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282通往绝顶灵性层次的道路(三更一
第286章 282.通往绝顶灵性层次的道路(三更一万一千八百字到!)
徐永生晚些时候在南阳一带见到越青云。
和从前一样,越青云一身紫色道袍,俊朗不凡,仙风道骨,实在是徐永生当面见过的道士中面相最好的一个。
越青云见到徐永生则有些感慨:“多谢你信任我。”
朝廷没有公开通缉徐永生,不代表没有任何动作。
没有大范围牵连徐永生的熟人,一方面是双方脆弱的默契与平衡,另一方面何尝不是意图藉助熟人设伏诱捕徐永生?
越青云跟徐永生的交情不是秘密,是以连他也有朝廷中顶尖高手过问,打听徐永生的行踪与消息,並或明或暗地表示,希望越青云配合,“邀请”徐永生做客。
越青云確实是邀请了,只不过是他个人私下邀请。
作为道门南宗,甚至整个道门最出类拔萃的天才,越青云放眼天下同年龄段武者,不论进步速度还是个人实力,都是佼佼者。
和拓跋锋一样,就在这个冬天,越青云已经成功臻至道家三品境界。
如今的他不仅是道门南宗最年轻的宗师,同时也是最年轻的大宗师。
想要时刻监视一个三品大宗师的行踪,又不能强行阻止对方行动,对大乾朝廷来说也不是易事。
徐永生既信得过越青云的为人,也信得过对方实力,所以才放心赴约。
越青云则是感慨徐永生对他的信任。
而从他个人来讲,一方面是同徐永生私交深厚。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家庭出身的缘故,对当年谢氏一族遭遇,越青云有些耳闻,因此对谢初然、谢今朝的反贼身份不以为然,自然更不会因此同徐永生生出间隙。
“我其实还真有些奇怪,之前没听说你北上。”徐永生问道:“因为六道堂的缘故?”
他联想起是道门南宗太上长老李摩云拆穿了唐后天的偽装。
之后一事不烦二主,也是李摩云联手任君行一起追剿天僧苦提、唐后天等六道堂中人。
果然,越青云頷首:“我这次出山,是为了协助李师叔祖和任大將军他们,包围堵截六道堂中人,但给他们避过,眼下只得再寻线索,趁著有散开自由行动的机会,所以约你见面。”
他神色认真:“你如果有心寻一落脚点,可以前往饶州,不用惊动本派其他人,我帮你安排。”
身为高功长老,最年轻的大宗师,越青云当前已经是道门南宗核心高层之一。
论根基虽然不如同门前辈,但在鄱阳大泽以东,他的影响力非常人可比。
因为需要名义公开,如果徐永生要筹备一些儒家相关歷练,可能有难度。
但假使只是日常休养和修炼,越青云自可帮他筹备。
当然,道门南宗不是他一个人的,如此行事,多少仍然要冒一些走漏消息的风险。
“青云好意,徐某心领,不过眼下暂时不必。”徐永生谢过对方。
越青云提醒道:“朝廷虽然没有明令张榜直接通缉你,但你接下来一定要小心,局面同从前不一样。”
徐永生点头。
他对此有心理准备。
从前,他是学宫讲师,虽然是比较独立和特殊的系统,但正儿八经是大乾朝廷五品命官。
在大乾疆域上行事走动,其他人纵使有什么打算,也不好光明正大採取行动,只能私下寻找机会。
但现在他脱离学宫不说,距离朝廷钦犯只有一步之遥。
这一正一反间,情形就完全不同。
朝廷方面暗中查访他下落,反过来其他势力如果想要对付他,则可以正大光明进行了。
他们不仅不用顾忌朝廷法度,甚至可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默许与纵容。
“许氏、燕氏、姜家,因为谢氏的缘故,已经暗中行动起来。”
越青云言道:“除此之外,郑氏和芳华楼也有动静,吴氏与墨龙池当前虽然没有消息,但你同样需要提防。”
他们盯上徐永生,自然是因为拓跋锋和“枪王”聂鹏的缘故。
从前因为这个原因,徐永生就惹过怀疑,只是相关事没那么容易拿上檯面。
现在有了拓跋锋驰援谢初然、林成煊的事,再加上徐永生从东都学宫离职,郑氏一族以及芳华楼顿时没有了顾忌。
