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第96章 这肯定是重大发现啊!

第96章 这肯定是重大发现啊!

  第96章 这肯定是重大发现啊!
  应用电磁学实验室,一楼理论研究办公室。
  张明浩说起了研究方向,他所说的‘材料不可重复使用’问题,让杜伟、赵林薇和刘磊都陷入思考中。
  过了一会儿,杜伟抬起头,他拧着眉头说道,“这个问题我们也想过,但材料不可重复和实验的关联更大,理论分析上很难入手。”
  赵林薇和刘磊也都抬起头看一下张明浩。
  张明浩道,“所以我才强调‘实验没有发现’。”
  “你们可能不太清楚,材料不可重复使用问题,已经做了很多的实验研究,包括我们实验室,也包括其他实验团队。”
  “这是重大问题,所有人都能注意到,在材料检测上没有任何发现,所以我才说要从理论上入手。”
  杜伟凝重的点了点头。
  他们对于张氏现象的了解,还只停留在实验、数据报告上,对于一些其他相关的信息知道的并不多。
  材料不可重复使用也想到过,但下意识都觉得是实验需要研究的。
  如果要从理论入手去分析,感觉还是没有头绪。
  张明浩继续道,“我对这个问题倒是有想法。”
  “实验没有发现,也就说明我们常规检测到的数据,都和材料不可重复使用问题无关。”
  “我们可以假定材料存在一种未知的特性,这种特性是一次性的,激发后能制造出神秘力场。”
  “那么实验本身,就是这种特性激发的条件、过程。”
  “理论研究就可以从针对这种特性描述开始,比如塑造一个框架,研究其必要条件以及内部机制现象,等等。”
  杜伟边听边跟着思考,都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他不由赞叹道,“这个想法太妙了,找一些实验上的必要条件,从内部机制去对拟定的特性进行描述……”
  他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只是用力的朝张明浩竖起了大拇指。
  张明浩则是笑道,“杜哥,你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专家,对这些微观机制都很了解。”
  “这个方向的研究还是要靠你啊。”
  说着拍了拍杜伟的肩膀。
  杜伟马上点头道,“没有问题!”
  “我们现在就开始做!”
  张明浩说完就出门回了工作间。
  杜伟则交代赵林薇和刘磊一起找起了资料,他正从桌边抽出一份文件的时候,动作忽然停住了。
  “不对啊……”
  杜伟看了看赵林薇,又看了看刘磊,疑惑的指着自己问道,“理论组的组长是我,对吧?”
  “刚才怎么好像被领导交代工作一样……”
  赵林薇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刘磊则是眨了眨眼,安慰道,“杜组长,你没发现吗?我们都没什么反应。”
  “习惯就好……”
  ……
  张明浩回了工作间,继续看起了论文资料。
  他想的方向没有问题,只是以‘激发必要条件’去梳理相关的微观机制,再去对‘拟定特性’进行论证,是个庞大而复杂的工作。
  就像是盲人摸象,摸到了一部分,肯定是能够进行一定描述的。
  摸的时间足够多,把各个部分都摸得清清楚楚,大象的样子就能映衬在脑子里。
  这是从基础方式出发,所做的研究论证工作。
  张明浩不喜欢这样的工作,因为很基础、效率很低,他更喜欢找着了突破点,一口气完成一项研究。
  那就像是睁开眼看一下。
  当然‘睁开眼’很不容易,所以他还是要积累知识,他一直在看超导领域的理论研究,包括经典的bcs理论,包括以此基础上所做的库伯对研发相关内容,等等。
  当沉醉于学习中,时间就过得非常快。
  好像只是看了一些内容,就快到了下班时间,楼道里都已经听到了响动。
  张明浩也准备收拾东西,出门去吃个晚饭,就见许超跑过来喊了一声,“张明浩,朱老师让去一下大办公室。”
  “这就来!”
