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第73章 秦王亲赐美侍女,韩公主竟在其中?

第73章 秦王亲赐美侍女,韩公主竟在其中?

  章台宫前殿。
  赵诚在礼官的指引下,先是稽首拜秦王,而后顿首礼再拜象徵社稷的秦襄公石鼓,最后空首礼拜太庙宗室牌位。
  每拜皆由宗正寺卿唱赞:“爵尊德配,兵强民服”。
  “分符!”
  秦王以天子剑挑开青铜匣封泥,双手托符齐眉。
  这大良造爵符金质嵌玉,长七寸二分,宽二寸五分,取秦制七数,象徵军权。
  符身以赤金铸造,正面阴刻双线虎纹,头向王廷,尾指受封者。
  虎爪交握处铸【大良造】三字鸟虫篆,尾端凿刻受封者姓名【赵诚】与授封年份【秦王政十六年】。
  背面满布甲冑连云纹,象徵披坚执锐的军功荣耀。
  符体中分,左符由赵诚执握,右符会当场封存於王室金匱,封口鈐符璽令印硃砂泥。
  赵诚向前单膝跪地,以捧圭式接符,掌心向上,虎口成方,象徵承天授命。
  接符瞬间,殿中三十六名锐士齐击金鐸,声震殿瓦。
  “授印!”
  赐印綬,这印綬与爵符不同,为隨身之符。
  金龟纽印,取守土如龟之意,印文为“大良造赵诚之印”配赤黑色綬带,綬带末端缀青铜小戈,走动时叮噹作响,警示庶民迴避。
  嬴政取印綬绕过赵诚颈后,从左肩斜挎至右腰。
  赵诚口念“印綬在身,王法在侧,敢有违逆,符碎人亡”。
  “验舆!”
  治粟內史捧起青铜托盘而来,上置竹简租税券。
  御史大夫当庭宣读:“封大良造赵诚食邑潁川郡三千户,兼领博山泽渔利!”
  潁川郡就是赵诚率八千轻骑打下来的地方,如今被设置为秦国潁川郡,此处封邑暗含镇抚韩遗民的军事考量。
  当然,镇是確实镇了,抚不抚那就不知道了。
  “食邑之地每户年纳粟三石、布二匹,其中六成上缴內史府,四成归大良造赵诚。”
  “食邑內可设税官三人,由大良造自选,需报治粟內史备案,可截留过境商队十分之一货物充作军资。”
  “另有庶子名籍简,赐庶子八百人,其中私卒三百,可充亲卫,耕卒五百,用於屯田耕作。
  庶子户籍从编户齐民中划出,直属赵诚麾下,不服国家徭役,唯听封主调遣。”
  在这宣读之中。
  赵诚跟隨礼官指引,当场用佩剑挑开租税券封绳,拿出竹简制的租税券。
  而后以舌尖舔尝竹简边缘,象徵尝民之苦。
  再以符身稜角在图记上压出凹痕,象徵划土为界,守土如符。
  “赐轩车!”
  太僕赵高署四名厩吏牵出駟马轩车。
  前方四匹河曲战马都是肩高五尺,毛色纯黑。
  鼻端更有白星破阵痣,马具为青铜错银轡头,额心嵌菱形玉饰,马鞅系八片青铜甲叶,象徵八面威风。
  车軾雕戈矛交击纹,车盖为玄色锦缎,边缘绣十二道红色齿纹,对应十二时辰,寓意王命无时不达。
  车右立大良造牙旗,旗杆长三丈,以熊皮包裹,旗面绘黑色战虎踏碎韩国冕旒图案,象徵赵诚以灭韩封此爵!
  “呈甲第!”
  又有將作少府呈上甲第图纸,这图纸縑帛绘製,长宽各三尺,边饰云雷纹框。
  少府当眾宣读宅邸规制:
  “甲第选於咸阳渭阳里,占地九亩,正门开三门洞,中门宽一丈二尺供轩车通行,侧门各宽六尺,供宾客与庶子出入”
  “门前可立一对青铜棨戟架,插十二支殳,示武而不杀!”
