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审稿

  顾玉惜钱做了加急的掛號信,把傅明彦的信笺,还有从照相馆里加急洗出来的照片一起邮寄了出去。
  五日以后,顾葑在办公室里写材料的时候,就看到了后勤部的工作人员来送信。
  “顾司长,你女儿的掛號信。”
  顾葑接过了信,在后勤部跑腿的小干事拿著的签收本上签了字。
  小干事看著信就知道是顾司长女儿来信了,就有点好奇,这一次的信笺咋这么厚。
  心中有疑问,小干事也不会去问的,每次顾司长收到了女儿的信笺,签字都要飞起来了, 一心只掛著女儿的信。
  想想也是,顾司长的女儿本来已经考上了市政府的工作,偏偏被人举报了,说是不积极响应政策,只能够下乡。
  年轻又漂亮的女儿下了乡,又因为是被举报下乡的,还不能去离首都近的村子,只能够去外省的村子,也难怪顾司长担心了。
  小干事也不打搅顾司长看信,把签收本夹在胳膊下,“顾司长,不打搅你看信了。”
  说完后,小干事还把办公室的门给关上了。
  手里的文件不急,反而是顾葑想著女儿上次说了,下次把稿子邮过来的时候,会捎带傅明彦的照片。
  顾葑可太想知道,这个农村小子长什么模样了,立即把信给拆开了。
  刚打开信往办公桌一倒,一叠用线固定好的稿件,还有一封薄薄的信笺,以及黑白照片就掉了出来。
  这年头办公室的桌子都刷著红漆,为了保护漆面、延长桌子的寿命,都会用一层约半厘米厚的玻璃压在桌面上。
  硬质的卡片从光滑的玻璃桌面上滑落。顾葑连忙弯腰把这张照片捡了起来。
  一入眼首先看的是笑靨如的闺女,紧接著顾葑看向她身边的男人。
  小伙子眼中带著笑意,虽然是坐著就比顾玉惜高一个头,个子肯定是不矮的。
  傅明彦的五官轮廓分明,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鼻樑挺直, 嘴唇不厚不薄。
  要是这女儿不是自家闺女,顾葑得称讚一句郎才女貌,但是看著梳双麻笑得这么开心,模样中正的小伙子让顾葑气不顺,就是这个小子把他的掌上明珠魂都给勾走了?!
  顾葑气不顺,咬了牙把照片给扣了下去,重新装回到了信封里。
  顾葑平心静气以后,又看了女儿的信,內容很是简单,写了合照是他们夫妻两人的照片,已经和丈夫说好了,会一起参加高考云云。
  已经装订好的稿件是傅明彦所写的稿子,让父亲去找相熟的出版社投稿以后说一声,要是退稿了,麻烦也给出详细的退稿意见,原稿也收好,如果要是退稿了,给村子那边打电话,沟通一下看是稿件是否需要修改,还是直接投出去。
  顾葑看完了女儿的信笺,本来应该看傅明彦的稿子的。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只是打开稿子后,顾葑什么都看不下去。
  顾葑只觉得傅明彦的字刚劲有力,字板正又不失飘逸,是一手好字,但是內容他著实是看不下去。
  一看著字,就想到了笑顏如的女儿,还有模样中正的小青年。
  那张黑白合影不停在眼前飘,顾葑哪儿看得下去这个小说。
  顾葑揉了揉眉心,看不下去就不看了。
  他记下了书名、笔名,把信用他们办公室的黄色信封装好,准备中午的时候,直接去出版社。
  ·
  加急把手中的文件擬出初稿,公文包里放著稿子,还有那个厚重的信封,顾葑在出了政府大楼以后,右边拐个弯往北京人民出版社方向去了。
  到了出版社的铁柵栏处,顾葑把自己的工作证一亮。
  “不用登记了,领导,您直接请。”
  门房笑呵呵地说道。
  顾葑直接骑著自行车进去了。
  把自行车停在车棚里,顾葑夹著公文包往办公大楼走。
  已经到了十一点半,编辑部的一行人也要出来。
  两边正好碰面了。
  领头的是个个子瘦高、头髮茂密的叶耀东主任,年龄约莫在五十岁,胸前的口袋里装著一支钢笔。
  夹著公文包,穿著行政夹克,叶主任一看顾葑就是体制內的干部。
  他对顾葑不熟悉,但是旁边的徐科见过顾葑,连忙用胳膊肘撞了撞自家主任。
  徐科低声提醒:“教育部的顾司长,分管教育法规政策这个口的。”
  京都的官多,但是部委的普通干事也能说一句领导了,更何况顾葑还是切切实实的司长,看著模样年轻,指不定在退休以前,还能往上走两三个台阶。
  叶耀东脸上掛著笑容。
  他连忙迎了上来。
  “顾司长,是什么东风把您吹到我们出版社来了?”
