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收穫蕎麦

  在蕎麦的种子被播种下去大约三个月之后。
  在蕎麦的植株变成了黄色,籽粒变成了黄褐色之后。
  湖畔营地终於收穫了自己的第一批种植作物。
  当初种下的蕎麦体现出了顽强的生存能力,纵然部落对於如何照料作物並不精通,有时候下雨的时候还浇水,把水浇多了;有时候又会因为其他事情的影响导致忘记浇水干上几天。
  毕竟是部落第一次种植作物,肯定不会做的那么完美,但终究还是成功收穫。
  看著一捧捧黄褐色的麦粒,成员发出欢呼声。
  “收穫啦!”
  “我们部落可以靠自己种出食物!”
  短暂的欢呼之后,蕎开始指挥成员们进行麦粒的收穫。
  成员们本想用手一点点地摘下来,期望能让蕎麦继续结穗,然而蕎制止了这一行为。
  按照蕎的说法,蕎麦在收穫之后就不会再长出新的麦穗,要整个连根拔起,重新种植。
  成员们只好先將麦穗砍断,再將麦秆拔起。
  蕎看出了成员们的想法,主动解释道:“不用觉得可惜,这些麦秆还有自己的用处。”
  听到蕎这么说,部落成员们也不再纠结。
  有好奇道的人主动询问:“蕎,这些麦秆有什么用处?”
  蕎將耳边的碎发別在脑后,一边干活一边回应:“我们会將这些麦秆稍微处理一下,然后將其埋在土里,这样后续的蕎麦就会长得更好。”
  “有时候也会用火烧一下,烧成灰,洒在新种下的种子上,也很有用。”
  成员们恍然大悟。
  被收穫下来的蕎麦外面有一层硬硬的壳,在蕎的一遍又一遍的教学下,部落成员们顺利地將壳剥开,露出了下面的果实。
  “蕎,你们怎么吃这蕎麦?”
  蕎將所有的蕎麦粒收拢在一起,收穫了足足两大陶罐:“我们部落里都是用水煮的,煮完之后会变得很大,不过口感很粗糙,一点都不好吃。”
  “除了用水煮呢?”
  “除了用水煮?”蕎仔细回忆了一下:“没有了,我原先的部落並没有现在湖畔部落这么好的条件,还能自己选择吃什么。”
  少女说到这里的时候一抹苦笑闪过,似乎是想起了自己那时候的回忆:“对於我们来说,只要有一口吃的,不被饿死就好了,更別提有选择。”
  周围的部落成员面面相覷,没有再往下追问。
  营地的厨师们按照蕎的说法,將蕎麦米放在陶锅里煮成了粘稠的粥。
  儘管蕎不止一次说过这种作物其实並不好吃,但万事都图个新鲜,对於以前从来没有吃过蕎麦的湖畔营地的成员们来说,这样的主食和之前吃到的各种肉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味道和口感。
  “好吃吗?”
  “甜甜的,好吃!”
  第一次尝到碳水主食的部落成员们,宛如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
  还有人在蕎麦粥里放上了鱼肉等其它的肉块,混合在一起,做成了香喷喷的肉粥。
  “这个好吃!”
  “味道更好了,以后我们就这么吃吧!”
  “热乎乎的,比纯粹的鱼汤好多了。”
  可惜大部分的蕎麦都要当做种子再次播种下去,不能让部落成员们大饱口福。
  “蕎,你也来尝尝,好喝的。”
  “好啊。”
  蕎听著周围成员们的评论,看著他们自发的各种尝试和创新,忍不住想起了自己原先的部落。
  如果她们那时候能有这么多数量的食物,能有这么多种类的食物,是不是不用背井离乡,可以像现在一样幸福地生活?
  那些脑海里的名字和面孔一个个浮现,又一个个消失,他们的脸上带著笑容,似乎在祝福她能找到如此幸福的部落。
  一滴泪水落在了滚烫的肉粥里。
  蕎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有了蕎麦在前,湖畔部落的成员们开始愈发期待小麦。
  尤其是这野生的小麦看起来麦穗更大,產量更高,颗粒也更饱满,已经有成员在想像这小麦能有多好吃。
  营地在篝火的西南方向专门开了一片新的区域用来种植蕎麦。
  有了之前的种植和移植经验,成员们已经知道,在种植前將土壤翻起来,可以让作物长得更好。
  负责组织成员耕种的人一个个地往下安排。他拿了一块大陶板,树在耕种区域的边缘,然后用锋利的陶片在陶板上划下一道刻痕:“第一组!”
  两个人举手示意,表示自己是第一组的。
  负责人给了他们一把种子:“这一列是第一列,你们沿著这个方向种!先把土翻开,然后把种子放进去,再倒点水进去,最后再把土盖上!”
  两人点头表示明白。
  负责人將第二个陶板插在另一块地方,然后在上面划了两痕:“第二组!”
  这次有三个人举手,表示自己是第二组的。
  负责人在给他们种子的时候,还给了他们一盆烧裂的骨头碎渣和已经烧成灰的麦秆:“这是第二列的地方,你们沿著这个方向种,注意不要和他们挨住。这次你们放完种子之后,把这些也放进去!”
  那些骨头渣子在平日里没什么用处,但也许作物需要——这源自於一个成员的猜想,他总是將吃剩的骨头丟到一株作物旁,过几天再定期清理,这次收穫的时候那株作物长得特別好,足足比別的作物大了一圈有余。
  於是部落成员就想著会不会是这个的原因。
  负责人紧接著在第三个陶板上划了三痕,表示接下来是第三种种植方式:“第三组!”
  “这是第三列,你们两个人拿著这些种子,沿著湖边种,给前面的两组人留下点空间,不要挨在一起,防止分不出来。”
  看来第三组控制的是土壤,湖畔旁的土地大多是淤泥,不是相对透气的普通土壤。因为是尝试性质的,所以播种的数量很少。
  儘管还没有科学的萌芽,甚至还没有发明文字,但部落儼然已经有了“控制变量法”的雏形。
  白洛看著小人们弯腰耕种,猝不及防听到了来自於系统的提示。
  【湖畔部落发明了数字,文明点数+1】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