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千秋轮转了缘法,四十载后教狐仙(求追读!求月票!)
“小狐参见娘娘!”
“伏愿娘娘法体金安,仙福永享。”
此刻,胡蒹在看到泰山娘娘的瞬间便是直接五体投地拜倒了下去
而白临自也不敢托大,同样是恭敬拱手作礼:“晚辈白临,拜见泰山娘娘。”
“胡蒹,你且先下去。”
但出乎他预料的是,泰山娘娘此刻却是先开口说道。
“是!”
而闻言之后,胡蒹则是半点犹豫都没有,当场转身就离开了內殿——恰如此前所言,狐族对於泰山娘娘的尊敬甚至更在对佛祖玉皇的尊敬之上。
故而虽然疑惑於此刻泰山娘娘的態度,但他还是果断选择了离开。
“...”
而见得胡蒹离开,白临心中也是暗道不对。
但他还没来得及多想。
下一刻,他便感觉到泰山娘娘的目光落了过来。
那是怎样的一眼?
那一双眼眸看来,於白临之感却几乎不似是目光,反倒像是日出时第一缕穿透云海的金光。
那眸光中,似映照出了三界变化。
只这一眼,白临只觉得自己的魂魄血肉,法力修为似都尽皆被看了个通透。
“这便是...大罗金仙!?”
於是,白临心中不禁悚然。
这还是他第一次真正直面大罗金仙层次的三界大神——在此之前,他亲眼所见的最强者『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闻仲应当也未破此境,只得太乙金仙而已。
但下一刻...
“你身上修行神通不差,道统师承何来?”
他听得泰山娘娘如此发问。
“...晚辈身上道统神通,乃是机缘所得,並无师承。”
於是白临心中一凛,勉强回道的同时也是暗自思索——若是这位娘娘细问的话,他是否要將那道宫之事说出?
但正在白临心中百转之时。
泰山娘娘美眸之中却是光彩一转,显出几分思索。
旋即,她竟是没有细问,只再问道:“你因何来此?”
而有了前一个问题的经验,白临这一次的回答也是极快:“为缘法而来。”
他藉助窥天甲盘窥得机缘,故而来此——这可不是为缘法而来么?
於是,泰山娘娘再又看了他一眼。
“缘法...”
隨后,她似是轻笑了一声。
然后...
“你欲求岱宗息壤?”
这位娘娘,便是一口道破了他的来意。
但白临闻言却也不惊讶——於他看来,这样的大神通者有什么神通都不算奇怪。
所以此刻,让他惊讶的反倒是宫外那灵土吉壤的名字。
岱宗息壤——岱宗者,泰山也!
而白临也听说过此土名姓——此土乃是泰山之精,日月之粹,存於泰山之巔的『玉皇顶』。
放眼三界,也算顶尖灵土之属。
“正是。”
所以此刻,他也是毫不犹豫地点头应是。
“你当已听胡蒹说过狐学宫的规矩?”
泰山娘娘再问道。
而白临闻言之后,也是果断道:“晚辈愿在学宫之內,任教习一职。”
如果在这里教导这些小狐妖们半年就能得到珍贵的灵土吉壤,那么他当然是没有半点犹豫。
但是...
“非也。”
泰山娘娘闻言之后,却是摇了摇头。
隨后,白临便见得这位娘娘將袖袍一扬。
下一刻,他便见得他面前辉光流转,一幅幅虚幻画面开始显现於他识海之中。
画面其一,乃是山间一处。
此地山间野狐,吞吐天地灵气五十载而通灵性。
它机缘巧合在山间拾得了一位书生所留的书册,习得人礼,入狐学宫。
学宫苦修百年后,他离宫入红尘。
先往人间书生后代之家,报还昔年恩义,结善缘。
隨后於人间隱匿,寒来暑往,任过教习,扮过侠客,娶过妻子,杀过恶人——善缘恶缘皆有,人世红尘行遍。
如此千年后,赤狐便终於缘满法成,得成狐仙,入狐学宫为山长。
没错——那正是狐学宫山长『胡蒹』的一生。
“於我狐族,缘法即道。”
泰山娘娘的声音响起。
而此刻的白临也终於清晰地意识到了,狐仙的修行之法。
结缘了缘,见因吞果。
於是自得缘法,自歷红尘。
那是正修玄妙,歷劫道途。
但很显然...
