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273修身典仪,武道三品(二更万字到
第277章 273.修身典仪,武道三品(二更万字到!)
对越天声而言,此番碧山岛上损失,其实相当有限。
血鯨皇没来得及造成太大破坏,就离奇死亡。
时河不明不白死了,让越氏一族此前接济他的一些投资打了水漂,但总体来说损失不大。
越天声本人更是对时河颇有微词,现在对方身死,他並不介意。
这位越公子主要是在意事情不明不白,他和越氏不清不楚。
事前没有预料,事后也不知对方有何目的,是敌是友。
这样的结果,令越天声相当不快,可眼下无可奈何,只能一边设法稟报家族祖地,一边先稳定碧山岛这边的局面,以免再生波折。
徐永生则在了解情况之后,主动提出先告辞离开碧山岛,不再叨扰,以便越天声接下来能专心处置相关事。
越天声感谢徐永生的好意,心中难免有些过意不去,可眼下確实需要他绷紧心神,都儘量避免因为其他因素而分心。
於是一再表示自己会帮徐永生继续留意沧溟灵等相关宝物后,越天声专门安排船只,送徐永生返回岸上大陆。
徐永生辞別对方,安然上船。
登陆方位,正是他出海的地方,莱州。
徐永生光明正大在这里亮相,公开登陆上岸。
不过接下来,他便隱藏自己身形,就在莱州悄然寻了另一艘跨海前往关外辽西、辽东的商船,不惊动任何人,悄然而行。
走之前,在莱州港岸上,趁著没有风浪干扰的情况下,徐永生通过石牌传讯给常杰。
一方面,请常杰帮忙,乔装易容成他的模样,在关內河洛一带现身,以便混淆视听,掩人耳目。
另一方面,徐永生则將自己先前从欧阳不器那边听来的一些六道堂相关消息,告知常杰。
尤其是將六道堂外八部的八大部主之间位置更叠的消息,告知常杰。
十大寇之一的“天鉤”谈笑,与六道堂,还有常杰、奚驥他们那个组织是否有关,可以交给常杰自己慢慢查证。
传讯之后,徐永生便秘密登船,向两辽之地而去。
………………………………
河洛东都。
学宫中,仍然坐在四门学博士位置上的王阐,眼下也不著急去衝击三品大宗师境界。
关於相关儒家典仪,徐永生、林成煊都有或明示或暗示的询问与提醒。
是以王阐不急,至少等他们这次外出回来后再做其他打算。
101看书.com全手打无错站
眼下,他在关注今年二月二十二將要召开的“提前批”儒家入品典仪。
托徐恆光的福,这趟四门学又將有个天才好苗子入学,虽说,外形上稍微另类了点。
一般而言,“提前批”儒家入品典仪,都是五品助教主持,六品直讲从旁配合。
不过这一次四品宗师王阐亲自出马。
原因无他,正因为那头大名时未雨,小名噠噠的小熊猫。
虽然此前修习明德刀的种种跡象无不表明,噠噠可以修炼人族的武学,且才华横溢。
但到了正式入品的大境界门槛这里,王阐仍然亲自过问,以防出现万一,如果有任何变化,身为四品宗师的他自然比其他五品助教更有余力处置。
徐永生假使眼下在河洛东都的话,这次入品仪式肯定是他主持。
眼下他告假外出不在,王阐便代他看顾噠噠。
总体而言,河洛东都內外当前一片太平。
川西雪山那里大乾皇朝和雪原异族如火如荼的战事,並没有让紧张的气氛波及这边。
甚至,在进入盛景十七年二月后,另一位武圣境界的强者,也离开东都。
诚如不少人所料,是道家武圣李摩云。
这位道门南宗太上长老此前来河洛东都,本就是应朝廷相邀。
彼时佛门密宗三大士和禪宗南支神僧宗明,齐聚东都,故而此后才有李摩云、尉迟渊等朝廷高手也一起来到东都,受东都留守殷雄节制。
而眼下隨著佛门高手全部西行,前往川西雪山前线,李摩云的使命宣告完成。
他继续待下去,不止佛门,便是道门北宗也会不安。
南宗李长老对东都这里並不留恋,二月上旬里的一天,飘然出城而去。
只是有来有往,二月份期间,王阐忽然听到一个消息:
朝廷中枢重臣之一,当朝门下侍郎李若森,因为家中长辈过世的缘故,將离开关中帝京回乡奔丧。
门下侍郎一官,依照朝廷规制,本是四品。
