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漠言的难处
和金宇橙告別后,张启民回到301房间。
他试了试卫生间的水,竟然有热水。
於是,张启民决定洗一个热水澡。
躺在放满热水的浴缸中,张启民回忆了刚才和金宇橙之间的对话,自己对金宇橙说的话,是否合適……
前一世,直到新千年的头十年快结束的时候,金宇橙才写出了《繁》,並取得巨大成功,不仅获得了雁冰文学奖,还囊括了那个时间段的华国国內所有文学奖项。
特別是,当王家伟拍摄的电视剧《繁》的热播,更是让金宇橙的名声如日中天。
如果,此刻金宇橙有好的状態的话,必定对张启民的话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所启发。
从他听自己说话时候的神情、告別前的表现来看,金宇橙显然已经被触动到了。
张启民登记入住的是双人標准间,但他入住到房间的时候,里面却並没有人。
这么晚了,看来也不会再有人来,自己可是这次“《收穫》杂誌青年作家座谈会”最后报到的一个。
申城的十里洋场,此刻会是什么样的?改开已经十年,此刻的南京路和外滩应该是灯红酒绿,颇为繁华吧。
张启民却没有心思再出去,早早在床上睡下。
半夜里,张启民听到隔壁房间的说话声、关门声,他翻了个身,继续酣睡。
第二天早晨,养足精神的张启民早早起了床。
洗漱完毕后,他背上背包,去餐厅吃早饭,然后按会议资料里的指引,沿著马路一路来到巨鹿路275號。
在一扇黑色铁栏杆的大门一侧,掛著块白底黑字的竖牌:“申城市作家协会”。
前一世,张启民作为一个资深文学爱好者,对申城市作家协会早有耳闻,心想,此处应该就是文学爱好者心中的“圣地”了。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101 看书网书库全,101????????????.??????任你选 】
进入大门,两边有树木草,再往前不远,是一个不小的院子。
一幢风格颇为独特的建筑进入张启民的眼帘,楼下院子中央,喷水池里的水正在喷射,水汽中,爱神丘比特的雕像身上掛满了水珠。这就是有名的“爱神园”?!
果然名不虚传。
七点三十分,张启民看到陆陆续续有人从外面大门进入到院內。
张启民看到来人中,有一个个子不高的三十多岁男人,宽脸,阔唇,正一边朝四处打量,一边跟著前面人的脚步往里边走来。
张启民见此,脸上不由得露出微笑,他走了过去,和男人並肩往会议室方向走。
“漠言老师,南方的天气比起你们老家高密来说,应该暖和很多吧?”
身旁的男人不由得一惊,停下脚步看著张启民。
“请问,你是……”
“漠言老师真是健忘,还记得我和你在齐鲁的济南站相遇吗?”
“哦?”
漠言恍然大悟,“你看我这记性,你是张启民!”
张启民笑著和漠言握手。
漠言问道:“启民,那天在燕京站人太多,我一转身就找不到你了,后来我一直在等你来,你怎么没来找我?”
“漠言老师有所不知,我在燕京那几天,燕京太冷了,又是下雪又是结冰,我改完稿就直接回钱江省了。”
漠言闻言笑道:“还是南方好啊,冬天就像北方的秋天。”
两人说笑著,来到了本次青年作家座谈会的会议室。
会议室內,早已布置成了座谈会的样子:
一圈被摆成圆形的桌子,上面依次放著写有参加本次会议的青年作家姓名的桌牌。
张启民找到了放有自己名字的座位,发现自己的左边正好是漠言,右边的是各非。
各非,张启民也有所耳闻,是申城师范大学的教授,前一世,各非写出了几部小说后调到了燕京,到了燕京后写出了几部长篇小说,並且也获了雁冰文学奖。
看到漠言开始落座,张启民也在漠言旁边坐了下来。
不久,参加会议的人都陆续到场了,张启民看到了一群人,不由得皱起眉头:
有的是禿子、有的长髮披肩、有的满脸毛胡;有戴瓜皮帽的,有围红围巾的……个个都特徵明显,气质迥异。
这时候,几个比漠言年纪稍小、看上去二十六七岁的青年人走了进来。
其中,一个个子不高,留中分髮型;另一个个子矮一些,圆脸,戴著副黑框近视眼镜。两人分別坐到了漠言的左边。
张启民探身看了看桌上的牌子,上面写著:於华、苏瞳。
张启民缩回身体的时候,那两个人也探出身子,越过漠言,朝张启民的桌上望过来,他们一定也看到桌牌上的“张启民”三个字。
两人似乎和漠言不熟,並没有和漠言交谈,都保持著矜持。
张启民继续和漠言閒聊著:
“漠言老师,《红高粱》拍这么好,听说你参加编剧了?”
漠言闻言,脸上涌上一脸的苦色:
“启民,我是有苦难言啊,编剧这活我以后不会再干了……”
“哦,为什么?”
“那不是人干的活,一个字:烦!我受不了那份不厌其烦。”
张启民听了,笑道:“像这样的活,就应该交给製片厂的专业编剧去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嘛。”
“对!对对对!”
漠言闻言,发出了一阵惊嘆:“启民,你这话说到了点子上了!”
漠言的另一边,於华和苏瞳等人都转过头来,两人看著张启民和漠言二人热烈交谈,脸上都充满了好奇:
怎么回事?张启民和漠言有这么熟吗?漠言可是写出了《红高粱》的作家,不久前《红高粱》在华国国內放映,可谓妇孺皆知……
隨著,来宾的陆续到位,座谈会即將开始。
正对著掛有“《收穫》杂誌青年作家座谈会”条幅下的一排桌子,一看就是主席台。
主席台上,已经坐了申城市作协的领导、《收穫》杂誌编辑部的领导等人。
张启民却没有看到巴老出现,就连写有巴老名字的牌子桌上都没放!
但是,张启民却看到了李晓琳。
李晓琳坐在主席台上,正用目光环视全场。
当她的目光扫视到张启民这边的时候,张启民微微一笑,李晓琳也朝张启民微微一笑。
但很快,李晓琳就又恢復了一脸平静。
能够一直如此保持波澜不惊神態的人,真的很少见!张启民想起了李晓琳去瀧泉看她时的情景,不禁心中感嘆。
就在李晓琳朝张启民微笑的时候,一边的於华和苏瞳都不约而同微微皱眉。
於华脸色复杂。
苏瞳脸色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