“並非所有狐族,皆可以缘登仙。”
泰山娘娘话语及此,便又是接连不断的画面。
有山野灰狐,为飞鸟所猎,正及危险之时,却有猎人一箭射落飞鸟,灰狐远走。
猎人对此无觉,只欣於收穫。
灰狐亦蒙昧,不知何为恩义。
但冥冥之间,白临却似可见得一条冥冥之线將二者牵连。
缘法已结。
但这头灰狐却显然没有什么修行资质,其一生未入修行,十五寿而死。
於是又十年之后,猎人入山之时,便来到了一处崖壁之內。
他靠在崖边小憩片刻,起身之时便碰到了那片金色的树叶,入了这狐学宫中。
他教习小狐妖们箭术,得束脩百金而归。
藉此金银,他娶妻生子,一生无忧。
画面其二,有老嫗独居。
老嫗院中常有一只老白狐夜半来访,蜷於檐下避雪。
老嫗心善,每每以粥米相赠,虽自身贫苦,却从不驱赶。
如此三年,老白狐死於檐下。
及至老嫗百年之后,转世为樵夫,亦入狐学宫中。
他教习小狐妖们伐木寻之手段,得束脩玉佩一枚。
之后某一年,其在山中遭遇山匪,玉佩突碎。
自玉佩中便显出一道白狐虚影,引走山匪,救其脱身。
画面其三...
一幅幅景象如走马灯般流转,白临看得分明——凡能踏入狐学宫者,无论樵夫、书生、商贾,皆与狐族有过善缘纠缠。
或施粥饭,或解危难,或无意间挡灾...而那些狐狸们尽皆无缘修行。
於是这些缘法绵延数世,才终在某一世显化为一场误入仙山的奇缘。
“与狐结缘之人,狐仙借其缘修行。”
“但若狐仙未了缘法便已死去,就由狐学宫来了断其缘。”
泰山娘娘声音平淡。
她自然是平淡的。
以她的古老,早已见惯了春去冬来,死生轮转。
狐狸们结缘又断缘的故事,她已看过千万遍。
“你亦与我狐族结缘,但与你结缘的那只狐仙却未曾死去——”
泰山娘娘如此说著。
而白临却没有注意到,这位娘娘的目光此刻却若有似无地看向了他腰间所掛的事物。
那是不久前,他从许阿曦那里换来的吊坠。
“故而你之缘法,不在此地。”
话语至此,便见得泰山娘娘只是轻轻將玉手一抬,隨后其手中就赫然出现了一个罐子。
而自那罐內,一团团发散赤金辉光的灵土正存於其中。
那正是白临在学宫之外所见的那岱宗息壤。
“此土孕养於泰山地脉,岱峰绝顶。”
泰山娘娘轻声说道:“我现在便可將其予你,以作束脩——四十年后,我会著人將与你结缘的那只狐妖送至玉池山。”
“你需尽心教其道理,全心培养,足满三载。”
“如此,你可愿意?”
她如此问询。
“这...”
而听得此话,白临自也是一时不知如何言语。
说实话,他现在是有些茫然的。
因为他完全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和哪只狐狸结缘了。
“难道是我不自觉之间救了某只狐狸?或者是我的前身白衣秀士以前救过?”
他心中胡乱猜测著。
而且...
“泰山娘娘对我的態度有点太好了吧?居然还能提前给我束脩,对我的来歷也不曾多问丝毫…而且,若那只狐狸未死,我直接教导她三年也就是了。”
“为何要我等四十年?”
一时间,白临的心中也是真有些疑竇起来。
但是也正是此时,白临却突然回忆起了他在来此之前,藉助窥天甲盘掐算机缘时的画面。
“根据玄龟一族族主玄寿的说法,窥天甲盘这件宝贝应当最多只能掐算太乙金仙的机缘——这野狐山狐学宫之事牵扯到泰山娘娘这位大罗金仙,我本应算不出才对。”
“但我却不仅算出来了,而且算得非常清晰...”
此刻,他已经意识到当时的那场掐算好像不太对劲。
他甚至几乎都可以猜测到,这事或许又和他每夜前往的那座神秘道宫有关。
而白临也自然不会忘记那场掐算的结果。
【七日后,杏谷外三里『雾崖』,大吉】
“大吉...”
低声呢喃著这两个字,白临坚定了目光。
他拱手对著泰山娘娘,轻轻一礼:“晚辈...愿担此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