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同伙?
裹珍回到工作组坐在审讯室的铁椅上,手腕上的白痕在冷光灯下格外刺眼。
“再问一次,“黑脸民警敲了敲桌面,“赵德贵往家里拿钱,你真不知情?“
裹珍的指甲抠进掌心,木刺扎进肉里的痛感还在。她盯著桌上那个金鐲子的证物袋,內侧“王赠赵“的刻痕在塑料膜下泛著冷光。
“我...我只管做饭洗衣...“她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他从不让我进西屋...“
李组长突然推门进来,手里拿著一个蓝皮笔记本。裹珍的瞳孔骤缩——那是赵德贵让她烧,她没烧掉藏进地窖的那个帐本,封皮上还带著一点焦痕。
“那这是什么?“李组长翻开一页,指著一行歪扭的字跡:“'三月十八,郑取钱'“。
裹珍的眼泪“啪嗒“砸在审讯桌上。那天赵德贵喝得烂醉,把一沓钱甩在她脸上:“你去买药!別让外人知道老子的娘有病!“
审讯一直进行到第二天早上,期间换了好几波人问话,裹珍有种想要死的感觉,一句话重复了不知多少遍,最后李组长进来对她宣读了问询记录,情况属实签字画押。
裹珍被告知不能离开村子,並且监视居住,隨叫隨到,每日到村委会报导两次。
裹珍回到那个赵德贵的家,屋里屋外像被打劫一样,东西扔的哪都是,她走进屋里一头倒在床上,沉沉的睡了过去,这几天她都没怎么睡觉。
裹珍不知不觉就睡到了第二天上午。村委会的喇叭也恰好响起:“全体村民注意,涉案人员家属郑裹珍,即刻到村部接受调查...“
裹珍浑身无力的走在土路上,几个妇女慌忙抱起孩子躲进院子。老槐树下,张婆子的大孙女“呸“地吐了一口痰:“装什么可怜!她男人贪的钱都够买十头牛了吧!“
村部会议室挤满了人。工作组的小吴指著投影仪:“这是从王德海家搜出的礼单,有赵德贵送的金器八件...“
幻灯片一闪,裹珍突然捂住嘴——那条金项炼她认识,是去年冬至赵德贵让她送去县里的“年礼“。
“郑裹珍同志,“黑框眼镜突然点名,“这项炼是你送的吧?“
满屋子目光像钢针般扎来。裹珍的嘴唇颤抖著:“我...我不知道里面是啥...赵德贵说...说是山货...“
角落里传来嗤笑。裹珍看见会计媳妇撇著嘴,手上还戴著那对银鐲子——那是去年“危房改造“拨款后,赵德贵给“自己人“分的。
问完话之后,裹珍又被带走了。
深夜的留置室,裹珍数著墙上的霉斑。
铁门突然打开,李组长拎著一个塑胶袋进来:“你婆婆的降压药。“他顿了顿,“老太太在县医院,工作组垫的医药费。“
裹珍的眼泪涌出来。大上个月她跪著求赵德贵给婆婆买药,换来的是一脚:“老不死的早该走了!“
“经查实,“李组长翻开文件夹,“你名下的信用社帐户,近三年共存入...“他忽然停住,换了说法,“不少钱。“
裹珍猛地抬头:“我没有存摺!“
“但有你签字的取款单。“李组长推来一张纸,上面歪歪扭扭写著“郑裹珍“。她突然想起那些被按著手签字的夜晚,印泥的腥气混著赵德贵的酒臭...
“经调查,“李组长合上文件,“你虽未直接参与贪污,但作为家属享受了非法利益。现决定...“
屋外突然传来吵闹声。门被撞开,张婆子的亲家举著镰刀衝进来:“还我外孙的救命钱!“
民警拦住他时,裹珍看清他手里的东西——是一张泛黄的扶贫款领取表,受益人签名栏里,赫然签著“郑裹珍“。
---
天蒙蒙亮时,裹珍被带到卫生院採血。
走廊电视正播报新闻:“...原某局王某涉嫌严重违纪...“画面闪过王局长戴手銬的特写。
“伸手。“护士扎针时,裹珍看见自己胳膊上的淤青——那是赵德贵用皮带抽的,就因为她那天给了要饭的五块钱。
抽完血,李组长递来一张纸:“这是查封清单,你確认一下。“
裹珍呆呆看著列表:“德贵楼“(违建)、房子一套,摩托车、金器...最后一行写著:“郑裹珍名下存款,已冻结“。
“不是我的...“她突然抓住小吴的手,“那些钱我一分没过!“
李组长抽回手:“但你家翻新的房子,你婆婆的住院费...“
裹珍哑口无言。她想起去年新砌的院墙,砖块是村里修路剩下的;想起赵德贵往家搬的液晶电视,说是“工程奖品“...
---
宣判裹珍那天下了小雨。
裹珍站在被告席,听著审判长念:“...鑑於郑裹珍系被动接受財物,且主动配合调查...有立功表现……“
旁听席这时突然站起个黑影——是赵德贵,被剃了光头,左耳缺了一块。他狰狞地比划了一个抹脖子动作,法警立刻按住了他。
“.郑裹珍..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其余涉案人员,择日宣判!”
走出法院时,裹珍在台阶上绊了一下。有人扶住她,是李组长:“村里给你安排了临时住处。“
“我婆婆...“
“已经接去乡养老院了。“
雨幕中,裹珍看见张婆子的亲家在不远处瞪著她。那眼神她太熟悉了——和五年前她刚嫁到村里时,看那些“地主公地主婆“的眼神一模一样。
---
老宅的封条在雨中耷拉著。裹珍从门缝里望进去,灶台已经塌了,露出地窖黑漆漆的洞口。
她摸到手腕上的白痕,突然发现——
金鐲子没了,可这道疤,或许一辈子都褪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