但作为拥有封驳、审核权力的三省长官之一,歷来都会高配。
李若森就是这样一位儒家二品武圣,乃是大乾朝廷有数的女性高手之一,修为实力还在韩幗英、齐雁灵之上。
文官中老相国燕文楨退休致仕后,李若森和韩幗英的兄长尚书右僕射韩松天一样,都在当今乾皇登基以来资歷最老的重臣之列。
而李若森同韩幗英之间亦有不错私交。
此番对方临时奔丧之后,很快便会返回关中帝京。
届时她回程路上预计经过河洛东都停留几日,韩幗英已经接到消息,自然打算招待一番。
而王阐从韩幗英这里听说这个消息后,脑海中冒出的一个念头却是:
还好林成煊带著“侄女”一个月前就已经离开河洛东都北上。
否则將来如果同李若森照面,说不定可能给她看出某些端倪。
论医术,李若森是当之无愧的国手,在这方面比起林成煊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林成煊二人已经早早离开,並且是在李若森出京奔丧前就走,自然没有任何问题可言。
相较於王阐舒一口气,另一边通过六道堂渠道得知此消息的都水少监史不得,则仿佛遭了晴天霹雳。
李若森医家圣手之名,举世皆知。
如果当初能治好儿子史高峰,那么史不得这个当爹的,自然希望独子可以健康痊癒。
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至少已经做过努力。
而在史高峰早逝之后,隨著时间推移,史不得如今已经可以平静看待此事。
从六道堂的角度来说,他当初如果不带著儿子努力向李若森求医,看起来难免有些反常。
而经过李若森诊断后,一定程度上也等於有了“权威认证”,史高峰此后只需要安心养病,不用再顾及其他大夫。
在他病亡之后,六道堂悄然偷梁换柱,用唐后天代替史高峰,可以继续以养病名义深居简出並少与人打交道,顺利在东都城內潜伏下来,以待將来需要时。
正常情况下,李若森在朝廷位置稳固,其职司也不容轻易离开关中帝京。
不论从前乾皇东巡前往河洛东都,还是近年来常常到华阴避暑,期间李若森作为三省长官之一,从来都要留守关中帝京。
她已经有多年不曾出京。
哪曾想,这边唐后天刚刚在东都城內鱼目混珠安顿下来,李若森便忽然出帝京,不远的將来更要途经东都並停留?
別人,新的“史高峰”可以避而不见。
可李若森到了东都,於情於理史不得父子二人都要积极谋求复诊的机会。
但把“史高峰”送到二品武圣李若森面前,结局不言自明。
因此六道堂从上到下,最短时间內达成共识做出决定,让史不得和“史高峰”赶在李若森可能途经东都的消息广泛传开前,便先一步离开东都去外地。
时间相对紧张一些,显得有些赶巧。
但两相其害择其轻,情形由不得他们奢望更多。
至於离开东都的办法倒是简单。
史不得身为都水少监,亲自出东都巡视地方上的各处水利设施,並不突兀。
他那体弱多病惯常深居简出的儿子“史高峰”,隨他一同出城,顺势回乡祭祖。
父子二人除了少量照顾“史高峰”起居的僕从之外,同行的还有其他都水监官吏。
一行人出城上路,史不得心下微微鬆一口气。
然而,刚刚离开东都城不远,走在官道上,就有提前出发打前站的小吏,快马飞驰而回,向史不得稟报:
前方驛站有人相候,邀请史不得一同坐坐。
史不得原意更多赶路,没打算在这个驛站休息。
但邀约的人,他拒绝不了。
因为,那是三品大宗师,常驻东都的右镇魔卫大將军任君行。
史不得镇定心神,吩咐僕从照料体弱多病的“史高峰”先休息,实则不让“史高峰”同任君行照面,而他本人则前往拜会应酬对方。
可是,等史不得到了驛站里,一颗心就顿时往下沉。
因为镇魔卫大將军任君行的身旁,这时赫然还站著另外一人。
那是个身著紫色道袍,但没有扎道髻,头髮披散开来,外貌看上去如青年一般的道人,嘴角含笑。
虽然没什么机会当面打交道,但史不得认得对方乃是道门南宗高功长老,武圣境界的李摩云!
之前说李摩云出城,难不成是假消息,是陷阱?
