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要实事求是

  第130章 要实事求是
  自打过了中秋,白昼也愈加的短了。
  夜色里,四九城周边的几十个村庄,依然是灯火通明。秦家庄的村大院里,大队长正组织著人手一一刨玉米。
  “那几块地的玉米,都在这了?”有领导问道。
  大队长连忙走近了几步,大声匯报著:“领导,三亩多地的玉米,都收到这了。”
  领导的表情却有些严肃:“三亩多?多多少?半亩还是七分?我要具体的数字,差一分一毫都不行!”
  见领导如此慎重,大队长也紧张起来。
  “秦老二,你们家那块地是多少来著?”他扯著嗓子,朝著人堆里喊道。
  “三亩六分地,不多不少。”秦老二拿著根玉米,打人堆里站起来,大声回道。
  “领导,一共是—“”
  “我听到了!”领导摆了摆手,忽又觉得自己刚才的態度很是不好。便拉著大队长的手,说起了悄悄话。“老秦,我刚才是急了些,现在向你道歉。”
  大队长正待摆手,却被领导拦住了。
  “嗨,我这人打小就是个急脾气。都不知道被首长批了多少回,可愣是改不了。”领导说著话的功夫,掏出菸捲,递给了大队长。
  。“老秦,当初领肥料的时候,你也是去了的。那场面,不要我多说,你也知道上级有多重视。”
  “现如今,万里长征就差这最后一步了。可不能在核算產量的时候,整出啥么蛾子。”
  拉”一声,大队长点燃了火柴,领导也叼著菸捲凑了过来。
  大队长看著院里的玉米堆,脸上泛起笑容:“领导,咱也是和田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但是,
  像这么大的玉米,还是头一遭见。你说,是不是进了新世界,这玉米粮食也跟著进步了?”
  领导却没言语,而是突然问道:“老秦,你帮我合计合计,这一亩大概能收成多少?”
  “领导,您也是庄稼人出身。摊上风调雨顺的时候,一亩地也就能收成个百十来斤的玉米。有那粪肥上的多的,一百四五十斤就顶了天了。”
  “您瞧瞧这玉米的块头?可是大了一圈都不止,玉米粒也饱满。我估摸著一亩地怎么也得有个三四百斤。”
  (具体增產效果:一斤尿素增產2-4斤)
  “!这么多?”领导激动的跳了起来,也顾不上掉落在地上的菸头了。“老秦,咱也站著了,一起刨玉米去!”
  大队长连忙踩灭了菸头,喊道:“领导,没多余的刨子了。”
  “没刨子?咱们不是还有手嘛!早点给玉米脱粒,就能早点匯报给上级!他们可还熬著夜,在等咱们的结果吶!”
  四九城,某处办公室。
  “结果还没出来吗?”声音里透著疲惫。
  “各地的產量都已经报上来了,他们还在统计平均亩產。”一旁的年轻人回答道。
  “可以先把最高亩產和最低亩產报过来嘛。有了这两个数值,再去慢慢的计算平均亩產。你现在就去打电话,叫他们抓紧报过来。”
  “好,我这就去。”
  片刻后,方才的年轻人拿著笔记回来了。
  “这么快就回来了?”
  年轻人笑著说道:“他们知道您关心这事,所以在统计平均亩產前,先统计出一部分最高亩產和最低亩產。”
  “我就说嘛,有了最高、最低的—”声音突然停顿了。“这產量可有些高嘍。不会是弄虚作假吧?小心把牛皮吹破了。小孙,你老家是大城的吧?”
  “是的,领导。”
  “你们家的玉米,一亩地能收多少?”
  “领导-我们家没有地。自打爷爷辈,就一直在老马家打长工。遇到了好年景,一亩地能收个99.6斤玉米。要是遭了灾,还得倒欠他一屁股的债。”
  领导长嘆了口气,缓缓说道:“过去,可不就是这样吗?辛辛苦苦干了一整年,到了年关,还反欠他们几斗粮食。所以咱们才要扯远嘍,先不说这些了。你看看他们报上来的,最高亩產四百六十斤。最低亩產三百四十斤。这个三百四十斤,还是块涝地的產量。”
  小孙凑近了些,仔细看了看。
  “领导,那个尿真这么有用?”小孙有些迟疑的问道。
  领导大声笑了起来:“好你个小孙吶,平时就让你多学习文化知识,你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现在可是闹了笑话嘍。这是尿素,肥料的一种。按照他们的说法,每亩地用了一百斤的尿素。
  这一算下来,可是增產了好几番吶。”
  “这么神奇的吗?”小孙有些异。
  领导没再言语,而是背著手起了步子。
  “我们做事情,讲究的是实事求是。如今他们给出了四百六十斤的高產,那咱们可是要好好看看。毕竟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小孙,咱们现在就过去还是等到明天早上吧,乡亲们在玉米田里忙活了一整天,得好好休息才是。”
  与此同时,化工口办公室里,老张的表情很是激动。
  “小张,尿素的增產效果出来了。接下来,大力发展尿素厂,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谭领导端起茶杯,喝了几口浓茶。
  “在这个过程中,青华的熔铁型催化剂,做的很及时。它不但加快了老大哥的援建速度,也增加了老大哥的援助力度。”
  郝仁搞出的熔铁型催化剂,大大提升了老大哥合成氨的转化效率。自然而然的,老大哥也相应的爽快起来。
  老张揉了揉酸涩的脖子,笑著说道:“也不枉等了这大半夜。领导,已经在建的和即將建立的尿素厂还都集中在北方。要想让全国都用上尿素—可少不了电站建设。”
  “电力问题,是急不来的哟。老大哥已经同意提供水电站的设备技术,到了明年可以缓解一部分电力紧缺的问题。小张,咱们现在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复製煤制氢厂、合成氨厂,尿素厂!”
  老张点了点头,这三个厂子的高压设备可还是卡著脖子吶。不但涉及到金属材料,还涉及了焊接工艺、精密仪表等等。
  不过万事开头难,如今已经跨过了门槛,剩下的还会远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