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妥协?我更喜欢掀桌子
卢东升的办公室门是虚掩著的。
刘清明没有犹豫,抬手敲响了房门。
沉稳的脚步声在走廊里迴荡,一步一步,不疾不徐,带著一种特有的坚实感。
“进来。”
卢东升的声音从门后传来,听不出什么情绪。
刘清明推门而入,反手將门轻轻带上。
卢东升正坐在办公桌后,看著一份文件,听到动静,他抬起了头。
他的面前没有像刘清明那样堆积如山的文件,只有寥寥几份,显然都是经过秘书筛选过的,最重要,最紧急。
“坐。”卢东升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刘清明拉开椅子坐下,身体坐得笔直,两手平放在膝盖上。
这是一个下属向上级匯报工作的標准姿態。
卢东升没有马上开口,只是静静地打量著眼前的年轻人。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刘清明能感受到那道审视的目光,但他没有躲闪,也没有迎合,只是平静地等待著。
他知道,卢东升一定已经知道了物资被截留的事情。
甚至,他可能比自己知道得更早,更详细。
“有什么困难,告诉我。”卢东升终於开口,打破了沉默。
他的开场白,直接而坦率,像一个真正关心下属的领导。
但刘清明很清楚,这只是场面话。
真正的关心,是不会让自己的下属掉进一个明知道存在的坑里。
“部长,有个事想向您匯报。”刘清明同样没有绕圈子。
“清江省援助的第一批物资,已经全部抵达京城,並已入库。”
“其中包含了我们目前最急需的標准医用口罩、高性能防护服和医用消毒液。”
“按照计划,这批物资將优先配属给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其他同样战斗在防疫前线的同志。”
刘清明说到这里,顿了一下。
“但是,在物资从中转仓库调运往一號仓库的过程中,被截留了。”
他说得不卑不亢,像是在陈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事实。
卢东升的脸上,果然没有流露出丝毫惊讶。
他只是放下了手中的笔,身体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
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吏,没有什么风浪是他没见过的。
刘清明能想明白的关键,他自然更加清楚。
“哪个单位?”卢东升问道。
这个问题,和刘清明预想的一模一样。
京城是什么地方?
这里集中了全国最多的权力机关,部委林立,央企扎堆,隨便拎出来一个,都是外面省市惹不起的存在。
卫生部在国务院下属的诸多部委里,向来不算强势,话语权有限。
如果事情牵扯到某些真正的强力部门,少不得他卢东升要亲自出面,动用自己经营多年的关係网。
“孙淼同志去处理的时候,对方没有透露具体单位。”刘清明將孙淼的匯报和盘托出。
“只说出示了一份盖著红头印章的公函,级別不够,无权过问。”
“不过,根据孙淼同志的判断,对方的行事作风,很像是中直机关的人。”
卢东升听完,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著,发出规律的“篤篤”声。
他在思考。
片刻之后,他拿起了桌上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开始拨號。
他的动作不快,但每一个按键都按得很准。
刘清明就坐在对面,静静地听著。
他听到了一个又一个他只在新闻里听过的部委和中直机关的名字。
卢东升完全没有避讳他。
电话里的对话很简短,通常是几句寒暄,然后直入主题。
“老张,我东升啊,跟你打听个事儿……”
“喂,是政策研究室的小王吗?你们主任在不在?”
“老李,睡了没?有点事麻烦你一下……”
卢东升的声音始终很平稳,有时带著点商量的口吻,有时又透著一股不容置喙的强势。
这就是曾经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所拥有的能量吗?
一张无形的大网,以他为中心,迅速铺开,覆盖了京城权力的各个角落。
刘清明越听,心里越是感到一种震撼。
这种人脉和资源,不是他一个初来乍到的副处长能够想像的。
一圈电话打下来,大概了二十多分钟。
卢东升掛断最后一个电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
办公室里再次恢復了安静。
“事情基本搞清楚了。”卢东升看著刘清明,缓缓说道。
“被截留的物资,目前在城东的一个仓库里。”
“那里是规划中奥运村的工地,现在还处於施工准备阶段,地方很大,也很偏僻,不容易被发现。”
刘清明没有插话,他知道,关键的在后面。
“我已经跟他们交涉过了。”卢东升继续说道,“可以拿回来一半。你派人去交接吧。”
一半。
刘清明的心里微微一沉。
不是全部,只有一半。
“我等下就去安排。”他应道。
“很失望吗?”卢东升忽然问。
刘清明抬起头,迎上对方的目光,他摇了摇头:“我知道部长您已经尽力了。”
这句话,是真心实意的。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內,从那些强势部门嘴里抢回一半的物资,已经彰显了卢东升强大的手腕和影响力。
换做任何一个人,可能连一箱口罩都拿不回来。
然而,卢东升也摇了摇头。
“不,我没有尽力。”
他的话让刘清明微微一怔。
“我能把东西全部拿回来。”卢东升的语调很平淡,却透著一股强大的自信,“但我只拿回了一半。你能理解为什么吗?”