其他地方,也有可能行动起来。
“东都,还有其他地方,当前如何了?”徐永生向越青云打听其他人的消息。
越青云自然知道他最关心的是什么:“东都学宫四门学的王博士,已经从学宫离职,他当前还在东都,没有离开……应该说,虽然没有被捕,但他暂时被限制出城。”
徐永生轻轻点头。
如果他当时也在东都城,没有提前收到风声离开的话,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像王阐这样。
“此外,你的学生奚驥,也主动离开东都学宫了。”越青云补充说道。
徐永生闻言,轻声嘆息:“终究还是被我牵连,虽然我希望他能不受影响继续安心求学习武,但他有此选择,也不负我的了解。”
另一方面,徐永生猜测,奚驥可能也存著藉助他和常杰、曹朗同在的那个神秘组织之力的打算。
按照越青云所言,奚驥没有像王阐那样被限制行动。
相信有不少人巴不得他外出寻访徐永生,或者徐永生悄悄去找他。
不过奚驥似乎也有觉察,虽然从东都学宫离职,但並没有就此出城乱跑,反而暂时先留在东都。
“韩司业,当前仍然在任。”越青云言道。
徐永生微微点头:“这再好不过。”
韩幗英许多理念和罗毅相同,有她在,东都学宫大部分学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尤其是尹兰舟和小熊猫噠噠。
既然都不公开通缉徐永生,那在东都学宫方面,朝廷肯定是以稳为上的处置方式,至少大面上不会牵连更多,令事態扩大。
“接任四门学博士的人选,可有消息?”徐永生问道。
越青云頷首:“已经有消息了,並非从关中帝京学宫亦或者朝廷其他位置调人过来接任,而是直接提拔此前一个白衣,当然,其人声望完全当得起东都学宫四门学博士的位置。”
他看著徐永生,吐出一个人名:“杨云,杨居士。”
徐永生闻言恍然。
多年前,他在东都学宫和邓氏一族的嫡系子弟邓同起了衝突,对方栽赃他与拓跋锋、聂鹏、隱武帝秦武有关,结果被徐永生拆穿,以至於邓同直接被学宫开除。
平民子弟同世家嫡系子弟之间的衝突,最终如此结果,在学宫歷史上非常少见,东都这边已经有几十年不曾出现,直到此前邓同碰上徐永生。
不过,比他们更早一点,在关中帝京学宫那边其实已经有过一次先例。
同样是平民子弟,最终挤走世家子弟。
杨云,便是那个平民出身的帝京学宫学生,被他挤走的人,则是燕氏子弟。
彼时,杨云乃是关中帝京学宫出名的麒麟儿,自入学开始便天赋才华横溢,更在石靖邪、赵言规等人之上。
他是盛景六年正式入读帝京学宫,甚至没等到下一届新生盛景九年入学,便已经从学宫毕业。
到石靖邪、赵言规、贡丹查巴等帝京学宫学生来东都游学交流之际,杨云早已经离开关中帝京,在其他师生口中已经成为传奇人物。
至於他离开关中帝京的原因,传说多种多样,但流传最广的还是他恶了新相国姜志邦。
本就有传言,杨云当初在帝京学宫挤走燕氏子弟,背后有新相国姜志邦针对老相国燕文楨的暗流涌动。
结果后来杨云把姜志邦也得罪了,最终他在帝京学宫毕业后,不得不离开关中帝京。
此后关於他的消息就少了许多。
“但他这些年来的修行,一直没有耽搁,已经是三品儒家大宗师了。”
越青云说到这里,语气也有些好奇:“他是儒家武者,相关歷练和典仪,筹备起来本就不容易,能顺利进行不说,甚至流出消息还很少……”
越青云性情淡泊,並不因自身天资才华和进步速度而骄傲自矜,不过遇上杨云这样同龄人中少有可堪相比的天才人物,他同样有好奇之情。
尤其杨云看上去另有隱情的模样。
他之前离开关中帝京,如今光明正大前往东都不说,更接任东都学宫四门学博士的位置。
除了其自身修为实力已经增长起来外,估计在朝廷官面上同样另有底气。
“不过,也难讲。”越青云提起另一件事:“当今陛下亲自下旨,燕老相国重新出山,接替驃骑大將军雄公成为新的东都留守了。”
徐永生问道:“那雄公呢?”
