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我在东汉假装皇帝> 第三十章 天子禁军

第三十章 天子禁军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
  当诸侯將天子驾临联军討伐董贼的消息传遍天下之时。
  已是五天后。
  诸侯等来的,除了天真百姓的一片叫好。
  还有董卓的西凉铁骑。
  ------------
  联军大营的议事台上,旌旗猎猎,甲冑生辉。
  各路诸侯济济一堂,高谈阔论之声不绝於耳。
  空气中瀰漫著一种近乎狂热的乐观情绪。
  “董贼不过西凉一鄙夫,仗著些许蛮勇窃据中枢,如今我十八路诸侯齐聚,带甲数十万,兵锋所指,定叫那董卓老贼灰飞烟灭!”某位太守挥舞著手臂,唾沫横飞。
  “正是!西凉铁骑虽悍,然我关东豪杰辈出,猛將如云,岂是董贼那些边鄙之徒可比?”
  “依我看,不出旬月,我等便可饮马洛水,踏破雒阳,將那董贼梟首示眾!”
  “哈哈哈,届时袁公盟主当居首功,只希望我等跟著袁公亦能分得一杯羹才好啊……”
  诸侯们推杯换盏,言语间充满了对董卓的轻蔑和对胜利的篤定,仿佛那盘踞雒阳、手握重兵的西凉军团已是砧板上的鱼肉,只待他们挥刀宰割。
  袁绍端坐主位,脸上带著矜持而自信的笑容,享受著眾人的吹捧,儼然已是胜利在握的统帅。
  ---------
  与此同时,在这喧囂与浮躁瀰漫的议事台之外。
  中军营地的深处,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刘辩身著简便的常服,在高览的陪同下,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一片被单独划出的校场边缘。
  这里是高览统领的一千“天子禁军”的驻地,与外面喧囂的联军大营相比,此地显得格外严肃与正气。
  凛冽的寒风卷著冰粒,抽打在士卒们裸露的皮肤处,却无人瑟缩。
  一千名精挑细选出来的健卒,正顶著风雪,在校头的號令下,进行著极为严苛的操练!
  “杀!杀!杀!”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整齐划一,透著一股穿透寒风的铁血之气!
  刘辩站在一处背风的土坡后,目光凝重地注视著眼前的场景。
  这是他来到联军以后,第一次有机会偷溜出自己的营帐,亲眼看看这支由高览掌控作为来日班底的军队。
  前两日,在刘辩的『詔令』下,这一千人已经真正被冠以天子禁军的名號。
  倒不是说刘辩的詔令如何管用,而是这种无关痛痒的詔令,袁绍也懒得拒绝。
  况且,给自己麾下的军队册封成天子禁军,这对他而言,非但没有害处,反倒有助於提高自己军队声势,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可这些,落到这些士卒心中,那就不同了。
  在他们看来,“天子禁军”这四个字所来的荣誉感和含金量,那是袁绍这种未曾亲自上阵杀敌的人所不能想像的。
  因此,在得到天子册封之后,这一千人,训练之时,也更加热血卖力。
  而看著眼前的景象,刘辩觉得,这比他预想的……更加艰苦,也更加震撼。
  军营生活,远非后世影视剧中那般瀟洒豪迈。
  刺骨的严寒、沉重的甲冑、枯燥而严酷的训练,每一项都足以消磨常人的意志。
  可眼前这一千士卒,眼神中却看不到丝毫的懈怠与怨懟,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专注和……被激发出来的凶悍!
  当然,这也得益於袁绍的“慷慨”。
  为了彰显对天子的“重视”,也为了確保这支护卫力量足够“可靠”,袁绍在粮秣、甲冑、兵器的供给上,確实做到了最高標准。
  士卒们个个身形魁梧,面色虽被风雪吹得通红,却不见菜色,显然营养充足。
  更重要的是,高览严格按照刘辩的指示,將“校官种子”的理念贯彻到了极致!
  他们训练强度远超普通士卒,除了基础的搏杀、队列,更有针对性的排兵布阵、小队指挥、旗號识別等校官才需要负责的技能。
  “陛下……”高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著一丝小小的自豪,“您看,这才短短五日!末將按照您的吩咐,严加操练,灌输忠义,如今这一千將士,已初具雏形!军纪之严明,士气之高昂,战力之凝聚,远超其他各营!假以时日,必成一支真正的百战劲旅!”
