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大灯塔
第149章 大灯塔
一直到匹配第三年的春天,那场席捲了整个西大陆的蝗灾才终於隨著第一场春雨的降临而缓缓离去,留下一片被啃食得光禿禿的、满目疮的草原。
这些曾经水草丰美的土地如今变得如同被烈火炙烤过一般,至少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復。
斯罗城邦的根基遭受了毁灭性的重创,就连白洛城邦位於东部草原的广阔牧场也在这场天灾中损失了近三成的牲畜。
“农垦司报告,东部牧场今年的產出预计將下降四成。”
议事厅內,新上任的农垦司司长,一位名叫禾的、经验丰富的老农夫,面色凝重地向鱼匯报著。
鱼点了点头,蝗灾的影响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
一方面畜牧的產量减少,另一方面人口增多,现在的白洛城邦已经超过了一万五千人,依靠畜牧业提供大量肉食的模式在短期內已难以为继。
“传我的命令,”
“第一,加大西海岸和南大陆的渔业捕捞规模。通商司必须保证,每日都有足够的咸鱼和新鲜渔获运回主城,补充肉食缺口。”
“第二,生命之池的所有粮食產出,除留下必要的种子外,全部收归中央粮仓统一调配。”
“第三,”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所有非必要的工程项目,消耗粮食过多的公共活动,一律暂停。我们要把每一粒麦子,都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白洛人勒紧裤腰带准备依靠內部的精打细算渡过难关时,一支来自西方的使团再一次出现在了西境要塞的城下。
这一次来的不再是贵族,而是一名骨瘦如柴的斯罗將军。他带来了斯罗大公最后的请求,或者说是最后的哀嚎。
“我们的孩子———在吃草根。”將军的声音嘶哑,眼中布满了血丝,“我们的战士,已经没有力气再拉开弓。白洛的首领,我们——愿意用我们最后的人口,换取能让我们活到明年的粮食。”
这一次斯罗人送来的不再是老弱病残。队伍中有大批身强力壮、正值青年的牧民和士兵,甚至还有不少掌握著制皮革、锻造弓箭等手艺的工匠。
他们是斯罗城邦最后的精华,是这个文明赖以復兴的火种。
然而此刻他们却被自己的大公像待宰的羔羊一样驱赶到了交易场上。
“可以,这里就是粮食,你们自己离开吧。”
斯罗人没有討价还价的余地。他们用自已最后的青壮年劳动力,换回了一批足以让他们勉强熬过第三年的粮食。
这批高质量的人口如同一剂强心针,被迅速注入了白洛城邦最需要劳动力的各个领域,
而其中最精锐、最核心的一部分,则被直接送往了西海岸那座热火朝天的巨大工地。
大灯塔的建设仍在继续。
材料的运输出现了新的问题,
灯塔的建造需要数以万吨的、经过精密切割的岗岩。
这些石料来自遥远的南山採石场,需要先通过牛车运送到河岸,再装上平底驳船,顺流而下进入主城港口,最后再通过海路,运送到西海岸的工地。
整个运输链条漫长而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工地的停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输学士和营建司的工程师们设计出了一种全新的、由多艘驳船连接而成的“浮动平台”。
这种平台不仅能一次性运载更多的石料,其宽阔的甲板还能在海上充当临时的加工场,大大提升了效率。
当塔身的高度超过三十米时,新的难题出现了一一如何將重达数吨的石块,精准地吊装到日益增高的塔顶?
现有的塔吊已经达到了极限,再加高不仅结构不稳,也无法提供足够的提升力。
就在眾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位从天父城邦归化而来曾经负责神殿建设的建筑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他借鑑了天父城邦修建大教堂时使用的“环绕坡道”法,建议在灯塔的外围,用泥土和木材,
修筑一条螺旋上升的临时坡道。
“我们可以让牛车,直接把石料拉到塔顶!”