越青云答道:“陛下有旨,雄公调往川西,节制统帅诸军,正式负责指挥同雪原异族之间的战事。”
殷雄作为一品武圣,驃骑大將军,本就是大乾军方有数重將,最老牌的军中统帅和强者之一。
此前调他任东都留守,才是较为少见的任命。
主要是因为当时东都刚刚经歷千秋节大乱,折了晋王秦元和凰阳公主秦真两个皇室贵胄,影响恶劣,才由殷雄取代尉迟渊坐镇东都。
这本就是临时过渡差遣,现在殷雄卸任,理所应当。
尤其雪原异族作为大乾头號大敌,强者如云,川西前线也確实需要殷雄这般顶尖强者和宿將坐镇主持。
……只是,配上唐后天、谢初然先后身份暴露的这个时机,令此番殷雄调任,似乎有了少许別样的意味。
尤其是相较於刚冒名顶替不久便被拆穿的唐后天来说,谢初然顶替“林倏华”已经在东都待了不短时间。
现在事情败露,时任东都留守的殷雄立刻去职並被调往前线,多少让人感觉有几分惩罚的意味在其中。
只是殷雄资格老圣眷足,修为实力和地位分量都非寻常人可比,明面上就是新相国姜志邦都不好说什么。
眼下又正值西南战事不断升级的时期,最好的处置方法,无疑就是把老而弥坚的殷雄请去川西雪山冷静冷静,正好是天然的统帅,节制各部,对阵雪原异族。
只是他的接替者有些出乎世人预料,居然是几年前已经致仕养老的燕文楨。
结合燕氏一族同谢氏一族的恩恩怨怨,这个任命就更让人玩味。
並且因为燕氏一族同姜家的关係,乾皇这个亲自下达的任命,更是让外界私下里议论纷纷。
但私下里如何且不论,一品儒家长生武圣燕文楨重新出山,任东都留守,此前因为唐后天、谢初然、林成煊、徐永生等人而动盪的东都,公开的局面快速恢復平稳,不再起风浪。
“也是因为西南战事愈演愈烈的缘故,朝廷需要中原內陆快速平靖。”徐永生言道。
越青云点头:“確是此意。”
他想起另一事:“对了,关於宋氏……”
当初在岭南跟徐永生他们有过衝突的宋季礼等人,已经全部伏诛。
就连当时的漏网之鱼宋敏宜后来都死在苏州那边。
不过因为当初岭南之事,越青云这时还是跟徐永生隨口聊起有关宋氏的消息:“大部分宋氏族人,今年年初返回江州了。”
“哦?”徐永生闻言,微微意外。
越青云神色认真:“本派上下也感到惊奇,但种种跡象综合来看,他们確实有重立祖地文脉的打算,正在加以筹备。”
想要重立祖地文脉,自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
就算方方面麵条件全部准备就绪,宋伯礼等宋氏一族高手也需要经年累月长时间推进。
但问题在於,他们如何在短短不到三年时间里,就做好准备,至少是大部分准备?
