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聊天群里都是亡国之君?> 第三十五章 朱由检搞到金鸡纳霜了

第三十五章 朱由检搞到金鸡纳霜了

  【唐昭宗】:浴堂奏对?
  李曄有些诧异。
  那是百年前德宗、宪宗与心腹大臣极私密的奏对形式,早已废置。
  【王先生(管理员)】:对!就在浴堂殿私下召见杨復恭!避开所有其他宦官耳目!届时,你將张承业查出的那份眼线名单,『无意间』透露给杨復恭,最好再添油加醋,说这些眼线如何窥探帝踪,甚至可能对『杨国老』您亦有不轨图谋。以杨復恭那少谋略,衝动的性子,见其他宦官竟敢將手伸到皇帝身边,必会视为对自己的挑衅而暴怒!
  王辰的谋划层层展开。
  【王先生(管理员)】:趁他怒火中烧之际,你便可顺势提出:为保宫中安寧,亦为免『杨国老』忧心,欲將身边侍从尽数更换为可靠之人。杨復恭为显示其权威,打压对手,必会大力支持!其他宦官纵然不满,也不敢此时直面杨復恭锋芒!”
  【王先生(管理员)】:最后,再送上大礼安抚兼捆绑:提拔杨復恭一相对沉稳可靠的义子,为左监门卫將军,掌大明宫丹凤门等关键门户守卫。同时,力荐张承业为飞龙使,张承业曾在郃阳主持军事,通晓兵事,整顿飞龙厩、为宫廷培育良马正需此等人才。就凭张承业义父与杨復光的那点香火情,杨復恭多半会顺水推舟应允!
  【王先生(管理员)】:如此,一石三鸟:一,你借杨復恭之手,名正言顺清除了身边所有眼线,换上了自己人(至少表面是),解除肘腋之患!二,激化了杨復恭与其他权宦的矛盾!三,最关键!让张承业执掌飞龙厩,便可借整顿之名,將其在郃阳的旧部心腹悄然调入,填充飞龙兵名额,暗中將这支队伍牢牢掌控在你手中!如此,你不仅清除了身边眼线,更获得了第一支真正听命於你的兵马,虽规模不大,却是破局之始!
  【唐昭宗】:妙!妙啊!先生此计,我…我这就谋划浴堂奏对之事!
  李曄看著这布局谋划,顿时两眼放光,手掌微微颤抖,嘴角不经意的上扬。
  王辰的布局谋划,可谓是借力打击,环环相套。
  一石三鸟!既清內患,又挑拨宦官內斗,更暗掌兵权!
  让他看的是嘆为观止。
  一旁的小宦官察觉到天子身上的诡异变化,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又轻唤一声,“圣人”
  李曄这才反应过来,又想到这个贴身伺候自己的小宦官,疑似收受过韩全诲某个心腹的好处。
  “聒噪”
  李曄冷哼一声,面带如沐春风的笑容,大步朝著自己的席位走去。
  “刘中尉近日確为我分忧,劳心劳力。杨公得天眷顾,实乃我大唐之福。”
  李曄端起酒杯,遥遥一敬。
  “哈哈,圣人过奖了,为主分忧,乃老臣分內之事。”
  杨復恭志得意满,放声大笑。席间气氛微妙,恭维声再起,却透著难以言喻的寒意。
  李曄看向正被其他中官那羡慕、嫉妒、猜疑、不甘的目光包裹的杨復恭,这老阉奴非常享受这聚焦的目光,浑然不觉自己已成为眾矢之的。
  西暖阁內,徐光启小心翼翼地呈上一个精致的檀木盒。
  “陛下,此乃龙华民神父所献泰西『金鸡纳霜』,言其生於美洲之地,於治疗『瘴疟』(疟疾)有奇效,其效远胜常山、柴胡。”
  盒中躺著几块棕黑色的树皮状物,散发著奇异的苦味。
  朱由检拿起一块,入手颇沉:“此物……当真有效?无毒?”
