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第465章 刘清明进组,坑已经挖好,谁来埋?

第465章 刘清明进组,坑已经挖好,谁来埋?

  第二次谈话並没有马上进行,而是等到代替任齐山的的人选报到才开始。
  孙淼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心跳声,在寂静的空气里格外响亮。
  她强迫自己镇定,目光却不敢与办公桌后那个年轻得过分的领导对视。
  “刘处长。”她低声问好。
  刘清明抬起头,脸上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
  “坐。”
  他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
  孙淼拉开椅子坐下,身体绷得很紧,双手拘谨地放在膝盖上。
  她今年年內就要满三十岁,在部委里摸爬滚打了好几年,自认为见过不少场面,也懂得如何与各种领导相处。
  但眼前这个,她完全看不透。
  太年轻了,也太狠了。
  任齐山那个老油条,在这里混了十几年,人脉关係盘根错节。
  结果呢?
  三分钟。
  仅仅三分钟,一个电话,就直接被退回了原单位。
  这已经不是杀鸡儆猴了,这是直接用雷霆手段宣告,这里谁说了算。
  办公室外,赵立波坐立不安,耳朵紧紧贴著门缝,却什么也听不到。
  他只能看到孙淼僵硬的背影。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下一个就是我。
  办公室里,刘清明並没有像审问任齐山那样,开门见山。
  他只是翻看著孙淼的档案。
  “你在医政司工作?”
  “是,我在医政司医疗机构管理处工作了五年。”孙淼赶紧回答。
  “嗯,工作表现很不错,三次获得表彰,一次三八红旗手。”刘清明点点头,“我们这个小组,工作强度会很大,隨时可能加班。家里有困难吗?”
  又来了。
  和问任齐山一模一样的问题。
  孙淼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她脑子里飞快闪过无数个念头。
  说有困难?任齐山的下场就在眼前。
  说没困难?万一以后真有事,连个转圜的余地都没有。
  她咬了咬牙,做出了选择。
  “报告处长,没有困难。”
  “我爱人在外地工作,孩子在老家由父母带著。我一个人在京城,隨时可以加班,保证二十四小时待命。”
  孙淼说得斩钉截铁。
  她看向年轻的领导。
  刘清明合上了档案,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认可。
  “很好。我需要的就是能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製造问题的人。”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在和时间赛跑,和病毒赛跑,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我希望你能明白这份工作的重量。”
  “我明白!请处长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保证完成任务!”孙淼站起身,郑重地表態。
  “好,你出去吧,让赵立波进来。”
  孙淼如蒙大赦,转身走出办公室,感觉后背的衣服都已经被冷汗浸湿了。
  她看了一眼坐立不安的赵立波,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示意,然后用几不可闻的声音说:“说实话,別耍小聪明。”
  赵立波愣了一下,隨即重重点头,深吸一口气,敲响了那扇决定命运的门。
  对赵立波,刘清明的態度又不一样了。
  这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档案乾净得像一张白纸。
  “紧张?”刘清明问。
  “有……有点。”赵立波老实回答。
  “怕我?”
  赵立波没敢说话,但他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刘清明笑了笑:“怕就对了。怕,才会认真做事,才不会犯错。”
  “我们这个部门,现在是清水衙门,但很快就会变成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做好了,是天大的功劳;做不好,就是天大的黑锅。你还年轻,想清楚,是想混日子,还是想做点事?”
  这番话,比任何威胁都更有分量。
  赵立波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他名校毕业,意气风发,进入国家部委,谁不想干出一番事业?
  “我想做事!”他几乎是脱口而出。
  “好,我记住你这句话了。”刘清明点点头,“出去吧。”
  赵立波走后不久,人事处的人领著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
  “刘处长,这是新给您调配过来的同志,范閒。”
  刘清明正在喝水,听到这个名字,差点一口水喷出来。
  范閒?
  他抬起头,打量著眼前的年轻人。
  二十四、五岁的样子,看起来文质彬彬,一脸拘谨。
  “你叫……范閒?”刘清明確认了一遍。
  年轻人显然对这种反应已经习以为常,他窘迫地推了推眼镜:“处长,我叫范閒,犯人的犯,清閒的閒。”
  “名字不太好,要不……我回去就申请改一个?”他小心翼翼地问。
  刘清明摆了摆手,被他逗乐了。
  “不用改,名字很有意思。”
  “你之前在哪个部门?”
