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权力博弈

  市委书记办公室里,烟雾繚绕。
  何群的面前,放著一份刚刚结束的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
  陈东坐在侧面的沙发上,一言不发。
  汪明远推门进来的时候,两人都没有起身。
  “何书记,陈部长。”汪明远打了声招呼,径直走到办公桌对面坐下。
  何群將手里的菸蒂在菸灰缸里摁灭,抬起头:“明远同志,今天这个会,开得很有水平嘛。”
  一句话就表示他已经知道了。
  汪明远对此毫不在意:“谈不上有水平,只是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政府部门,归根结底还是要讲效率,讲纪律。”
  他顿了顿,话锋直指核心。“比如財政局的拨款流程,一个乡镇的教育补贴,在局里能转上三个月。这不是效率问题,这是纪律问题。市里的决策,到了下面就变成了人情关卡,这个风气,不能长。”
  何群从烟盒里弹出一根烟递过去,没有接话。
  汪明远接过来,拿起桌上的打火机点上。
  他知道,这是对方需要一个消化的时间。
  陈东在一旁冷眼旁观。
  他是何群的盟友,並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係。
  市委书记掌握组织人事权,也是惯例。
  钱通被带走,焦作仁被当眾打脸,现在火直接烧到了財政局。
  这个新来的市长,每一步都踩在清南市官场最敏感的神经上。
  汪明远没有继续穷追猛打,而是从公文包里拿出另一份文件,轻轻推到何群面前。
  “何书记,您看看这个。”
  何群拿起来,陈东也凑了过来。
  文件不厚,没有一个字的黑材料,全是数据。
  標题是《关於清南市財政支出效率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对比分析报告》。
  报告里用图表和翔实的数据,列出了清南市近三年来,各项財政拨款,从市级下发到最终执行单位的平均用时。
  教育、农业、基建,每一项都用红色的线条標註出来,旁边则是一条代表全省平均水平的蓝色线条。
  每一项,清南市的红线都远远高於全省的蓝线!
  数据惨不忍睹,结论只有一个:財政局的工作效率,已经严重拖了整个清南市的后腿。
  报告的最后,附了一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总结:“財政系统流程冗长,审批环节权责不清,存在严重的不作为现象。”
  何群的指节,无声地收紧。
  这份报告,比一百份检举信的杀伤力都大。
  这是否定整个財政局领导班子的工作,更是直接打他这个市委书记的脸。
  因为在此之前,財权也掌握在他手里。
  “明远同志,你这是有备而来啊。”何群放下报告,语气平静。
  “我只是想把工作干好。”汪明远回答得滴水不漏,“纪委的调查,可以有重点,有范围。钱通的问题是孤例,我们不能因为个別人的错误,就搞得人人自危,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稳定。”
  何群听懂了。
  汪明远在告诉他,他可以不深究钱通背后的人,不把焦作仁彻底拉下马,甚至可以让纪委的调查范围仅限於钱通一人。
  作为交换,他只是要一个“令行禁止”的財政局。
  这是赤裸裸的阳谋,偏偏让何群无法拒绝。
  汪明远手里握著“网络”和“公安”这两张王牌,他如果反对,那就等著纪委入局吧。
  如果清南市纪委不作为,汪明远可以直接上报林城。
  容不得何群推三阻四。
  陈东在一旁適时地开了口,像是在为何群解围,实则是在助攻。
  “何书记,组织部前段时间也做过调研。財政局的班子,这几年確实思想有些僵化,工作魄力不足,是需要注入一些新鲜血液,更新换代了。”
  台阶已经铺到了脚下。
  何群沉默了片刻,缓缓点头。
  “明远同志作为政府一把手,对財政工作有想法,这是对市委负责,对清南市的发展负责,市委原则上是支持的。”
  一场没有硝烟的权力交接,就在这几句暗语中,默契地完成了。
  汪明远像是料到了这个结果,又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名单,放在桌上。
  “这是我个人关於財政局班子调整的一些不成熟的建议,请何书记和陈部长把把关。”
  何群拿过名单。
  財政局长建议调任市人大任一閒职副主任,常务副局长平调,空出的局长和常务副局长两个位置,汪明远推荐了两个人选。
  一个是林城市財政局预算科的科长,另一个则是局里一个边缘化的老资格副局长。
  何群对第二个人有印象,业务骨干,派系色彩不浓,是典型的技术型官僚。
  汪明远这一步很高明。
  一新一熟,迅速稳定局面。
  至於下面的股级干部。
  就不需要他来考虑了。
  他把名单递给陈东。
  陈东看完,沉吟道:“汪市长提的这两个人选,业务能力是过硬的。不过,局长的人选,是不是再考虑一下?从上级直接提市局的一把手,组织上怎么看我们清南市?”
