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利民饭店

  见此情景,张启民不禁笑著说道:
  “舟老师是北方人,南方的竹笋乾很少吃到吧?”
  舟倡义点头称是。
  张启民当即喊店老板过来,指著桌上的那盘笋乾炒肉说道:
  “这个菜,原样再来一份!”
  店老板笑著点头,跑向厨房。
  等最后一个菜上来时,张启民一看,原来是猪筒骨燉黄豆,一个大罐子里有十来根筒骨,热气腾腾。
  张启民此刻不装了,用手抓起一根筒骨,就开始啃了起来。
  舟倡义看张启民啃得起劲,也放弃了之前的斯文,学著张启民的样子抓起一根筒骨,双手捧著啃了起来。
  筒骨粗大,上面的肉却不多,不久罐子里的骨头都被两人啃完了。
  看舟倡义意犹未尽,张启民又要如法炮製,站起来喊店老板。
  被舟倡义及时制止。
  看著桌上的筒骨,舟倡义嘆息道:
  “这骨头味道这么好,可惜里面的骨髓吸不出来……”
  张启民闻言,思索一小会儿后,他眼睛一亮,立刻跑向了店门口。
  片刻后,张启民回来了,手里拿著两根吸管,插在汽水瓶里的那种。
  舟倡义顿时明白了张启民的办法,惊呼一声:
  “这个办法好!”
  张启民耐心说道:“舟老师,应该这样。”
  说完,他將吸管的一端插到筒骨里,嘴含住吸管的另一端,开始吸里面的汤汁和骨髓。
  “咕嚕——”,嘴里顿时就充盈了。
  舟倡义如法炮製,隨著“咕嚕——”,他的脸色一惊,隨即露出了享受的表情。
  於是,两人一人一根吸管,开始吸了起来。
  “咕嚕——”
  “咕嚕——”
  ……
  两人每吸一口,就对视一眼,不由得哈哈大笑。
  算起来,舟倡义也就三十出头,此时仿佛也重新回到了十八岁的年纪。
  直到最后两人都吸得满嘴流油,心满意足。
  张启民赶忙起身去结帐。
  这一顿饭,共了七元四角八分。1987年的物价不高,钱也真的值钱。
  出了店门,舟倡义有感而发:
  “这次来瀧泉,收穫实在是太大了!”
  舟倡义看似不经意的,望了张启民一眼。
  张启民装作不知,接话道:
  “舟老师喜欢这里,那就多住几天再走吧。”
  舟倡义沉吟了一下说道:
  “下次吧,编辑部忙,已经通过电话了,要我儘快回去。”
  今天游览的行程中,张启民有过机会向舟倡义聊起自己的《河边的错误》,但他还是忍住了。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张启民不提,舟倡义竟也没提。
  有个性!我喜欢,张启民心里暗自道。
  两人回到山下宾馆,司机也正好开车回来。
  临走之前,在宾馆前台,舟倡义给胡永军打了个电话。
  舟倡义在电话里问了胡永军他母亲的情况,得知一切都好,就放了心。
  坐在不远处沙发上的张启民,隱隱听到了舟倡义似乎还聊起了张启民。
  “你要出力”、“请客”等几个词进入了张启民的耳朵。
  看到舟倡义掛掉电话,张启民迎了上去:
  “舟老师是直接回燕京吗?”
  舟倡义回答道:
  “是啊,小张,我们后会有期!”
  说著,舟倡义伸出右手,张启民也伸出右手:
  “后会有期!”
  上车前,舟倡义终於说出了一句让张启民久久难忘的话:
  “启民,在你身上,我看到了十八岁的我!”
  张启民控制住自己的激动,用力点了点头,挥手告別。
  本来,舟倡义要司机送张启民回瀧泉的,但如果这样的话,他们要走不少的回头路,被张启民坚决拒绝。
  舟倡义就直接从台市北上,经钱江省省会航州回燕京了。
  张启民在台市汽车站买到了回瀧泉的车票,当晚也回到了瀧泉。
  在老家休息一天后,第三天,张启民再次来到了瀧泉文化馆,这是他之前和胡永军约好的。
  一见面,胡永军就兴奋地对张启民说道:
  “启民,告诉你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你的事情有眉目了!”
  “太好了,我得好好感谢胡总编!”
  “先別感谢啊,是有眉目,不是成功了!”
  “啊,你说说什么情况?”
  “是这样的,我把你的情况给馆里的领导匯报了,领导很爽快地同意了,但是,在向文教局领导匯报的时候,碰到了个问题……”
  “什么问题?”
  “本来这事也就馆里定的,馆长也是多嘴,在局长面前提了一嘴,局长就说招的临时工需要是有一定文学水平的,其他倒没啥要求。”
  “原来是这样!”
  张启民陷入了沉思。
  胡永军看到张启民的情绪低落下来,鼓励道:
  “你別泄气啊,你不是会写小说吗,只要《瀧泉文艺》的创刊號上能把小说登出来,领导认可了,这事就算成了。”
  张启民闻言皱起了眉头。
  胡永军不禁感到奇怪:
  “怎么了,小说不是你已经写好了吗?现在可以拿出来给我了。”
  张启民回答道:
  “那部小说……不在我这里。”
  “不在你这里?怎么……弄丟了?”
  “不,没弄丟,那部小说被燕京来的舟老师带走了……”
  “啊??”
  胡永军张大嘴巴,好久都没有合上。
  舟倡义看中了张启民的小说?!
  这说明了什么?
  这是天大的造化!
  “启民,你可知道整个东大国,有多少作家、散文家、诗人和文学青年想在《当代》杂誌发表作品吗?”
  “这个……我不太清楚。”
  胡永军看著张启民的样子,顿时脸上涌上了怒气,伸出拳头在张启民的胸前打了一拳!
  “我看你还要装到什么时候!”
  张启民赶忙陪笑道:
  “好啦,胡总编,我不装了,我请客还不行吗?”
  胡永军也不是真生气,看张启民服软了,顿时心情大好:
  “请顿大的啊,利民饭店!”
  “行,我张启民什么时候小气过……”
  瀧泉县城,利民饭店是老招牌了,还是国营单位。
  张启民点了几个硬菜:
  一碗红烧肉、一盘韭芽炒猪肝、一盘腊肉炒青番茄、一条清蒸鱸鱼,外加一碟独角蟹和一个榨菜肉丝汤。
  腊肉炒青番茄是瀧泉的特色菜,前一世,张启民就好这一口,百吃不厌,而且也下饭。
  所谓独角蟹,即发芽的蚕豆,是下酒的佳品。
  “再来一壶黄酒!”
  张启民点好了菜,吩咐服务员,
  “对了,黄酒要温一温!”
  胡永军被张启民点菜的架势嚇到了,等到听最后一句时,再也忍不住了:
  “现在是大暑!这么热的天,黄酒要温一温??”
  张启民不由得也笑了,朝服务员喊:
  “黄酒不用温了!”
  胡永军不由得捏了一把汗:
  “你是不是有点发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