  刘辩微微頷首,心中亦是激盪。
  他看到了希望!这支军队,虽然只有一千人,但他们將是自己未来最核心的军队班底,是“缓夺权”战略得以实施的真正底气!
  然而,当刘辩的目光扫过校场边缘那寥寥几匹拴著的战马时,眉头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步兵!清一色的步兵!
  除了高览和少数几个担任斥候或传令的將校拥有战马外,这一千精锐,几乎全是步卒!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步兵与骑兵的差距,犹如天堑!
  机动性、衝击力、战场生存能力……骑兵对步兵,几乎是碾压性的优势!
  一支没有强大骑兵支撑的军队,在平原大战场上,面对铁骑,將处处受制,甚至可能被一击即溃!
  刘辩心中暗嘆。
  他当然知道战马的珍贵。
  在这个时代,一匹合格的战马,其价值远超后世想像!
  尤其是能用於衝锋陷阵的良驹,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宝物。
  中原地区本就缺乏优质马场,良马多產於幽、並、凉等边地,且多为地方豪强或军阀所垄断。
  袁绍虽然坐拥冀州,麾下骑兵也有一定规模,但也不可能大方到给“天子禁军”这一千人全部都配上战马。
  这不仅是资源问题,更涉及核心军力的掌控!
  “高將军,”刘辩的声音带著一丝凝重,“將士们操练刻苦,朕心甚慰。只是……朕观这营中,竟然只有寥寥几匹战马……”
  高览闻言,脸上也露出一丝无奈:“陛下明鑑。末將亦深知骑兵之利。然则……战马珍贵,袁公虽允诺供给充足粮秣甲冑,但於战马一事,却……未曾鬆口。营中现有马匹,仅够末將及少数將校之用。若要为全军配马,恐……”
  他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意思很明显:袁绍不可能同意。
  刘辩沉默。
  他当然明白袁绍的心思。
  袁绍可以容忍有一支千人的“精锐护卫”护卫天子平安。
  因为这千人再强,在数十万大军面前也是沧海一粟,翻不起大浪。
  而且,相较於战斗,这一千人的精锐更多是起到排面之用,也免得他袁本初在外面落下口舌。
  但若这一千人全部变成骑兵,那就完全不同了!
  一支千人规模的、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骑兵部队,其机动性和衝击力,足以在关键时刻改变局部战局!
  这已经超出了“护卫”的范畴,最主要的原因是,袁绍自己军中良马尚缺,一千匹,已经触及了袁绍的底线!他绝不会允许!
  “看来……此事不易啊。”刘辩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感觉一阵头疼。
  他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暗中购买?风险太大,且所需资金是天文数字,自己现在一穷二白。
  向其他势力求购?同样敏感,且可能暴露意图。
  而且,就算真给这一千人配上了马匹,骑术操练,也是一件难事,眼下高览虽说训练成果不错,但这仅限於步兵。
  至於骑兵,需要专精骑兵的將领才行。
  “高將军,”刘辩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烦躁,“战马之事,暂且搁置。你继续按计划操练,务必让將士们精通步战、阵战之法!同时……”
  刘辩嘆了口气:“若有閒暇,可挑选一些机灵、胆大的士卒,让他们开始尝试著轮流学习骑马!无需精通衝锋陷阵,但至少要能熟练驾驭马匹,做到人马合一。”
  高览眼睛一亮,立刻领会了刘辩的意图:循序渐进,暗中储备骑兵人才!
  於是高览应声道:“陛下英明!末將明白!先练出一批能骑马的精锐斥候,既不会引起袁公过多猜忌,又能为日后……打下基础!”
  刘辩翻了白眼:你明白个锤子!朕要他喵的斥候干什么?合著这会儿劳资放个屁你都说香!?
  “嗯。”刘辩点点头,“果然还是元伯懂朕。“
  高览闻言,嘿嘿一笑。
  隨后,刘辩目光再次投向校场上那些在风雪中挥汗如雨的身影。
  他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眼下,最重要的是將这一千步卒,真正锤炼成一支能打硬仗、能统兵驭下的真正天子禁军!
  至於战马……则需要等待时机,好好想想办法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