  “办公厅秘书一处。”
  刘清明心里瞭然。
  又是一个在机关里没什么存在感,被边缘化的角色。
  看来,卢东升並没有把后勤保障部当成了一个回收站,什么人都往里塞。
  除了那个任齐山,这三个人各有特点。
  但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背景简单。
  这意味著他们不会阳奉阴违,自己的办事效率,只取决於他们的工作能力。
  而工作能力,刘清明一向认为,人都是练出来的。
  这样挺好。
  一张白纸,才好作画。
  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用起来才更顺手,也更容易掌控。
  “行,我知道了。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们小组的一员了。去熟悉一下同事,准备开会。”
  打发走范閒,刘清明看了一眼时间。
  下午三点。
  他估算了一下时间,这个点,吴新蕊应该吃完午饭,开始接待下午的第一波访客。
  他拿起办公桌上的固定电话,拨通了一个熟悉的號码。
  听筒里传来一个女声:“喂,您好,省政府办公厅。”
  “你好,我找一下段颖主任。”
  电话很快被转接。
  “喂,哪位?”话筒里传来段颖干练爽朗的嗓音。
  “段姐,是我,刘清明。”
  段颖那边立刻笑了起来:“哎哟,是刘处长啊!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你现在可是中央的领导,稀客啊!”
  “段姐,您就別拿我开玩笑了。”刘清明也笑了,“吴省长现在有时间吗?我想向她匯报一下工作。”
  “你找吴省长,哪里需要通过我?直接打她手机不就行了。”段颖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却对刘清明的做法很满意。
  位置变了,但规矩没忘,这是最难得的。
  “私人关係是私人关係,工作程序还是要讲的。您帮我问问吧,要是不方便,我晚点再打。”
  “行,你这份心意我收到了。”段颖说,“不用问,我来安排。吴省长这会儿有个接见,大概需要半小时。半小时后我给你打过去。”
  “那太谢谢段姐了。”
  掛断电话,刘清明耐心地等待著。
  果然,不到半小时,桌上的电话响起来。
  刘清明刚拿起话筒,说了一句“餵”,里面就传来了吴新蕊那熟悉又带著威严的嗓音。
  “小刘,你已经进组了?”
  刘清明心中一动,吴新蕊果然已经知道了。
  肯定是林崢书记和她通过气了。
  “是的,省长。上午进的组,刚刚接手工作,这不,第一时间就来向您匯报了。”
  吴新蕊的笑意似乎能透过电话线传递过来。
  “你现在在中央工作,要说匯报,也应该是我向你匯报才对。”她半开玩笑地说,“说吧,有什么指示,我听著呢?”
  “您就別笑话我了,事情是这样的。”刘清明也不再绕圈子,“我现在负责后勤保障,主管京城的防疫物资调配。刚刚清点了一下库存,情况不太乐观。所以……想向咱们清江省求援。”
  吴新蕊在那头沉默了片刻。
  “这件事情,昨天林书记已经和我通过气了。”
  “今天早上,省里紧急召开了常委会,会上已经形成了决议。”
  “我们清江省,將会不计代价,全力支援京城的防疫工作。”
  “第一批物资,今天晚上就能完成装车。我已经亲自协调了云州铁路分局,他们保证会匀出专门的车皮,连夜发出。”
  刘清明的心头涌上一股热流。
  他知道吴新蕊会支持自己,却没想到她的动作如此之快,支持的力度如此之大!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支持了,这是把整个清江省的资源,都押了上来。
  “太好了!省长,您可真是帮了我天大的忙!我正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刘清明兴奋地说。
  “你离开清江的时候就提醒过我,清江必须在这场即將到来的灾害中站出来,展现我们的担当。”吴新蕊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现在,就是我们站出来的时候。”
  “我已经让相关部门调整了全省的生產计划,进一步扩大產能。清江省,有能力,也有责任,同时支援多个方向!”
  听到这里,刘清明赶紧提醒道:“省长,根据我的推演,这次疫情的周期不会太长,最晚到今年七月份就会基本结束。相关的物资生產,到五月底就可能出现饱和。您千万要注意,最迟到四月份,就要开始逐步减缓生產规模,避免造成巨大的浪费。”
  吴新蕊没有问他的数据模型是什么,也没有质疑他的判断依据。
  她只是用一种毋庸置疑的信任,简单地回答。
  “我知道了。”
  “你现在身处第一线,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您放心,我和清璇,我们一个都不会有事。”刘清明郑重承诺。
  “嗯。”吴新蕊应了一声,她从不在工作时间谈论私事,哪怕是涉及到自己的女儿女婿,也只是点到为止。
  “那就这样。我会让省里的负责人直接联繫你,具体的物资数量、品类和运输方式,你直接跟他对接。”
  “好的,再次感谢省长!”
  结束通话,刘清明没有片刻耽搁,立刻起身,走向走廊另一头的指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
  他要向卢东升匯报。
  敲开门,卢东升正在看一份文件。
  “部长,清江省的物资问题,已经解决了。”刘清明开门见山。
  卢东升抬起头,似乎对此毫不奇怪。
  调刘清明进来,最大的价值,就是他与清江省之间这条无法替代的纽带。
  如果连这点事都办不成,那他之前那些光鲜亮丽的履歷,就真的只是纸上谈兵了。
  “效率很高。”卢东升给予了肯定,“你应该知道,京城目前的相关物资储备,还能支撑多久吧?”