  “龙神父言,泰西教士曾以此救治染瘴士卒多人,效验如神。”徐光启谨慎道,“然泰西之物,体质或有差异,需谨慎试用。”
  “试用?”
  朱由检眉头一皱,便是在聊天群內@王辰了。
  【明思宗崇禎皇帝】:@王先生,先生,我已密令徐光接触南堂传教士,引进泰西医药!龙华民献上一种名为『金鸡纳霜』的秘药,据说是来自美洲的奇药,专治瘴疟(疟疾)!
  【宋钦宗】:能治瘴疟?
  【唐昭宗】:那些番僧,除了白银,还有此等奇物?
  坐在电脑前,正研究用金融手段洗钱的王辰愣了一下。
  没想到朱由检动作这么快,连这玩意儿都搞到了。
  【王先生(管理员)】:@明思宗崇禎皇帝,金鸡纳霜確对疟疾有效。但其树皮所制,来源稀少,大明目前无法栽培。其实,《肘后备急方》中早有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寒热诸疟。此法取材容易,成本低廉,或可让太医局研究推广。”
  他话锋一转,回到朱由检最关心的问题。
  【王先生(管理员)】:至於太医院之弊,根子在体制!冗员充斥,关係户横行,医户世袭,良莠不齐!举个极端的例子——刘文泰!
  隨后,王辰直接將刘文泰的“光辉事跡”上传。
  身为御医,竟连《本草》都不精通,校书还需请翰林代笔!却因钻营有术,从普通御医一路升到院使!
  成化二十三年,宪宗病重,参与救治,失败!
  弘治年间,弘治帝病重,『误用热剂』,致帝『鼻血骤崩』而亡!
  堪称庸医害主的典范!
  以至於民间早有谚语讽刺:『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並称大明四大不靠谱!
  【唐昭宗】:竟有如此庸医?!还能屡居高位?!
  李曄觉得晚唐的宦官虽然坏,但起码业务能力(搞政变、掌军)还是有的。
  娘的,原来宫廷之內,除了宦官,还有其他人可以要皇帝的老命
  【宋钦宗】:……太医院……竟……如此…
  赵桓也开始担心自己的太医局了。
  【明思宗崇禎皇帝】:刘文泰!该杀!该杀!
  朱由检是气的牙痒痒,那副苦大仇深的模样,把徐光启都嚇了一大跳。
  【王先生(管理员)】:@明思宗崇禎皇帝,朝中亦非全无良医。譬如现任上林苑右监丞傅懋光,此人弃儒习医,深耕《素问》、《难经》,医术精湛。曾游歷辽东,適逢大疫,活人无数!按其原本轨跡,崇禎年间將升任太常寺卿,主管太医院!他行医五十余载,著有《医宗正脉》、《医学集要经验良方》,乃真正有真才实学之人!
  【明思宗崇禎皇帝】:傅懋光!我记下了!立刻…不,需寻个稳妥由头,徐徐提拔!
  王辰给的人选,让朱由检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太医院那帮庸医,让他夜不能寐。
  【王先生(管理员)】:先让徐光启继续接触泰西医学,作为辅助和参考。重点还是放在傅懋光这等本土良医身上,暗中考察,待时机成熟,再逐步引入太医院,潜移默化,扭转风气。派藩王延聘吴又可、黄元御等人之事,亦需同步秘密进行。医疗之事,关乎性命,必须稳妥第一。
  西暖阁內,朱由检看著王辰的建议,隨即向徐光启吩咐,“徐卿,你过些时日与南堂龙华民接洽,言『同文馆』欲聘精通医理之教士译书!西洋医士,或可月內入京!”
  “陛下明鑑。”
  见朱由检对泰西医学如此重视,徐光启隱约猜到少年天子对太医院有些忌惮了,便开口道,“邓玉函神父,来自通晓外科解剖、製药之学,通晓多国语言,尤擅拉丁文与希腊文医典翻……”
  “行吧行吧,就那个邓玉函。”
  朱由检不耐烦的摆摆手,关乎自己身家性命,他不在乎是华夏还是泰西的医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