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嘉靖穿越庆帝,从庆余年开始修仙> 第157章 大庆出了个青词状元

第157章 大庆出了个青词状元

  第157章 大庆出了个青词状元
  束手而立,恭敬站在御书房內的贺宗纬,神情微愣,在他看来陛下可能会问他一些治国方略,
  亦或者是经义策论,没想到陛下居然会让他现场写出一篇青词。
  “怎么?朕出的题目难住你了?”嘉靖轻笑一声,目光看向站在面前的这个年轻人。
  “草民草民自当谨遵圣命!”贺宗纬突兀惊醒,想起陛下现在仿佛已经真正修仙,现在让他御前写出青词,而不是经义策论也有道理。
  想到这里,贺宗纬心中释然,无论是青词还是策论,他认为难不倒自幼饱读诗书的自己。
  只要是能有晋升之途,让他写策论还是青词,又有什么区別呢,
  嘉靖看著贺宗纬神情大定,明白贺宗纬已经准备好撰写青词,他在御前桌案上轻敲了几下。
  紧接著侯公公双手捧著宣纸毛笔,手底下几个小太监,抬著低矮案几走了进来。
  方才侯公公在门外,耳边听到陛下准备考教贺宗纬,便立刻让人下去准备宣纸毛笔和案几。
  他心里知道,不论陛下准备考教贺宗纬什么,这些文房用具要提前备好,可不能等著陛下伸手要,自己才行动。
  长年侍奉多位皇帝,侯公公深知要时刻领悟陛下用意,不能干看著等旨令。
  侯公公和几名小太监,將贺宗纬要用的案几和宣纸毛笔摆放好,便躬身退了出去。
  贺宗纬提起精製狼毫,心中开始沉思起来,陛下喜欢修仙长生,现在还疑似修仙成功重返青春,如今要他自己撰写青词,应该从哪个方向入手。
  思来想去,贺宗纬还是决定,从陛下修仙出发,青词要体现陛下修仙有成的这一点。
  贺宗纬深吸一口气,狼毫笔尖轻触宣纸,墨跡行云流水般,开始在纸上行走。
  上启飞玄真君、忠孝帝君、万寿帝君:
  贺宗纬在京都这段时间,也知道嘉靖皇帝新建玄穹宝殿,里面供奉著飞玄真君、忠孝帝君、万寿帝君三尊神位。
  他还听坊间传闻,这三尊神位乃是陛下的道號化身,自己现在写青词以这三尊神位开篇,自然能获得陛下欢喜。
  写完启圣开篇一句,贺宗纬继续挥毫泼墨,开始书写青词正文,
  约莫过了几刻时间,趴在案桌上伏案写作的贺宗纬,终于洋洋洒洒完成了一篇青词。
  贺宗纬搁下狼毫,双手捧起墨跡未乾的青词宣纸,恭敬地向前迈了半步,却又不敢靠得太近,
  在距离御案五步处停下,深深躬下身去。
  “启稟陛下,草民斗胆擬就青词,诚惶诚恐,伏乞圣览,如若词句有褻瀆天威之处,万望陛下恕草民愚钝之罪。”贺宗纬说话时额头沁出细汗,捧纸的指尖微微发颤。
  嘉靖抬头警了贺宗纬一眼,伸手一张,贺宗纬惊觉手中宣纸无风自动,悠悠飞到了陛下手中。
  见此情景,贺宗纬心头大惊,他是第一次见到陛下展露神跡,终於明白坊间传闻不是说笑,陛下如今真的能够施展仙术贺宗纬不是傻子,他见过一些强大武者施展武功,要想像陛下这样从容將宣纸摄过去,除非是大宗师境界的武者,才能灵活自如,外放运用自身真气。
  他不知道陛下用的是真气还是仙术,不过无论是仙术还是大宗师境界的武者,在他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眼里,都是堪称神明的强大存在。
  嘉靖轻轻挥手,將贺宗纬撰写的青词隔空拿了过去,双手拿著宣纸。
  目光扫过纸上所写的青词,声音悠悠念了起来:“乘龙琴而游碧落,星冠染露;握雷印以镇玄黄,云履生霞;蓬莱路远,觅得不死药;黎庶情深,怎舍社稷舟;若得苍生俱饱暖,甘墮轮迴九万年。”
  “好,好,好。”嘉靖將贺宗纬写的这篇青词念完,口中连诵三声好。
  这篇青词,让嘉靖的记忆回到了曾经一位故人身上,直至今日,嘉靖还记得,故人那篇青词其中两句所言:离九霄而膺天命,情何以堪;御四海而哀苍生,心为之伤。
  故人所写的那篇青词,字也好,词也好,意也好。
  贺宗纬写的这篇青词,虽然不如曾经那位故人写的好,不过念在贺宗纬尚且年轻,能写出这篇青词已经实属难得,算得上一篇还看得过去的青词,品级可以称为尚可。
  “你虽年幼,诗词歌赋尚且有几分水准,仅凭这篇青词,你在同龄读书人中,已经足以称得上,年轻人中的者。”嘉靖將这篇青词放在御书房案桌上,对贺宗纬开口称讚。
