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1977,重回和堂弟换亲前> 第124章 看到报纸的「傅明彦」

第124章 看到报纸的「傅明彦」

  公安部的值班室里,工作人员正在把报纸分门別类了,每个办公室都会因为政治需求订阅了不少报纸,现在需要按照要求进行分类。
  单位最晚入办公室的年轻干事员们错开时间纷纷来领报纸,很快一摞报纸就到了各个机关办公室里。
  《北京晚报》这份报纸在其他的门类里是属於相对贴近百姓实事的,不少领导们都优先选择《北京晚报》来看,等到晚点有空了再啃政策性更强的报纸。
  报纸的头版头条目前还是国家政策比较多,这些政策晚点再解读也来得及,先看看首都发生了什么大事。
  油墨味道很重的报纸被翻开,很快就看到了第二页的內容。
  《天安门广场上温馨相遇,热心人送失忆女兵回家》
  这篇报导放在了第二版面,几乎占据了第二半边的大半江山,报导的正中心位置是孙宜贞和冯文芷抱在一起的照片,旁边站著了武装部、公安部的领导干部。
  在跳过了第一版政策性的文章以后,不少人都开始看这篇新闻报导。还有人眼尖地发现了照片里公安部的影子。
  仔细一看,果然入镜的是顾部长。
  “哎呦,这里面还有我们单位的事吶。”
  仔细看一下文章,里面提到了公安部,公安部的干部们看得更仔细了。
  徐天裘为了让2月23日的报导更有戏剧性,所以隱去了傅明彦大学生的身份。
  只说他是新婚后携一家人到北京旅游,拍照留念的时候偶然之间发现了清洁工王翠的眉眼让他有些熟悉。
  清洁工王翠同志抓住机会拜託傅明彦回忆,之后和傅明彦握手,傅明彦发现了老茧的不对。
  等到傍晚的时候,两人去了武装部,结果这位失忆的女兵是曾经74年被组织认定牺牲在中苏衝突的冯文芷同志。
  根据冯文芷同志的意愿,武装部的领导第一时间组织了认亲活动,事情圆满解决。
  文字朴实,也不像是后世的震惊体文章,但是这事本来就充满了戏剧张力,傅明彦认出老茧的事情很巧,冯文芷本人的经歷也很有戏剧张力,所以报导还是很吸引人注意力的。
  有人看完了报纸,直接踹到了腋下,打算去顾部长那里问问情况。
  顾解放的办公室已经围簇了不少人,里面烟燻火燎的,顾解放的手中也夹著一根烟。
  “我这个孙女婿確实是有两把刷子的,头脑確实好使,他是个农村人,当地的教育水平肯定是比不上咱们北京的,他媳妇也就是我孙女,我孙女儿上的学校……”
  顾解放平时是个低调的人,也不好意思吹嘘自己的孙女婿,这会儿就把傅明彦的成绩拿出来吹了。
  因为一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国人自古都是推崇教育的。
  能够到部里工作的,福利待遇好,工资更是好,在日子过得好的情况下,那就更在意教育的问题了。
  谁不知道顾部长的孙女顾玉惜是一等一的学习好,在全北京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能考最好的成绩。
  这样的一个会读书的女孩子,居然辅导了丈夫的功课,让丈夫的成绩比她还高?
  眾人你一言我一语得说顾玉惜找了一个好爱人,顾解放听得都不好意思说他孙女婿还是畅销书的作家。
  不急,反正今天早晨听孙女说了,出版社的编辑来人以后,傅明彦把新的稿子也交出去了,等到有了点成绩,找到合適的机会再说。
  要吹孙女婿,也要找到合適的机会,不然炫耀得以后別人都不爱听了咋办?
  顾解放在见到了傅明彦的第一眼,就觉得他不是池中物,国家开放了高考,一改过去的气象,在一片欣欣向荣里,顾解放相信,未来这个孙女婿会给他带来更多的惊喜。
  今天难得上午事情不多,顾解放抽著烟笑著迎接办公室一拨又一拨的人。
  这年头拍摄照片的人都是有两把硬刷子的,构图很好不说,更重要的是,里面还把关键的人都拍了下来。
  最中间的当然是孙宜贞、冯文芷,侧边是武装部、公安部的主要领导,傅明彦这样的关键人物也不能少,占据了照片里重要的一角。
  单位的上下级同事们看到了顾解放进到了照片里,可不得过来问问怎么回事?
  知道了这里面帮著女兵回家的人是顾解放的孙女婿,还是江川省的理科状元,即將入北京大学的外语系,不少人都好奇这位高材生。
  有人提议说道:“这不马上要过年了嘛?过年的时候,老顾,把你的这位高材生孙女婿给带上。年轻人肯定是要喝点酒的,咱们给帮忙锻链锻链你的孙女婿。”
  “行啊。”顾解放痛快地说道,“带小辈长长见识。”
  ·
  公安部那边是其乐融融,而另一个人看著报纸,本来愉悦的心情则是手脚冰凉,那人正是回到了首都的於学文。
  於学文的亲妈姓傅,这也是他能够顺利改名的原因。不跟著爸爸姓於,跟著妈妈姓傅不是很正常吗?
  於家人在听到了於学文拿到了一份北大英文系的录取通知书以后,立即同意了於学文隨母姓。
  隨母姓改名字算什么?能上全国最顶尖的大学,以后生孩子就回归於这个姓氏,只是小小让渡了於学文的名字,这个买卖值得?!
  確定了於学文改名为“傅明彦”以后,於家人开始对胡同里的人家说这个名字的由来。
  於学文在乡下大病小病不断,还差点死了,偶然之间在县里遇到了一个瞎子,告诉他改成母姓比较好。然后给了“傅明彦”这个名字。
  改了“傅明彦”以后,於学文的运道果然好了起来,还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外语系。
  於家人这样一吹,眾人就纷纷喊於学文“傅明彦”。
  於学文听別人喊他傅明彦心里头也是会彆扭的,但是只要看一看家里头掛起来的那份录取通知书,他就告诉自己,必须得克服。
  马上就要上大学了,於学文不想和別人差距太远,硬著头皮在废品站里找英文的材料学英文。
  於学文每天难得放鬆的时间,就是看《北京晚报》。
  结果他看到了什么?看到了真正的傅明彦的相关报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