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江湖传闻,辟邪剑谱!
第68章 江湖传闻,辟邪剑谱!
得益於同为女子所创的天然契合,恆山派上下修习古墓派武功,虽因个人修为、悟性差异而进度不一,但人人皆有所获,整体实力悄然提升。
林平川川在传授古墓武学时,心怀坦荡,於“九阴残篇”中的精要並无隱瞒。尤其是那“易筋锻骨篇”,其玄妙之处深得定閒、定静、定逸三位师太的重视。她们年岁已长,
气血渐衰,此篇功法由外而內,动静结合,正合“人徒知枯坐息思为进德之功,殊不知上达之士,圆通定慧,体用双修,即动而静,虽攖而寧”的至高道理,於温养经脉、焕发生机大有裨益,功效甚至堪比修炼上乘內功。风清扬太师叔藉此延缓气血衰败便是明证,三位师太修炼之下,亦觉体內生机盎然,如枯木逢春。
定閒师太胸怀之广,见识之远,远超俗流。即便林平川將“九阴神爪”凌厉狠绝的杀招、“移魂大法”这等操控心神的诡秘法门一一演示说明,她枯井般的面容上也未见丝毫贪婪或惊惧。她並非不识其威,却更重其心。在她看来,武功本无正邪,端看使用之人存何心肠。她绝非那些迂腐偽善之辈,空谈仁义而自缚手脚。
末了,她只是温言叮嘱林平川:“川川儿,此等武学威力奇大,亦易招致非议。然我恆山弟子,首重修心。心持正念,则手段可为护道之刃。日后若遇大奸大恶、危及性命同道之时,无需拘泥,当以雷霆手段,行慈悲之事。”其慈悲中蕴含的果决与智慧,令林平川深深折服。
林平川唯一有所保留的,乃是古墓派的根本內功一玉女心经』。此法门乃林朝英为克制全真教內功而创,別走蹊径,练功时需敞开衣衫,导引热气,乃至最后关头需二人合力,內力交融,共渡险关。其中凶险且不论,单是那修炼方式,於全是女尼的恆山派而言,便是绝难逾越的礼法大防。
林平川曾私下向师父稟明此经及其关窍,定閒师太沉思良久,眼中虽有对武学的一丝向望,但更多的是对门派清誉与弟子名声的考量。最终,她轻嘆一声,决然道:“此经虽好,却与我派清规相悖,强修恐生事端,反为不美。川儿,此事你知我知,暂勿再提,更不可外传。”
林平川川深知师父顾虑周全,自是遵从。
时光荏苒,半月转瞬即过。林平川日夜勤修“神照经”,內力愈发精纯浑厚。身兼数门绝世武功,更得风太师叔亲传“独孤九剑”之精髓,他如今的武功,实则已隱隱凌驾於恩师定閒师太之上。半月前那场切磋,师徒二人心照不宣,皆未尽全力,更多是在演练与印证那融合后的新剑法。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几日之后,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瞬间在江湖上掀起滔天巨浪,其涟漪也迅速涌向了清修的恆山。
震动!
整个正道江湖为之侧目!
不知从何处起源,林平川於华山玉女峰上的事跡被添油加醋地传播开来:恆山派一位年轻弟子,以一己之力,剑刺七名偷袭华山的黑衣高手双目,更在五岳同门见证下,轻描淡写地击败了剑宗第一高手封不平!
华山剑宗之名,虽沉寂多年,但老一辈谁不知其昔日锋芒?
当年剑气鼎盛之时,华山派在剑宗带领下,声势直追少林、武当,更是五岳剑派当之无愧的盟主,能与日月神教抗衡十数年不落下风。如今竟被恆山一名晚辈弟子击败?
各派掌门、长老闻之,无不骇然,难以置信之余,更是心生疑虑。
这则消息尚未消化,另一则更阴险、更诛心的流言紧隨其后,直指核心:有人將林平川川那快如鬼魅的身法、凌厉精准的剑术,与当年威震江湖的林远图及其『辟邪剑谱,联繫了起来!
传言绘声绘色地描述林远图当年如何凭藉诡异身法和剑法打遍天下无敌手,继而话锋一转,称林平川川刺瞎群豪、戏耍封不平的武功,与记载中的辟邪剑法如出一辙!
加之林平川本就是林家子弟,更是在无形之中应徵了不少人的猜测!
“林平川定然是私下修炼了林家的『辟邪剑谱』!”这猜测如同野火,瞬间燎原。一时间,恆山派与林平川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见性峰,无色庵內,气氛凝重。
恆山三定再次齐聚,显然是为这突如其来的江湖风波。
定逸师太脾气最为火爆,一掌拍在茶几上,震得杯盏作响,怒声道:“无耻!分明是恶意中伤!儿在华山是为助拳,行的是侠义之事,怎到了那些小人嘴里,反倒成了偷学別家武功的贼子?还扯出什么『辟邪剑谱!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师姐,我这就下山,定要揪出那散播谣言的幕后黑手,还川儿一个清白!”她胸膛起伏,眼中怒火熊熊,护犊之情溢於言表。
定静师太相对沉稳,但眉宇间也笼罩著一层忧色:“师妹稍安勿躁。此事来得蹊蹺,
传播如此之快,背后定然有人推波助澜。其目的,恐怕不仅仅是詆毁平川师侄那么简单。”她看向定閒师太,“掌门师妹,我看此事恐与嵩山派脱不了干係。左师兄並派之心不死,川儿华山之行挫其锋芒,他们这是要借刀杀人,先毁我恆山清誉,折我臂助。”
定閒师太端坐蒲团之上,面容依旧慈和寧静,仿佛外界纷扰皆不能乱其心志。她缓缓拨动念珠,声音平和却带著安抚人心的力量:“静师姐所言甚是。逸师妹,你的心意,川儿明白,我们也明白。但此刻衝动下山,正中了他人下怀。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川儿的武功来歷,你我皆知,与那『辟邪剑谱』绝无干係。此时愈是辩解,反而愈显得心虚,让流言传得更凶。”
她目光转向侍立一旁的林平川,眼中满是信任与慈悲:“川儿,江湖风波恶,人心险於山川。此事你无需掛怀,更不必因此动摇心境。一切有为师与你师伯师叔在。”她的仁慈並非懦弱,若有人执意阴谋加害,她自然会奋起反击。
林平川心中暖流涌过,躬身道:“弟子明白,谨遵师父教诲。”
定閒师太微微頷首,正欲继续安排如何沉稳应对,从长计议之时,忽见大弟子仪和神色凝重,步履匆匆地进入庵內,声音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启稟师父、师伯、师叔!嵩山派的费彬、陆柏等诸位师伯,携同泰山派的玉音子师伯、衡山派的鲁师叔,以及—以及青城派的余观主及其门下弟子,已至山门之外,言道—
言道拜山,观其神色,恐—来者不善!”
仪和的话音刚落,无色庵內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来的,是如此“堂堂正正”却又咄咄逼人的阵势!
定逸师太猛地站起身,怒极反笑:“好!好一个嵩山派!果然是他们搞的鬼!还拉上了泰山、衡山、青城派?这是要联手逼宫吗?我倒要看看,他们能奈我恆山何!”
定閒师太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清澈依旧,却多了一份不容置疑的决断。她平静起身,
整理了一下僧袍,淡淡道:“既然是客来访,我恆山岂能失礼。仪和,开启山门,依礼相迎。定逸师妹,定静师姐,隨我一同去见见这几位『贵客』。”
山雨欲来,风已满楼。恆山派的清静,註定要被打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