  汪明远笑了笑:“陈部长的顾虑有道理。我只是个提议,具体人事,还是要由市委来定夺。”
  何群的手指在桌上点了点,拿过笔,在名单上划掉了那个县里的副局长,写上了另一个名字。
  “我看,现任的张副局长,虽然之前工作有些失误,但態度还是端正的,让他代理局长,先干一段时间看看。常务副局长的位置,就按汪市长的意思办。”
  汪明远笑了笑:“这个人选,是高市长给我的建议,何书记如果有异议,我试著沟通一下。”
  何群和陈东交换了一个眼神,原来如此。
  汪明远是空降干部,怎么可能在清江省有多少人手?
  直接从林城调人,对方肯定对他心怀感激。
  又討好了一把高焱。
  真是好算计啊。
  陈东马上开口:“这位同志,我看还是很有能力的,何书记,我让组织部的人与他谈个话,再决定好不好?”
  何群点点头:“我尊重组织部的意见。”
  汪明远说:“张副局长在这次事件中也有关联,还是放一放的好,免得群眾有意见。”
  双方都做出了微小的让步,最终的方案就此敲定。
  “那就这么定了。”何群站起身,“我建议,儘快召开常委会。议题就两个,一是通报钱通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二是討论通过財政局的人事调整方案。”
  焦作仁的问题,被心照不宣地从议题里抹掉了。
  “我同意何书记的提议。”汪明远也站了起来。
  事情谈完,汪明远便告辞离开。陈东送他到门口,回来后,看著何群。“书记,这个汪市长,不简单。”
  何群重新点上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京城来的,能简单吗?他不是来斗气的,是来做事的。这样的人,比那些只会搞小动作的,可怕多了。”
  坐进车里,汪明远紧绷的身体才略微放鬆。他拿出手机,拨了一个號码。
  电话很快接通。
  “刘乡长。”
  云岭乡政府办公室里,刘清明接到电话时还有些意外。“汪市长。”
  “乡里的教育专项补贴,下周一之前,会全部到帐。”汪明远的声音听不出情绪,“好好干,別再让人抓到把柄。”
  电话掛断。
  刘清明握著手机,站在窗前。
  汪明远只说了两句话,却透露了海量的信息。
  拨款到位,意味著市里那场因为招聘风波而起的爭斗,已经有了结果。
  汪明远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藉此机会,很可能已经將手伸进了財政局这个关键部门。
  自己当初在云岭乡点起的那把火,竟然真的撬动了整个清南市的权力格局。
  山雨欲来风满楼。
  当天下午,市委办正式下发了召开市委常委会的通知。
  清南市所有科级以上的干部,都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风暴似乎过去了,但每个人都清楚,真正的洗牌,才刚刚开始。
  常委会召开的前一夜,晚上十点。市委书记办公室的灯还亮著。
  组织部长陈东敲开了何群办公室的门,他的脸色有些凝重。
  “书记,刚接到林城那边的电话。”
  何群抬起头。
  陈东压低了声音:“是杨主任的秘书亲自打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