  “顾司长,”徐科笑著介绍。
  “这位是我们编辑部的主任叶主任。我是编辑小徐徐科,不知道您有没有印象。”
  “你们是要出门吗?”顾葑说道,“我来的是不巧了。”
  “没有没有。”叶耀东笑著说道:“是准备吃饭,不如一起吧。”
  “这?不方便吧。”
  “顾司长一起吧,咱们听到了关於高考的风声,正想找个专业人士问一问,您就是教育部的,您这边的消息那是第一手资料了。”
  “是啊,我有个侄儿就在外面做知青,已经做了三年了,要是恢復高考了,说什么都得让他准备复习,回来考试。”
  叶耀东也诚恳地说,“吃个饭正好聊一下高考的事情,这年头谁家没个亲戚朋友去下乡啊, 都盼望著恢復高考呢,具体政策也不清楚,报纸上也没登,难得见著顾司长了,咱们饭席上说一说。”
  高考確实是牵动人心的事情,在乡下的顾玉惜说的是嗓子干哑,顾司长这里就更忙了,他所在的本来就是教育部。
  顾葑想著这段时间不停打探消息的亲戚朋友,答应了下来。
  他给出版社的这帮人说一说政策,再说他女婿写了稿子的事情。
  ·
  国营饭店很快就操持出了一桌油水丰富的席面。
  “酒就不用了。”顾葑婉拒了酒,“我下午还要外出调研,一身酒气不好。”
  “行。”叶耀东笑著说,“那顾司长就以茶代酒,我敬您一杯。”
  叶耀东的酒杯压低,顾葑也压了压茶盏。
  最后顾葑的茶杯更高一些,喝了这杯茶水。
  “顾司长,我这个人性子急,我敬您一杯酒,您隨意喝,我全乾。”
  一个胖乎乎的编辑把酒杯里的水喝光了以后立即说道:“我家丫头当时响应號召,非要下乡,下乡以后又吃不了苦,我也没找到门路让她回来,她后来在村子里嫁了人,这,这能回来吗?”
  顾葑听著胖编辑的话,有些心酸,这就是当父母的人啊,牵掛自己的儿女。
  “我家也是一样的情况,”顾葑说道,“只要村支书那边可以签字就行,好好说到一下,看看能不能女儿女婿一起考回来。”
  胖编辑明显一乐,“可以的,说是也是好学生。”
  顾葑想著,和他家的情况差不多。
  “考上了大学以前是包分配工作的,这以后呢……”
  “考上了就可以迁户口,和以前一样,享受干部待遇,可以有粮本分粮。毕业以后分配工作。”
  “顾司长,我想问问看,要不要进行政审啊,我有个以前的战友,家里情况比较复杂……”
  等到高考的事情说得七七八八后,顾葑也说了自己的来意。
  “家中小辈写了个稿子,是关於內战期间,被策反的军统潜伏在军统系统里,秘密帮助我党的故事。我没看里面的稿子,他自己的简介上这样写的。”
  顾葑简单把故事梗概说了以后,把一厚叠的稿子拿了出来。
  叶耀东乐了,“顾司长,你怎么不看看你家小辈的稿子?”
  “我又不是专业人士,那小子、那小子……”顾葑憋了半天违心地说,“还挺討喜的,我怕看了以后又私心,乾脆就不看了,过稿不过稿,都由你们专业人士把关。“
  叶耀东听到了这话心中一松,特殊时期出版物的审核要格外严格,尤其是要审里面的细节,可不能出了政治问题。
  出版哪儿有那么容易呢?