刘清明沉默了。
他不是官场小白,他能猜到一些。
但从卢东升嘴里亲口说出来,意义完全不同。
“不太理解,但能接受。”刘清明选择了实话实说。
卢东升似乎对这个答案很满意,他笑了笑,那笑容里带著一丝过来人的沧桑和提点后辈的意味。
“这就是我们做事方式不同的地方。”
“我需要考虑日后的工作,考虑方方面面的关係,不能因为一批物资,树敌过多。”
“你年轻,有衝劲,眼里揉不得沙子,想要一个绝对的公平。我也能理解。”
刘清明没有反驳。
他確实是这么想的。
那些是救命的物资,是给一线医护人员的最后一道防线。
少一箱,就可能多一个医护人员被感染。
这种时候,任何截留和挪用,都是在犯罪。
“我只是担心,”刘清明斟酌著开口,“我们的软弱,会让更多的人看到可乘之机,伸出他们的手。”
“说得好!”卢东升讚许地点点头,“你的理解能力真的很强,不错。”
“这次的动作,確实是他们的一次试探。动手的也不是什么真正的强力机关,就是几个单位联合起来,打著单位的旗號为自己谋福利。”
“有句话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卢东升的指尖再次敲击著桌面。
“有些人,他们的级別可能不高,权力也不大,但他们就像沙子一样,散布在各个你想都想不到的位置上。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会给你使个绊子,让你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都办不成。”
“这样的人,能不得罪,最好不要得罪。”
“但,”卢东升话锋一转,“也要亮明我们的態度,让他们知道,这里有条线,不能过。所以,我拿回一半。既给了他们面子,也保住了我们的里子。这么说,你能理解吗?”
刘清明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这是最典型的中庸之道,是华夏官场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生存智慧。
平衡,妥协,各退一步。
“这样的事情,以后应该还会有。”卢东升最后总结道,“你要学会灵活处理,不要总想著一竿子到底。”
刘清明沉默了片刻。
他知道卢东升说的是对的,这是最稳妥,也是最聪明的处理方式。
但他心里,总有一股气憋著。
每天把精力都耗费在这样的內部拉扯和博弈之中,谁来真正做事?
谁来应对外面那日益严峻的疫情?
“部长,”他抬起头,直视著卢东升,“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做一点事情,不能每天都陷入这样的拉扯当中。”
卢东升的动作停住了。
他看著刘清明,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锐利的光。
“你想怎么做?”
刘清明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自己酝酿已久的想法。
“我想请体改办的同事,以我们指导小组的名义,起草一份政策建议报告。”
“鑑於当前疫情在全国范围內不断发展的严峻形势,有必要,也有责任,向上级建议,成立一个更高级別,更加权威的统一指挥部门,来统筹领导这场全国性的防疫战爭。”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卢东升震惊了。
他完完全全地震惊了。
他看著刘清明,仿佛在看一个怪物。
这个年轻人的话,让他感觉到了一种近乎狂妄的姿態。
你才多大?
你才什么级別?
一个小小的副处长,就敢想著去影响中央的决策!
这是何等的狂妄?何等的不知天高地厚?
然而,恍惚之间,卢东升的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两年前的那个夜晚。
在清江,在715大案之后。
当时的刘清明,还只是一个副科级干部。
他却干出了一件同样惊天动地,甚至更加胆大包天的事情。
他竟然敢直接绕开所有人,搜集到足以让人致命的证据,让自己栽了从政以来最大的跟头。
那时候的自己,看著这个年轻人,是不是也和现在的林崢一样,觉得他狂妄得可笑?
可结果呢?
结果证明,这个年轻人的判断,每一步都踩在了点子上。
卢东升的心神有些恍惚。
他甚至开始怀疑,当初把刘清明调来京城,调进这个指导小组,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確的决定。
这个年轻人,根本就不是一把可以隨意使用的刀。
他是一头猛虎。
一旦放出笼子,就再也关不住了。
刘清明能感受到卢东升情绪的剧烈波动。
他没有催促,只是平静地等待著。
“部长,您的意见呢?”他轻声问道。
卢东升回过神来,他复杂的看著刘清明,反问了一句:“如果我说,我不同意,你会接受吗?”
