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279运气好和运气不好(两更九千字)
第283章 279.运气好和运气不好(两更九千字)
徐永生如果想确保自己一身秘密完全不给外界窥探的机会,那自然不能轻易让武圣层次的强者检查自己。
哪怕被人认为是心虚,他接下来也不方便返回东都继续定居。
但也不是说徐先生要就此躺平,完全不挣扎。
诚如他跟拓跋锋所言,该争取的他仍然会争取,借助早先常杰打下的铺垫,令自己至少面上看上去置身事外,对外界仍然可以宣称自己完全是被林成煊、谢初然瞒过去了。
外面的白鹿族,还在东都的王阐,也都会是相同说法。
徐永生早做好一定时间内不能再回东都的打算,他争取自己不被大乾朝廷公开张榜明文通缉,不是为了自己。
而是为了与他相关的其他人,尽量少受牵连,如王阐、宁山、奚骥、尹兰舟、小熊猫哒哒还有马扬、申东明、欧阳树、刘德等人。
纵使仍然可能对大家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但至少不要落到也变成钦犯的程度。
拓跋锋大约能猜到徐永生心中所想。
随着年岁增长,他也渐渐反省当初自己少年时种种情况举动,常连累常杰、马扬、徐永生等人。
“怎么都好,有事找我,知会一声便成。”包扎好伤口后,拓跋锋拎着自己的大枪,起身而出:“我出去巡视一番,做警戒。”
一旁谢今朝利用流云拂照料林成煊片刻后,这时停下,起身说道:“我无伤在身,还是我去吧。”
拓跋锋看着谢今朝,忽然笑道:“朔风生?久仰大名。”
谢今朝微笑:“比不得赤虎名声响亮。”
他冲徐永生点点头:“此番刚刚脱险,不能大意,这趟索性两人一起出去,仔细巡查警戒一番,这边交给恒光了。”
徐永生守在谢初然身旁:“好。”
拓跋锋、谢今朝于是一同出了山洞。
洞窟内,徐永生静静守着谢初然、林成煊二人。
结果,林成煊醒转比他预料中要早。
当林成煊再睁开眼时,虽然他面色依旧苍白如纸,但一对眸子比先前明亮许多。
徐永生连忙端水上前。
林成煊接过水壶后,先放在一旁,并冲徐永生摆了摆手。
他先查探谢初然的情形,眼见谢初然暂无大碍,于是他端坐静心调息。
待面上稍微有些血色后,林成煊转而开始为谢初然诊疗。
虽然在这方面逊色于武圣李若森,但林成煊医术仍然高明。
有他出手,谢初然的情形不断好转。
晚些时候,谢初然亦悠悠醒转。
徐永生让对方靠在他怀里,然后喂谢初然饮水,简单进食。
谢初然目光依旧有些茫然空洞,往往要凝神思索片刻,才能集中神智。
她目光歉然,从对面林成煊滑动到身边徐永生身上。
徐永生只微微一笑:“做个纯武夫,滋味如何?”
谢初然苦笑:“不能全怨人家武夫,我比较特殊,比二哥他们更容易走火入魔。”
对面林成煊平静说道:“平时无大碍。”
谢初然歉然道:“让林伯父费心了。”
徐永生看向她。
谢初然解释道:“托林伯父的福,我现在的情况,平时修炼应该不至于轻易走火入魔,需要警惕的是与人动手搏杀的时候。”
尤其是,情绪强烈激动的时候,最是危险。
可是,她偏偏不可能就此修身养性。
徐永生拥着对方,紧了紧臂膀,没有多提相关事,只是笑道:
“我难得运气好一回,水韵青金石搞到了四枚,结果没法跟你有福同享。”
谢初然闻言一笑:“可能这便是有得便有失吧,错过水韵青金石,才换来这次平安脱身的运气。”
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接下来话题都很家常,与眼前险恶的环境全然不搭调。
过了片刻,拓跋锋和谢今朝一同回来,见林成煊、谢初然都苏醒,大家精神都为之振奋。
“我也学永生一样,叫你拓跋了。”谢初然看着拓跋锋,认真说道:“此番,多谢你仗义出手,驰援相救。”
林成煊看着拓跋锋,同样认真说道:“多谢。”
拓跋锋笑着摇头:“我和徐二郎之间如果要讲谢谢,我都数不清该跟他讲多少回,你们二位也大可不必这么客气。
林博士就不用提了,我虽然当初离开东都学宫,但学宫里,您始终是值得尊敬的师长。
至于谢三娘子,我常听徐二郎提起你,咱俩对脾气,只是难得见面,对于意气相投的朋友遭难,我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谢初然有些虚弱的笑道:“能多你这样一个朋友,我非常高兴,说起来,当年在娲山,你还有常杰,是跟永生一起去的,那时我就该多谢你们,只可惜此后一直缘悭一面,直到今天,终于可以当面道谢。”
拓跋锋摆摆手:“不必客气,倒是你们接下来准备怎么办?”