  他放下手里的东西,就直奔大办公室而去。
  进了大办公室,发现朱炳坤、薛坤等人都在,房间里多了两个人,一个是谭延明,另一个是校长施承乾。
  他礼貌地打了招呼。
  施承乾对着他笑了下,随后开口道,“都来了,我就说一下。”
  “一个是自然基金给你们追加经费,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朱炳坤马上点头,“我们也是下午知道的。”
  其他人谈起经费也很高兴。
  下午他们才知道,自然科学基金给实验室的‘张氏现象研究项目’,追加资助了1000万的经费。
  资金还没有到账,但是事情已经传出来了。
  一个项目确实可以同时拿省里和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但正常来说应该要特别申请,自然基金主动资助一千万,显然也和研究成果有关。
  这是科技部表明的态度,是重视和支持他们的研究。
  虽然有点‘马后炮’的行为,但谁也不会嫌弃多拿一倍的经费,那可是整整一千万。
  实验室的人想想都很高兴,尤其是朱炳坤,他要为实验室发展负责,要为项目负责。
  应用电磁学实验室做的研究很重大,但是最大的限制就是实验室环境,未来研究上要和那些大型实验室竞争,就必须要拥有顶尖的设备。
  实验需要研究粒子的运动,量子关联、测定图谱进行分析,研究微观数据。
  如果连一些基础的尖端测定都进行不了,说研究凝聚态物理、张氏现象的理论机制,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顶尖的科研设备,当然也是很昂贵的。
  一千万,够干很多事情了。
  施承乾说完了经费问题,下面谈的就是会议了,“科技部这个会很重要,到时候,你们肯定要有人上去做讲解。”
  “唰——”
  办公室里的人齐刷刷的看见张明浩。
  谭延明笑着鼓起了掌,“众望所归啊!”
  “我想着也是你上去,应对大场面上,还是你脸皮厚……”
  其他人顿时笑了出来。
  谭延明只是打个趣,但张明浩左右看看,唯一能顶替自己的就是朱炳坤。
  朱炳坤则直接低下头,对他的目光视而不见。
  那绝对是大场面。
  台下几百人的大型会议倒不是大问题,主要是台下一大堆的领导、院士,还有各种学界专业人士。
  上去讲一下内容,肯定会担心发挥不好。
  张明浩就非常适合,他是zxz成果的发现人,过往的研究成果中,他也是研发的第一人,成果履历摆在那里。
  另外,他还有一个极为强大的优势——年轻。
  非常年轻!
  那样的会议上,随便找上一个都要比他大上二十岁、三十岁,他的年纪只能算个‘孩子’,上去说错了什么话也根本没办法计较。
  施承乾说完了两个问题,也鼓励起实验室的人要在会议上好好表现。
  张明浩则好奇的问道,“都说重大会议、重大会议,到底是做什么?”
  朱炳坤、薛坤以及陈帅也是一知半解。
  他们也没有经历过这种大场面,感觉是能说出一些东西,但又感觉不了解。
  谭延明简单解释了句,“就是对张氏现象研究提级!”
  “提级?”
  “对。”
  谭延明说道,“举个例子吧,之前张氏现象也是研究项目,但少有团队能申请拿到经费,即便是申请,也就是个几十万、百万的项目。”
  “除了你们团队以外,其他团队不可能申请到千万级以上的重点支持项目。”
  朱炳坤、薛坤顿时点头,这方面他们倒是知道的。
  “项目提及以后就不一样了,如果提到最高级,被认为是重大研究方向,就和超导一样,每年都会拨付一定比例科研经费投入到这个方向上。”
  “可能是几个亿,甚至可能是十几个亿、几十个亿,会鼓励大量的团队去做这个方向的研究。”
  “到时候,你们再申请项目,就有可能申请到过亿的经费,就像是超导重点实验室的超导项目那样。”
  “嘶~~~”
  谭延明简单一说,让办公室里人都惊住了。
  过亿项目!