这个看似疯狂的想法,在经过学者们精密的计算和论证后,被证明是完全可行的。
一座巨大的土木结构坡道,如同巨蟒般盘旋而上,紧紧贴合著灯塔的塔身。工人们驱赶著健壮的挽牛,拉著沉重的石料车,沿著这条“通天之路”,一步步地將巨塔推向天空。
正当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茶,塔身即將封顶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海上风暴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
狂风捲起的海浪高达十余米,如同愤怒的巨兽,疯狂地拍打著海岸。
正在海上运输石料的一支船队被整个吞没,数十名水手和珍贵的石料沉入海底。
更致命的是,那座作为地基的、耗费了无数心血才建成的环形堤坝,在风暴的持续衝击下,出现了一道巨大的豁口。
冰冷的海水倒灌而入,淹没了地基的一部分,甚至威胁到了塔身底座的稳定。
“快!堵住缺口!”
公输学士和海军统帅浪,两位白髮苍苍的老人亲自衝上了第一线。他们嘶吼著指挥著工人们將一袋袋的砂石和巨木投向缺口,试图与狂暴的自然之力抗衡。
在海洋的伟力面前,人力显得如此渺小。
缺口越来越大,塔基的一角甚至开始出现了轻微的下沉。
绝望的情绪在工地上蔓延。
“完了—一切都完了—”一名年轻的工匠瘫坐在泥水里,喃喃自语。
鱼冒著倾盆大雨,亲自赶到了工地。
他没有发表任何慷慨激昂的演说,只是脱下身上的袍,拿起一把铁铲跳入了冰冷刺骨的洪流之中。
首领的身先士卒如同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心中即將熄灭的火焰。
“为了白洛!”
不知是谁第一个喊了出来。
紧接著是山呼海啸般的响应。
数以千计的工人、士兵、甚至闻讯赶来的平民手拉著手组成了一道道人墙,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御著海浪的衝击。
他们將一艘艘报废的驳船沉入缺口,再用巨石和黏土进行疯狂的填堵。
这场人与自然的搏斗持续了整整两天两夜。
当风暴终於平息,阳光再次洒向这片满目疮的工地时,那道巨大的缺口已经被无数的沉船巨石和凝固的泥土死死地堵住。
大灯塔保住了。
这次灾难虽然让工程的进度延后了数月,却也让白洛人因祸得福。
为了修復和加固地基,公输学士发明了一种更为坚固的“沉箱”技术。他们用巨大的铁木框架製作成一个个密封的箱体,沉入水下,再向其中填充巨石,形成了一个远比之前堤坝更为坚固的、
永固性的防波堤。
第三年的冬天,在经歷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之后,大灯塔,这座凝聚了整个白洛文明智慧与汗水的奇蹟,终於迎来了它工的时刻。
它静静地聂立在西海岸的尽头,如同一位沉默而威严的巨人。
塔身由洁白的岗岩砌成,在冬日的阳光下反射出柔和的光芒。三段式的结构层层递进,充满了和谐的韵律感。
塔顶,那面由伟人炼亲手铸造的巨大青铜反射镜,如同神明的眼眸,俯瞰著整片蔚蓝的海洋。
点火仪式在冬至日的夜晚举行。
大量的白洛公民聚集在西海岸。他们站在港口、城墙、山坡上,怀著无比激动的心情,等待著那个歷史性时刻的到来。
鱼亲自登上了塔顶。
他点燃了手中的火把,將其缓缓伸向灯室中央那早已堆满了鯨油和优质木炭的巨大火盆。
“轰!”
熊熊的烈焰冲天而起,瞬间照亮了整个夜空。
在塔顶下方,数十名力气最大的工人,开始合力转动一个巨大的绞盘。通过一套精密的青铜齿轮系统,那面巨大的反射镜,开始缓缓旋转。
一道粗壮的、如同实质般的光柱,从塔顶射出,划破深沉的夜幕,坚定而平稳地扫过漆黑的海面。
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光柱所及之处,波涛被染成金色,远方的岛屿轮廓清晰可见。所有身处海上的船只,无论远近,都能看到这道来自家园的、永不熄灭的光芒。
海岸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人们相拥而泣,为自己亲手创造的这个奇蹟而感到无与伦-比的自豪。
【白洛城邦建成奇观:大灯塔,文明点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