  “正堂面阔七间,类七星列曜,进深五架,合五行相生……”
  “宅邸东侧设露天演武场,立试剑石……”
  甲第是早就建好的,距离宫殿不远,是高级官邸的核心区域,在赵诚回来之前,就已经改建完毕。
  赵诚现在去就能住。
  不过他也不甚在意,自己就一个人,住得怎样也不能如何?
  在军中一直住在简陋营帐之中,尚且住得舒服。
  好似是知道这一点,却听將作少府又读道,“陛下为赏奇勋,特赐贴身美人侍女十六人掌內宅事务,负责贴身照料、庖厨、洒扫、女红。”
  “另有门房四人,仓廩三人,马厩四人,书吏一人,杂役八人……”
  还赐美人儿?
  赵诚微微愕然。
  好,这下热闹了。
  大臣们也是神色古怪,赐美人侍女,这少年神將血气方刚,大王这是投其所好?
  万一食髓知味,到时候每日耽於美色,岂不可惜?
  顿弱却是神色一凝,他心知嬴政何意。
  这是考量!
  英雄难过美人关。
  赵诚是神武无比不错,但他也是少年,而色是少年第一关。
  大王这是要以美色来验看赵诚性情,毕竟赵诚生平之中,其余都很好。
  但实在是没有遇到过什么美人,也就不会生出什么情愫,自然看不出面对美色如何。
  想著,顿弱心中越发坚决,这大腿他抱定了!
  只是在此之前,赵诚不能跌在这一关上。
  只要不太过分,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应该吧……
  而下方的將士们则是笑了起来,一个个眉飞色舞地看著赵诚。
  “陛下赐了將军美人!”
  “哈,还有这等好事,不知道会不会给我们也赐上几个?”
  “別想了,你要是有將军那份神武,才有这个可能。”
  眾將士羡慕,却也与有荣焉。
  此时眾仆被带了上来,安排在赐予赵诚的轩车一侧,等赐爵之后,会隨赵诚回去宅邸。
  这些外宅的僕从,皆著青布短衣,衣领绣大良造徽记。
  而那十六美侍女则是衣著鲜丽,更衬得面目娇媚可人儿。
  赵诚打眼一看,顿时无语。
  其中竟有那两名韩国公主和两名王公之女!
  除此之外,一些貌美拔群的贵族千金也在其中。
  之前韩王和那些贵族主动进献的时候,被赵诚杀了几个嚇退,没想到如今竟然又被大王塞了回来。
  这下好了,大王亲赐,杀也杀不得了。
  也罢,总比赐下一些五大三粗的悍妇顺眼多了。
  赵诚只是志不在此,又不是不近女色。
  好看总比难看强。
  “寡人拜你为上將军,你可想好领哪一军?”
  赵诚按剑笑道,“臣自然要领大秦最锋锐之军,不贵多,但贵精!”
  嬴政定定看著他,笑意盎然。
  “寡人听闻,你在韩境攻伐之时,所过之处,韩人无不闻风丧胆,惊呼血屠阎罗。”
  “既如此,便建立血衣锐士一军,將三千铁鹰锐士併入其中,其余名额,你亲自选拔於三军,练兵作战,由你一言而决。”
  “寡人只要求,此军更胜铁鹰锐士军,如何?”
