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第394章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上)

第394章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上)

  ps:本书纯属虚构,所有人物都是剧情需要,请勿与现实对號入座,作者是不会认的。
  十月上旬的京城,秋高气爽,空气里还飘散著节庆过后淡淡的喧囂。
  刘清明站在清江省驻京办气派的大门前,手里捏著省委宣传部开具的介绍信。
  这是他时隔两年,第二次来到这里。
  与他同行的,还有省报记者孙毅和省电视台的记者叶雨晴。
  加上摄影和其他工作人员,组成了一个小小的採访小组,专门负责报导这次全国性的表彰大会。
  孙毅曾在林城记者站工作,和刘清明有过一面之缘,算是个熟人。
  叶雨晴则不同,她虽然没和刘清明打过交道,但作为省台的人,她对台里那位著名美女主持人苏清璇的男朋友,早就充满了好奇。
  从登上飞往京城的飞机开始,叶雨晴的非正式採访就没有停过。
  “刘书记,您和我们清璇姐是怎么认识的呀?”叶雨晴眨著大眼睛,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
  刘清明正看著窗外的云层,闻言转过头。对於新闻从业者,他现在的原则是能不得罪就不得罪。一支笔桿子,有时候能造成的麻烦,比一次工作失误还大。
  “工作上认识的。”他回答得简单。
  “就这么简单?”叶雨晴显然不信,“清璇姐眼光那么高,一般人她可看不上。您肯定有什么过人之处吧?”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旁边的孙毅咳嗽了一声,开口道:“小叶,別问这些私事。刘书记是去领奖的,我们是来工作的。”
  叶雨晴吐了吐舌头,冲孙毅做了个鬼脸,但还是没放弃。
  “刘书记,我听说您在云岭乡干得特別好,把一个穷乡僻壤带得快要致富了。给我们讲讲唄,这也是很好的新闻素材啊。”
  这个话题,刘清明就愿意多说几句了。
  他把云岭乡的梅鹿养殖项目,还有正在规划的生態农业,简单介绍了一下。
  凡是涉及到具体工作,他都说得头头是道,但只要叶雨晴想把话题往他和苏清璇身上引,他就会巧妙地绕回工作上。
  几次三番下来,叶雨晴不但没有討厌他,反而觉得这个男人很有分寸,懂得尊重女性。
  一行人下了飞机,坐上驻京办派来接站的车,很快抵达了目的地。
  驻京办副主任兼联络处处长陈爽,已经在大厅里等候。
  她看起来三十岁上下,穿著得体的职业套装,依然那么成熟美艷,岁月仿佛无法在她身上留下痕跡。
  “哎呀,刘主任,可算把您给盼来了!”陈爽一上来就握住刘清明的手,用力晃了晃。
  “陈主任,您太客气了。”刘清明微笑著回应。他记得这个女人,上次来京城办事时见过。
  “不能叫刘主任了,应该叫刘书记才对。”陈爽马上改口,又觉得不妥,乾脆直接称呼,“省委办那边早就打过招呼,说您要过来,让我们一定得做好服务工作。林书记对您可是很关心的。”
  她不经意间提到了省委书记,点明了自己消息的来源。
  刘清明心中瞭然,嘴上只是感谢:“麻烦陈主任了。”
  陈爽领著他们一行人去登记,然后分配房间。刘清明的房间是个单间,不大,但很乾净。
  “刘书记,您先安顿一下。”陈爽把一个行程单递给他,“这是接下来几天的安排,您看一下。”
  刘清明接过来。
  “按照惯例,表彰大会的举办地在京城大剧院。除了咱们十位当选的代表,还有颁奖的领导,以及一千多名观礼的各界青年代表。”
  陈爽继续介绍道:“整个过程会录製成一台晚会,之后在央视播出。所以,要求会比较严格。”
  “我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刘清明问。
  “明天上午,会有人带您去做一个形象设计,主要是髮型和服装。下午是第一次彩排。”陈爽说,“后天是第二次彩排。大后天晚上,就是正式的表彰大会。”
  她停顿了一下,补充道:“对了,您还有一个三分钟的发言,发言稿宣传部那边应该已经跟您对过了吧?您这几天最好能背熟。”
  “稿子我看过了,没问题。”刘清明点头。
  “那就好。这几天您有什么需要,隨时打我办公室电话,或者直接找我就行。驻京办会派专车全程接送,我也会亲自陪同你们。”陈爽的態度无可挑剔。
  “谢谢陈主任,您费心了。”
  送走陈爽,刘清明关上房门。他走到窗边,看著外面车水马龙的街道。京城的繁华,与云岭乡的寧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那个熟悉的號码。
  电话很快被接起。
  “到了?”苏清璇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嗯,刚到驻京办,安顿下来了。”刘清明说。
  “还顺利吗?”