  这是一个问题,也是卢东升最担心的一方面,刘清明就是他的保障。
  “如果不发生大的变化,按照我提交的那份防控方案来推算,最多一周。”刘清明给出了一个精確的数字。
  “可惜,局势正在恶化。”卢东升的表情凝重起来,“每天上报的新增疑似病例和確诊病例都在快速增加。指导小组刚刚开会研究决定,防控力度必须立刻加大。”
  “准备在全市范围內,分区域进行强制消毒,严格控制所有感染源头,並对所有病例进行集中收治。”
  刘清明的心沉了下去。
  这意味著,京城的疫情传播速度,比他预想的还要快。
  按照他的推算,最多一到两个月,疫情就將达到顶峰,到那时,物资的消耗將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我已经和吴省长沟通过,她表示,清江省会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刘清明说。
  卢东升手指敲了敲桌子:“据我所知,清江省同时还要支援另一个重灾区临海省。他们的產能,能跟得上吗?”
  “吴省长的行事作风,您应该比我更清楚。”刘清明回答得不卑不亢,“她从不夸大其辞,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绝不会轻易做出承诺。”
  卢东升盯著他看了几秒,终於点了点头。
  “好!那就好!”
  “这件事,从现在开始,我全权交给你负责。物资的接收、仓储、调配,所有环节,都由你一个人说了算。”
  “每天直接向我匯报一次。有任何解决不了的问题,隨时可以来找我!”
  “是!部长!”
  刘清明站得笔直。
  他要的就是这个態度。
  有了卢东升的背书,他才能放开手脚。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立刻按下了內部通话器。
  “孙淼、赵立波、范閒,马上到我办公室来。”
  三个人几乎是小跑著冲了进来,站成一排,神情肃穆,等待著指示。
  经过上午的立威和刚刚这通来自省长的电话,他们已经彻底明白了,眼前这个年轻的处长,拥有著他们无法想像的能量和手腕。
  没有人再敢有丝毫的怠慢。
  刘清明看著眼前的三名下属,直接开始分派任务。
  “部里已经决定,在城西紧急徵用土地,建立一所专门收治病患的专科医院。在医院建成之前,城中所有的疑似和確诊病例,將分批转运到部队医院进行集中隔离和治疗。”
  他的目光落在了孙淼身上。
  “孙淼。”
  “到!”孙淼大声应道。
  “你是医政司出来的,对医疗系统最熟。从明天开始,你负责去和部队医院对接。他们所有的物资需求,包括药品、防护用品、医疗设备、生活物资,全部由你负责匯总上报。医护人员和病患的人数,必须每天更新,確保绝对准確。能做到吗?”
  “保证完成任务!”孙淼毫不犹豫地回答。
  这正是她的本职工作,交给她,再合適不过。
  刘清明又转向赵立波。
  “立波。”
  “处长!”
  “你去火车站,代表我们后勤保障部,成立一个现场办公室。联繫铁路部门,要求他们对所有援助京城的物资列车,给予最高优先级的通行保障。我要確保每一趟列车,都能准时到站,第一时间卸货。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赵立波兴奋地脸都有些涨红。
  刘清明最后看向那个还有些拘谨的年轻人。
  “你,范閒。”
  “到!处长!”范閒一个激灵。
  “你去路政部门,同样去协调高速公路方面。清江省的物资,一部分走铁路,一部分走公路。我要你確保所有运输防疫物资的卡车车队,在高速路上一路畅通,不准有任何收费站和检查点进行拦截耽误。”
  “是!我马上去办!”范閒也领了任务。
  分派完任务,刘清明看著眼前的三个人,加重了语气。
  “记住,我们现在不是在办公室里写报告,我们是在前线打仗。你们每个人,都是我派出去的尖兵。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我只要结果。”
  “有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报给我,我来想办法!”
  “做好了,等疫情结束,我亲自给你们请功!”
  “都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三人齐声回答,声音响亮。
  “去吧。”
  三人转身,快步走出了办公室,每个人身上都带著一股被点燃的斗志。
  办公室里,重新恢復了安静。
  刘清明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队伍拉起来了,粮草也解决了,第一步算是稳稳地站住了。
  但他很清楚,真正的硬仗,还在后头。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那是京城目前具备生產相关物资资质的企业名单。
  在名单的后面,附著一份最新的市场价格动態监测报告。
  短短几天,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的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而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上涨。
  这里面,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並不是每个人,都有著家国情怀。
  更多的人,特別是有资源、有门路、有势力的那部分人,已经像闻到血腥味的鯊鱼一样,將贪婪的目光,投向了这块巨大的蛋糕。
  卢东升把这个工作全权交给自己,里面可不光是信任和功劳。
  还有一个巨大的深坑,在等著他跳下去。
  他,刘清明,就是卢东升递出去的那把刀。
  要用他来斩断那些妄图发国难財的黑手,也要用他来顶住那些黑手背后,通天的关係和压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