谢初然心中有想法,目光转而看向林成煊:“隐姓埋名固然可以留在关外东北,甚至悄悄潜回中原内地也不是不行,但接下来搜捕肯定严密,不利于我们养伤……”
林成煊颔首,他有跟谢初然一样的判断和决定:“出海。”
至少短时间内,汪洋大海上对他们来说反而可得安宁,不容易被外界惊扰。
等二人伤势痊愈之后,他们再返回岸上大陆不迟。
于谢初然来说,强行转修武夫路线,固然有很大弊端,但好处同样也有。
除了同境界实战搏杀中的实力更强一筹之外,更具现实意义的一点是,她不需要再遮遮掩掩筹备各种儒家相关历练,不需要再考虑寻找民间儒家典仪。
这可以令她更加自由,哪怕被大乾朝廷更严厉通缉追捕也无妨。
纯武夫路线修炼,同样需要相关历练,但复杂程度远不能同儒家相比,并且可以自己私下谋划和进行。
对谢初然而言,当前修行上最大的问题,还是容易走火入魔。
哪怕平时能应付,等到未来三品晋升二品成就武圣之际,不一定比儒家难但一定是更危险的大门槛。
除此之外,再就是谢初然接下来需要一定时间,继续揣摩修炼各种武夫绝学,尤其是将自己此前自创的种种儒家绝学,全部转为纯武夫路线。
如此,她才算是一个实打实的三品武道大宗师。
这趟出海,她除了养伤,主要便是钻研武道。
这同样最好有个不受打扰的环境。
“我来安排。”谢今朝坐在徐永生、谢初然身旁。
谢初然感慨道:“我此前就知道永生在关外,但没有料到二哥你和拓跋也在这边。”
谢今朝坦然言道:“我这趟原本是专门想要前往东都,一来同你们好久不见了,探望一番,二来乃是有事求助。
听说你和林伯父离开东都北上,我专门追到关外东北来见你们的。”
他将自己寻求民间儒家晋升典仪的事情告诉徐永生、谢初然和林成煊。
谢今朝没有仔细介绍钱宁宁的情况,只说岛贼、客贼当中存在少量的儒家武者,修行晋升艰难。
听说谢今朝当前尤其急需的是六品升五品的儒家典仪,徐永生几人不禁面面相觑。
“我这趟是运气好,得你们相救。”谢初然叹气:“但二哥你的运气不大好。”
六品升五品的民间儒家典仪,他们手头还真没有。
“我接下来尝试继续寻访,如果有收获,第一时间通知你。”徐永生言道。
他心中考虑的则是,曹朗当初就是没通过朝廷学宫也没通过曹氏一族,在外成功由六品晋升五品境界。
需要找机会,尝试跟他打听一番。
“看来我运气确实不怎么样。”谢今朝也感慨:“接下来只能麻烦恒光了。”
待谢初然、林成煊伤势稳定之后,他们立刻再次转移。
作为主修武夫念气弓的武圣强者,汤隆追踪能力可以称得上颇强。
只是他此刻因为意料之外的变化,行动有些保守持重。
徐永生等人自是借此机会,快速南下,反而趁着汤隆返回两辽之际,从辽西出海,离开这片土地。
岛贼虽然大量活跃于南边海域,但在北边也有少量人手活动。
谢今朝走岛贼的门路,顺利安排大家出海。
出海之际,众人分作两路。
谢初然、林成煊同徐永生道别,和谢今朝一起往深海远洋航行。
徐永生、拓跋锋则乘船离开关外东北,回到关内大乾领土。
“你接下来准备怎么走?”徐永生问道。
拓跋锋回答:“先跟常杰汇合再说,除此之外,我现在最希望的是尽早积累完善第七层三骨堂,早日练成煌海腾龙。”
徐永生没问拓跋锋接下来要不要回北海国。