史不得心中瞬间闪过类似念头,但又连忙告诫自己要镇定,对方应该无从看穿唐后天的掩饰。
连一品武圣殷雄都能瞒过去,何况二品武圣李摩云……
“不必猜了,贫道確实有意离开东都返回江南山门,只是因为任居士此前不在东都,最近方才返回,因而贫道多留一些时日,同任居士敘旧。”李摩云的声音忽然响起。
虽然史不得有心掩饰,但李摩云仿佛知道他心中所想,微笑著继续说道:“只是贫道和任居士此前都不曾料到,史居士竟然也是六道堂一份子。”
史不得面上变色:“李道长这话从何说起,下官……”
李摩云视线越过他,望向驛站外的远方,虽然有建筑物遮挡,但犹如实质的目光已然穿透重重阻隔:
“东都城里人太多,气太杂,贫道其实也看不出来,可现在偶然在这城外乡间旷野相逢,你们就非常显眼,仿佛夜间萤火一般了。”
他起身负手而行,逕自向驛站外走去:“你们的掩饰確实精巧,难怪能瞒过那么多人,可是……这位唐后天唐居士对吧?他用於掩饰自身的宝物,是道门之宝,贫道虽然眼拙,但认道家的东西,总还有几分眼力可言。”
话音裊裊,尚未消散前,他人早已经消失不见。
史不得呆立当场,已经全然说不出话来。
任君行冲一旁其他禁军镇魔卫將士頷首示意,眾人当即上前將史不得及隨从拿下,防止他们通知远处的“史高峰”。
只是史不得等人当前已经没有挣扎的心气。
而从驛站这里远远向外望,忽有一道剑光从天而降,变化曼妙无比。
相同方向,自地面则有仿佛黑色火焰一样的重重刀气爆发而出,迎击上方斩落的剑光。
双方顿时爆发激烈大战。
任君行面无表情,由著麾下將士审问被捕的史不得。
这趟,还真赶巧了,不知该说是他和李摩云运气太好,还是唐后天、史不得运气太差。
诚如李摩云所言,此前唐后天披著那层轻纱一样的宝物,在东都城里已经待了一冬天,李摩云都没能察觉。
偏偏对方这次跑出城来,缺乏更进一步掩护,结果就碰上术业有专攻的李摩云。
唐后天无奈之下,索性也不装了。
在去年秋天刚刚成功臻至三品大宗师境界的他,再施展凛日刀这样的顶尖武学,实力惊人。
但面对二品武圣李摩云,唐后天也很快被压制,顿时险象环生。
任君行神情严肃,面上並没有喜色。
作为禁军三品大將军,他的职业素养令他无法忽视一个问题:
唐后天,假借史不得之子史高峰的身份,改头换面悄悄潜入东都,並对外称病,深居简出,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那么,其他类似情况的人呢?
比方说,从前就已经沾惹一些怀疑的人……
任君行出了驛站,朝东都城望去,但视线很快又转变方向,改为望向东北边。
很快,任君行收回视线,转而望向近处天空。
在剑光压得刀气抬不起头的时候,上方天穹的云层忽然扭曲,现出漩涡。
漩涡里,仿佛有宝相庄严的佛陀降临人间,佛光涌动。
而云层组成的漩涡中,传来巨大吸力,牵制道门武圣李摩云的剑光。
有如此实力,毫无疑问是一位佛门武圣赶到,接应唐后天。
任君行脑海中立刻浮现一个念头:
天僧苦提?!
六道堂对外公开的领袖和第一高手,实打实的佛门武圣。
有天僧苦提相助阻拦李摩云,唐后天顿时鬆一口气。
不过伴隨风雷声大作,任君行也第一时间上前。
天僧苦提非常冷静,知道此地距离河洛东都並不如何遥远。
时间如果拖得久了,说不定就会拖来东都留守殷雄,届时谁都走不了。
因此即便他实力强横,但这时还是带著唐后天以最快速度离开此地。
而任君行、李摩云则紧追天僧苦提与唐后天。
稍晚些时候,王阐得到唐后天借史高峰的身份鱼目混珠潜入东都的消息。
惊讶之余,他心里顿时暗叫不好!