  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谭延明笑道,“我只是举个例子,过亿的重点项目很难申请到。”
  “等你们搬进新的实验室,再扩充一倍以上的人手,研发上再有一些成果……”
  “我只是说可能,太难了。”
  他说的摇了摇头。
  ……
  当应用电磁学实验室正讨论着‘重大项目’的时候,科技部发出的邀请函已经引起了一定的风波。
  科技部召开的是‘张氏现象研究会议’。
  ‘张氏现象研究会议’,当然会邀请研究张氏现象的学者,而张氏现象是个新物理发现,做相关实验研发的团队数量很少、人数也很少。
  其中有一半以上都集中在‘张氏现象’群组里。
  自从电磁实验室公开研究成果以后,‘张氏现象’群组着实冷清了很长一段时间。
  那些参加了严厉华主持召开的‘zxz现象研讨会’的学者们都不说话了。
  这天群组里又热闹起来。
  崔济在群里‘显摆’了一下自己收到的科技部会议邀请函,还发了一句话,“谁收到邀请了?同去!”
  很快有几个人也发了自己收到的邀请函。
  其他没有发消息的,绝大部分就没有邀请函了,而现在的情况是没有邀请函,感觉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科技部发出的邀请函,是发给研究张氏现象的实验团队和学者,其他就是发给相关领域的顶尖学者了。
  如果不是顶尖学者,比如,物理院士,再也没有拿到邀请函,还怎么说自己从事张氏现象的研究?
  一封邀请函,就等同于上级部门的认可。
  认可,至关重要。
  专家,不是自己说出来的,是其他人送上的称呼。
  有人看到聊天很热闹,马上私聊发给了严厉华,询问是否收到了科技部的邀请函。
  严厉华正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他当时也看到了群里的消息,但完全就当做没看到。
  这一条私聊消息却让他破防了。
  “崔小泉?”
  “艹!故意的吧!”
  他甚至喷出了一口国骂。
  高海军问道,“还在想邀请函的事情?”
  “本来应该邀请你的,还是朱炳坤那个项目导致的。”
  “不是项目问题。”
  严厉华摇了摇头,“应该和复刻实验有关系,我们没做。”
  他叹了口气,这又是一大失误。
  在朱炳坤团队发布了成果后,好多实验团队都进行了复刻实验,他则是还想着被当成笑话的研讨会,也没有去带领团队做验证。
  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不敢也不想亲手去验证。
  复刻实验没做,就出问题了。
  张氏现象是个新发现、新方向,到目前研发上有进展的,就只有江州大学朱炳坤团队。
  科技部召开会议邀请专业领域学者,怎么判断是不是专业?
  当然要看成果!
  其他团队都没有研究成果,当然就要看复刻实验了。
  结果他连复刻实验都没做……
  “唉……”
  严厉华长叹一口气,他的名声变差了,没有了威望。
  张氏现象研究的圈子里,他现在是连话都不敢多说一句,处境已经够差的了,结果连科技部邀请函都没拿到,以后就更不用说话了。
  什么专家不专家,没人认可。
  连崔小泉这种,从来没正眼看过的家伙,都能过来打个趣?
  高海军安慰道,“也别想太多了,老严,你反过来想想,他们的研究有大成果,科技部要给张氏现象提级,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好消息。”
  “这还是好消息?”严厉华抬起头,满心不解。
  “你反过来想想。”
  高海军道,“张氏现象有这么大的突破,科技部这么重视,下一步研究,理论机制肯定是重大方向。”
  “张氏现象的理论机制,那不就是电磁物理、凝聚态物理吗?”
  “这可是我们的领域吧?”
  “一旦研究有成果,到时候其他人还能说什么,我们才是专业的。”
  严厉华顿时眼前一亮。
  他深吸一口气,开口道,“老高,你说的太对了!”
  “理论机制研究,我们才是专业的,看来要关注一下会议具体说了什么。”
  “年前,要针对性做准备,申请个项目。”
  “争取能做出成绩!”