这个问题很尖锐。
並不完全是在考验刘清明的服从性。
刘清明坦然地回答:“会。您现在是我的领导,您的命令,我会无条件执行。”
卢东升的表情稍缓。
“但是,”刘清明继续说道,“我会以我个人的名义,把我的意见和判断,告诉我体改办的同事。他们听完之后,会怎么做,会怎么想,那我就不能左右了。”
他说得如此坦然,如此理直气壮。
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明示了。
你不同意,我就自己干。
卢东升忽然笑了。
他笑得有些无奈,又有些欣赏。
“好,好一个不能左右。”他摇了摇头,“我支持你。去做吧。”
……
从卢东升的办公室出来,刘清明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直接走到了走廊的窗边。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號码。
电话很快接通。
“喂,清明?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你现在可是京官,在指导小组里呼风唤雨,感觉怎么样啊?”
电话那头,传来丁奇略带调侃的声音。
丁奇,体改办综合司的处长,也是刘清明在京城为数不多的,能说得上话的朋友。
“別提了,丁哥。”刘清明苦笑一声,“哪有什么呼风唤雨,完全就 是一地鸡毛。”
“怎么说?”丁奇来了兴趣。
刘清明没有隱瞒,將清江物资运到,却被中途截留,最后经过卢东升一番努力,也只拿回来一半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电话那头的丁奇沉默了片刻。
“唉,这样的事情,太正常了。”他嘆了口气。
“你以为就你们缺物资?我们办公室前两天也刚发了一批口罩和消毒液,一人两包口罩,一瓶洗手液,就这,还是一把手亲自去后勤磨了半天才要来的。”
“京城有多少机关单位?有多少央企国企?还有他们的家属院?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数字。光是这些单位內部的消耗,就能把京城现有的库存全部吃乾净。否则,哪里还需要你们清江省千里迢迢地支援?”
丁奇的话,揭示了冰山之下的另一个现实。
“不能这么干。”刘清明的拳头,在窗台上轻轻捶了一下,“一线医护人员连防护服都不够用,他们凭什么心安理得地把救命物资拿回家?”
“这么下去,人心就散了,疫情会更加严重。”
“你小子……”丁奇听出了刘清明话里的火气,“你找我,不会只是吐吐槽吧?你肯定有什么想法。”
“丁哥,我想请你帮个忙。”刘清明郑重地说道。
“我想请你,以你们体改办的名义,起草一份报告。”
“向上级建议,成立全国应急指挥部,来统一领导这场战爭。”
丁奇那边,一下子没了声音。
过了好几秒,他才用一种极其严肃的口吻问道:“清明,你用『战爭』这个词来形容……真的会那么严重?”
“已经很严重了。”刘清明沉声说,“我拿到的內部数据,每天上报的疑似病例和確诊病例都在快速增加,这还只是报上来的。市民们已经开始抢购物资,社会性的恐慌正在不断蔓延。”
“光靠一个卫生部牵头的指导小组,根本压不住局面。权力不够,资源不够,协调能力也有限。”
“必须让更多的强力部门加入进来,对全国的生產、运输、分配进行统一的,科学有序的计划性管理。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权威的领导部门。”
丁奇又沉默了。
这一次,他沉默的时间更长。
刘清明能想像到,电话那头的他,一定在进行著激烈的思想斗爭。
这件事情,牵扯太大了。
一旦做了,就等於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我明白了。”丁奇终於开口,“清明,这份报告,我可以帮你起草。但是,能不能起到作用,多久才能起到作用,不好说。”
“我们只是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刘清明说,“至於结果如何,那是组织决定的事。”
丁奇似乎被他这种执著的態度打动了。
“好!你小子有种!”他说道,“放心,我连夜就组织人写,保证写出一份高质量的报告,明天一早就交上去!”
“谢谢你,丁哥。”
掛断电话,刘清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对於结果,他其实並不担心。
因为在他的记忆里,这个全国性的应急指挥机构,是註定要成立的。
他现在做的,只是想利用自己重生的优势,把这个进程,稍稍提前那么一点点。
哪怕只提前一天,或许都能挽救无数人的生命。
只不过,在结果出来之前,他自己的工作,还要继续。
那一半被截留的物资,必须拿回来。
而且,必须由他亲自去拿。
他要让那些人看看,他刘清明,不是孙淼。
他要让那些人知道,这批物资,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
刘清明转身,大步走回自己的办公室。
他要亲自去一趟城东那个所谓的奥运村工地,会一会那些“级別不够,无权过问”的神秘单位。
他倒要看看,究竟是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