  “按照你们的標准审稿就行。”顾葑强调说道,“要是能过稿就过稿,不能过稿的话,劳烦给出个详细一点的审稿意见,稿子也退到我这边。”
  叶耀东接过了黄色的信封。
  “行,这稿子肯定会加快审,小徐,你回去以后就安排下。到时候审稿结果给顾司长送过去。要是有什么意见什么的,修改什么的,直接给弄得妥妥噹噹的。”
  “打个电话就行,我到时候自己过来取,我把办公室的电话写到信封背面了。”
  徐科笑著说:“我每周都要去文化部开会,也是顺带的事情,顾司长,您工作忙,免得您跑一趟,您的办公室我也知道在哪儿,我直接过去找您。”
  顾葑点了点头:“好。”
  解决了一件大事,顾葑就决定回家。
  国营饭店距离他住的地方挺近,晚上还有应酬,不如先把照片留在家里。
  没看到老太太,顾葑看到了妻子坐在沙发上打了个哈欠,正在倒水。
  裴琼芳女士是顾玉惜的生母,也是现在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主任。
  急诊科这个科室设置是晚上也要轮班的,晚上大部分时候是没事的,但是要是出了紧急事故,那就是天大的事。
  裴琼芳是个以身作则的性格,虽然已经晋升到了主任,每周还是会排一个大夜班。
  裴琼芳就是早晨下了大夜班,睡了一觉到刚刚才起来。
  “刚起来?”换好了鞋,顾葑把公文包放在沙发上,他伸手给老婆倒水,“吃了没有?等会我给你下碗面吃。”
  “怎么把包给放在这里了?”裴琼芳说道,“掛在门口唄。“
  “女儿写信了。”
  裴琼芳伸手拿公文包。
  “我看看。”
  裴琼芳很快就找到了信封,还没有打开,就听到了丈夫闷声说道:“里面有个照片,是他们两人结婚的照片。”
  裴琼芳听到有照片,就不急著看信了,把信封的两边楞一捏,信封鼓起来后,她再把里面的硬质照片倒在手心里。
  刚看到了里面的傅明彦,裴医生就笑了起来。
  “是个俊秀的后生,我就知道玉惜的眼光不会差, 是个帅小伙。”
  整个家里,裴琼芳是最早接纳傅明彦的人,她的女儿她清楚,女儿说看中傅明彦的人品,她就相信傅明彦肯定人品好。
  现在见著了照片,发现女婿不光是人品好,模样还周正,立即越看越高兴。
  “什么俊秀后生?”开口的是从外回来的顾老爷子。
  “爸,是玉惜的信,里面有傅明彦的照片。”
  “让我看看。“
  当公安的老爷子第一眼看的是傅明彦的眼。
  老爷子半辈子做公安,和那些犯罪分子斗智斗勇,走访线索的时候也和各类人打交道,一看傅明彦就觉得性格是个清朗中正的。
  “看面相就知道是个好的。”老爷子也不在意什么农村户口不农村户口的, 只是觉得孙女嫁人了,留在村子里捨不得而已。
  但是孙女就是喜欢,老爷子也是同意了孙女的请求。
  只是因为高考这件事,老爷子还是希望两人能够一起到首都来。
  看过了眼睛以后,再仔细看看傅明彦,老爷子给了评价,“个子应该也不低,至少得一米八了。”
  他们家孙女顾玉惜本来就不矮,“难怪小裴说是郎才女貌。”
  裴琼芳看过了信,把信给了公公,又对自家丈夫说道:“不是说有稿子吗?稿子呢?”
  “女儿不是让早点投稿吗?”顾葑说,“我中午特地先去了一趟出版社,碰到了他们叶主任,把东西直接交了出去了。”
  “写得怎么样?”
  顾葑:“看不下去。”
  两人同时都是失望的模样,顾葑忍不住说道,“不是说他写得不好,是我一看这小子的稿子,心中就来气。“
  顾老爷子和裴琼芳同时笑了起来。
  “女儿信里催得急,我想著早点投稿也好,就用我们办公室的信封装了稿件,直接去了出版社。”
  顾葑想著,有他们办公室的信封,出版社肯定会第一时间审稿,没想到见到了叶耀东等人,直接把信封给了叶耀东。
  “今儿一起的办事员说了,投稿结果到时候去我们办公室告诉我,我回来再和你们说。怎么著也要点时间吧。”
  顾葑说著投稿的事情,心想著投稿结果可能最少也要一两周,没想到另一头北京人民出版社的徐科在半个小时前,就把信封交给了负责审稿的狄大勇。
  点了点信封上的印刷的红字教育部字样,徐科说道:“教育部顾司长家中晚辈的稿子。你把別的稿子放一放,让其他人审,你先审这个稿子。”
  徐科选择狄大勇是因为他审稿子又快又准。
  “你审稿的时候用铅笔標註出来有什么问题,稿子也仔细一点,別把稿件弄破了。最后没过稿,把出版的方向写清楚一点,还有可以参考借鑑的书,对了,也可以准备上几本,我到时候一起带给顾司长。”
  狄大勇利落地说道:“徐科长,你放心,我手里正好刚审完了一个稿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