  面对陛下讚赏,贺宗纬心头喜悦,眼神中难掩激动神色,可他还是没有御前失態,行为举止,
  颇有几分青年才俊的从容仪態,表现得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微臣愧不敢当,这点儿萤烛末学,不过偶得陛下天恩点拨,方能窥见一丝道韵玄机,臣今日之作,实乃仰承陛下仙气所感。”贺宗纬拱手深深一揖,姿態恭敬回话。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必过於恭谦。”嘉靖隨意抬手,言语间语气平淡。
  嘉靖对贺宗纬的確不是过誉,他话中的夸讚有几分真情实意,
  因为此时在他的识海中,能清楚感应到,一股香火愿力飘散过来,从庆国天命沙盘中,微型皇宫和沙盘上的微缩贺宗纬头顶传来,
  这股香火愿力,来源於贺宗纬所写的这篇青词,只因这篇青词开篇首句启圣,表明了是献给飞玄真君、忠孝帝君和万寿帝君。
  嘉靖在玄穹宝殿里塑立的三尊神位,让世人供奉的就是他自己,这篇青词產生的文脉愿力,自然匯聚到了自己识海中的天命里。
  不同於一般百姓祈愿產生的香火愿力,这股文脉愿力更加精粹,精纯,数量比百姓祈愿要多出不少。
  隨著这股文脉愿力匯聚到识海天命中,嘉靖顿时感觉,加持在自己身上的庆国气运增强了一丝,吸收天地真气,將真气转化成灵气的速度也更快。
  而且这些香火愿力和文脉愿力似乎还有奇效,在他的识海天命沙盘上方,这些香火愿力和文脉愿力,逐渐匯聚在一起,依稀有悉数聚拢的跡象。
  如今香火愿力和文脉愿力较少,嘉靖暂时不知道这些愿力,聚拢在一起会形成什么,只得等以后愿力数量积累足够,才能初窥全貌。
  嘉靖注意力从识海天命中离开,目光略过毕恭毕敬站在原地的贺宗纬,开口念诵诗云:“鬱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胃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贺宗纬听闻陛下出口成章,念诵的这篇诗句,登时惊为天人。
  他没想到陛下诗词才学同样惊世,这首诗句辞藻朴实无华,却念诵出了寒门子弟晋升无望的无奈,让他这个寒门子弟听著,心中大为感动。
  没等贺宗纬感概,嘉靖念诵完诗句后,继续开口说道:“从今日起,你就去翰林院担任六品修撰,兼领通政司右参议,特许入仁寿宫参议政事。
  在翰林院担任修撰的时候,主要负责精研撰写青词,日后青词写得更好,还有重用。”
  贺宗纬闻言心神俱震,初见陛下就获得正六品以上的官职,心中感激难以言说,眼眶瞬间通红他猛地撩起衣摆,双膝重重跪伏在地上,额头贴地重重叩了几个响头,发出“咚咚”闷响。
  “微臣,叩谢陛下圣恩,寒窗苦读十余载,幸得陛下圣主明君垂怜,今后肝脑涂地,万死难报陛下重恩。”不由得贺宗纬难掩激动,这可是正六品的官职,更是兼领五品通政司右参议。
  以后只要自己不犯大错,勤勉工作,早晚能普升到五品官职,这是多少士子穷极一生,才能实现的目標,就这么一会儿的工夫,仅凭一篇青词,陛下就將他拔擢到了许多人一辈子的终点。
  这如何不令贺宗纬心神激动,在他的眼中,陛下完全就是自己的再生父母,以死报君恩,並不是口头说说而已。
  “起身退去吧。”嘉靖指尖轻叩身前案桌,说话声音平淡。
  “是,微臣告退。”贺宗纬平復住心中激动,躬著身子,毕恭毕敬地倒退著离开御书房。
  从今天起,他也是有官职在身的朝廷命官,自己的人生毫无疑问,就此发生顛覆性改变。
  这一切仅仅只是陛下一句话,欣赏他的一篇青词,就轻而易举让他迈入朝堂。
  贺宗纬怀著复杂心情退出御书房,门外早就有小太监等著,带他去领取翰林院修撰的官袍,领了官袍和官印,贺宗纬就能去翰林院任职,从今往后,他贺宗纬也好起来了。
  御书房中的嘉靖,神识一直在注视著贺宗纬离开,这个年轻的读书人,今天无意间,倒是给他带来了几分惊喜。
  嘉靖没想到身负文气的读书人,为自己称颂撰写的青词,还能提高识海中的文脉愿力。
  看来以后要多养一批身负文气的读书人,专门为他撰写青词,歌功颂德,让自己早日真正成仙得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