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袁绍,字摇摆
袁绍官署议事厅。
高览踏入屋內,屋內烛火通明,袁绍高踞主位,脸色阴沉。
高览心中咯噔一下。
陛下所料果然不差!主公这副神情,正是杀心已炽的徵兆。
高览强自镇定,上前几步,抱拳躬身:“末將高览,奉命前来!主公有何吩咐?”
袁绍抬眼,目光看向高览,声音冰冷:“元伯!你可知……今日董贼派了韩融等辈前来之事?”
高览沉声应道:“末將知晓。方才那韩融……才从陛下官邸离开不久。”
“哼!”袁绍冷哼一声,追问道:“那韩融与陛下见面……都聊了些什么?”
高览略一思索,觉得自己在场之事无需隱瞒,坦然道:“回盟主!当时末將就在陛下身侧护卫。韩融与陛下……倒没聊什么特別之事。无非是些君臣敘旧、感怀往昔的言语。韩融对陛下……礼数周全,並无失礼之处。”
“礼数周全?”袁绍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脸上怒意更盛。
猛地一拍案几!“好一个趋炎附势的老匹夫!一边道貌岸然,自詡大汉忠臣!一边却甘为董贼鹰犬走狗!在席间对本盟主冷眼相待,傲慢无礼!”
“如今想来,他此番前来面见陛下,也定是受了董贼指使!替那老贼……试探陛下真偽虚实!”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高览闻言,低头不敢接话。
袁绍越说越气,胸中怒火如同火山喷发,“韩融老匹夫!倚老卖老,出言不逊!王瑰狗贼!巧舌如簧,包藏祸心!此等奸佞之徒,一行人所图,无非是挑拨我盟军关係,陷本公於不仁不义!更兼目无尊卑,竟敢妄探天子虚实!此等董卓鹰犬,留之何用?!只会乱我军心,惑我视听!”
袁绍眼中凶光爆射,猛地盯住高览:“元伯!我命你即刻点齐本部精锐!趁夜包围使者馆驛!將韩融、胡母班……及其隨行一干人等……”
袁绍牙关紧咬,从齿缝间狠狠挤出两个字眼:
“尽——诛——!”
儘管心中早有准备,高览仍是不由自主地面色微变!
他想不通主公为何突然对这韩融一行人如此震怒?竟然到了非杀不可的地步。
不过高览却知道,袁绍此刻已被愤怒彻底冲昏了头脑,不能直接唱反调。
待袁绍稍稍喘息,高览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
上前一步,抱拳沉声道:“主公息怒!末將领命!”
不过,他话锋一转,语气带著“为大局考虑”的凝重,“然则……末將斗胆,请主公三思!那使者馆驛,位於怀县城內,毗邻民居,且有王匡太守麾下郡兵协防。若骤然调集大队人马,甲冑鏗鏘,火光映天,行动之间,恐难掩人耳目!万一……万一惊扰了城內百姓,日后消息传出,世人皆知两军交战,盟主斩了来使,恐……恐对盟主清誉不利啊!”
袁绍眉头紧锁,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眼睛一眯:“不利?哼!那就杀得乾净一点!除了那个叫王瑰的之外……一个活口都不许留!確保万无一失!”
闻言,高览心中疑惑,但面上不动声色,继续“献策”拖延:“主公明鑑!若要確保一击必杀,不留活口……需得调集足够精锐人手!然末將所率禁军,此刻大半驻扎於城外大营。若要调集,需持手令,快马出城!这一来一回,加上整军部署……最快也需……一个时辰以上!且末將认为,最好是与王太守郡兵协调,封锁相关街巷,以免无关人等误入……此等细节,皆需时间周密安排!请主公……稍待片刻!末將这就去办!”
高览这番话说得条理清晰,理由充分,处处显得是在为確保行动万无一失考虑。
袁绍闻言,脸上怒色稍缓,但依旧烦躁:“一个时辰?!太久了!夜长梦多!给你半个时辰!速去调兵!”!”
