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第19章 人会说谎,但资本不会!

第19章 人会说谎,但资本不会!

  第19章 人会说谎,但资本不会!
  “他是真想卖!”
  李嘉鑫愣了片刻,他盯着张明浩看,确定对方不是在开玩笑,心里还是感觉怪怪的。
  正常情况,都是直接拒绝啊!
  合作研发肯定是最好的,个人来说,和企业进行合作研发就能拿到大笔经费。
  虽然大部分经费都要投入到研究中,但个人也能拿到不少钱,经费中有一部分就是用于支付劳动费,项目负责人也可以给自己发奖金。
  而且,合作研发的模式不固定,一切都是可以谈的。
  另外,成果也很重要。
  研究有成果,个人就会变得更有名气、有权威,对未来发展非常有利。
  买断……
  “对啊!”
  李嘉鑫忽然明白过来,“对方只是个博士生。”
  “一方面是不懂,另外,可能对他来说,钱更重要。”
  李嘉鑫思索着看了眼薛坤,还给了一个特殊的眼神,意思就是‘可不是我们欺负人,是你的博士生真想卖’。
  他犹豫了下,开了价,“五十万!”
  张明浩直接站了起来,转身就要走,“你们只是想白白拿走研究方法吧?”
  五十万?
  器件和衬底关联的研究对半导体公司有多重要!
  五十万,连系统升级的钱都凑不到,还不如把研究捏在自己手里。
  杜诚赶紧过去拉住张明浩。
  等重新坐下来以后,李嘉鑫和王长江商议几句,又开了个价,“一百万!”
  张明浩凝着眉头,认真道,“你们应该很清楚模型的重要性。”
  “我昨天已经说过,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填充,模型就能继续完善。”
  “只是现在范围性的计算,已经能很有意义,进一步缩小参数范围,甚至可以用来计算尖端半导体器件所需要的衬底。”
  “你们会省下多少时间?研发上少投入多少经费?”
  “十倍?百倍?”
  李嘉鑫也清楚张明浩说的是对的,他和王长江、杜诚又商议了一下。
  王长江开了加,“一百三十万!”
  “还是少。”
  张明浩拒绝的很果断,“你们研发基地顶尖的研究员,一年薪资都不止这个数。”
  “那不一样!”
  杜诚立刻争辩道,“这个模型是否能完善以及能完善到什么程度,都是不确定性的。”
  “而且后续也需要大量投入,难度高、投入也高。”
  张明浩道,“你们是买断研究方法,方法都给你们了,我也不能再继续研究,对吧?”
  他叹了口气,哀声道,“我可能一辈子就这么一个好的想法了……”
  一句话叹息,让其他人都深有同感。
  做科研工作的人,都清楚好的想法有多么难得。
  那些国际学术大奖的得主,大多一辈子就完成一个大研究,后续则变得平平淡淡,什么可谈的成果了。
  薛坤、朱炳坤外加陈帅,三个人的眼神都变得不友好。
  李嘉鑫打了个冷颤,不得不继续加码,“一百五十万……”
  “两百万!”
  张明浩直接开价了。
  “两百万太高。”王长江说着都有些着急,“一个研究方法,我们自己也可能想出来……”
  “真的吗?”
  张明浩嗤笑一声,“那么简单能想出来,你们也不会来买研究方法吧。”
  那是当然的。
  在对模型进行验证以后,他们就组织人手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但根本找不到模型和实验数据的关联。
  关联都找不到,更别说想研究方法了。
  接下来,双方就开始了拉锯战,就像是菜市场砍价一样,你一句我一句,唇枪舌战的砍着价。
  三个中年人,对一个年轻人,但年轻人完全不落下风。
  其他人只能静静地看着,连一句嘴都插不上。
  最终,价格被定在185万上。
  “成交!”
  李嘉鑫轻呼一口气,他对于结果还是很满意的。
  昨天说要买模型的研究方法,也谈了一下出价问题,石耀坤说‘200万以下’可以直接决定。
  185万,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了。
  张明浩也感到很满意,185万,税后也有一百万以上。
  系统升级的财富需求直接达标。
  而且,对方拿到了研究方法,就真的能研究出来吗?
  这可不是他坑人!
  研究方法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对方的研发能力有限,有方法做不了就只能怪自己吧!
  ……
  李嘉鑫三人走了。
  买断价钱谈好,也不是当即就进行交易。
  后续对方会派专门的团队过来,要签订转让合同、协议之类。
  其他人还没走。
  他们围着张明浩问来问去,尤其是薛坤,更是有种怅然若失之感,“研究方法,就这样卖了?”
  “你真想好了?”
  “现在还可以变卦,反正没签合同,只是口头上达成协议……”
  他还是觉得太可惜了。
  就像是张明浩说的,可能一辈子就一个好的想法了。
  朱炳坤、陈帅,甚至是周奇也都觉得很可惜。
  周奇的想法不同,他是站在学校的角度考虑,有合作项目当然是最好的。
  换做是个人角度……
  “185万啊!换成是我,我也卖!”周奇心里酸酸的。
  他一个月就能拿到七千块,到年底外加奖金都不够十万。
  对方卖了个研究方法,拿到了自己二十年的收入。
  哎~~~
  张明浩不在意的笑道,“他们想自己研究,就去研究吧。”
  “而且,他们不一定能做成……”
  什么意思?
