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第433章 老婆为贫困生生孩子,我转手送他们下地狱

第433章 老婆为贫困生生孩子,我转手送他们下地狱

  林崢办公室的门再次被关上。
  这一次,空气里紧绷的弦,却悄然鬆弛了下来。
  林崢坐回自己的位置,看著对面站得笔直的刘清明,久久没有说话。
  那份沉甸甸的压力,仿佛从他一个人的肩上,分了一半出去。
  “从今天开始,到代表团出发前。”
  林崢终於开口。
  “你白天在综合一处,协调省委办的所有资源。晚上,去一號別墅。”
  刘清明没有半分意外。
  现在事情还没有揭示,一切都必须要保密。
  这种涉及到最高机密、关乎全省乃至全国命运的材料,放在任何地方,都不如放在省委书记的眼皮子底下安全。
  “我明白了,书记。”
  “我让人开闢一间客房给你用,所有人配合你的工作。”林崢补充了一句:“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在隔壁。”
  “谢谢书记。”
  “去吧,就像你说的,战爭已经开始了。”
  林崢挥了挥手。
  刘清明转身,拉开门,快步走了出去。
  他没有回自己的工位,而是直接走向综合一处处长方慎行的办公室。
  这里的同事,都將是自己的战友。
  而他的整个布局,也將隨著这份材料,迎来揭开真面目的一天。
  ……
  接下来的一周,整个省委办公厅,都笼罩在一种外松內紧的奇特氛围里。
  综合一处的所有人,都被刘清明调动了起来。
  他们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只知道,刘清明正在负责一项由林书记和吴省长亲自交办的、最高密级的任务。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每天,都有海量的数据和文件,从省政府的各个部门,特別是省卫生厅,源源不断地匯集到综合一处。
  然后,这些材料会被分门別类,整理成册,最后送到刘清明的手中。
  白天,刘清明是整个信息处理流程的中枢。
  他冷静地分派任务,审核数据,像一台不知疲倦的精密机器。
  到了下班时间,他会带著一整天筛选出的核心材料,乘坐林崢的二號车,前往一號別墅。
  別墅的灯火温暖。
  周雪琴看到刘清明,总会露出亲切的笑容。
  “清明来了,快,先吃饭。”
  她看著这个只比自己儿子大几岁的年轻人,眉宇间却有著同龄人完全不具备的沉稳和坚毅,心里满是欣赏。
  尤其是看到刘清明吃完晚饭,就立刻钻进客房,在那张临时布置出来的书桌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那专注的样子,让周雪琴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儿子周跃民高考前挑灯夜读的场景。
  她会悄悄地端一杯热茶,或者一盘水果进去,放在桌角,然后又悄悄地退出来,不敢打扰他。
  过不了多久,门铃会再次响起。
  苏清璇会提著一些点心或水果上门。
  “周姨,我来了。”
  女孩笑得明媚,很自然地挽住周雪琴的胳膊,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天南地北地聊著。
  周雪琴当然知道,这丫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她笑著拍拍苏清璇的手,目光却时不时地飘向那间亮著灯的客房。
  真好。
  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苏清璇陪著周雪琴聊著天,心思却也早已飞进了那间屋子。
  她知道刘清明在忙一件天大的事。
  具体是什么,她没有问。
  她只需要在这里,静静地等著他,让他知道,忙完之后,一回头,就能看到自己。
  这就够了。
  客房里,刘清明正对著一堆数据,眉头渐渐拧紧。
  这些数据,是吴新蕊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顶著各种压力,悄悄做下的准备。
  清江省內各大药厂的抗病毒药物库存清单。
  主要医院的病床数量、呼吸机配备情况。
  以及,各大医疗耗材生產企业的產能报告。
  吴新蕊已经做得很好了。
  在没有任何明確徵兆的情况下,能做到这个地步,足以证明她作为一个省长的远见和魄力。
  如果最终什么都没有发生,仅仅是这些物资储备所占用的资金和仓储成本,就足以让她在省政府內部受到不小的非议。
  但……
  在刘清明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他拿起电话,直接拨通了吴新蕊的手机。
  “妈。”
  “清明,怎么样,材料看得差不多了吧?有什么想法?”
  相隔不远的二號別墅,吴新蕊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但依然沉稳而清晰。
  “省长,我刚看了省卫生厅报上来的医疗物资储备清单。”
  刘清明开门见山。
  “问题不小。”
  电话那头的吴新蕊,心里咯噔一下。
  “你说。”
  “第一个问题,口罩。”
  刘清明拿起一份文件。
  “根据统计,目前我们全省储备的口罩,总数大约在五百万只。但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普通的纱口罩或者一次性无纺布口罩。”
  “这些口罩,只能防尘,对於病毒的飞沫传播,防护效果微乎其微。”
  吴新蕊沉默了。
  她不是医疗专家,当初下指示的时候,只说了储备口罩,底下的人自然就按照最常规的品种去採购了。
  “你的意思是?”