  铁鹰锐士,起於商鞅变法之后,这一军的存在,相当於后世中的王牌特种兵。
  其中每个人都是经过千里挑一的残酷选拔。
  需要精通剑术、长戈、弓弩等多种兵器。
  剑术需能在十招內击败普通锐士。
  使用长戈时,需展现出极强的力量与技巧,能轻易破盾、鉤杀。
  而弓弩考核更为严格,需在七十步外连续三箭射中靶心。
  参选者还需具备出色的战术思维,能在模擬战中迅速分析局势,制定合理战术,协同作战。
  如此,才能进入铁鹰锐士。
  所以,在其中隨便找出一个人来,就能在体能,武艺,战术素养等全方位碾压普通锐士。
  甚至能够轻鬆以一当十。
  而且铁鹰锐士擅长多种战术,尤其以奇袭、破阵战术著称。
  在奇袭作战中,他们凭藉出色的身体素质和隱蔽能力,可长途奔袭敌方重要目標,如粮草輜重营、指挥中枢等。
  此外,铁鹰锐士还具备极强的独立作战能力。
  即使陷入重围,也能各自为战,相互支援,凭藉精湛的武艺和顽强的意志,杀出一条血路。
  这一军自诞生以来,在秦统一六国的战爭中屡立奇功,辉煌战绩至今仍然在军中传唱。
  唯一的缺憾就是人数始终多不起来,始终维持在两三千左右。
  毕竟標准太高了,就算是突骑营的精锐,也无法与之相比。
  而正巧,赵诚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完美符合这个条件。
  但上將军之职,又不能只统领三千人,不然岂不是成了虚职?
  乾脆,嬴政直接为赵诚开设血衣营,將铁鹰锐士併入其中,再让赵诚自己去选拔,按照他自己的標准去练兵。
  最终搞出多少来,就让他领多少。
  反正都是自己家的兵。
  赵诚大为满意,行礼肃拜,“此策正合臣意,必竭股肱之力!”
  “臣有问,陛下何日灭赵耶?”
  嬴政露出欣慰笑容来,突然抬手,状似无意地拍了拍赵诚的肩。
  奈何赵诚实在高大,这动作也没法太自然。
  不过他一拍就回了手。
  嬴政负手立於咸阳宫闕,玄色冕旒隨著北风轻颤,远眺赵国方向的目光似要穿透层云。
  诸多回忆涌上心头,再看赵诚立於身前,又是自信勃发。
  “韩国灭而腾东出之地,汝可待时而动,待时机一到,孤自会命你你率血衣锐士饮马漳水,將邯郸城垣踏作齏粉!”
  赵诚自然知道嬴政所想为何,“臣已迫不及待,不如明日起兵攻赵如何?”
  嬴政一惊,看了看赵诚,这小子怎么比寡人还急?
  竟还催著自己去打仗的?
  你不是才封了大良造,真就不打算歇息一阵,享受享受生活?
  他哭笑不得,指尖点了点赵诚,“真不愧韩人称你血屠阎罗,刚刚灭韩,就想屠赵……”
  “莫急,莫急。”
  说著,他大手一挥,“敬太庙,饮至礼!”
  將赵诚的捷报、俘获的王璽等物呈於太庙之前,以高宗室先祖大捷。
  而后殿前奏响《秦风?无衣》军乐,献俘於阶下。
  嬴政赐“卮酒”於赵诚。
  群臣按爵级赐胙肉之际,嬴政下令封赏六千轻骑。
  除按斩级赐爵外,另赐锐士田宅,比普通封赏,还多三倍有余!
  眾將士欢呼雀跃时,赵诚命冯全递上一份名单。
  这名单以布为纸,敌血为墨。
  其上记录的每个人,都是在战场拼命隨赵诚衝杀的英勇同袍。
  他们拥护著赵诚一路衝杀,会因为敌军围杀赵诚而狂怒,也会因为赵诚破城斩將而欢呼。
  会在没日没夜奔袭时不发一言紧紧相隨,也会在打了胜仗之后提著胆子和他们的將军开玩笑。
  在最艰苦,一整天都吃不上一顿军粮时,他们不叫苦,不掉队。
  在最危险,破城衝杀的时候,他们一往无前,绝不后退。
  每一个人的面容,赵诚都是歷歷在目。
  闭上眼睛,许多人壮烈离去的画面也会涌上心头。
  赵诚破军屠城之时,心中毫无波动。
  但每每想到这些画面,却心绪难言。
  他睁开眼睛,肃穆面容,深深拜礼於嬴政。
  “陛下,臣尚有一请,乞听末议。”
  嬴政自始至终都没见过赵诚如此肃穆认真,不由好奇的看了看那染血的布。
  而眾將士看到那血布,都是心神一颤。
  许多刀劈在骨头上都不吭一声的硬汉,看著他们的將军深拜君前,硬是红了眼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