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第232章 王察夯车惊坚土,侯谋枢轨绘宏篇

第232章 王察夯车惊坚土,侯谋枢轨绘宏篇

  “咚!”
  “咚!”
  “咚!”
  地面突然震颤起来,嬴政等人扭头看去。
  只见不远处,一辆怪形怪状的巨车缓行向前。
  这车子比寻常马车略大,车身两侧各有一根粗铁杵,铁杵顶端裹著厚厚的铁皮。
  隨著车內蒸汽运转,铁杵“咚咚”地砸向地面。
  每砸一下,地面都会往下陷半寸,连带著地面都在颤动。
  而那扬起的尘土被车旁的挡风板挡住,不会溅到工匠身上。
  “咦,这又是何物?”
  嬴政眸中闪过好奇之色。
  一旁的李斯猜测道,“这东西,倒像是夯土垒实地基用的。”
  嬴政上前几步,来到那巨车垒实过的地方,用脚向下狠狠地踩了踩。
  只觉那原本鬆软的泥地,经过那种巨车反覆捶打后,竟变得比石头还坚硬。
  不由露出几分惊讶之色,他突然扭头四处看了看,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
  而一旁的顿弱则是立刻找一旁的工匠借来了锄头,递给了嬴政,“陛下。”
  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拿过锄头,朝著地面敲了敲。
  咔!
  咔!
  锄头敲在地面上,只留下两道浅浅的白痕。
  嬴政再次用了些力气,却也只是在地面上敲出了两个细微的小坑。
  一旁的顿弱见状不由得咋舌:“这玩意比用夯石砸得还结实得多。
  而且按照这个进度,这一辆车,一天就能夯好半里地的地基!”
  “这种建造效率,未免也太高了!”
  嬴政將锄头放到一旁,目光巡视整个工地,眼底流露著明显的兴趣和好奇。
  只见那热火朝天的工地之中。
  数百名墨官穿梭在工地间,或是操纵蒸汽器械,或是则施展机关术。
  有人將巴掌大的“木鳶”放飞到空中,木鳶下方掛著细线,用来测量城墙的垂直度。
  有人拿出“转石机”,將不规则的石块快速打磨成方砖。
  还有人推著“运料车”,车底装著小铁轮,顺著预先铺好的木轨滑行,运料速度比人工挑担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些机关器具与蒸汽器械配合,全是奇思妙想,在这洺水岸旁那是平地起高楼。
  嬴政站在场中,看著眼前一幕,渐渐陷入沉思。
  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而就在这时,一声夸张的惊嘆惊醒了他。
  “俺滴娘嘞!“
  嬴政扭头看去,只见一名故赵的工匠正蹲在城墙根下,手里的泥刀都忘了动。
  一双眼睛瞪得老大,一眨不眨的看著蒸汽举重机,嘴里不停念叨。
  “俺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厉害的物件!
  就这举重机,搬一块大青石就那么一眨眼!
  就这活儿,够五个壮汉抬半天的,一个这玩意干上半天,抵得上五十个人都不止!”
  一旁的顿弱想要將这老工匠驱赶走,避免他惹怒了嬴政,却被嬴政伸手阻拦。
  嬴政饶有兴趣地看著那老工匠,上前两步似有交谈之意。
  却在这时,
  另一个年轻工匠凑过来到老匠身边,指著刚垒好的城墙,声音里满是惊嘆:“周叔你看!
  这城墙又厚又高,青石板垒得比尺子量得还齐,才一天就起了这么大的模子。
  照这速度,不出一个月,咱们武安城的新城墙就能圈起来了!”
  “可不是嘛!”
  另一个工匠擦了擦额头的汗,笑著说,“以前咱们盖个城门楼子都要三个月,现在有这些宝贝,怕是用不了多久,武安城就要比邯郸还气派了!”
  “你们说咱们这位武威君是不是神仙来的?
  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就算了,这些东西也能够弄出来!
  你说都是长了一个脑袋,人家那脑袋里面,怎么就装了这么厉害的东西?”
  “要我说,咱们武安城有这位侯爷在,以后那也得是天下名城一座!”
  “这还用你说?”
  “哈哈哈哈……”
  在诸多工匠们的惊嘆议论和谈笑声中,嬴政脸上露出一抹笑意,穿过热闹的工地,去寻赵诚了。
  与此同时,洺水岸旁的一座高亭之上。
  禽滑离正拿著一张羊皮草图,站在赵诚身边,指著草图上洺水旁的边界標记。
  “侯爷您看!
  咱们把武安城的蒸汽中枢设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
  这里紧挨著洺水,取水方便,不用额外挖渠。
  而且就在铁矿和工坊中间,从铁矿运矿石到冶铁坊,再从冶铁坊运钢材到器械坊,都不用绕路,运输时间能省一半!”
  他又指著草图上的虚线,那是规划中的驰轨线路:“等咱们把新城墙扩建到这里,再让驰轨贯通矿区、工坊、冶铁坊,整个武安城的蒸汽器械线路就彻底盘活了!
  到时候造润田机、造连弩战车,甚至运输粮食,都能事半功倍,比从前快上七八倍都不止!”
  赵诚站在高亭上,目光掠过工地,又落在旁边的工业区模型上。
  那模型是用木头和泥土做的,分区清晰。
  中间是蒸汽中枢,周围环绕著器械坊、冶铁坊、织坊、木工坊,最外侧是学徒院,每个区域之间都有细小的木轨连接。
  等这里建成后,整个工业区会像一台精密的机器般运转,大大提升所有坊区的工作效率。
  而这还只是他构想中的第一步。
  等工业区稳定运转,建造效率提上来后,他便要著手扩建整个武安城。
  先把新城墙往外扩十里,將城郊的农田、村落都囊括进来。
  再用穿渠机挖通洺水的支流,用挖泥船清理河滩的淤泥,开垦出万亩荒田。
  地有了,人自然也要跟上,他已让人去秦国调派老秦人来此定居。
  那些安置在潁川郡的血衣军遗属,也会陆续迁来,填补人口空缺。
  到那时,他还要在城內建造砖木排屋,让这些老秦人和军属有房可住。
  再开闢市集街道,方便百姓交易。
  设立墨官学堂,传授蒸汽技艺和机关术。
  再建一所血衣学堂,培养能文能武的人才……
  最后,让驰轨车一直铺到全国各地,將武安城打造成故赵与秦国之间的贸易中枢,让这里成为真正的“天下粮仓”与“器械之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