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刘清明的办法

  一件涉及数百村民的流血事件,就这样被刘清明这个年轻得有点过份的新乡长。
  摆平了。
  此举固然有利於政府,但也使得,赵元佐兴师动眾,把全乡的公安和民兵拉到这里的行为。
  显得有些傻逼。
  不过赵元佐没有表露什么,因为事情並没有完全结束。
  回程的时候,刘清明坐上了他那辆老拉达。
  这辆车来自一个已经消失的国家,曾经在6-70年代,成为华夏进口数量最大的汽车產品。
  它的气质,倒是很符合云岭乡的定位。
  省內的经济强乡,领导已经坐上了进口的日本车。
  这就是实力的体现。
  车门关上,发动机发出沉重的喘息,一阵汽油不完全燃烧的味道,充斥了整个车厢。
  刘清明第一次坐这种车,微微有些皱眉。
  赵元佐却是习惯了,开口说道:“刘乡长,你今天这个事,处理得很及时,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这是值得肯定的。”
  刘清明没有说话,他知道,还有后话。
  “不过呢,你的处理方式,有些欠妥啊,农民嘛,胸怀不大,眼里只有那一亩三分地,你要是做不到,他们可能真得会来乡政府堵门,到那时,你会很被动的。”
  刘清明点点头:“我知道,所以,我要了五天。”
  赵元佐问:“你有把握?”
  一百个用工名额,在一个乡里不算少了,赵元佐也希望他能有路子。
  “有一点,我马上回去落实。”
  赵元佐有些惊讶,这话,就是肯定了。
  这个年轻人,路子有点野啊。
  “那是最好,这件事,事发突然,你有什么想法?”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刘清明正想与他沟通,在乡里工作,没有书记的支持,是不可能成事的。
  目前中央的精神,正在不断地加强一把手的权威,二把手,今后会越来越成为专业经理人的角色。
  这也是吴新蕊如此独断专行,却能得到前后两任省委书记看重的原因。
  你首先得有能力,其次,你也要为自己所有的决定承担责任。
  刘清明要求不高,自己做事,功劳你可以分,只要不拖我后腿。
  “书记,我是这么想的,经过这些天的调研,我对我们乡的基本情况有了个大概的认识,我们乡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產出有限,基本农田里,水田只占三成左右,这也是东山村和神台村为了一条水源大打出手的根本原因。”
  赵元佐点点头:“你的工作很扎实,了解得也很清楚。”
  “我去了不少群眾家里,看到了他们的真实的生活,与统计表上的数字相比,给我很大的震撼,我们的群眾,太穷了。”
  刘清明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所见所得。
  因贫失学是普遍现象,家里穷得连成人都要共用一件衣服,一条裤子的情况。
  也比比皆是。
  哪怕现在市场已经开放,搞特色养殖並不容易,他们的產出想要变现,首先要克服的是,难走的山路。
  否则,再好的產品,运不出去也是白搭。
  而要修路,上级的拨款是不太可能的。
  有钱,清南市也只会投入到更有回报的项目上。
  刘清明並不是责难他们,换了自己在任上,也会这么选择。
  因为位置不同,他们要考虑的不是一个贫困乡,而是整个清南市的经济发展。
  把有限的钱,放到更有作用的地方。
  是领导的责任。
  扶贫,不是如今的重点。
  那就只剩了一个办法,自筹资金,贷款修路,收费还贷。
  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地区的做法。
  “要想富、先修路”已经成为一个共识。
  赵元佐说:“是啊,我们云岭乡就像是后娘养的孩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县里的支持有限,就连国家的农业扶持资金,到我们手里也所剩无几,乡財政十分困难,同志们的工资,一拖再拖,我都没脸见他们。”
  刘清明很清楚,赵元佐的意思就是,乡里没钱,你有啥想法,自己想办法。
  刘清明说:“想要发展,无非是引进来、走出去,现在的情况,人家不愿意来,那我们就走出去,云岭乡两万多人口,適龄的劳动力怎么也有五千左右,这也是一笔財富。”
  赵元佐说:“也就是你刘乡长把人口当財富,我是愁死了,两万多张嘴啊,可怎么养活他们。”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想,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赵元佐赞同地点点头,勉励他:“上级把你派来,我就放心了,你只管去做,乡党委是你坚强的后盾。”
  赵元佐这么表態,也就是同意了自己的方案,利用劳务公司,把劳务输出搞起来,既能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也能减少村里无所事事的年轻人,闹事甚至是犯罪的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械斗。
  当然,最后如果搞不起来,那也是这位新乡长的责任。
  没什么风险,又有功劳可分的事情,赵元佐还是愿意支持的。
  “书记,我可能要请几天假,去省里跑跑。”
  “没问题,你需要多久,我就批多久,只管去好了,这里我为你看著。”
  “太感谢书记了,党委会议的任何决定我都无条件支持,只希望乡政府的同志,做好加班的准备。”
  赵元佐爽快地答应下来:“你说的那个劳务输出公司,我马上让他们搞起来,等你回来。”
  话说到这个份上,两人就算是暂时达成了一致。
  回到乡政府,刘清明看了一眼手机,总算有了信號。
  他当即拨出一个號码:“於总,我是刘清明,你还在云州吗?”
  电话里传来於惠嫻柔媚的笑声:“刘主任,好久不见了,我在云州,项目上马了,我得盯著啊。”
  刘清明笑道:“那好,我想约一下於总的时间,明天中午怎么样?”
  於惠嫻很惊讶,她当初可是约过刘清明多次,刘清明都以公务繁忙为由推掉了。
  现在居然主动约自己。
  那肯定就是有事情了。
  “好,明天中午没问题。”
  “那就说定了,地方我来安排。”
  他记得鸿飞公司的项目,需要大量的打螺丝工人,这是一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只需要简单的岗前培训。
  一百个用工名额,他相信自己能在於惠嫻那里拿到这个人情。
  但这並不是他的主要目地。
  鸿飞公司,会在日后成长为一家大型螺丝企业。
  需要海量的普通工人。
  完全可以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繫。
  因为相对於云州这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副省级城市,贫困的云岭乡,用工成本显然更低。
  他並不是没有谈判的筹码。
  想了想,刘清明又打出一个电话。
  “清璇,咱妈明天在家吗?”
  “你找吴省长?直接给她打电话啊,我又不熟。”
  吴新蕊,已经被中央正式任命为清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只等年后的人代会,把这个“代”字去掉。
  女友有些不高兴,刘清明马上开启“哄人”模式。
  “主要是想你了,顺便见见咱妈。”
  “骗人。”
  “不骗人,我正往汽车站赶,晚上到,你得接我,不然我就要露宿街头了。”
  “谁管你呀。”
  刘清明可太喜欢听到苏清璇的声音了,哪怕是生气也像是撒娇。
  “亲一个,我能赶得更快。”
  “流氓。”
  苏清璇虽然这么说,却还是轻轻地“亲”了一下。
  刘清明能想像得到,她此刻一定美得不可方物。
  脚步也当真快了不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