  “挺顺利的。驻京办的陈主任很热情。”
  “那就好。”苏清璇顿了顿,“你们台里派来的那个叶雨晴,是不是挺能说的?”
  刘清明笑了起来:“你倒是了解你的同事。”
  “她没为难你吧?”
  “没有,就是好奇心重了点。不过人还不错。”刘清明说,“放心,除了你,別的女人在我眼里都一个样。”
  电话那头传来苏清璇的轻笑声。
  “油嘴滑舌。在京城那种地方,说话做事都注意点,別由著性子来。”她叮嘱道。
  “遵命,苏记者。”
  “谁是苏记者,没大没小的。”
  “好的,媳妇儿。”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家常,才掛断电话。听著她的声音,刘清明感觉自己在京城这个陌生环境里的那点浮躁,瞬间就平復了。
  他洗了个热水澡,躺在床上,把那份发言稿又默背了一遍,然后关灯休息。
  第二天一早,生物钟准时把他叫醒。刘清明换上运动服,下楼晨跑。
  刚跑出驻京办大门没多远,就遇到了早起回来的陈爽。
  “刘书记起得这么早?”陈爽有些意外。
  “习惯了,每天都跑。”刘清明放慢脚步,与招手告別。
  “难怪年纪轻轻就能做出这么大的成绩,光是这份自律,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陈爽由衷地说道。
  刘清明笑了笑,没有接话。
  绕著附近跑了一圈,回到驻京办。
  刘清明回房冲了个澡,换好衣服下来吃早饭。
  餐厅里,孙毅和叶雨晴他们已经在了。
  “刘书记,早啊!”叶雨晴精神头很足,“今天就要去京城大剧院了,想想都激动!”
  孙毅在一旁喝著粥,慢悠悠地说:“激动什么,我们是去工作的。注意纪律。”
  吃完早饭,陈爽亲自带著他们,坐上了驻京办的一辆商务车,前往京城大剧院。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宽阔的长安街上,刘清明看著窗外飞速掠过的景物,心中感慨万千。
  前一世,他只是这个城市里一个不起眼的过客。
  这一世,他却要走进那个代表著最高荣誉的殿堂之一。
  京城大剧院造型独特,远远看去,像一颗巨大的明珠。
  陈爽领著他们从工作通道进入,来到后台的接待处。
  “您好,我们是清江省代表团的。”陈爽將介绍信递了过去。
  接待处的工作人员接过文件,核对了一下名单,然后抬头看向刘清明。
  “您就是刘清明同志?”一个年轻的女工作人员问道。
  “我是。”刘清明点头。
  “哇,您比照片上还年轻,还帅!”另一个女孩小声地对同伴说,脸颊微微泛红。
  刘清明只是礼貌地笑了笑。
  工作人员很快为他们办好了证件。
  孙毅和叶雨晴拿的是记者证,可以在指定区域活动。
  而刘清明的,是一张印有他照片和名字的代表证,可以出入会场的所有地方。
  “刘书记,我先带您去跟其他代表见个面,熟悉一下。”陈爽说。
  穿过长长的走廊,他们来到一个休息大厅。里面已经有几个人在了,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
  陈爽一进去,就笑著迎向其中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的男人。
  “王教授,您好您好!又见面了!”
  那位王教授显然也认识陈爽,他扶了扶眼镜,笑道:“是小陈啊。你们清江省今年这位代表,可是了不得啊。”
  他的目光落在了刘清明身上。
  “给您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清江省的代表,云岭乡党委书记刘清明同志。”陈爽侧过身,为两人引荐,“这位是京城大学的王明德教授,著名的物理学家,这次也是当选代表之一。”
  “王教授,您好,久仰大名。”刘清明伸出手。他对这位王教授有印象,前世在新闻里经常看到,是国內顶尖的科学家。
  “你好,小刘同志。”王明德握住他的手,“你的事跡我看了报导,很了不起。在基层能做出这样的成绩,不容易。”
  “王教授过奖了,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刘清明谦虚地说。
  陆陆续续地,其他的代表也到了。陈爽为刘清明一一介绍。
  有来自东北的国企劳模,一个身材魁梧、手掌粗糙的汉子。
  有来自南方的民营女企业家,穿著精致,谈吐优雅,气场强大。
  还有一位来自边疆的军人,皮肤黝黑,站得笔直,眉宇间透著一股坚毅。
  这些人,都是在各自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
  前一世,刘清明只能在电视和报纸上仰望他们。现在,他却成了他们中的一员,和他们站在一起,即將共同接受表彰。
  这种感觉,很奇妙。
  大家简单寒暄了几句,彼此之间惺惺相惜,气氛很融洽。
  没过多久,一个掛著“导演”胸牌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本次表彰晚会的现场导演。”他拍了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现在,请大家跟我来,我们进行第一次彩排。”
  眾人跟著导演走进主会场。
  一踏入会场,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巨大的舞台,绚丽的灯光,上千个空著的座位,无声地昭示著这里的庄重和宏大。
  “今天的彩排,主要是熟悉流程和走位。”导演拿著一个扩音器说道,“我们要求非常严格,每一个环节,每一秒钟,都不能出差错。因为这台晚会,代表的是我们全国青年的形象。”
  他的话让现场的气氛瞬间严肃起来。
  “现在,按照我念到的顺序,大家在舞台的左侧入口排好队。”
  导演开始念名字。
  刘清明排在第三个。
  “好,现在,第一位,王明德教授,请准备。”导演喊道。
  音乐响起,舞台的灯光聚焦在入口处。
  “走!”
