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港娱枭雄1983> 第86章 戴维斯 - 蒙冤的英雄

第86章 戴维斯 - 蒙冤的英雄

  “陈主任,我真佩服你们icac的想像力。”他的声音比之前低沉了几分,带著一丝危险的沙哑:
  “为了给我定罪,你们竟然开始调查我儿子的学费?甚至不惜將一位商人朋友对我孩子的慷慨赠与,描绘成一场骯脏的交易?”
  他身体前倾,双手撑在桌面上,第一次在气势上发起了反攻:
  “王汉祥是我的多年好友,也是我儿子的教父!他资助我儿子的教育,在我们的文化里,这代表著情谊和祝福!而到了你们icac的嘴里,就变成了贿赂的证据?”
  他几乎是在质问:“这就是你们的办案方式吗?把所有的人情世故都当作犯罪动机,把每一个香港市民都当作潜在的罪犯来审视?这不是调查,这是迫害!”
  这番话,偷换概念,倒打一耙,瞬间將icac置於一个非常尷尬的境地。
  儘管陈家俊知道对方在强词夺理,但也不得不承认,戴维斯这一招极为高明。
  他成功地在留下任何实质性把柄之前,就將问题的性质从“资金来源可疑”转移到了“icac侵犯隱私、打击报復”的道德泥潭里。
  戴维斯凭藉著多年的经验和瞬间的反应,以及对人性的精准把握,硬生生地將指向自己心臟的利刃,扭转了方向。
  他虽然未能完全洗脱嫌疑,却成功地让这场审讯陷入了僵局。
  当他走出icac大门时,那种被无数隱藏镜头窥视的感觉,那种被当作猎物盯上的芒刺在背感,让他第一次尝到了恐惧的滋味。
  他知道,自己被陈惠万那个杂种,和icac这群疯狗,联手拖进了一个泥潭。
  他拿起书桌上一部从未在警署登记过的加密电话,拨通了一个號码。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老板。”
  “墨水行动,可以开始了。”戴维斯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感情。
  “明白。”
  掛断电话,戴维斯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著被夜色笼罩的、波光粼粼的大海。
  海面上,一艘豪华游艇正亮著灯,传来隱约的派对音乐声。
  那曾是属於他的世界。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追书就去 101 看书网,?0?????????????.??????超方便 】
  “陈惠万,”他对著玻璃上自己的倒影,无声地低语,“游戏,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两天,香江的舆论场,悄然起了一丝微风。
  风,最先从几家立场向来亲近政府和警方的报纸上吹起。
  在港闻版的角落里,出现了几篇不起眼的“豆腐块”文章。
  《工商报》的標题是:《icac办案手法惹爭议,警队內部现忧虑声音》。
  文章引用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警官”的话,称廉署此次行动的唯一突破口,似乎仅依赖一名“有社团背景的关键证人”,这让警队內部对证据的单一性和潜在的诬告风险,感到不安。
  《新岛日报》则更为直接,一篇题为《黑金政治的幽灵?》的短评中,记者以担忧的口吻写道:
  “……当三合会势力不再满足於街头火併,而是试图利用法律程序,將黑手伸向权力核心,这是否会成为动摇香江法治基石的危险先例?值得每一位市民深思。”
  这些文章,像投入水中的几颗小石子,並未激起太大的浪,但它们成功地在公眾心中,投下了一圈圈怀疑的涟漪。
  人们开始窃窃私语:那个叫陈惠万的,真的那么乾净吗?icac会不会被利用了?
  紧接著,一位以言辞犀利、立场保守著称的大学教授,在报纸的专栏里发表了一篇题为《信任的代价》的文章。
  文章中,他痛心疾首地指出,在一个健康的社会,执法机构的权威不容挑战。
  如果仅凭一个“污点证人”的片面之词,就能让一名战功彪炳的高级警官停职,那么未来,是否任何一个罪犯都可以通过诬告来逃避制裁?
  这篇文章被多家报纸转载,戴维斯的名字,巧妙地从一个“贪腐嫌疑人”,开始被包装成一个“制度的牺牲品”。
  在icac总部,陈家俊將几份报纸扔在桌上,脸色阴沉。
  “戴维斯开始反击了。”他对陈惠万和黄志明说,“手法很老练,他没有直接攻击我们,而是在质疑我们这个案子的正当性。他想把水搅浑。”
  陈惠万看著那些文章,脸上却露出了一丝冷笑:
  “他急了。这证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他越是想把自己和警队捆绑,我们就越是要把他剥离出来。”
  然而,他们都低估了戴维斯反击的烈度和速度。
  仅仅一天之后,一本以爆料皇室秘闻和明星丑闻而闻名、销量冠绝全港的周刊——《焦点周刊》,以一种石破天惊的方式,引爆了真正的舆论炸弹。
  周刊的封面,是一张经过处理的、颗粒感极强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一个年轻的、眼神凶狠的少年,手持一根水管,正与另一群人对峙。照片的背景,是骯脏混乱的九龙城寨。
  而那个少年,眉眼之间,赫然就是年轻时期的陈惠万!
  封面標题用血红色的特大號字体,狰狞地写著:
  “icac皇牌证人惊人黑歷史!由城寨烂仔到14k双红棍,陈惠万的血腥上位路!”
  內文更是图文並茂,详细“披露”了陈惠万从一个偷渡客的儿子,如何在城寨的街头打架斗殴,如何因为心狠手辣被14k的元老看中,如何在一次次血腥的江湖火併中,踩著同门的尸体上位。
  最终成为龙头座下最年轻、也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双红棍”。
  文章还“引述”了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14k退役元老”的话,称陈惠万为人“阴险狡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此次与戴维斯结怨,完全是因为其在尖沙咀的非法生意被戴维斯严厉打击,才怀恨在心,设局报復。
  这篇报导,像一枚重磅炸弹,在香港社会炸开了锅。
  星万影业的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得能滴出水来。
  周星星和达叔看著那本周刊,气得浑身发抖。
  “王八蛋!这是人格谋杀!”周星星一拳砸在桌子上。
  邱敏的脸色也苍白如纸。
  她最担心的,是另一篇刊登在財经版块的文章。標题是:
  《星万影业的“原罪”?揭秘<赌圣>票房奇蹟背后的社团魅影》。
  文章含沙射影地指出,星万影业的启动资金来源可疑,很可能与14k的社团资金有关,並暗示《赌圣》的票房分红,涉嫌通过非法渠道进行“洗白”。
  这篇文章,不仅將矛头对准了陈惠万,更是將她——邱敏,这个清纯玉女形象的“綺梦”,也拖入了“黑金”的泥潭。
  “这是戴维斯的组合拳。”
  陈惠万的声音异常平静,他看著那些报导,眼中没有愤怒,只有冰冷的杀意:
  “他想把我打回原形,让所有人都相信我是一个不可信的、骯脏的古惑仔。同时,他要污染我的事业,让我的合作伙伴因为害怕而离开我。”
  就在这时,警队的公共关系科也行动了。
  tbb的王牌新闻节目《新闻透视》紧急插播了一期特別报导,详细介绍了一宗o记(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刚刚破获的珠宝行械劫案。
  节目中,几名o记探员面对镜头,讲述他们如何冒著生命危险与匪徒枪战,最终將罪犯绳之以法。
  节目最后,主持人用沉重的语气总结道:“在我们为警队的英勇而喝彩时,也有一部分警务人员,正因为一些未经证实的指控而蒙受不白之冤。我们希望,真相能儘快水落石出,不要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这番话,彻底將戴维斯塑造成了那个“蒙冤的英雄”。
  舆论,开始全面逆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