  “必须全部更换。”
  刘清明斩钉截铁。
  “更换成符合医用外科標准,或者更高防护级別的n95口罩,数量太少了,產量必须增加十倍以上,时间还要快,一旦传播开,这是消耗最大的一类耗材。”
  “第二个问题,防护服。”
  “目前全省的医用防护服库存,不到五万套。这个数字,看似不少。但是,省长,您想过没有,一旦疫情爆发,一个三甲医院的发热门诊,一天消耗的防护服可能就是上千套。”
  “我们全省有多少医护人员?五万套,连给一线人员撑过第一周都不够。”
  吴新蕊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刘清明描述的场景,让她感到一阵心悸。
  “那你的建议是?”
  “防护服的產量,必须立刻增加。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增加五倍。不,十倍!”
  “十倍?!”
  吴新蕊终於忍不住了。
  这个数字,已经超出了她的想像。
  “刘清明,你知不知道十倍意味著什么?这意味著我们要让省內所有相关的生產线全部停掉现有订单,二十四小时连轴转!这笔资金投入,將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我是说如果,事情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严重,清江省的財政,会因为这个决定,背上一个巨大的包袱!”
  这才是她最担心的。
  作为一省之长,她必须考虑投入与產出,必须对全省的经济负责。
  “省长。”
  刘清明的声音,通过听筒,清晰地传了过来。
  平静,却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您的眼光,不应该只放在清江省。”
  吴新蕊愣住了。
  “什么意思?”
  “临海省发现了,就意味著病毒已经在中国境內出现了。春节,春运,这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病毒的扩散,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全国,除了我们,没有任何一个省份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他们都还在准备过年。”
  “当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刘清明站起身,走到窗边,看著別墅外沉沉的夜色。
  “到那个时候,全国都会陷入医疗物资的恐慌性挤兑中。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抗病毒药物……所有东西都会成为最紧俏的战略物资。”
  “而我们清江,因为提前了一年布局,因为有您现在的果断决策,將会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充足储备的省份。”
  吴新蕊握著电话,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她仿佛已经看到,在不久的將来,一封封来自兄弟省份的紧急求援信,像雪片一样飞向清江省委省政府。
  一架架掛著红十字的运输机,在云州机场降落,焦急地等待著装载那些能救命的物资。
  刘清明的声音还在继续。
  “省长,我们地处华中,是国家的交通枢纽,九省通衢。”
  “到那个时候,我们支援出去的,就不仅仅是物资了。”
  “是救命的希望。”
  “是稳定全国人心的力量。”
  “更是我们清江省,在这场国运之战中,为国家立下的不世之功!”
  轰!
  吴新蕊的脑子里,像是有一道惊雷炸响。
  她终於完全明白了刘清明的思路。
  这个年轻人的格局和视野,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省的范畴。
  他是在以整个国家为棋盘,进行布局!
  “而且……”刘清明话锋一转,“省长,您別忘了,我们清江省,刚刚经歷了一场刮骨疗毒式的打黑反腐。”
  “现在的清江,官场风气、行政效率,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省委林书记的权威,省政府您的政令,可以做到真正的畅通无阻。”
  “论组织的严密性,论权力的集中度,论上下一心的凝聚力,放眼全国,没有哪个省,比我们更適合来承担这个责任!”
  “这是歷史,赋予清江的机会。”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
  许久之后,吴新蕊才重新开口,声音里带著一丝被压抑的激动。
  “我明白了。”
  “清明,放手去做。”
  “钱的事情,你不用管。人手不够,我给你加。需要哪个部门配合,你直接给我打电话!”
  “我只要求一点,你拿出来的方案,必须万无一失!”
  “是!保证完成任务!”
  掛断电话,刘清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最关键的一步,已经迈出去了。
  吴新蕊被他说服了。
  这意味著,清江省这台巨大的行政机器,將会在他的计划下,开始以一种恐怖的效率,全力运转起来。
  在全国都还沉浸在即將到来的春节,一片安定祥和的气氛中时。
  清江省,已经悄然打响了抗击疫情的第一枪。
  而这一切,无人知晓。
  就像715那些日子一样,林崢又一次为了这个年轻人,押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这一次,还包括了吴新蕊。
  他们坚信不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