  朱炳坤几人都有些不解,但也没有继续劝说。
  毕竟,185万!
  这是普通人一辈子的收入了,还怎么劝?
  周奇回了行政楼办公室。
  王贵元正悠哉的喝着茶,见周奇一脸失落,顺嘴问了句,“看你这样,是没谈成吧?”
  “正常!”
  “换成个中型企业还有可能,新创科技,这种大型半导体公司,有什么能和我们学校合作的……”
  “合作是没谈成!”
  周奇说着话音一转,“但是,人家谈成了买断,买断研究方法!”
  “买研究方法,做的过份了吧?”
  王贵元下意识说道。
  “过份不过份……无所谓了吧,重要的是钱给够了!”
  “多少?”
  “185个……”
  王贵元张着的嘴没再合拢,好半天才确认般问道,“185万?”
  周奇用力点头。
  王贵元咽了咽口水,一个博士生想的研究方法,卖了185万?
  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
  ……
  中午,朱炳坤、陈帅以及薛坤三人,再包括张明浩,到学校南侧教职工食堂二楼吃饭。
  朱炳坤请客,一桌子点了八个菜。
  陈帅坐在张明浩身旁,不断说着,“你跟薛坤做实验,不适合。”
  “你在计算物理上多有天赋啊,就应该朝着适合的方向发展……”
  他是想劝张明浩换导师。
  比如,他自己。
  如此天才的学生,谁不喜欢啊?
  薛坤听的脸色直发黑,但也没有打断,因为就连他都觉得,张明浩在数学、计算物理上非常有天赋。
  数学,拿出让孟国庆惊讶的应用数学成果。
  计算物理,半导体衬底和器件关联模型就是明证,一个研究方法就卖出了185万的高价。
  虽然,有些可惜……
  不管怎么说,他觉得让张明浩跟着自己做物理实验,是浪费天赋了。
  张明浩只是笑笑,“陈教授,谢谢。”
  “我还是想继续跟着薛老师读博,我来江州大学,就是因为有薛老师在。”
  薛坤顿时欣慰的笑了。
  朱炳坤开口了,他直接问到了关键,“张明浩,你那个模型,能用来计算锡烯的衬底吗?”
  陈帅和薛坤也都不说话了。
  这是主题。
  电磁超材料项目是他们都关心的,前置实验失败以后,他们决定走‘热电材料的基础实验’方向。
  但‘热电材料’只有小成果,根本看不到前景。
  如果新模型能用来计算锡烯的衬底,当然反过来继续研究锡烯最适合。
  张明浩道,“模型只能计算出大致范围,即便是完善了,也无法准确计算出锡烯制造所需要的衬底。”
  他说完补充了句,“锡烯和半导体还是有区别的。”
  朱炳坤理解的点头,但心里还是稍稍有些失望。
  薛坤、陈帅也同样如此。
  张明浩继续道,“不过,我还是认为项目组应该继续做锡烯。”
  “锡烯方向,不应该只是去制造锡烯,也可以做其他的研究。”
  “项目组一直做锡烯,有很多以碲化铋为衬底制造锡烯的实验数据,也可以去研究这些数据。”
  他思索着,继续开口,“失败的实验也是有价值的,可以用实验数据对比碲化铋表象来进行分析,或许就能有发现。”
  项目组实验目标,一直都是以碲化铋为衬底来制造高质量的锡烯。
  实验产物的特性更接近锡烯,就叫成功。
  特性远离,则被定义为失败。
  如果衬底材料,也就是碲化铋,和实验产物不存在直接关联,失败的实验数据自然就没什么意义。
  反之,每一次实验数据都很有意义。
  这些数据都可以用来分析碲化铋和锡烯的关联。
  当庞大的数据放在一起,也许就可以找到某种规律或者有新的发现。
  朱炳坤仔细琢磨着,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锡烯方向失败了,但失败的研究也有意义的,数据都放在一起,分析锡烯和碲化铋特性关联,就像是构造半导体衬底和器件特性关联一样。
  到时候,也能找到某种规律。
  规律本身就是成果,更不用说,能根据规律找到制造锡烯的方法了。
  朱炳坤顿时满脸惊喜。
  等饭局结束后,他忍不住对薛坤叹道,“你这个学生真是了不得啊!”
  “数学天才,计算物理也能行。”
  “研究上也很有想法,感觉我们的项目,还是要指望他啊……”
  一切的前提,还是碲化铋特性和实验产物存在关联。
  两者不存在关联,实验数据也会没有任何意义。
  他们都相信关联是存在的。
  半导体衬底和器件特性存在关联,锡烯也具有半导体特性,制造过程都很类似,当然也存在类似的关联。
  至于模型是否正确……
  人会说谎,但资本不会!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