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不要辜负国民的期望啊!
云霄飞车的下车点,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不管是围观的群眾,还是工藤新一皆是瞠目结舌,一时无声。
在可以预计的『未来』中,经过工藤新一的推理。犯罪嫌疑人瞳子小姐会承受不住心理压力,丝滑的跪下认错,然后懺悔。
目暮警官等曰本警视厅警察乐见其成,自然就坡下驴,结案下班。
而此地围观的吃瓜民眾们会在一番敬佩后,高声呼唤『东京警察的救星』中戏份杀青,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结局可谓是皆大欢喜。
但半路杀出的陈青让局势变得复杂难言,他一连串的话看似炮轰工藤新一,但是个人都能听明白,他在指责目暮警官等警察『无能』的行事方式。
在东京,甚至曰本。警视厅的形象可谓是一言难尽,拥有『税金小偷』这种『爱称』,形象可见一斑。
可以说,岛国人民对於东京警察完全是失望透顶,因此,『东京警视厅的救世主』才会大行其道,这有一部分原因是工藤新一真的有点本事,但也有岛国人民对东京警视厅的嘲讽。
但不管如何,正如陈青所说,『眾所周知』曰本是没有侦探这个执法部门的。
在法理上,工藤新一作为同样的隱形犯罪嫌疑人,趾高气昂的指责另一位犯罪嫌疑人,在法律上是绝对不合法的。
但此地的警察头头目暮警官不仅不制止,反而听从其『號令』,儼然一副爪牙模样。
这是什么?
这就是东京警察的救星和东京警察沆瀣一气,用假证据和荒唐的说法诱供无辜可怜的女士....反正瞳子小姐这么清秀可爱,哭唧唧的样子確实很可怜啊。
这话题一听就很有爭议度啊,而且很有意思,至少对於在场的吃瓜群眾们来说,比公式化的侦探『游戏』有意思多了。
场中的局势一下就变得微妙起来,群眾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我觉得那位小哥说的有道理啊。”
“是啊,东京的警察真的全是废物,什么都听那个小白脸的。”
“对啊,对啊,而且那个小姐看起来真可怜,一看就不会是坏人,我感觉有黑幕啊!”
“没错,那个侦探从自己包里拿掏出来的证据,真的可信吗?反正我不信!”
“对,我也不信!”
警戒线並不远,围观群眾窃窃私语很快愈演愈烈,几乎变成了『大声议论』。
而作为当事人的工藤新一亦是脸色微变,看著冷漠的陈青咬牙道:
“小子,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我为我说的话负责。”
目暮警官这时也走了上来,脸色不太好看道:“这位先生,请你不要妨碍...”
只是他话还没说完,陈青已经道:“我的律师没有到场,我不会回答你的任何问题,如果你觉得我妨碍公务,逮捕我,但我保留起诉你的权利。”
“....”
目暮警官表情一僵,悻悻的闭嘴了。
有律师了不起啊,给你能的!
这里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围观的群眾的议论没有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群眾们你一言我一语,甚至有人提出,近期东京破案率的提升是名侦探和警视厅勾结后的產物,这个论点立刻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毕竟东京警察是废物已经不是一两年了,突然支棱起来很令人匪夷所思啊。
这些言论听的目暮警官心惊胆颤,他甚至看到几个疑似记者的存在正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奋笔疾书』。
这下目暮警官连案件都顾不上了,开始指挥著同事们『镇压叛乱』。
目暮警官大声道:“大家请放心,我们讲程序,讲法律的,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群眾顿时哄堂大笑,接下来就是“警民合作怎么能叫勾结呢”“弹性化查案执法”...之类难懂的词语,一时间快活的气息充斥整个空间。
而群眾中某位特殊职业者在经过不为人知的思考后,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
“我支持那位小哥,他说的很有道理,也很对!”
这声音不可谓不大,眾人看去,那人赫然是一个记者模样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在眾人的目光下抬头挺胸,义正言辞:“工藤新一先生,我並不是针对您,但您同样拥有犯罪嫌疑,鄙人拙见,您方才的行为並不合理。”
说著,他看向已经走上前准备驱逐他的目暮警官,沉稳道:“还有这位警官,请您不要激动,我並没有拍照录像,这只是一个曰本公民对司法公正的自发维护,如果您觉得司法不需要公正和见证,可以驱逐我们。”
说著,他看向身边的群眾:“大家说对吧。”
围观群眾你看我,我看你。
话题怎么就歪到了这里了?不过....
“没错,他说的很对。”
“对啊对啊,凭什么驱逐我们,这些警察背著人肯定要陷害那名可怜的女士。”
“曰本社会太黑暗啦!”
而面对对方甩过来的无数大帽子,已经走上前的目暮警官愣住了,一时间竟然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勾八谁啊?司法公正需要你来维护吗?
驱逐你怎么就跟司法公正掛上勾了?
愣神之间,中年男子却已经將手中的麦克风递了过来,同时隱秘的对扛著摄像机的同伴打了个眼神。
同伴却面带犹豫,最后摇摇头。
中年记者心里暗骂:废物!这点胆量都没有还敢当记者,回去就炒了你!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带著公式化的笑容道:“警官,这不是採访,我只是想请问您,对於东京近年来破案率大幅度提高的情况,您有何看法?还是说就像媒体上说是这位工藤新一先生的功劳,您觉得是这样吗?”
莫名其妙被採访的目暮警官脸都绿了。
有些事虽然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真的不能说出来,特別是对记者这个特殊职业,更別说这里还有这么多人。
“这个...”
中年记者却不给他喘息的时间,又满脸认真问道:“警官,请问工藤新一先生的取证行为合法吗?还有让一个高中生侦探在命案现场隨意走动触碰证物,您觉得,这符合警视厅的执法程序吗?”
“这个嘛......”
“您觉得那位小姐可以用工藤新一先生的手法杀人吗?警视厅是否认定她是凶手了呢?”
“......”
“请问,工藤先生是在指挥你们吗?”
“......”
“请问工藤先生拿出的『证据』您是否准备採用呢?如果採用,它还具备多少可信度呢?法院会正常受理吗?”
“......”
看著哑口无声,脸色越发难看的目暮警官,中年记者指了指自己四周的群眾,脸上洋溢著热情的微笑。
“警官大人,这么多国民正看著您,请您正面回答,不要辜负他们的期望啊!”
“......”
感受到无数视线加身的目暮警官汗如雨下。
不是,哥们?