  ……
  东港大学凝聚态物理中心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
  杨学文和严厉华不一样,他收到了科技部的会议邀请函。
  他的团队做了复刻实验,而且发布结果的时间只比崔济团队晚几个小时。
  杨学文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他实在想不出能高兴的地方。
  和张明浩的冲突是一方面,研究则是另一个问题。
  作为凝聚态物理中心的主任,东港大学的副校长,职位本身已经代表了个人能力。
  这可不是有关系能做到的。
  杨学文认为复刻实验不可能,是基于持续失败的实验,他去芝加哥大学进行交流也得到了同样的看法。
  当许丘建团队发布成果以后,他才会如此果断的暂停实验,并认为张明浩的实验有问题。
  但其他人不这么看,都认为他是故意去抹黑张明浩。
  他的名声更差了。
  现在他只待在研究中心,其他地方哪里都不去。
  学校很长时间没去过了。
  在收到了科技部邀请函以后,他也只是把邀请函随意放在桌上,随后走出门去了安伯驹的办公室。
  “老师!”
  杨学文喊了一声,坐了下来。
  安伯驹手里捏着邀请函,朝杨学文展示了下,开口问道,“学文,你也收到了吧?”
  “收到了。”
  杨学文有些没精打采的。
  安伯驹凝住了眉头,他很担心杨学文的状态,开口道,“打起精神,不要总是这样。”
  “学文啊,你还年轻,谁的人生路都不会一帆风顺,总会出现一些波折、起伏,都是正常的。”
  “重要的是,要能从波折、起伏中重新站起来,继续往前走。”
  杨学文抬起了头。
  安伯驹盯着他,满意的笑了下,继续说道,“这次科技部要召开的会议很重大,应该是要给张氏现象提级。”
  “我们所也要对这个研究重视起来。”
  “下一步的研究,理论机制必定是重大方向,在研究上,还是你带队进行,我相信你。”
  他说着起身拍了拍杨学文的肩膀,“你要明白一时的胜败不算什么,电磁理论机制,你才是专业的。”
  杨学文愣了愣,他的眼睛重新聚焦,整个人仿佛焕发了新生。
  对啊!
  在凝聚态物理的方向上,他们才是最专业的,以后的路还很长,一时的胜败又算得了什么。
  作为科研人员,科研才是最根本的,研究成果才在重要。
  有足够多的成果,还怕什么?
  ……
  应用电磁学实验室。
  朱炳坤、薛坤等人,对科技部的会议非常重视。
  重大会议,他们又要有人上台发言,可不能出现任何问题,他们近几天时间工作重点只有一个——
  反复写稿。
  他们要想好张明浩上台讲什么、怎么讲。
  朱炳坤、薛坤、陈帅,再加上一个老参谋韩晓旭,把写好的稿子改了一遍又一遍,紧张到仿佛他们是要上台讲一样。
  作为众望所归的主讲人,张明浩是一点都不紧张。
  他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锻炼、学习,一个都不能少。
  和之前相比,就是有很多时间待在理论研究办公室,和杜伟、赵林薇等人,讨论一下电磁理论机制问题。
  这天讨论的是高温超导的机制问题。
  高温超导理论机制和超导理论机制是不同的,后者利用bcs理论就能解释很完善。
  高温超导则更加复杂,也更具科研意义。
  张明浩是想理解更多的内容,但高温超导很多方面的理论并不完善。
  “最重要的是库伯对是怎么形成的。”
  杜伟解释了一大堆理论问题,继续道,“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好多的研究都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那就好像电子之间多了一种不能理解的力,就直接形成了库伯对……”
  他连续说了很多。
  张明浩并没有听下去,脑子里则一直环绕着一句话‘就好像多了一个力’。
  等杜伟全部说完以后,他像是说给自己听一样,开口道,“zxz,也是多了一种特性,是材料测定不到的特性。”
  他说完问道,“杜哥,你觉得两者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
  “呃——”
  杜伟顿时被问住了。
  张明浩问过以后,下意识使用了《关联感知》,随后马上眼前一亮。
  系统反馈的结果是,关联存在!
  “还真有关系!”
  张明浩惊的站了起来,他完全没想到会找到这种关联,张氏现象所不能测定到的材料特性与高温超导机制?
  两者存在关联,而且,关联性还不低,这代表了什么?
  这肯定是重大发现啊!
  一号啦,求一下保底月票~~~
  谢谢大家!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