  王教授迈开脚步,按照地上的標记,一步步走向舞台中央。
  “停!王教授,您走得太快了。”导演的声音从扩音器里传来,“音乐的节奏是四拍,您要踩著节奏走。来,我们再来一次。”
  王教授回到原位,音乐再次响起。
  这一次,他走得稳健了许多。
  “好,很好。走到中央的白色圆点,停住。面向观眾,停留三秒。对,就是这样。然后向右侧的颁奖嘉宾席位,微微鞠躬。好,然后走到指定的座位上。”
  一个简单的入场,反覆排练了四五次,导演才算满意。
  接下来是第二位,那位女企业家。
  轮到刘清明的时候,他已经完全明白了要求。
  音乐响起,他迈步而出。他的步子很大,很稳,每一步都准確地踩在节拍上。
  他常年锻链,对身体的控制力远超常人。
  走到舞台中央,他停住,面向空无一人的观眾席。
  聚光灯打在他的脸上,有些刺眼。他站得笔直,身姿挺拔。
  “好!非常好!”导演的声音里带著一丝讚许,“小伙子,精神面貌很不错!保持住!”
  刘清明按照指示,完成了鞠躬和入座的流程,动作一气呵成,没有半点拖沓。
  接下来的彩排,就是反覆练习入场、领奖、发言、退场的整个流程。
  央视的司仪也来到了现场,配合著他们进行排练。
  “刘清明同志,待会儿轮到您发言的时候,请从座位上起身,走到这个t字台的前端。”司仪是一位著名的男主持人,他耐心地为刘清明讲解著,“您的面前会有提词器,但我们希望您能脱稿,这样面对镜头会更自然。”
  “好的,我记住了。”刘清明点头。
  整个上午,他们就在这样一丝不苟的排练中度过。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站位,甚至每一个微笑的角度,都被要求做到精准。
  刘清明这才真正体会到,一场呈现在全国观眾面前的大型晚会,背后需要付出多少不为人知的努力。
  这和他过去在乡里指挥防汛、处理群体事件完全是两码事。这里没有突发状况,只有既定的程序。一切都必须在掌控之中,不允许任何意外。
  他適应得很快,强大的记忆力和控制力让他能够完美地执行导演的每一个指令。
  中午,大家在剧院的食堂吃工作餐。
  叶雨晴凑了过来,压低声音问:“刘书记,在那么大的舞台上,紧张吗?”
  刘清明摇摇头:“还好。”
  “您心理素质真好。”叶雨晴佩服地说,“刚才我远远看著,您走上台的时候,那气场,一点都不输给那些大明星。”
  孙毅在旁边插话:“这就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刘书记当初在730大案里,面对的可是持枪的悍匪,那才叫真正的紧张。”
  刘清明笑了笑,没有多说。对他而言,走上舞台,远比不上当初在田埂上,面对著几百个情绪激动的村民。
  舞台上的紧张,是表演性的。
  而现实中的紧张,是攸关生死的。
  下午的彩排,加入了颁奖嘉宾的走位。虽然来的只是工作人员代替,但流程完全是按照正式的来。
  一天下来,所有人都有些疲惫。
  回到驻京办,陈爽早已安排好了晚饭。
  “各位代表,今天辛苦了。”她笑著说,“明天还有一天彩排,后天就是正式大会。大家今晚好好休息。”
  晚饭后,刘清明回到房间,他没有立刻休息,而是站在窗前,將今天彩排的流程在脑子里又过了一遍。
  他清楚,这次表彰对他个人而言,是一份巨大的荣誉。
  但对他身后的那些人,比如林崢,比如吴新蕊,这更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展示。
  他不能出任何差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