和白鹿族一样,北海国这趟多半也会被大乾皇朝追究一番。
相较于乌云国主亲自出马,压得谢初然、林成煊只能往另一边突围遁走,北海国这趟就有些办事不利的意思。
徐永生、谢初然等人正是在北海国境内成功遁走的。
倒是拓跋锋,虽然在汤隆面前露了相,此前他也曾在北海国的王城公开活动,但他入北海王宫见白景的事情,却比较隐秘,仅限白景少数心腹知晓。
北海国接下来还可以用不知情来搪塞。
北海国主伤势一直没有痊愈,在这方面,也难以苛求他像乌云国主一样亲自出马。
但拓跋锋自然也不可能在帮助谢初然、林成煊之后再大摇大摆返回北海国。
从莱州一带港湾重新登陆之后,拓跋锋同徐永生告别,分开行动。
徐永生寻个地方,公开亮相,但避免直接同大乾官府接触。
针对此次在关外东北的事情影响,大乾内地都渐渐收到风声。
好消息是,白鹿族没有大碍。
鹿追招待河北节度使林修,直接一问三不知,仿佛只是招待林成煊,对其侄女并没有如何留意,如今想来,自己也是遭受蒙骗。
和北海国情况类似,白鹿族也没有受到多么严厉的追究。
原因不言自明。
大乾皇朝当前正对西南边雪域高原上的雪原异族用兵,双方较量异常激烈。
这种情况下,对于关外东北突然发生的案情,大乾朝廷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放先放,从而确保一个稳定的后方。
河洛东都,先有唐后天与“史高峰”,后有谢初然与“林倏华”,自是掀起连串轩然大波。
东都学宫内外,同样不例外。
现任四门学博士王阐神情严肃,来到司业韩帼英的公房内。
“先坐吧,其他人很快就到。”韩帼英言道。
王阐没有落座,而是先道谢:“多蒙司业照拂,不令何九伯受到牵连。”
何九伯乃是林成煊府上的老家人。
林成煊虽节俭,但在汝州老家和东都宅子里,都有少量家人负责帮助时常外出的林成煊迎来送往,问候别人。
这趟他包庇谢初然以及隐瞒自己已经三品境界的秘密全部暴露出来,也令人怀疑当初邓明建等人之死正是与他有关。
从前,四品境界貌不惊人的林成煊不惹人怀疑,是大家不知道他有这么高明的修为。
现在知道了,以前很多糊涂账就渐渐开始全能对上。
如此,林成煊也成了与谢初然并列的反贼,相关处罚惩戒,不再是只让他从学宫离职那么简单。
抄家,几乎是必然。
何九伯等林家人,同样会受到牵连。
便是王阐自己都有嫌疑,更别说关照这么多人。
最终是韩帼英在得到消息后,当机立断做了些安排,才让何九伯等人不至于遭罪。
“不必谢我,我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韩帼英看着王阐,微微摇头。
当初她是从罗毅手上接过东都学宫的担子,而林成煊、王阐、徐永生等人既是罗毅心血也是他的知交。
韩帼英自是有心照拂一二,但可惜眼看着林成煊、徐永生甚至眼前的王阐,都可能要离开学宫。
王阐眼下倒是泰然,反过来安慰韩帼英。
少顷,其他六学博士亦陆续前来。
众人皆已闻讯,这时神情各异。
再看到早已经等候在这里的四门学博士王阐,大家更是神色凛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