王阐同史不得没有半点交情。
唐后天虽然是罗毅亲子,但王阐也很难对其有好感。
这两人事发,於王阐个人来说也没影响。
但通过史不得、“史高峰”父子二人的事情,很容易便会让不少人联想到林成煊、谢初然身上。
而有些事情,不上秤则已,一旦上秤,是不经查的。
林成煊、“林倏华”叔侄当前应该已经不在大乾疆域范围內,而是在漠北草原白鹿族那边,但如果大乾朝廷要较真,手照样可以伸到塞外去。
虽然唐后天、史不得等六道堂中人肯定也不希望是现在这个结果,但他们的暴露,结结实实牵连到林成煊、谢初然。
就算林成煊、谢初然这次能逃出生天,未来也不得安生,难以再回到从前那样的生活。
……………………………………
在商船上其他人完全没有觉察多了个乘客的情况下,徐永生乘船渡海,抵达两辽之地,然后他再同样悄无声息下船,不惹任何人注意。
他收敛自己身形,循著地图指引,一路北上。
仍然像徐永生一贯的习惯,既然约定了將和林成煊、谢初然在关外东北松江流域匯合,確定了自己要来这边,他出门前都会仔细查阅相关地图文献,了解当地环境同地形。
现在当真来到东北两辽之地,靠近东北四国,徐永生结合实地情形对照地图文献,很快確定路线,经过长途跋涉,抵达松江流域。
然后,他再仔细寻找有凌汛现象的河段。
所谓凌汛,俗称“冰排”,基本都发生在北方大河水系,在这方世界,一般而言大都发生在十一月、十二月和一月期间。
关外东北的松江水系、龙江水系,因为气候缘故持续时间更久,往往每年十月份便开始,到二月份依然时有发生。
往往都是浮冰、碎冰顺水而下后又堆积阻塞河道,引发涨水,尤其是水面结冰的河道,上游河冰先融,下游河道尚未解冻,最易出现“凌汛”,甚至可能导致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
徐永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后,成功找到合適的地方。
就见当前正是春季冰河解冻之时,江水上游大量冰层裂开后,仍然巨大的浮冰纷纷被下层流水带动,衝到下游后,很快堆积。
徐永生眼看著,因为这些浮冰积压,导致河道变窄,江水水位隨之上升。
徐永生长长呼出一口气,然后依照林成煊提供的那门四品晋升三品的儒家修身典仪,按步骤开始。
前些日子赶路和寻找合適河段的时间里,他已经成功完成种种准备工作。
一柄青铜佩剑,连同水韵青金石一起需要合铸。
徐永生在路上寻了个普通铁匠铺,寻无人时机,悄然藉助对方的炉火与工具,將青铜佩剑和水韵青金石共同打造成一副耕犁。
於徐永生而言,这自然是手拿把攥的熟练活儿。
而现在带著耕犁,徐永生在凌汛的江畔,先於清晨凿冰窟,令河底游鱼有了通气的出路,纷纷跃出水面。
然后在中午时分,他拾取各种树枝,为雀鸟修补破损的鸟巢。
而等到日暮黄昏时分,徐永生又亲手在自然中收集食物,餵养一窝自己找到的寻常幼兽。
以仁心完成此三件事后,徐永生於夜色下,主动登上冰排,亦即是极为巨大的破碎冰层,仿佛乘船,顺水而下。
直到冰排被其他冰层挡住去路,也成为停滯堆积的一部分后,徐永生带著自己亲手铸的耕犁上岸。
耕犁上刻字:“厚德载物,冰萃乃刚。”
开春时节,在典仪开始前寻找观察后的一片土地上,徐永生仿佛真正的农民一般,亲手以犁耕田。
当一块一公顷左右的土地被徐永生认真耕耘一番后,没有什么特殊的標誌,但他能清楚感觉到,一扇虚幻的门户在他面前被推开。
不必徐永生亲自迈步,当虚幻门户被推开之后,他已经在门中。
而在这一刻,徐永生也能清楚察觉自己体內三才阁,隨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除了原本完满的六层三才阁之外,这时再多出全部空置的第七层。
与此同时,和之前一样,徐永生能感觉到自身从內到外,不论精神还是体魄,各方面都全部有所提升。
儒家武道三品境界,已然成了。
徐永生心念动处,虽然自己的第七层三才阁当前是空置,仍然只有前六层內,现在有温养得成的儒家五常灵物象徵,但在拥有七层三才阁后,他在周转自己的六合化境,便再生出从前不曾有过的变化。
原本仿佛一团闪动光辉的祥云。
而现在则像是扩散成一片云海。
在这样的六合化境作用下,徐永生適应和改良自己从前修习与创造的种种武学,果然,此刻他能周转的天地灵气更多,调动也更快捷更有效。
而当徐永生在自己的六层三才阁內凝聚儒家灵物以外,又现出刀枪剑盾甲这样的纯武夫五相五气象徵的灵物。
於是,他体內同时出现两块仿佛云海般的六合化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