尤其是,宋伯礼本人当前还只是二品武圣,而非一品儒家武圣。
这基本可以肯定,是有人从旁相助。
甚至很大概率,是大乾朝廷。
作为同宋氏一族隔著鄱阳大泽遥遥相对的老邻居老对头,道门南宗自然关注此事。
徐永生听后,面上只是寻常好奇模样,但暗自上了心。
眼见天色已经不早,他同越青云说道:“你这次孤身出来见我,不宜久留,否则也可能平白惹人怀疑。”
婉拒对方邀约前往道门南宗山门所在的饶州后,徐永生取出一个锦囊:
“不急於眼下一时,待风声没那么紧,还请青云代我转交此物给王阐王兄。”
锦囊中,乃是一枚水韵青金石。
王阐此前已经知晓林成煊四品晋升三品境界的法门,在得到水韵青金石,在监视不那么严密后,便可以在冬天寻找机会,尝试更进一步。
至於徐永生此前得到的璇璣仙剑和穹光芯、聚元尘等宝物,暂不急於一时。
他需要一些时间来洗白,然后再联繫越青云,否则有些事不好解释,哪怕越青云轻易不会动问。
就像早先他通过宋氏一族和谈笑得到视肉心、山君骨这样的宝物,乃是纯武夫武者合用,也是之后方才派上用场。
山君骨被他赠予拓跋锋。
视肉心则是这次谢初然由儒转武之后,徐永生赠予对方。
“不敢保证什么时候能送到,但我一定尽力。”越青云不问锦囊中是什么东西,直接收下。
他看著徐永生,感慨道:“今日一別,便是你我將来何时重逢也不好说了,还有別的什么事,一併交代了吧。”
徐永生想了想后,微笑说道:“去年我出海前,跟奚驥约好,今年为他加冠並取表字,现在看来我未必有机会亲手办这件事了,不过我为他取表字千里,烦劳青云带给他,他不嫌弃的话,就用这个好了。”
越青云闻言亦笑:“冠礼可是大事,我现在是必须要將话带到不可了。”
谢过越青云后,徐永生目送对方离去。
接下来自己的去处,徐永生也有了主意。
他准备先南下。
一方面,越青云提及有关宋氏重回江州的事情让他感兴趣。
另一方面,有个人的行踪下落,令徐永生在意。
六道堂“阿修罗王”唐后天。
不管是因为罗毅的缘故,还是对方这次暴露牵连谢初然、林成煊、王阐和他徐某人本身,徐永生现在都生出找到对方的强烈意愿。
事实上,唐后天身份暴露后逃离东都河洛一带,一路南下逃窜,他这个逃窜方向,就让徐永生感到在意。
罗毅,这將近三年来,一直在岭南广府。
此前唐后天或许受到六道堂约束,或许急於提升自己实力到三品大宗师境界,一直按捺,低调藏身,更接受六道堂安排冒充史高峰准备长期潜伏於东都。
但现在,冒名顶替事败,唐后天不得不远逃,同时因为朝廷追击的缘故,令他很可能与天僧苦提等其他六道堂高手分散。
这种情况下,难保他不会脱开韁绳,由著自己性子行事。
那样一来,唐后天会去哪里,不言自明。
换了其他对象,徐永生可能还会考虑是不是自己神经过敏想多了。
但大致听过罗毅和唐后天之间的事情后,徐永生觉得自己一点都没有多虑。
相较中原內陆,大乾朝廷在岭南边镇控制力也相对较弱,因此一事三便,徐永生当前索性再次南下。
他一边搜集和关注大乾朝廷围剿追击唐后天等人的消息,一边顺路先来到江州。
原先宋氏在江州的祖地故址上,此刻赫然多出几分蒸蒸日上的气息。
同时,宋氏一族对这里的看守,也严密了许多。
徐永生在外围探查地脉灵气流转。
当前整体而言尚无大的动作,但已经可以感应到一些轻微异样。
这样看来,宋氏一族重建祖地文脉之事,果真有了眉目。
一来有宋伯礼这样一位正二品儒家武圣亲自坐镇,二来考虑罗毅、唐后天那边的事情,所以徐永生这趟过来只是实地考察一番,没做其他打算。
他也没有多停留的意思,就著入夜的机会隱藏自身,在宋氏祖地外围仔细检查一番后,预计在天明前便离开,继续赶路南下。
但子夜时分再次照常外出离开的諦听,回来时却给徐永生带回一条令他意外的讯息:
【千江月魂,古木祖泪,星陨金芽,九幽火髓,得此四件天材地宝,配合神兽精魄一种,於地肺尘烟中凝聚天地灵气,可助灵性天赋入圣者,臻至灵性绝顶之层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