高览心中一沉,他万万没想袁绍杀心竟然如此坚决。
半个时辰!
这时间……太紧了!
陛下那边……来得及吗?!
他不敢再强辩,以免引起袁绍更大的疑心,只能抱拳应道:“诺!末將……遵命!”
说罢,高览转身欲走,脚步却故意放得沉重缓慢,脑中飞速运转,思考著还能用什么藉口再拖一拖。
就在这千钧一髮之际——
“报——!”厅外突然传来侍卫急促的通报声,“北平太守公孙瓚將军、携別部司马刘备,有紧急军情求见盟主!”
“嗯?”袁绍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刘备?公孙瓚带他来干什么?传!”
厅门被推开,公孙瓚与刘备二人,步履匆匆而入。
公孙瓚脸色凝重,刘备则紧隨其后。
公孙瓚对著袁绍抱拳,声音洪亮:“盟主!深夜惊扰,还请勿怪!”
袁绍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然后问道:“伯圭跟玄德深夜至此,所为何事?”
闻言,公孙瓚迟疑了一下。
倒是刘备直接上前一步,“盟主!深夜前来,实非得已!然则,此事关乎討董大业!末將……不得不来!”
袁绍有些疑惑:“哦?是何事?”
刘备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敢问盟主,是否准备杀掉董卓来使?”
袁绍眼神一眯。
此事自己並未告知外人,哪怕是高览,也是方才知晓,这刘备怎么会知道?
见袁绍没有说话,刘备继续说道:“末將刘备,位卑职浅,本不该僭越,插手此等军机大事!然则,备……忧心如焚!思虑再三,斗胆恳请公孙將军带备前来諫言!还望盟主恕罪!”
哦?”袁绍强压下心头的不快,冷冷道,“刘玄德,你有何高见?莫非……你觉得本公不该杀那些董卓走狗?!
刘备深吸一口气,迎著袁绍冰冷的目光,不卑不亢地道:“盟主明鑑!诛杀韩融等人,固然可泄一时之愤!然则,其后果……不堪设想!此乃董卓李儒之流,精心设下的……借刀杀人之毒计!”
“借刀杀人?”袁绍眉头紧锁。
“正是!”刘备声音陡然提高,“董卓遣使,开出荒谬条件,其意为何?绝非真心议和!实乃一石三鸟之毒计!”
“其一,离间盟主与公孙將军等诸侯之情谊,使我联军內部生隙!”
“其二,试探盟主心意,若盟主应允,则其可大肆宣扬盟主『见利忘义』;若盟主拒绝甚至……诛杀使者,则其更可藉此大做文章!”
“而最毒者,便是这第三条!”刘备目光如炬,直视袁绍,“董卓深知盟主忠义,必不容其羞辱!更算准了韩融性情刚直,言语间必会衝撞盟主!其最终目的,便是要激怒盟主,借盟主之手……除掉韩融等人!”
刘备顿了顿,声音带著一丝悲愤:“韩融,海內名士,清誉素著,亦为朝廷大臣,若他们死於盟主之手……董卓便可立刻昭告天下,诬衊盟主残害忠良,屠戮来使!斥责討董联军非为勤王,实乃爭权內斗!届时,天下汹汹,人言可畏!那些原本观望的州郡,那些心存汉室的士人百姓,將如何看待盟主?如何看待我联军?!此消彼长,董卓则可藉此凝聚人心,负隅顽抗!此等局面……岂非正中董贼下怀?!此乃亲者痛,仇者快啊!还请盟主三思!”
刘备这番剖析,鞭辟入里。
尤其最后那句“亲者痛,仇者快”,如同重锤,狠狠敲在袁绍心头。
袁绍本就生性多疑,容易遇事不决。
此刻在听完刘备这话之后,又陷入了沉思。
而高览站在门口,心中暂时舒了一口气。
陛下所料不差,刘玄德……果然及时赶到了。
而且看样子……似乎主公有所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