ppt。数据要精准,证据要確凿,每一页都要做到能直接当成法庭证物。”
“老k,”他对著空气说,“给我把直播间的技术方案做好。我要多机位,高清画质,带实时弹幕互动。我要让全国的大学生,都能在看直播的时候,像在淘宝购物一样,隨时点击屏幕上的某个校长的脸,就能看到他治下学校的实时评分和相关案例。”
“消同学,苏畅,你们的任务最重。”沈诚看向两个学生,“发动『內容审核委员会』的所有成员,在第一次会议开始前,我要一份《中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一百个问题》的民间报告。每个问题,都要有至少一千名学生的实名联署,以及来自『大学良心榜』的数据支撑。”
他丟掉笔,看著白板上那张已经变得无比复杂的“作战图”,眼中闪烁著光芒。
“他们给了我一个舞台,想看我唱一出招安的戏。”
“那我们就將计就计,把这个舞台,变成一场规模空前的『吐槽大会』。只不过,这一次,被吐槽的,是他们自己。”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不是为了跟她喝茶聊天。”沈诚的嘴角,勾起一个熟悉的、囂张的弧度。
“是为了把她的五臟六腑,都搅个天翻地覆。”
第137章开幕雷击
一周后,京城,教育部大楼。
一间以“求是”命名的会议室,庄重,肃穆。巨大的环形红木会议桌,能倒映出天板上璀璨的水晶吊灯。墙上掛著几幅名家字画,笔力遒劲,气势恢宏。
这里,就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顾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地。
会议桌旁,已经坐了不少人。为首的,正是精神矍鑠的陈岩。他的左手边,是几位国內顶尖学府的校长,包括之前被沈诚狠狠羞辱过的那所政法大学的周校长。他的右手边,则是几位来自企业界的“社会贤达”,天恆集团的董事长曹天恆,赫然在列。
每个人的表情都有些微妙。他们看著会议室角落里架设的几台冰冷的摄像机,心里五味杂陈。陈岩力排眾议,坚持要全程直播,这让他们感到极不適应。他们习惯了在幕后运筹帷幄,而不是像演员一样,被放在聚光灯下。
曹天恆的脸色尤其难看。他本想借这个委员会,联合体制內的力量,將沈诚这颗钉子拔掉。可现在,他却要和这颗钉子坐在一起,在全国人民面前“共商国是”,这感觉就像被人请去参观自己的凌迟现场。
“各位,都到齐了,就等我们今天的主角了。”陈岩看了看表,笑呵呵地打破了沉默。
话音刚落,会议室的门被推开。
沈诚走了进来。
他没有穿西装,只是一身简单的休閒装,和整个会议室的氛围格格不入。他身后,跟著韩非和任薇,两人手里都提著笔记本电脑,像极了要去参加项目路演的创业团队。
“抱歉,路上堵车。”沈诚毫无诚意地道了个歉,然后在陈岩对面,那个唯一空著的位置上坐了下来。这个位置,恰好能让他和曹天恆、周校长等人,形成一个对峙的三角。
“不晚,不晚。”陈岩摆了摆手,示意工作人员开始直播,“既然人都到齐了,我宣布,国家高等教育改革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